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9篇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9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筍芽兒衝破一切阻礙,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衝破阻礙,好好學習,勇於進取。

題目點出了題材範圍,即寫一顆筍芽兒這個主要人物(植物人格化)。全文以筍芽兒生長過程為線索,講了四層意思,講了筍芽兒出土之前和出土以後的兩個階段:

出土之前,筍芽兒只是央求,而後是不顧一切阻攔:一個勁兒向上鑽,表現了她有一種向上的精神。

出土以後,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不斷地排除阻礙,在陽光下,春雨的幫助下,勇於進取,終於茁壯成長為高大的竹子。

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記敍的,屬於講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在春天的大課堂裏去主動學習,去尋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春天的腳印,去探索筍芽兒長成竹子的奧祕,去想象春風春雨春花春草像什麼。還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同時要引導學生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與積累結合起來。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

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

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

(生答)

大熊貓最愛吃什麼?

(生答)

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

(生答)

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

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後小組説一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後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範讀,想一想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⑴ 教師根據教學的進程出示各個生長階段的筍芽兒圖片(課件),再現筍芽兒破土而出的生動景象。景象分別再現:

沉睡在黑糊糊的土裏──一個勁往上鑽──終於鑽出了地面。

師生交流有關知識,使學生在學文的過程中,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試着畫畫簡筆畫。

⑵ 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行動和結果。讓學生在理清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同時,體會到筍芽兒向上進取的精神。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2、春天這麼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着對春天的讚美、帶着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

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

讀後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後互評。

3、鼓勵小組試演,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台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麼?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

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

課外閲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本課題《格林童話的故鄉》是六年級上冊藝術教材第 六單元《萊茵河畔》中的第一課題的內 容。本課題通過對於萊茵河畔的德國這個國家音樂家巴赫的瞭解,從而感受巴赫的經典作品《小 步舞曲》的旋律,並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這首《小步舞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旋律 以級進與跳進交替、連音與頓音相問,十分生動活潑;第二段與第一段沒有大多的對比,只是音 區提高,力度增強,情緒更為明朗。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雖然簡單,但由於曲調動聽,不少 樂隊把它編成管絃樂或輕音樂曲演奏,還被填上歌詞演唱,成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德國音樂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關知識,擴寬音樂視野,為學習歌曲服務。

2.能夠初步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體驗歌曲豐富的情感內涵。

3.通過欣賞和親身體驗感受相同樂曲不同樂器帶來的不同演繹形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巴 赫及其作品的體驗和感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

【教學策略】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是 新課標強調的教學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以“主體、創新”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 音樂審美為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將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 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識,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發現、創造、表 現等多種方式來學習音樂,理解音樂,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音樂實踐 能力,開闊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人文素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今天讓我們跟着音樂,踩着優雅的舞步走進音樂教室。 播放《小步舞曲》音樂)唱《師生 問好歌》,提醒坐姿,進行發聲練習。

二、導入新課 話故事伴隨我們成長,它使我們的童年更加美好,這就是

德國著名的兒童文 學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圖片,大家齊聲回答:格林兄弟) 。提問:你看過他們的哪些主要作品? 鴨、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國還有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今天就讓我們認識格 林童話故鄉的音樂家們吧!

三、走進巴赫

1.説起德國的音樂家,我們在上學期已經瞭解了誰? 學生回答:德國的音樂家,樂聖一一貝多芬。) 設計意圖:學生聯繫上學期所學的知識,説出樂聖--貝多芬就是德國音樂家,學生立刻對格林童話的音樂家產生了探究心理,對德國音樂家產生了無限遐想,這樣自然地 將學生帶入藝術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

2.德國有位偉大的作曲家一~巴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巴赫的介紹

資料,請你簡要 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

【設計意圖: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聯繫新知識的學習,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很全面,陸老師也 收集一段巴赫的視頻介紹,大家想看看嗎?( 學生 觀看視頻介紹。)

4.偉大的巴赫離我們現在已經有將近300年的歷史,但他的樂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們來 欣賞一首《小步舞曲》。

