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彙編六篇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彙編六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彙編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上課,同學們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同學們在天府之國一起交流學習。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冰心先生的散文《觀舞記》。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什麼,大家一起説。

生(全體):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師:通過副標題,我們知道,作者觀賞的是印度舞蹈。這篇文章寫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中印兩國人民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時期,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卡拉瑪姐妹來北京表演,在目睹了她們的精彩表演之後,冰心先生飽含深情地寫下了《觀舞記》。(板書課題和作者)

師:同學們以前看過印度舞蹈表演嗎?

(生有的説沒有,有的説有。)

師:咱們現在就通過大屏幕一起來欣賞一段印度舞蹈。(放視頻)

師:(視頻完畢)欣賞了這段舞蹈,你們有什麼樣的感受?

生1:印度人的舞蹈是很熱烈的,但熱烈中有透露着一種柔美。

師:請坐,誰還來説説。

生2:十分的優美。

生3:我體會到一種陽剛之氣,跳的十分有氣勢,臉上的表情也很豐富。

二、朗讀感知,觀舞之美。

師:你們都説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那麼冰心先生,在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後,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她又會用怎樣的文字來描述這舞蹈呢?現在請同學們用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比如説,默讀、速讀、散讀,讀的時候,老師希望同學們做個有心人。怎麼個有心法呢?請看大屏幕:(PPT)要求:1、找出文章關於舞蹈描寫的語段。2、用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卡拉瑪姐妹的舞蹈留給作者的最深刻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生1:我認為是第十六自然段。

生2:還有十七自然段。

生3:還有十八自然段。

師:還有嗎?(學生沒有再舉手的了)

師: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誰來説説。

生:“飛動的美。”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1:第六自然段的“驚人”。

生2:我認為是第十一自然段得“難忘”。

生3:我認為是第十六自然段的“離合悲歡”。

師:感謝你們的回答,這段舞蹈表演的是人世間的離合悲歡,是驚人的舞蹈藝術,讓我們難忘,這所有的一切都因為這舞蹈具有一種飛動的美。

師:大家同意老師的這種歸納嗎?

生:同意。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樣的語言來表現卡拉瑪姐妹的舞蹈的“飛動的美”。(生合作交流)

生:十八自然段的“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

師:你説説這段文字哪裏寫的好?

生:我覺得,“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寫出了卡拉瑪姐妹舞蹈的輕柔之美,“小鹿的疾走驚躍”表現了她們舞蹈的速度之美,“孔雀的高視闊步”體現了高貴的氣質之美。

師:你能不能用聲音把這些舞蹈的美展示出來?

(生讀該部分文字)

師:你的語音很標準,但是感情稍顯遜色。讀“蓮花的花開瓣顫”我們可以用很輕緩的語氣,讀“小鹿的疾走驚躍”應該讀的稍快些,突出小鹿的靈動之美,“孔雀的高視闊步”讀的時候可以故意延長“高”和“闊”,突出孔雀的驕傲姿態,高貴的氣質。現在請你再來一遍。

(生再讀,台下掌聲起)

師 :還有哪些文字體現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

生:請同學們看十七自然段,“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我覺得從這句話當中,可以看出她們當時的舞蹈十分的有氣勢。

師:哦,你説的是有她們的舞蹈有氣勢。老師糾正你回答中的一個錯字,“嗔”應該讀chēn。同學們,既然她找到了第十七自然段,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一段。(PPT顯示該段文字)。

師: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個詞語來表達她和舞者之間的共通,誰知道是哪個詞語?

生:“共鳴”。

師:你找的很準確。那你能説説共鳴是什麼意思嗎?

生:“共鳴”在文中是指有別人的某種情緒引起自己也具備這種相同的情緒。

師:作者與舞蹈家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共鳴呢?現在請同學們齊讀這段文字。

(生齊讀這段文字)

師:同學們讀的很整齊,而且聲音也很響亮。同學們能感受到作者與舞蹈家產生的共鳴嗎?就這段文字而言,你喜歡那些句子,這些句子表現了舞蹈的一種什麼狀態?誰來説説?

