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4篇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計題目:《美麗的摺紙》

摺紙是一種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手工創造勞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製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築,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想象、創造等多種能力。由於摺紙的過程是將點、角、線等反覆重合,構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種形狀,摺紙時必須遵守從前至後的摺疊步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數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間知覺的發展。學生在摺紙的過程中,通過手部肌肉羣的運動,能促進學生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能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做事的順序性、調理性教學重點:摺紙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學難點:學生創作構思的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講授法

教具: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課

《千紙鶴》flash入課。歌曲的名字是什麼,紙鶴代表着什麼?

二、講授新課

我為學生提前準備好步驟圖,以利於學生自己主動看圖進行摺紙活動。出示《紙鶴》步驟圖,要求同學們先自己研究,然後找個同學上來帶着我們一起來操作。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很高了,這樣在興趣十足的狀態下開始了自己的摺紙過程,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幫助”過程中培養起來了。他們自己進行摺紙的時候,很輕鬆的就折出來了,因為他們已經很清楚摺紙的方法了。

三、實踐練習、展示學生作品

通過摺紙鶴已經初步掌握摺紙技巧,下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創作作品的階段,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摺紙教程,人物、動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選擇一個主題摺紙。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學生可以到老師的網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課下老師讓他們自己到網上去查找相關摺紙的內容,已經會

的摺紙直接摺疊,自己創作也可以。每一組的成品都讓其他小組去猜測是什麼,比如“守株待兔”、“三隻小豬”、“刻舟求劍”等等。展示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展示他們的摺紙,也要講述和表演這個故事,這樣也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致。通過學生自己的創作、講述和表演,學生有了很強的成就感。

四、發散思維

摺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的一種,你們還知道那些民間藝術,有很多民間藝術已經失傳,課後可以關注一下你所喜歡的民間藝術。

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並非只是教師教學的結果,也是學生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這種學習形式是學生自主發現式的學習,即:老師象一個學習者一樣提問問題,他們像教師一樣説出如何進行,教師則根據學生説的方法進行操作。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孩子的探索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總之,通過各種感官,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並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動和成功的樂趣。我覺得,學生通過摺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摺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今後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嗎?喜歡它們嗎?課前同學們已查閲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二、整體感知,反饋預習

1、讀全文:

指讀,想:課文寫了什麼,你對哪部分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隨文)。

3、指名説説課文寫了什麼?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閲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方法:

⑴ 先自己讀。

⑵ 再討論。

⑶ 彙報:

① 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 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閲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⑴ 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⑵ 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己的話説説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主題是《情趣交融,快樂學習》,我的説課內容分成以下四個部分。一、把握課程,説教材;二、激發興趣,説教法;三、體驗樂趣,説學法;四、培養興趣,説程序。

一、把握課程,説教材

《閃爍的小星星》是教科社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六主題單元《神奇的天空》中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旋律平穩、起伏較小、音調活潑、富有童趣。本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我給本課時的教學預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星》,在歌唱及表演中表達對星空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同時讓學生感受夜晚優美寧靜的意境。

(3)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節奏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緒。

其中: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在歌唱及表演中表達對星空的喜愛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二、激發興趣,説教法

大家都知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於興趣。低年級音樂教學應該特別注重興趣的激發。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法

2、視聽教學法

3、拓展延伸法。力求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三、體驗樂趣,説學法

課標指出:“一年級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帶有幼兒好奇、好玩、好模仿等特點”針對這一特點,我教學本課時注重教給學生以下幾種學習的方法:想象法、模仿表現法等。引導學生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

四、培養興趣,説程序(這一部分是我説課的主體部分)