5.指導學生談談欣賞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音樂是聽覺藝術,感受與鑑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知識面及綜合素質,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 欣賞巴赫的經典作品小步舞曲,讓學生感受德國古典音樂的旋律,學生自主説出欣賞後的感受, 覺得樂曲很優雅、輕快,三拍子的。

6.你知道什麼是小步舞嗎?小步舞是一種古老的舞蹈,最初產生於民間,

後傳入宮廷,很 快在歐洲貴族社會中流行。這種舞蹈速度平緩,動作典雅,因為其步伐小且歡快而得名。節拍都 是三拍子的。當時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寫過

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和貝多芬寫的 一首小步舞曲最為有名。

四、學唱歌曲

1.這首經典的舞曲有人給他填了詞,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曲。

2.演唱歌譜。這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那麼你能跟着

琴聲親自唱一唱 嗎?先請同學們看歌譜,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

音樂符號。歌曲分為幾段呢?第 段中哪兩句是相似的樂句,那兩句是相同的樂句。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引 導學生自主發現難點,説出歌曲中一些音樂符號及意義,分析歌曲的結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而且使課堂更形象更生動。】

第二段第一樂句的高音要有氣息控制,還要注意變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譜。

3.唱詞,指導學生用圓潤的聲音唱,高音有氣息的支持,唱得輕鬆。

4.採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組、個別演唱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發聲方法唱好歌曲的高音樂句,聽準變化音的音高提 示力度的變化等。採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 法去練習,力求通過巧妙而有效 的教學手段,及時檢測和反饋問題,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重、難點。】

五、比較不同版本的小步舞曲改編版

師:都説好音樂要一起分享,老師這裏還有幾首歌曲,聽聽看,都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生聆聽3種改編版的並説感受。

六、欣賞《小步舞曲》

1、第一次欣賞絃樂版本的《小步舞曲》

師:咦?是什麼樂曲有這麼大的魅力?讓各位藝術家對它流連忘返?對這首樂曲你想知道什麼?

生説想法

師羅列5個問題:作曲家是誰?哪國人?音樂的情緒速度?樂曲分為幾個樂段?你能記住一段主旋律嗎?

2、介紹作曲家——巴赫

師:我要向你們隆重介紹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巴赫,1685年出生於德國。他的作品包羅萬象,儘管作品中的大部分已經流失,但仍有500多部被保留了下來。巴赫被人稱為是不可超越的大師。

3、教師鋼琴範彈《小步舞曲》,

師:其實,最早的《小步舞曲》是由古鋼琴來演奏的,古鋼琴也就是鋼琴的前身,我們來聽聽古鋼琴的音色,同時數數剛才我們演唱的《我們大家跳起來》的這一片段在《小步舞曲》中出現了幾次?

生聆聽後説感受並校隊

師:小步舞曲顧名思義就是為小步舞而譜寫的樂曲,你知道小步舞曲有適合在哪些場合下播放?

生説感受

七、學跳《小步舞曲》

1、介紹小步舞的來源

師:同學們,知道嗎?《小步舞曲》不僅僅是一首鋼琴曲,而且還是法國宮廷的一種禮儀文化的體現。它原是活潑歡快的法國民間舞曲(土風舞),大約1650年傳入宮廷,逐漸地變為速度徐緩、莊重典雅的宮廷風格,流行於上流貴族社會。

2、手指上舞蹈

師:老師今天也想讓同學們體會一下法國宮廷禮儀。

師範跳邀舞的禮儀,再示範小步舞。

生觀察小步舞的特點再感受小步舞。

師:由於我們的場地有限,我們讓腳步移到我們的手上。

3、表現音樂

A段圖譜,B段手指舞蹈。

4、小結

師: 現在,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許多作品早已被列為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必修教材和國際重大音樂比賽的參賽曲目。希望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再去聽聽巴赫的其他作品。最後,讓我們在吳國鈞老師填詞下的《我們大家跳起來》中結束今天的.課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1.關於識字最佳期説