生:我喜歡作者運用的一組排比句,作者用排比的手法既寫了無限的哀愁,又寫了無邊的喜樂,然後又寫到了嬌羞、叱吒風雲的盛怒,這些都説明了卡拉瑪舞蹈時候的神態的靈活多變,和舞姿的優美。

師:你説的真好。你從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舞蹈的美。這就告訴我們,在觀賞舞蹈的時候,不僅要認真的看,還要用心去體會舞蹈所具有的美。

師:現在請用你的聲音,把當時舞蹈者的神態多變和舞姿的優美表現一下可以?

(生讀六個“忽而”的句子。)

師:你讀得很流暢,但是感情還稍顯欠缺。比如讀“無限的哀愁”和“無邊的喜樂”,我們的語調是不一樣的,“無限的哀愁”時語調應該低沉一些,語速稍慢,而“無邊的喜樂”的時候,語速應該稍快,語調也應當上揚些,把人物內心的感覺讀出來,下面的“嬌羞”和“盛怒”也應該在感情上體現的分明些,現在,請你再來一遍好嗎?

(生再讀。)

師:這次的朗讀有明顯的進步,感情把握的很準確。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也想讀讀這段文字,來感受一下卡拉瑪舞蹈的變換多姿。

(師聲情並茂的朗讀,讀完,全場掌聲起)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就這段文字,還有誰想發表看法?

生:有一處我不理解,就是“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作為一個演員,要時刻把觀眾放在第一位,可是卡拉瑪把觀眾都忘記了,還把自己也忘記了,這該怎樣解釋啊?

師: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誰能來幫助這位同學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我覺得“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並不是真正的忘記,而是説明卡拉瑪跳舞的時候非常的投入,是用心在跳舞,而不是簡單的肢體動作的展示,只有心靈的完全投入,才能達到忘我的境界,她是用心靈在舞蹈的。

師:我提議,為你的精彩回答掌聲感謝。(掌聲起)

師:還有誰想説?

生:請大家看第18自然段,我找的是作者引用的白居易的兩句詩。從這兩句詩,我感受到了舞蹈者的舞姿和服飾都很優美,她的動作很輕柔,像蛇一樣的輕輕的蠕動着。

師:哦,你説的太好了。冰心先生也認為卡拉瑪的舞蹈最精彩的是“蛇舞”。現在請一個同學把關於“蛇舞”的描寫讀出來。

(一生讀)

師:你讀的語音很標準,也非常的流暢,但是老師從你的朗讀中卻沒有感受到蛇舞的柔美。作者在這部分描寫中用的最多的是動詞,我們一起找找看。

生:“輕搖”、“微顫”、“蠕動”、“傳”。

師:找的很準確。同學們,這些動作的幅度怎樣的?

生:很輕柔的。

師:我們在朗讀的時候,就應該用一種很輕緩的語氣來讀,語速也不能太快,儘量讀出蛇的那種輕柔緩慢的感覺。請你再來讀一次?

(該生再讀)

師:這次的朗讀有蛇的感覺了。剛才我們看的是第18段,那麼在這一段中,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我發現作者在寫的時候,前後矛盾了,剛開始是作者一個人在觀賞舞蹈,是我怎麼怎麼樣的,後來卻變成了我們,這在稱呼上是不一致的。

師:你的發現很獨特。前面都是“我”,後來突然變成了“我們”。那你覺得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生: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

師:説出來,我們共同交流。

生:我覺得是,一開始作者是很冷靜的在欣賞舞蹈,隨着舞蹈的變幻多姿的美的展示,作者的心不再平靜,也隨着舞蹈家一樣激盪起來,把自己的內心和其他觀眾的心融合在一起了。

三、合作探究,求舞之源。

師:你説的很好。如你所説,當時作者的心已經融入到了這奇妙的舞蹈之中,她和表演者、觀賞者、讀者都已經深深的融匯在一起了。如此美妙的舞蹈藝術,冰心先生在目睹了這表演,感受到了這舞蹈的飛動之美的時候,先生的內心是無比的興奮無比的激動的,她最想的就是把這種感受傳遞給大家,於是她説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那她是怎麼説的呢?

