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7篇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7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4、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5、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及相關事例。

6、小調查:

問問你身邊的人們,他們對器官捐獻的事情瞭解多少?他們願意捐獻自己的器官嗎,為什麼?

【教學過程】

一、閲讀資料,交流感受

1、教師導入:

《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多麼盼望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呀!請同學們快速閲讀下面的資料:

(投影出示)

資料一:

據衞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資料二:

目前美國有超過84000多名患者登記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登記等待患者。20xx年僅有30%的等待者獲得了器官移植,而剩餘的70%的等待者必須繼續等待他們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個人會因為無法等到器官移植而喪失生命。

2、看了這兩段資料,心中有什麼話要説?

引導學生談一談對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後捐獻器官或遺體,你會同意嗎?你是否願意在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或遺體?

二、熟讀精思,探究文本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學們學習之後一定會對器官移植產生新的看法。

2、檢查預習情況:

輪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3、仔細閲讀,邊讀邊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畫出來,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哪個小組最會學習。

5、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彙報,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研讀:

研讀重點:

⑴ 文章為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為題?

⑵ 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

① 投影出示: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查閲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説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

② 投影出示: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引導學生討論:第二處語言與第一處語言有什麼關係?

③ 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悟。

研讀重點:含有“驕傲”一詞的句子。

引導學生説一説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麼感到驕傲,從中體會到什麼?

④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6、課文到這裏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並沒有結束。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故事原文的結尾,讀後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温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温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三、大膽評議,深化感受

1、評價人物:

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之後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進一步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評價作品:

你認為這篇文章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麼?是否還有不足,應如何修改?

鼓勵學生從作者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等多角度進行大膽評議,發表不同看法。

3、交流體會,延伸課外:

學完課文,你對器官捐獻有什麼新的體會?你打算做些什麼?

鼓勵學生課後通過辦板報、廣播、寫倡議書等方式向家長及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遊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遊戲中藴涵的藝術和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師生共同製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為應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讓學生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上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教師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地讀、説、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藴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閲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敍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侷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遊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説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藴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鋭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説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讚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説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愛好美術,跟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後,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説明:《想飛的烏龜》是新世紀小語教材第一冊第14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夢想”為主題,編選了兩篇主題課文,設計了説一説、比一比、演一演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滲透。結合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學習本課出現的生字、詞語、説話練習

學習朗讀課文,進行情感滲透。

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朗讀、理解、感悟能力。

培養學生追求理想的信心;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同情心、愛心。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句子練習。

難點:體驗烏龜的內心情感。

教學準備:錄音帶掛圖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畫:教師畫烏龜簡筆畫。

問:“烏龜的背上有好多裂紋,你們想知道它的來歷嗎?”

板:課題《想飛的烏龜》

二、初識課文

1、看動畫聽故事(播放多媒體動畫,放課文錄音。)要求:聽準字音,聽清故事內容。

2、落實要求:聽了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一隻烏龜想飛。

我知道了一隻烏龜飛到天上又掉下來了。

我知道了……

師:小結,自己讀書,你會知道的更多。

3、請小朋友用手指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來解決:

(1)藉助拼音學習。

(2)請教小老師。

(3)向老師請教。

(4)聯繫上下文認讀。

4、同桌互相聽讀課文,遇到障礙,合作解決。

5、脱手試讀課文,多讀幾遍。

三、學習第一部分(從前——烏龜很傷心)

1、指名試讀課文,請小朋友認真聽,進行評議。

2、師問:烏龜為什麼“很傷心”?請小朋友看圖再讀課文,小組合作討論“烏龜為什麼很傷心”,並試着説一説。

3、聯繫生活,體驗情感:

師問:你傷心過嗎?什麼時候什麼事情你很傷心?

生:我生病了要打針,我就很傷心,

我完不成作業我就很傷心。

媽媽下崗了,媽媽傷心,我也很傷心。

……

4、指導有感情地讀:

師:烏龜想飛飛不起來很傷心,你能把烏龜傷心的樣子讀出來嗎?

5、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評議。

6、多媒體出示生字:前去走問方你們

出示這幾句話讀一讀:從前,有一隻想飛的烏龜。

我們走吧!我們快走吧!