有關理論研究表明:五歲時的兒童腦重已達到成年人的90%,已具備了接受教育的能力。兒童發育過程存在着關鍵期現象,錯過了這個最佳時期,兒童的智力與心理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也就是説,在某些方面,兒童的學習能力要比成年人強。認漢字的最佳期在三到五歲,隨着年齡的增長,認字效率將逐漸降低,如果錯過了這個認字的關鍵期,將會影響兒童的發展。

我國湧現出一大批早慧兒童,出現一些少年大學生,研究其發展規律可以發現,大都進行過早期大量識字,並儘早地進入大量閲讀。

2.關於兒童認知規律説

兒童的認知有其一定的規律,兒童識字必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如果用成年人的認識過程去教兒童肯定不會取得理解效果。有關研究認為:兒童的思考過程與成年人相反,是先記憶,後理解;先整體,後部分。因此,要使兒童取得最佳識字效果,就必須實行整體輸入的學習方式。

啟蒙韻語識字,正是遵循兒童整體認知規律編寫教材,設計教法的。它是將最常用字先組成最常用詞,然後根據兒童特點,以趣味性為核心,圍繞一箇中心意思和一定的故事情節,編成大密度生字的韻文,使這些韻文句式整齊,合轍押韻,通俗有趣,易於理解,短小精練,琅琅上口,便於誦讀,易於記憶。兒童學習時,通過讀一讀,講一講,唱一唱,畫一畫,玩一玩等形式,在玩中學,學中玩。這不僅能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具體語言而有信環境中聯繫生活實際識字,而且又能把龐雜繁多的漢字變得集中精練,情趣盎然,使兒童在濃厚的興趣中,通過遊戲,輕鬆愉快地在短期內認識大量的常用漢字,進而儘早進入閲讀。

3.關於高頻字説

所謂高頻字,就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漢字。漢字中有些不經常用的,如果先學了這些字,將影響儘早閲讀。並且因為不常用,學了也會很快忘掉。所以,科學的識字,就是要先識高頻字,因為高頻字的使用效率高。識漢字一定要講究使用效率。

啟蒙韻語識字,所學的是用電腦從常用字中篩選出近1500個高頻字。經過實踐驗證,認400個左右高頻字時即可進入初步的閲讀。認1000個高頻字可讀懂一般書報90%以上的內容,認1500個高頻字,就可讀懂一般書報96%以上的內容,也就是説已經不影響理解所閲讀的內容了。這是識字的一個捷徑。因此,單純追求識字量的多少是不科學的,也沒有必要,關鍵是能儘早進入閲讀。

4.關於快速記憶説

識字依靠記憶,要快識字,就必須實行快速記憶。

一般的識字方法,大都是從漢字的構字規律入手,而啟蒙韻語識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快速記憶入手,研究如何快速記憶大量的漢字。快速記憶依靠定位聯想和奇特聯想。而啟蒙韻語識字正是運用快速記憶的原理來編寫韻文的。兒童們把韻文當做有趣的歌謠,隨時都可背上幾段,這樣,在有意無意中自然而然的通過定位聯想,使生字在大腦中多次浮現,促進思維,便於記憶,從而使識字的速度快、效果好。

5.關於啟蒙韻語識字的操作

一般地,教者可按韻文的內容講故事,然後出現韻文並讓兒童讀熟;在初步理解大意後再熟練地背誦下來;再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多次出現,利用定位聯想,達到能熟練地讀準字音即可。千萬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學,一定堅持從整體到部分的原則。把全篇都背熟後,再辨認單個生字。不要過細地講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韻文內容後即熟讀、背誦。然後利用定位聯想按順序讀字、便序讀字、變換形式運用多種方法認單字,直至熟練。但不必要必須把一篇韻文中所有生字全部熟練後再學下一篇,要及往下學。

學習時不要過於強調看圖,儘可能將兒童的注意力引到韻文和生字中去。也不要提出數量要求,儘可能教,會多少,算多少。更不要寫,讀準字音即可。每次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堅持在玩在學,學中玩。重要的是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之樂學,經以鼓勵為主,堅持鼓勵、鼓勵、再鼓勵!

