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六篇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六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2-4節。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瞭解更多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直難點:目標1、2

教具準備:燈片2框,多媒體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師佈置了三個自學題,同學們都完成了嗎?

(出示演示文稿)

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

2.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二、正確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內容

1.自由讀全詩,做到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五位同學讀這首詩,其餘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不是讀正確了。

3.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我們再自己讀一讀,爭取做到讀正確。

4.我們輕聲把這首詩一起讀一讀,好嗎?

三、理解朗讀全詩,體會詩的美和趣

1.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老師覺得這首詩既美又有趣,還很有意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我們一起仔細讀讀這首詩。

2.詩裏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送孩子出去旅行呢?在書上把它們畫出來。(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3.我們先看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將孩子送出家門的,自由讀第二節詩。(創設情境)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是什麼呢?用標出來,(板書降落傘)

(出示燈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傘了嗎?光有降落傘行嗎?還得有什麼?哪怕是微微的、輕輕的風。做動作體會輕輕,這句詩怎麼讀呢?

(描述)風婆婆過來了,她輕輕地吹着,孩子們你出發、我出發,大家都出發,這是書上説的哪個詞語的意思,把它畫出來。

4.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輕聲讀只要

5.誰來體會,誰能不看書讀,可以試試,能背的一起背。

6.這時的孩子們多麼自豪啊,他們長大了,終於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他們在蔚藍的天空裏飛呀飛呀,他們會飛到什麼地方呢?

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飛到(),()就是它的家這樣的句式説話。

7.蒲公英媽媽請風婆婆幫忙,把孩子送到了他們想去的地方,你覺得蒲公英媽媽怎麼樣?你喜歡蒲公英媽媽嗎?

8.讓我們來想像當時的情景,誇誇蒲公英媽媽,自己讀讀這節詩,你能加上動作讀這節詩嗎?會背的可以不看書,看誰讀得最投入。

9.蒲公英媽媽藉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們來看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是怎樣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讀讀第三、四節詩,並和同桌説一説。你知道他們的辦法了嗎?

11.(簡略引導學生理解第三節詩)誰來説説蒼耳媽媽的辦法?

知道鎧甲嗎?這帶刺的鎧甲有什麼妙用呢?

(出示燈片創設情境)小兔跑過去,蒼耳會説;小兔小兔停一停,搭個車,帶我去遠行。你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蒼耳又會説些什麼呢?大家在小組裏説一説。

就這樣,蒼耳跟着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窪,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也以四海為家。

12.這節詩怎麼讀呢?誰能不看書讀。抽背。

13.蒼耳媽媽又藉助了誰的力量呢?

14.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麼呢?誰來説一説。豌豆媽媽為娃娃準備了什麼,又藉助了誰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着豌豆莢,聽,什麼聲音?(動作體會脆、響、有彈性,反覆體會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他們去幹嘛?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麼樣?怎麼讀,試一試,誰把兩句連起來讀。

15.蹦到哪兒跳到哪兒他們也以四海為家。

我們來讀讀這節詩,你想怎麼讀?自由朗讀,自己體會,自己背誦,可坐可站可做動作。誰願意背給大家聽?

16.像蒲公英、蒼耳、豌豆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怎麼知道他們的方法呢?自己讀讀第五節詩。

17.(再出示演示文稿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現在再談談你讀這首詩的感受。

18.是的,這確實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詩,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你可以坐着讀,也可以站起來讀,可以做動作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

今後,你要是拿到喜歡的文章,也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去享受閲讀的樂趣。

四、拓展閲讀

(出示問題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1.誰願意把你收集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對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適時點撥)

2.(出示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老師這裏有一幅圖片,你仔細觀察,和同學一塊討論討論,它可能是採用的什麼方法傳播種子呢?