我將通過以下四個環節來進行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學唱歌曲、激情導趣;變換形式、提升興趣;變奏欣賞、延伸興趣。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首先給學生創 設星空的情境,在教室內佈置許多大小不一的小星星,在教師身上也粘貼小星星,並在移動黑板上拉上一條閃爍的彩燈,每個彩燈都粘貼小星星,當彩燈通電時彷彿 天空中無數的小星星眨着眼睛。這時,把照明燈光一關,整個教師猶如美麗的星空,讓學生感受到夜晚優美寧靜的意境。②其次,在星空的情境中進行課前律動,讓 學生在“星光恰恰恰”的音樂中按節奏搖搖頭,動動手,扭扭小屁股,進行課前激趣。律動完讓學生説説,美麗的星空中都住着誰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學唱歌曲,激情導趣

學唱歌曲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設想讓學生在星空的情境中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愉悦。結合歌曲的特點及學生的具體學情,我將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1) 讓學生感受歌曲。《閃爍的小星星》是一首學生較為熟悉的歌曲。如何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再次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呢。我採用了角色扮演,誘發興趣的做法。教師 當月亮姐姐,學生當小星星,讓學生閉上眼睛,在《閃爍的小星星》的背景音樂中想像,我們坐着月亮船到“星星王國”,彷彿看見什麼?聽見什麼?讓小朋友們感 受星空的神奇,為學習歌曲做鋪墊。

(2)詞曲結合教學。第二段歌曲的學習是學唱歌曲的教學重點。由於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理解能力較差,易出現:“記調容易,記詞難”的現象,根據這一學情,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詞曲結合教學。①我先運用道具——太陽和烏鴉,邊演唱邊形象地演示,(教師示範,邊唱邊演示)②接着我引導學生理解歌詞,順勢讓學生按節奏朗讀這一句歌詞 ③記 住歌詞後,我帶唱,生模唱旋律,我藉助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感知旋律音高,(師示範)讓學生進一步把旋律唱準。在學生會唱的基礎上再加上律動表演④最後讓學 生都試着表演太陽和烏鴉的動作。用同樣的方法教學後兩句歌曲。這樣通過視、聽、説、唱、演,學生就能輕鬆地理解記憶歌詞,還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3、豐富形式,提升興趣

一年級學齡兒童堅持性和自持力都較薄弱,採用單一的演唱形式他們很快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降低學習的興趣。

據 此,在本環節教學中我變換多種演唱形式不斷提升他們唱歌的興趣,主要有師生接龍演唱、加入打擊樂器伴奏唱、表演唱。在表演唱之前,為了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演 唱,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小朋友小星星是住在寧靜的夜空,你們演唱的時候要輕的,可不能吵到他們哦;(指導他們用輕柔的聲音演唱)其次再説,小星星是住在 高高的天上,我們演唱歌曲的位置也應該像小星星一樣,掛得高高的,抬抬你們的小眉毛,帶上微笑,(指導他們注意演唱的位置)。最後,教師問到“可愛的小星 星們你們愛自己的家嗎,星空就是你們的家,帶上你們這種喜愛之情,我們再來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在歌唱中表現出對星空的喜愛之情。)

通過採用靈活多變的演唱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使他們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中,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從中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

4、變奏欣賞,延伸興趣

音樂感知力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能力,離開了這些基礎能力,學習音樂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話。我從一年級開始就着手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在完成本課時教學任務以後,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選 取以《閃爍的`小星星》為主題音調的《小星星變奏曲》中的三段不同節奏的音樂,我先讓學生注意聽這三段音樂,説説音樂有什麼變化?(放音樂)只要學生用心 聽,就一定會有感受,但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説法,如:有的學生會説“我發現有的音樂快,有的音樂慢。”還有學生説“我發現速度變了”等 等,這時老師應給予鼓勵肯定,及時對錯的説法進行引導,告訴他們“音樂的速度不變,而是音樂節奏變了。”

接着,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視聽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再次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小星星是位神氣的魔術師,他能跟着音樂改變自己的動作,請你們注意看,認真聽,讓他們瞭解不同節奏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緒。