在認識400字左右時,應及時引導進入閲讀。通過範讀、領讀、聽錄音等形式,教會朗讀,並激勵其閲讀的興趣,使之養成閲讀的習慣。然後堅持識一批字,讀一批文。識字與閲讀相結合,通過識字促進閲讀,通過閲讀鞏固識字,擴大識字,加深對字義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效果好。

為了培養兒童獨立識字能力,滿足不同需要,書中最後編入了漢語拼音單元。根據各自需要,也可先學漢語拼音。但不要花費更多時間,否則會影響兒童儘早閲讀,抑制其主動發展。

拼音教學也採取韻語的形式,也要進入整體輸入。教學過程與識字基本相同。

啟蒙韻語識字教學的基本程序:

(1)看圖講故事(2)領讀韻文(3)指讀韻文(4)講解韻文的意思(5)初步理解詞語意思(6)背誦韻文(7)去掉熟字,按序指讀生字(8)變序指讀生字(9)運用字卡等多種形式認讀生字(10)在遊戲中複習鞏固生字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談話導入,簡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朋友,你喜歡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和冰心奶奶來談談友誼。

2.出示課題《大海中的燈塔》,從課題中你讀懂了什麼?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學要求。

(1)閲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勾出對你有所觸動的句子,在旁邊批下你的感受。

(3)畫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2.學生分組學習,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三、品讀感悟,交流體會

1.全班交流,説説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師生共同釋疑。

2.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有啟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開頭,冰心奶奶就説讓我們來談友誼,友誼是什麼?用信中的語言來説説。抓住文中重點句子理解友誼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藝術。

友誼是人我關係中最可寶貴的一種情緣。強調友誼有情。

肯耕種的才有收穫,能貢獻的才配接受,對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獻。

使你墮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時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積極向上?交友要交摯友,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從朋友那裏得到什麼,也要想你的朋友能從你這裏得到什麼。朋友之間有索取,更要有奉獻。

各種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諧合奏,就能發出天樂般悦耳的共鳴。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間要做到性格互補,取長補短。

友誼是大海中的燈塔,沙漠裏的綠洲,朋友之間的真誠幫助,猶如雪中送炭。

對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從讀中感悟句子的意思。還可讓學生聯繫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與朋友之間發生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應當互相幫助,互相提醒,共同進步。

3.交流談體會。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許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説説你是怎樣與他們相處的。

四、選讀感悟,情感昇華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把文中對自己有啟迪的句子抄寫在摘錄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導生活

1.課外閲讀冰心的作品。

2.小練筆:寫寫你和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談談你對友誼的認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教學內容解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定的數學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解析的目的是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教學的準、精、簡。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解析要做到:

(1)正確闡述教學內容的內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並闡明其核心,明確教學重點;

(2)正確區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位知識、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角度分析內容所藴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2.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置並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後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麼問題等等。

(5)明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泛化。

3.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的核心是學習條件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材料的前提。鑑於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複雜性,本標準着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師幫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難點,並分析突破難點的策略。

4.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後,依據已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為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教學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並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從學與教的現實出發選擇和組織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3)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

設計“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分析;

(4)對如何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5)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的分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數學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數學學習的活動步驟和方式。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意説清設計意圖。

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根據不同知識類型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和學習興趣,呈現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開展主動理解、探索知識的數學思維活動,通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內容及其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再現和糾正,使知識(特別是數學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機智運用反饋調節機制,根據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通過觀察、提問和練習等及時發現學習困難並準確判斷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為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既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又在幫助學生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恰當運用學習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7)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複習導入,鞏固所學

1.以卡片檢查生字。(先帶着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價。)

二、逐段理解,品味感悟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明白王二小帶敵人進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讀文。

簡介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幫助理解“兒童團員”、“常常”、“放哨”、掃蕩”的意思。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説説王二小是怎樣放哨的?(一邊放牛,一邊警惕地望着遠方。)

一邊……一邊……在這裏指什麼?(指王二小同時做兩件事:放牛、放哨。這麼做,既不耽誤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

(3)句式訓練:一邊……一邊……

(4)為什麼敵人要王二小帶路呢?(敵人出來“掃蕩”迷了路)

(5)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見二小時的情景,誰能來説一説、演一演。

(6)思考:面對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麼做的呢?