生:“我應當怎樣來形容印度卡拉瑪姐妹的舞蹈?”

師:這是我們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現在,我們一起讀這一段。

(學生齊讀)

師:同學們看,這一段最後用的是什麼標點符號?

生:問號。

師:作者用了問號,是不是冰心不知道怎樣來形容卡拉瑪姐妹的舞蹈?

生:不是的。

師:説説你的理解。

生:作者看似很為難,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這精彩的表演,實際上是從側面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藝的精湛,同時也奠定了讚美的感情基調。

師:那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生:飽含深情的、驚歎的、讚美的語氣語調。

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把這一段讀出來,要求讀出讚美的語氣來。

(生飽含深情的齊讀)

師:這舞蹈真的太美了,作者用了怎樣的字眼來形容的呢?

生:作者想象着自己具有不同的身份,來描述這舞蹈的美。

師:作者想象了自己具有哪些身份?

生: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詩人、畫家、作曲家、雕刻家。

師:作者為什麼把自己想象成這樣的`人?

生:為了表現舞蹈的美。把自己想成詩人,是説舞蹈具有詩歌的意境,把自己想成畫家,是説舞蹈具有圖畫般的色彩,把自己想成作曲家,是説舞蹈具有音樂般的旋律,把自己想成雕刻家,是説舞蹈具有玉石般的活潑靈動。

師:這舞蹈真的夠美的。然而作者卻説,“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寫這驚人的舞蹈藝術”,這舞蹈是驚人的。你們覺得作者的文字是貧乏的嗎?

生:我認為作者的文字是不貧乏的,因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很多的排比和比喻的修辭,使得文章的語言很有氣勢,而且也非常的生動形象。

師:從你的回答中,我們知道先生的文字不貧乏。那作者卻説自己的文字貧乏,這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品質啊?

生:謙虛,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辭,以此來反襯卡拉瑪姐妹舞蹈藝術的高超。

師:通過以上的交流分析,我們知道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是如此的驚人、如此的優美,那麼,她們的舞蹈為什麼會具有這飛動的美,為什麼會成為驚人的舞蹈藝術?請同學們一起來看文章的第19、20兩個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幫老師推薦一個我們班讀書最好的同學。(點名讀這兩段)

師:讀的果然非常好。那麼同學們,你找出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所以如此驚人如此優美的原因了嗎?

生: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她們具有高超的舞蹈藝術,第二是印度人民對她們的供養。

師:還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我覺得她們不是在用自己的身體跳舞,而是用自己的心靈在舞蹈,這是心靈之舞,而且她們的舞蹈帶有印度的民族特色,她們的舞蹈是根植於印度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的,沒有印度的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薰陶,就不會有她們的美妙的舞姿。

師:綜合同學們的發言,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她們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驚人如此的優美,首先有她們自己的高超的舞蹈技藝,她們不僅僅是用自己的身體才舞蹈,還是用自己的心靈在跳舞,更主要的是她們有自己民族的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薰陶,她們從中汲取了非常充足的養分,所以她們的舞蹈如此的美。

四、質疑昇華,探舞之魂。

師:同學們,交流至此,我們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的美。那麼同學們,冰心先生寫這篇文章,僅僅是為了表現卡拉瑪姐妹的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讚美之情嗎?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最後兩個段落,説説自己的理解。

(生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還表達了自己對印度舞蹈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和對印度文化的熱愛。

師:你這種説法的根據是什麼呢?能不能從文中找出依據來?

(生搖頭)

師:還沒有,請坐,再思考一下。還有哪位同學想説?