3.(出示《植物》一書)老師這裏也有一本書,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很快地知道書裏有沒有我們要查的資料呢?(老師通過實物展示平台展示查閲的過程,教學生查目錄的方法)

書裏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識,同學們趕快去閲讀吧。

在實踐與自我反思中成長《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後感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社第三冊的一篇課文,它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集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於一身,深受師生的喜愛。

我曾經以這篇課文的同一個教學設計在重慶地區開過多次研究課,後來到南通參加國家骨幹教師培訓班,我又準備以它作課例展示,目的是想通過課例展示為老師和學員們提供一個交流教學思想與實踐的具體案例,同時也希望驗證一下在跨越地域差異之後,原來的教學設計是否同樣有效。

在經過兩次試講和不斷修改以後,我把《植物媽媽有辦法》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時已和我最初的設計大相徑庭,但它得到了聽課者的一致認可,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備課、試講、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我一直以如何體現新課標鮮明的人本位思想,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真正促使學生的發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的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成長。

一、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

第一次試講,當我還在寫小黑板時,學生無意的一句話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他們説:這首詩我會背了。在那個瞬間,我意識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學生。果然,在見面後,我將教學程序依次呈現:複習生詞、句子整體感知重點理解2、3、4節詩表演總結。學生在這個過程被動地跟着我,終於逐漸失去耐心。我的話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已失去了他們。

課後討論時,我剖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教學設計的起點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太大,他們喜歡主動參與,而我老在扮演擋路人,雖然這次試教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我卻有不少收穫。

第二次試講。我在第一次試教的基礎上,重點修改了最後一個教學環節,留出了近10分鐘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性學習。在黑板上給出了狗尾巴草等十餘種植物的名稱讓學生分析或推測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當時的場面倒是很熱烈。我心裏有了一絲輕鬆。但後來聽上海一師附小張悦老師《奇怪的充氣建築》一課後我改變了想法,這位年輕的女老師以她的課堂教學真實地傳達着這樣一個教學理念:教師淡出課堂。我開始思考怎樣讓教學真正回到學生當中。

我準備大動教學結構,把教第二課時改為教第一課時,課前給學生三個自學題,即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2.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我把這三道題作為貫穿教學的主線。上課的頭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體演示文稿的製作,基本決定以這種全新的結構進行第三次教學。

一開課,我拋棄了以往老師談話激趣的傳統做法,直接出示三個自學題,並切入教學:昨天老師佈置了三道自學題,同學們完成得怎麼樣?先看第一題,你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了嗎?自己讀一讀。這樣的切入具體、有效,奠定了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教學在此基礎上有序地展開,40分鐘的課堂教學呈清晰的塊面結構。

課堂結構的改變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老師,我覺得自己已不是擋路人,而是可親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勵者,孩子們喜歡聽這樣的話:你能讀正確嗎?不行就再試試。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二、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後由於沒有時間試講,對每個教學環節所花的時間心裏沒有數,這就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地調整,但原則有一條,每個環節的教學應該見到實效,切忌虛晃一槍。

在教學第一個環節時,時間的安排就很出乎我的意料,學生不能一下子做到把詩讀正確,原來安排的自由讀一遍顯然達不到目的,怎麼辦?我果斷地留出時間讓學生讀了四遍:自由讀、抽讀、再自由讀、齊讀。雖然表面看花了時間,但這種時間是應該花的,教學時間就應該用在學生讀得不熟處、理解不清處、悟得不深處。

再如教學蒼耳媽媽傳播種子一節,也與課前的設計相距甚遠。在自讀這節詩後,有個小女孩把一顆蒼耳粘到了她的毛線帽子上給我看,這是多麼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於是,我拋棄了原有的教學設計,把小女孩請上台演示蒼耳怎麼掛在動物身上去旅行,接着輔之以一框拖動的幻燈片,學生恍然大悟。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簡約、有效,並彌補了第一個環節造成的超時,使整堂課的教學得以順利完成。

當然,也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如最後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這一環節,由於學生收集的資料太多,無法一展示,我只給了三個展示機會,讓很多孩子很失望,如能安排一次小組內的交流會更好。

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錘鍊。

三、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要求學生能正確地朗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的內容,這是引導學生體驗自己學習的成果,看到學習的成效,產生對自學的心理認同。