我們要去一個很美的地方。

鞏固識字。

四、佈置作業:自讀75頁“語文天地”《烏龜》。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二、生帶頭飾表演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繼續學習課文。

師:烏龜多麼想和小鳥一起飛到很美的地方去呀,可是,它不會飛,它傷心得——

生:想像補充:傷心得低下了頭。

傷心得流下了淚。

傷心得哭了。

……

師:誰為它想一個辦法?想了什麼辦法?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二部分(小鳥想出了一個辦法——烏龜很高興,他喜歡飛的感覺。)

1、合作學習:説一説小鳥想出的辦法。 21

演一演小鳥帶着烏龜飛的樣子。

議一議烏龜的心情。

2、聯繫生活,體驗情感:你什麼時候很高興,你有什麼高興的事?

生:小組討論交流。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四、繼續學習課文。

1、讀一讀: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

2、説一説:説一説烏龜看到了什麼。

3、畫一畫:畫一畫烏龜在天上看到的美麗的景色。(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在畫中充分發散思維,教師及時表揚鼓勵。)

4、想一想:這時候,烏龜的心情怎樣?(開心!)

5、體會:你什麼時候最開心?

生:我過生日的時候最開心!

我們過新年的時候最開心!

老師表揚我的時候我最開心!

……

6、擴展思維,合理想像:

①烏龜從天上掉下來了,它會想什麼?

烏龜想:天上太美了,我還要飛。

烏龜想:小鳥太不注意安全,我找孫悟空帶我飛。

……

②烏龜還想飛,請你為它想想辦法。

生:烏龜,你坐着月亮船飛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係。

3、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係。 教學難點: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嗎?對,大熊貓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更是我國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動物園的叔叔正在科學的餵養大熊貓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閲讀文字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認真閲讀信息。

活動二:藉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組實驗:①天平左盤放一個10克的砝碼,右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②在左盤再放上1個1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克+10克=20克表示。

分組實驗:天平左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和一個不知重量的方木塊,右盤放一個50克的砝碼,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結:等式表示相等的關係。

活動三:概括方程的意義。

師: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自由談想法??

小結:像+20=70、2=150、3+10=1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四:方程與等式的關係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間有什麼關係?

小組討論

小結:方程的範圍比較小,等式的範圍比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活動七:自主練習

1、判斷哪些式子是方程。

師:你認為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小結:同時具備“含有未知數”、“相等的式子”這兩個條件才是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引導學生在判斷對錯的同時,説出判斷的依據。)

2、看圖列方程。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先找出圖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再獨立列出方程。(集體交流)

3、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獨立寫出等量關係式並列出方程,再進行交流。)

活動五: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談談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學生談收穫,並找出不懂的地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勞動的開端》是一篇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的文章,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鬥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就是節選於本書。從課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目標

1. 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綱簡要複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瞭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板書設計

勞動的開端

生活所迫 第一次挑煤 走上艱難的生活道路決定挑煤

舊社會的勞動人民生活艱難,窮孩子也被迫從事艱苦勞動的悲慘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設 計 意 圖

第一課時

一、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麼意思?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勞動?作者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為什麼把這次勞動稱為“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麼……

二、簡介作者,瞭解背景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為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2、根據“決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煤藏( ) 寶藏( ) (cang zang )

挑( )戰 挑( )腳 (tiao tiao )

半夜得( )動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後頭 ( luo la )

五、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先寫家裏窮得揭不開鍋,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再寫萍鄉煤礦挖煤、運煤情況;最後寫“我”去約小趙一起挑煤。

2、課文中哪些詞語説明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説?

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很難過。

②這兩種説法到底哪種好?為什麼?用打比方的説法寫出了“我”心裏的難過程度。説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為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③有感情的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裏拖出來”

①變換説法。

工人進出連腰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其重要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關係。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

主要板書計劃:

小艇的樣子

外:二三十英尺,像獨木舟,像新月,行動時像水蛇

內:皮墊子,窗簾

船伕的技術好

在極快時操縱自如

在擁擠時總能擠

在極險窄地方總能穿

與人們的關係

商人做生意

婦女坐船娛樂

小孩遊玩

老人禱告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寫詞語、多音字組詞、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2、初知課文內容。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威尼斯在什麼地方?那裏有什麼特點?