生:請大家看文章的最後一段,“讓我們將我們的一顆顆讚歎感謝的心,像一朵朵的紅花似的穿成花串,獻給她們掛在胸前,帶回到印度人民那裏去,感他們的友誼和熱情,感謝他們把拉克希曼姐妹送來的盛意!”,

師:請説説你的理解。

生:我認為是作者讚歎的是她們的熱情、她們的友誼值得我們學習。

師:哦,你説作者主要讚歎的是她們的熱情和友誼。老師覺得作者先讚歎是她們的舞蹈技藝的高超,然後是她們的熱情以及她們帶來的印度人民的友誼。

師:我們在這節課的一開始就説了,這篇文章寫自於上世紀的50年代,當時中印兩國人民的關係非常密切。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不僅僅是讚美她們舞蹈的高超,更主要是讚美印度人民帶來的深情厚誼。那因此,在冰心先生看來,卡拉瑪姐妹不僅僅是舞蹈的化身,是美的化身,她們還是什麼?

生:是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使者。

師:此刻,我們再回頭看看課文,這舞蹈不僅僅是具有飛動的美,它還是驚人的舞蹈藝術,那麼同學們,從這舞蹈中,你感受到的最深的是什麼呢?老師提示大家看課文的“導讀部分”的文字。

生:我感受到了生命與心靈的躍動與狂歡。

五、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師:其實,關於這驚人的藝術,不僅國外有,中國也有。不同的藝術形式,涵蓋在不同國度的不同的文化歷史中,就在我們的四川,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種舉世聞名的藝術形式,同學們説是什麼呀?

生:變臉。

師:對,就是我們的川劇藝術—變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通過大屏幕欣賞一段絕妙的變臉藝術。(放視頻變臉)。

師:好看嗎?

生:好看。

師:這可不是白看的哦,接着看大屏幕。

(PPT顯示):課後作業:請同學們借鑑《觀舞記》的寫法,寫一篇觀後感,表達出你最真實、最深刻的感受。

師:同學們,通過以上我們的在一起的交流學習,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與熱愛。通過冰心先生的文字,我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之美,我們,沒有見過她們的舞蹈,但是此刻我們卻深深的感受到這舞蹈的美,這些都源於冰心先生高超的語言文字藝術,最後,老師也想化用文中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課堂,那就是: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我們把一顆顆的充滿讚歎感激的心,化成一朵朵的紅花,穿成花串,獻給他們,獻給在坐的同學,獻給台下的所有的評委和老師們,獻給卡拉瑪姐妹,獻給冰心先生,感謝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感謝冰心先生高超的語言文字,感謝這世上美好的一切。

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蒐集並閲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閲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複習舊知:

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導入:

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為了鍛鍊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説説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説説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⑴ 説説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 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⑶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説?

(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説説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閲讀所得。

3、全班討論:

⑴ 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交流後就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説説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六、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

⑵ 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鍊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七、作業

課後,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鍊自己意志活動,説一説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板書設計】

20、學會看病

作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複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聽寫生字,生詞

二、講解新課

(一)走進畫面,品讀感悟

(1)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過渡:鄉下人家,如詩如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兒?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1、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默讀1、2自然段,先自學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處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

(2)精讀風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學生彙報。

2、感悟對比寫法。

3、小組內競賽讀。

(3)精讀風景之二——“門前鮮花”

1、學生彙報。

2、積累描寫花開景象的詞語。

(4)精讀風景之三——“屋後竹筍”

1、學生彙報。

2、讀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後春筍”的畫面。

3、激趣引讀:

a:你看,一個,兩個,五個,十個……筍芽兒的小腦袋探出來了!讀——

b:啊,鮮嫩的筍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了!讀——

c:成羣的春筍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媽媽比高呢!咱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麼,那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往下讀吧!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小組學習,精讀3-6自然段。

2、集體交流。

3、緊扣第7自然段,回顧全文,昇華情感。

4、小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

三、指導背誦

1、閉目養神,拋棄雜念

在老師的帶領下,心遊百花園。吐納呼吸,氣沉丹田。

2、學生自讀,

3、教師出示課件(一)