接下來我出示第二個問題: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這個問題指向學生對全詩的整體的初步感受,學生能朦朦朧朧地感覺這首詩好美、有趣,於是我順勢引導:為什麼這首詩會給我們這樣的感受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一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採取幻燈演示、動作表演、想像體會、朗讀表達等方式充分調動兒童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親歷獲得美、趣、樂的過程,然後我又問:你現在覺得這首詩怎麼樣?學生説:太美了!太有趣了!太好聽了!很動聽。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我覺得很有意義。同樣的問題,反映出學生情感體驗的加深、豐富。這時,我繼續啟發學生:你能把體會到的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嗎?選一種你喜歡的讀書方式自己朗讀全詩。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之後我又加以點撥:今後拿到喜歡的文章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去讀,享受閲讀的樂趣。這樣做使學生的情感體驗由對一首詩的關注昇華到對閲讀樂趣的體會,對學生的發展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學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展示收集到的資料這一環節,並出示了飛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讓學生推測石榴種子的傳播方法,最後我給學生展示了一本精美的《植物》畫冊,引導學生用查目錄的方法找到我們想要的內容,這一連串的設計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加廣闊的天空,課外閲讀、探究學習的樂趣也盡在其中,收到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這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兩隻小獅子,開始的時候,一隻勤奮,一隻懶惰,後來經過獅子媽媽的勸説,懶獅子也變勤奮了。故事告訴學生:從小要刻苦鍛鍊獨立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賴父母。學習課文時,應適當的放手,讓學生邊讀邊思,邊悟邊讀,自然表達,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

基於以上認識,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從小要刻苦鍛鍊獨立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賴父母。

2、繼續學習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

3、參加討論。能夠説一説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後會想些什麼。

二、課前準備

1、《獅子王》的動畫片。

2、讓學生蒐集有關獅子的資料。

三、教學步驟

(一)、課前談話,引出課題;

打開電視,出示畫面。觀察:這是什麼動物?它們長的什麼樣?(最好能説出公獅和母獅外形上的不同)

師:前不久,獅子媽媽生下了兩隻小獅子,這兩隻小獅子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來學習課文《兩隻小獅子》。

(二)、自讀全文,引發興趣

邊讀邊找一找:這兩隻小獅子有什麼不一樣呢?

(三)、逐段學習,細細感悟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你讀出了什麼?

2、大家再讀,看有什麼新發現?(結合圖)

3、指導朗讀,並進行評議。

學習第三至六自然段

1、自讀後同桌交流:這隻懶獅子為什麼不練功呢?

2、出示錄像:獅子練功時會吃什麼苦頭呢?看後結合自己爬山、跑步、跳繩説一説;

3、觀察圖,懶獅子跟小樹是怎麼説的呢?並試着用這種語氣讀讀;

4、指導分角色朗讀(必要時教師可範讀)

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讀:懶獅子説的話讓誰聽到了?獅子媽媽是怎麼説的呢?

2、自學:獅子媽媽説了幾句話?每句話什麼意思?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不懂找出來畫上問號;

3、全班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4、四人一組討論解決你們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5、全班討論解決小組裏沒有解決的問題;

學習第八自然段

1、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想些什麼呢?發揮想象,小組討論;

2、齊讀這段,懶獅子是怎麼做的?

3、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小獅子呢?

(四)、分角色朗讀,深化認識

這兩隻小獅子你比較喜歡哪一隻?為什麼?

(五)、佈置作業

自選1:聽寫生字詞語

自選2:與家長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

自選3:蒐集獅子的有關資料,介紹給大家

附:板書設計

兩隻小獅子

刻苦

整天

怕吃苦

練習

憑父母

真正的獅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內容説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課文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想一想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二、教學設計:

學生比較喜歡三國的故事和人物,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採取講學結合,一學為主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生詞,讀通讀懂課文。

2、 瞭解古代軍事知識:都督、軍令狀、水寨、弓弩等。

3、 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什麼地方。

四、教學難點:

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我們十一冊學習過《赤壁之戰》,對於三國的歇後語成語大家積累了哪些?

同學踴躍發言教師小結,對於課外積累多的學生鼓掌表揚。

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東吳招親——陪了夫人又折兵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關於三國的成語:

望梅止渴 三顧茅廬 味如雞肋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釋卷 老馬識途 木牛流馬

2、 學生分組自學

(1)自學生字生詞,不懂的查字典。教師巡視。

(2)根據寫事的繼續問的特點分清課文的順序

立下軍令狀——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認識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三方面:一是諳熟人,二是具有豐富 的天文知識,三是通曉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討論。

(1)《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草船借箭?結果怎樣?