你們想不想更多地瞭解這個美麗的水上城市的特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①小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

②拼讀生字表,找出易錯的字。

③再讀課文,劃出生字、詞,並理解詞語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麼特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音要準:禱、泊。

2.注意字形:樑與粱、艄與梢的區別。

3.哪個詞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4.區別形近字:

艄()樑()

梢()粱()

5.説説:威尼斯有什麼特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練習分段。

2.課文主要寫的什麼?

投影選擇:

①威尼斯是個美麗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③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④威尼斯的市民愛坐小艇。

選擇①和③,用“因為……所以”句式來説。五、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小艇與威尼斯人的生活的密切關係。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朗讀課文。

一、複習導入

説説威尼斯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板書:水城)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城,河道就是街道,一出門就是水,它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那麼小艇與威尼斯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威尼斯同其他城市是不一樣的,水城的特點和它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構成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板書:獨特風光)下面我們看一段錄像,一起來欣賞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小艇的樣子。

剛才我們通過看錄像領略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了小艇,那麼小艇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1.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艇的呢?它有什麼特點呢?小聲讀第2段思考。(注意作批註。)

①用一個詞概括出小艇的特點。

板書:樣子奇特

②解釋“奇特”。

③你從哪兒體會到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讀有關句子,談你的理解。

指名到前面畫一畫新月的樣子。

④小艇除了奇特還有什麼特點?(還很漂亮。)

看到這樣奇特漂亮又舒適的小艇,你會有什麼感受?(板書:喜愛)

⑤朗讀第2段。(要讀出對小艇的喜愛。)

同學邊聽邊想。

①作者是怎樣把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

②威尼斯人為什麼把小艇裝飾得既奇特漂亮又舒適呢?

2.這麼令人喜愛的小艇由誰來駕駛呢?對船伕的技術又有什麼要求呢?

①小聲讀第3段,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下來,齊讀這句話。(板書:船伕技術好。)

②你從哪兒看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默讀劃出重點詞和句子。(板書:操縱自如)什麼叫操縱自如?

注意側面描寫的兩句話所起的作用。

③看到船伕的駕駛技術這麼高,這麼棒,你會怎麼樣?(板書:讚歎)船伕的技術為什麼會這麼好?

④指名讀第3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船伕技術好的。

3.奇特舒適的小艇由技術高超的船伕來駕駛,那麼都有哪些人乘坐呢?

①默讀思考:哪些人坐小艇?(用“△”標出)再想一想這些人去幹什麼?

②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人,還有很多人坐小艇,這麼多人都需要坐小艇,説明了什麼?(板書:作用——離不開)

4.指名讀第6自然段。

①從對夜景的描寫你看出什麼了?與小艇有什麼關係呢?(板書:動→喧鬧停→靜寂)

②看到小艇的作用這麼大,你想到了什麼?

③朗讀體會。

三、總結全文

1.速讀全文想一想每段的意思,然後結合投影選擇段意,説説為什麼。

2.結合板書説一説: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城關係密切?

小結:以前通過語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欣賞了不少祖國的風光,今天又欣賞了世界風光,説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美麗可愛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來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③揣摩課文中優美的語言,並摘抄下來。

課前準備

①蒐集查閲有關荷蘭的圖片及資料。

②實物投影儀。

A案

●導題

荷蘭以鬱金香、風車、牧場和運河而聞名天下。同學們,你們瞭解荷蘭嗎?

(請2~3名同學交流有關荷蘭的圖片或資料)

的確,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讓我們隨作者一同走進這優美、恬靜的地方吧!

●讀文

①邊看插圖,邊讀導讀。

②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説説“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③默讀課文,重點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為什麼這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課文第一自然段與全文是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作者為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交流

①小組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指名板書。

●品味

①帶着你個人的感受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

②試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積累

抄寫你最喜歡的詞句,並試着背一背。

●運用

①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②用“是……也是……”“彷彿”“悠然自得”寫一句話

③找一篇優美的文章讀給爸爸、媽媽聽。

(內蒙古包頭市 姜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9z70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