4、教師出示課件(二)

四、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

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覆誦讀,體味作者感情領略情節魅力。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1、導入 新課:假如你到山中訪友,你會訪問什麼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可作者是怎樣説呢?(學生回答)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共同聆聽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出的童話般的世界。

學法導航

速 讀 課 文——通 讀 課 文—— 精 讀 課 文

掃清文字障礙 感知文章大體內容 重點內容重點分析

2、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 逝川 憔悴 玄奧 禪心 唱和 德高望重 返老還童 津津樂道

3、通讀課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課文後回答問題。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感情?

原來作者要訪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是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賞析

精讀課文,分析以下問題。

A、自主探究:

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朋友”?具體是怎麼寫的?分別從眾朋友身上學習到了什麼品質?

簡析: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唱和小詩(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德育滲透: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齊讀七段。

B、合作探究: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進山看景為何説成“山中訪友”?同時體味想象豐富,充滿童趣,浪漫色彩的構思?(重點研讀四、五段)

迴歸大自然同時被大自然同化,舉例:作者走進山林的一段,“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長出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髮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枝,在年輪裏旋轉、流淌,最後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上遠水”。辛棄疾詞中也曾説過“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

人稱轉換:文章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從而使情感表達更充分。

簡析: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所以視大自然看為朋友,為我們等外營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童話世界。這樣倍感親切、動人,使作者的孤獨之旅成為歡欣之旅。

3、精彩回放(聽第四段錄音),再次共同領略文章中大自然的呼喚,品味文中語言的魅力。

教師小結

在物質文明急速發展的今天,能有一次迴歸自然的遠足多麼珍貴,能在心田裏保有一片清朗、純淨的“自然”則更珍貴,最重要的是端正、淨化我們的心態與意向。同學們我們也不妨試一試“不騎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一定也能感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諦,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學習和生活。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 (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請先在橫線上填上景物,然後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注意:審題角度,不是以遊人的視角寫景物,而是從景物的角度讓它與遊人互訴心聲,實際上景物與遊人已經成為朋友,運用擬人,抓住特徵寫即可。

與君共享

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樂。我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當我在這小房中安頓下來,我移動小台子到圓窗下,讓我的面朝牆壁和小窗。門雖是常開着,可沒人來打擾我,因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但我並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睏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着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囚綠記》片段)

佈置作業 :

1積累優美字詞句,記在摘抄筆記上

2完成拓展練習中小練筆

板書設計 :

古橋——老朋友

山泉——姐姐

清 晨 訪 友 懸崖——爺爺 夜 色 歸 家

(好心情) 老柏樹——慈祥 (好記憶)

……

詩情畫意的童話世界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觀察,勤於鑽研。

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

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

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好奇心”是多麼重要,進而懂得要善於觀察、勤於鑽研的道理,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一個蘋果、錄音機、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我鬆開手,會怎麼樣呢?

學生演示蘋果落地的現象。

揭示課題:普普通通的蘋果落地現象,卻引發了牛頓的思考,從而發現了世界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板書課題)

簡介牛頓:牛頓是英國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光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師範讀。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生初讀課文,師巡視指導,注意導優輔差。

檢查初讀情況:

重點檢查幾個字的讀音。牛頓、自言自語、拋開、反覆、專心、研究。

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注意糾正。

小結: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覺得很奇怪。為了弄明白,他反覆觀察,專心研究,終於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祕密。

指導書寫“世、言”。學生練習書寫。

理解內容,深入體會。

過渡導語,朗讀課文。挑選喜歡的段落來讀。讀給同桌聽,讀得好的誇一誇,讀得不好的幫助他。齊讀。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看到蘋果落地,牛頓想了什麼?(用直線畫出),做了什麼?(用曲線畫出)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彙報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語”,説話造句。

為什麼以前沒人注意的現象牛頓會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發明的動力)

比較句子,體會帶點詞的用法。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觀察、研究,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祕密。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反覆地觀察,專心地研究,終於發現了蘋果落地的祕密。

指導讀出語氣,突出重點詞語。自己練讀——生範讀——指名讀——齊讀。

總結拓展。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你覺得要向牛頓學習什麼?