(2)本文人物分析

周瑜:陰險狡猾; 諸葛亮: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魯素: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

不喜歡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

喜歡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於諸葛亮對借箭妙計的通盤考慮和周到的安排

a、諸葛亮算到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回來時順水順風;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手箭。c、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魯素忠厚老實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魯素見證了諸葛亮取箭的經過,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4、圖文結合,看出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謀,博才多學,知己知彼,善於運籌帷幄。是歷史山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5、把本課的內容演一演,同學評價。

6、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檐”“飾”等5個生字。會寫“棚”“飾”“冠”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4.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5.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文掛圖及投影片。

3.蒐集有關農村生活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兩組投影片。

第一組:林立的高樓、漂亮的汽車、熱鬧的廣場。

第二組:低矮的磚瓦房、小河裏暢遊的鴨鵝、穿着樸素的人們。

(也可以用書上的幾幅插圖代替)

提問:看到這兩組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所瞭解到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3.有一位作家用非常細膩、優美的筆觸為我們描述了鄉下人家的生活,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

(板書:21鄉下人家)

二、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2.練習將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找找課文哪一小節概括了鄉下人家的特點?用鉛筆作上記號。

三、彙報交流,瞭解自學情況

1.指明認讀生字、生詞。注意“巢”不要讀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雞冠花”一詞中讀“”。

2.指名部分同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儘量讀通順。

3.交流默讀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後一節)。

四、朗讀理解

1.全班齊讀最後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2.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説“吸引人”,這句話是説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讓學生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的美。

3.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的語句並做上記號,在旁邊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後美美地讀一讀,在腦海中勾畫那美麗的畫面。

4.小組交流自學所得,為全班交流做好準備。

五、指導書寫生字

1.生齊讀生字,並且説説在書寫時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師重點範寫“冠”“率”“搬”三個比較難寫的字。注意字的.結構,擺放要勻稱。

3.學生練寫: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

二、自主讀文

自由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畫面,回顧上節課自讀課文時獲得的收穫,為交流做準備。

三、全班交流

你從課文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鄉下人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散發着的獨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體會到的美用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

(生交流過程中,師適時點撥,提示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並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通過“評讀”的方式來參與學習。)

以第一節內容為例,可以抓住以下兩個教學點進行。

1.“別有風趣的裝飾……”

(1)理解“別有風趣”和“裝飾”的含義。(、聯繫生活實際。)

(2)在這裏“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麼呢?(請學生讀一讀相關描寫。)

為什麼説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

2.“比那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1)“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一般是什麼地方能看到的?(城市裏)

(2)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讀課文中對鄉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寫,想象畫面,再想象一下“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説説你的感覺。

(3)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4)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説明: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只是一個預設,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言為主線,教師的點撥、指導適當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牽着學生的鼻子走。)

四、整理回顧,想象拓展

1.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裏還是小河裏,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後一節,現在,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師生齊讀最後一節。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鄉下別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吧,説給同座聽一聽。

4.全班交流。

五、激發興趣,佈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學習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後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彙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説明】

《難忘的一天》主要寫了我為鄧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後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因為這類課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看,學生非常地不喜歡,課文的意思又很淺顯,而有些詞語卻非常難理解,因此本課教學因以讀為主、以字詞為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地心情和對鄧爺爺地崇敬之情。

3、在閲讀理解中積累詞語。

4、提高對計算機的興趣,能想想自己肩負的責任。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和詞語,通過反覆朗讀,讀懂寫鄧爺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詞句,(高興地、仔細地、親切地、緊緊地、順利地、興奮地、讚許地、沉着地)體會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蒐集有關鄧爺爺的圖片、資料和小故事,瞭解關於計算機的知識。

 【教學預設和主要教學環節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講述難忘,導入新課

1、師生問好。師:你們這麼活潑可愛,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的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你們想聽嗎?那麼小眼亮起來,小臉紅起來,小手翹起來。(師講述一個難忘的故事)。