最後,聽樂曲表演:讓學生也來噹噹小魔術師,跟着音樂變化肢體的動作。

(設計意圖:以上這一環節,我把音樂節奏變化和小星星的動作變化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結合具體可感的畫面,有效地降低了教學難度。)

在本課結束時,再讓學生完整地將《閃爍的小星星》這首歌曲邊唱邊表演作為禮物送給星空中的小星星,讓他們在自己歡樂的歌聲中乘着月亮船迴歸課堂。

綜上所述,對於低年級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整堂課的設計以興趣貫穿始終,在一系列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將他們引入藝術的殿堂,感受藝術的美,得到藝術的薰陶,體會藝術學習的愉悦性。這也是藝術教學最樸實、本真的目標。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數學課本第15頁的例3及練習三的4-6題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具盒。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説明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春遊嗎?喜歡

去哪裏春遊?(學生暢所欲言)

2、出示課件:春遊租船問題的情境圖(不顯

示解決問題的辦法)(配音:噢!春遊啦!)

師:瞧!圖中的小朋友也去春遊啦!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你獲得什麼信息?(師可提示: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去哪兒春遊?碰到什麼問題? )

3、學生觀察畫面,交流信息

課伊始,用學生喜歡的春遊活動引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歡去春遊的地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願望。

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課改新理念。

二、探求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1、學習例3(課件顯示:春遊的場面)

重點突出(租船處有24人租船,每條船限乘4人)。

2、分組探討解決“租幾條船?”

師:你能應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幫他們解決租船問題嗎?你有什麼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後交流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交流)

師:你還有什麼辦法?

追問:“你是怎麼想的?除法我們還沒學?”

在這裏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始終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解決租船問題。具體感知“每4個人一組租一條船,24人分成這樣的6組,就要租6條船。”讓學生在交流中,欣賞同學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成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你真是太棒了,你學會了預習,並應用,老師真佩服你。

(3、師小結: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求24裏面有幾個4?24裏面有6個4 ,就需要6條船。

三、聯繫生活,學以致用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他們有事兒要請我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1、第15頁的做一做

(呈現一幅小動物準備就餐的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師:圖中的小動物在做什麼?

師:小熊在思考什麼問題?

師:“你幫小熊分分看。”

請小朋友幫小熊分筷子,學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動手分一分。引導學生思考:“有幾個小動物就餐”“一雙筷子是幾根”,並説説怎麼分的。

2、練習三的第4-6題

第4題(課件出示分蘿蔔的情境圖。)

及時抓住學生學習的閃光點,賞識學生,讓學生獲得高峯體驗。

設計幫小動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畫面,

師:仔細觀察畫面,你可獲得什麼信息和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

第5題

師:你們知道小猴子愛吃什麼?(香蕉)

師:請小朋友幫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個香蕉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隻小猴分( )個。

把18個香蕉平均分給9只小猴,每隻小猴分( )個。

學生藉助學具動手分一分,並邊説分的過程、方法。

開放題

1、學生獨立操作

用15個方木塊(1)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2)每個長方體用3個木塊,可以擺( )個長方體。

思考:這兩題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收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獨立解決問題,加深對平均分的認識,又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提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如:這兩道題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以突出平均分的實質是“每份同樣多”,加深對“平均分方法的瞭解。

2、師:你能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組裏交流分享。

六、總結

師:誰能説一説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師:今天我們用我們上節課學到的平均分的方法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會用到數學知識,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我們都能很好的解決。

利用開放題,提供給學生廣闊、自由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放開思維,大膽思維,大膽探究,不斷鼓勵學生儘量説出與別人不同的例子,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

課後小結: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把春遊情境、分筷子、分蘿蔔、分香蕉的問題編成小朋友喜歡的故事,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學生都能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數學、掌握數學。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學理念,本課的開始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租船問題,先讓學生小組探討如何租船的方法,然後分享交流,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體現策略多樣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9do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