師:其實,牛頓小時候,除了數學,其他功課都不好,老師認為他是個差生,但是他勤奮好學、善於觀察、愛動腦筋,終於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四人小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了什麼奇怪的現象?有什麼弄不明白的問題嗎?

交流彙報。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因為充滿好奇、善於觀察、愛動腦筋而產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後,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會成為偉大的發明家。在這裏,洪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發明發現的故事》,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多看好書、多觀察、多思考,以後也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佈置作業

請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你的發現寫下來,或者畫下來,下節課進行展評、交流。

教學後記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引導學生像牛頓那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善於觀察、愛動腦筋,課後設置的作業,讓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自己的發現寫下來、畫下來,有利於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字。

2、領會課文內容,知道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分角色朗讀。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2、烏鴉、狐狸等頭飾。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

一、板書課題

看課題:這是誰和誰?我們來看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二、激趣引入

教師口述,同時課件演示:狐狸直流口水。 師: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請大家繼續看演示。請一位同學朗讀。 狐狸三次説的話及烏鴉的三次反應。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有內容,大家説説怎樣學習才有趣。 學生提出多種學習方法。教師歸納:先讀書,後表演,再質疑。

三、通讀

分小組自由讀,充分熟悉課文內容 打開書,分小組自由讀課文第4—8自然段,讀流利為止。

四、分小組議讀

小組邊讀邊評,瞭解課文內容。

五、各小組分角色朗讀

師:請小評論員評論一下,他們誰得最像狐狸和烏鴉? 請評選出的優秀者帶大家讀相應的課文段落。

六、説課文意思

師:回顧一下我們讀書的過程,讀完了這幾段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 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課文的意思。

七、表演,創造性地表達課文內容

1、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已經初步懂得了課文內容,可以表演了嗎?怎樣演呢?請小組討論,討論好了就開始表演。 學生在組內自由組合,練習表演。

2、誰準備好了可以上台來給我們大家表演。 請幾組小演員上台扮狐狸和烏鴉進行表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課堂練習

一、朗讀課文,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二、質疑,引出寓意

1、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狐狸先生”和“烏鴉小姐”嗎?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狐狸先生: 你為什麼要用那麼親熱的語氣問候烏鴉? 你為什麼要問候烏鴉的孩子? 烏鴉的羽毛並不漂亮,嗓子也並不好,可你為什麼還要誇她? 烏鴉小姐: 為什麼你第一次不作聲? 為什麼第二次看了狐狸一眼,還是不作聲? 為什麼第三次那麼得意,唱起歌來? 由狐狸和烏鴉的扮演者回答以上問題。

2、同學們,從他們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這是一隻怎樣的烏鴉,從狐狸和烏鴉的話裏,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三、總結

這篇課文雖然短小,卻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把這樣的故事叫寓言故事。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一本有名的寓言—《伊索寓言》,課後請同學們找來讀一讀。

四、複習生字

1、用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

2、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 差:半包圍結構,注意下面是“工”,不是“土”。 張:左右結構,左右大致各佔一半位置。注意筆畫筆順,“弓”的第三筆是“豎折折鈎”,“長”的第一筆是“撇”。 肉:筆順是丨、冂、內、肉,共6畫。注意兩個“人”的第二筆都是點。 叼:最後一筆是“提”,不是“撇”。 雀:下面部分是4橫,不要少寫一橫。 (2)學生練寫,完成課後練習第2題。

五、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教師巡視指導,課堂訂正。

六、做遊戲

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好嗎?假如像烏鴉媽媽,你會對你的寶寶説些什麼呢? 學生扮烏鴉媽媽勸誡孩子。

七、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re4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