2、那麼長的時間我都忘不了,用一個詞來説,那就是──難忘(板書)並指導難字的寫法,生書空。

3、老師有難忘的事,你們有嗎?(學生講述難忘的事)。

4、看來難忘的事有快樂的,有悲傷的,有給人啟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也有一件難忘的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那難忘的一天。(師板書課題)。

二、感知全文、識字

1、通讀全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讀文,大體瞭解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學生自願彙報學習生字情況,提醒學生以下面的形式來彙報:我會讀**這個字(詞)請大家跟我讀。

4、交流識字方法。説説自己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減少學生的瑣碎記憶。如:算的最下面部分,可引導學生用開或升字去掉第一筆的方法來記憶。有些字,學生易記錯筆畫,還可以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算的中間是個目,而學生常少寫一橫,就可編順口溜睜大眼睛算仔細;步字學生常多寫一點,可編順口溜走了一步,路程就少了一點來幫助識記;組詞,造句展示。

 三、交流好詞,讀通課文

1、認識了生字,誰能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讀通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字字清晰,要發揮文中的拼音的作用。)

2、用開火車的形式讓各種程度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情況,做到全員參與。

提出聽的要求:仔細地聽,看誰讀得正確,待會兒大家都來評一評。把讀的目標落實到正確地讀之上。

3、剛才我們讀得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是句子太長了,再讀課文,把你認為難讀得句子找出來請教一下大家。

指導讀長句。如:①

我為鄧爺爺/做了/電了計算機表演。②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鄧爺爺,我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停。③

我沉着地/操縱着計算機,順利地打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來。教師要範讀,畫/處要做自然停頓處理。

4、學生練讀長句。做到正確、流利。

5、幾個比較難讀的句子讀流利了再回到課文中去讀,一段一段地讀流利,全篇課文就能夠讀流利了。

6、你在讀課文的時候,有哪些詞你覺得很不錯,要推薦給大家的?(全班交流、劃出好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沉睡,撒嬌等詞語的意思。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能講出課文中省略號的用法。培養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

識記生字,讀好不同角色的語氣,體會童話中藴涵的意義。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謎語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説個謎語給大家猜一猜好嗎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猜猜看這是什麼?

(筍)

見過嗎?

(出示筍的圖片)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2、畫面導入:

(出示筍芽兒、竹子的畫面)

認識他們嗎?小小的筍芽兒不到2個月就能長成健壯的竹子,多麼奇妙啊!他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板書課題)

同時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二、自學

1、標: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劃:

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3、讀: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想:

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5、查:

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整體感知

師:你們想知道筍芽兒是怎樣一天天的長大的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吧?

1、正音:

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按偏旁歸類讀──擴詞讀──同桌互考,全讀對的同桌獎勵一顆小筍。

2、展示方法,如:

猜謎:

兩輛車──轟。

尹戴竹帽──筍。

動作演示:

喚 揉 扭 鑽 撫 辮

3、讀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質疑:

自學中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復現。課堂中教師採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

動,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質量。

四、感悟

1、讀一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喚筍芽的段落,想象他們呼喚的語氣一樣嗎?

2、重點指導春雨和雷公公呼喚的語氣:

⑴春雨姑娘是怎樣呼喚筍芽的?

(聲音柔和、語氣親切,有潤物無聲的感覺)

誰能試着低聲呼喚筍芽兒?

範讀──指名讀──評讀──練讀──齊讀。

⑵誰來做雷公公呼喚沉睡的筍芽兒?他和春雨姑娘的語氣一樣嗎?

(聲音粗重,帶有鼓勵)

練讀──挑戰讀──分組讀──齊讀。

⑶筍芽兒甦醒時什麼樣?通過做動作、聯繫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揉伸撒嬌扭一個勁地鑽等詞語。

模仿讀──加動作表情表演讀──男女聲競賽讀──評讀──自願展示讀。

⑷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前4自然段。

低年級學生沒有形成對語言的敏鋭感受力,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加深感悟,同時還要發揮示範朗讀的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寫字

1、練習書寫喊、呼喚、筍芽5個字。教師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2、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打等級。

引導學生髮現生字的構字規律,進一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多種形式評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寫字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kkxq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