2.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感悟二小是個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小英雄。

(1)“順從”是什麼意思?王二小真的順從嗎?從哪個詞看出來?(裝着)王二小為什麼要“裝着”?

(2)討論:王二小如果不這樣做,會怎麼樣?從這裏可以看出王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機智勇敢,不怕犧牲)

(3)“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這句話什麼意思?(周圍都有八路軍在埋伏,敵人被包圍了)

(4)(輕緩、悲痛的語氣)知道自己上了當的日本鬼子竟殘忍的殺害了小小年紀的二小,八路軍叔叔們含着眼淚,高喊着:“衝啊!為王二小報仇!”消滅了全部敵人。

①體會八路軍叔叔們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讀一讀最後一段。

(6)思考:王二小是為什麼犧牲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小組討論,彙報:王二小是為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被敵人殺害的。他是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

三、指導朗讀,昇華感情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王二小的神態,想象出王二小的語言、行動和內心活動,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2.找出文中最打動你的句子讀一讀,讀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樂曲為伴音,指導學生有感地朗讀課文

四、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先自學生字,然後同桌分析字形結構,説説每個字的部首及記憶方法。

2.全班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3.練習擴詞,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4.教師示範指導:

(1)“邊、這、進、道”的部首都是“走之”,應重點指導,寫時注意:三筆寫成、點和橫不要連、捺是平捺,不要寫斜。

(2)“從”的第一個人的捺變成點。

5.學生描紅,臨寫。

6.優秀作品展示,師生評議。

五、課後延伸,實踐拓展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隊活動課開展“學習小英雄、爭當小英雄”活動。

板書設計:

23王二小

小英雄

一邊……一邊

帶路

被殺害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24課《鏡泊湖奇觀》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裏,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美和動態美的。

課前準備:每個人查閲鏡泊湖及中國名勝、身邊景物的有關資料。

教學準備:投影儀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同學們誰能介紹一下你所知

道的名勝美景?説的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美麗的鏡泊湖。

2.教師板書課題。交流、展示你所蒐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麼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説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麼?

2.課堂交流,彙報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裏,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裏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關於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2.學生質疑。

3.教師引導,討論解決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

七、佈置作業

仿照課文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八、板書設計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裏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鏡泊湖奇觀》的説課設計

碧陽鎮中心小學 吳繼紅

1. 教材簡析:

《鏡泊湖奇觀》是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閲讀課文。它通過描寫鏡泊湖獨特的美麗景色,讚美了祖國壯麗山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的重點在於突出鏡泊湖景色的壯麗奇特,故而以奇觀為題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繪了鏡泊湖動人的傳説故事和形成的實際情況,接着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其次重點描寫了吊水樓瀑布的景色,最後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層次清楚,比喻生動,詞句優美,描繪細緻。

《鏡泊湖奇觀》一文在描繪鏡泊湖整體特點時運用了靜態描寫,在吊水樓瀑布這一段則運用了動態描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鏡泊湖的特點。

作為閲讀課文,在教學內容上則要結合單元的訓練目標,運用舊知,扶放結合逐步形成技能。

2.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4點。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④.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裏,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重點的制定,由於本文文質兼美,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所以定為理解文中優美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方法描寫鏡泊湖奇觀的。難點是吊水樓瀑布冬季不結冰斷流。因為學生對於冬季氣温低達三四十攝氏度,瀑布的水卻從不結冰這一奇特罕見的現象不易理解,教學時應注意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

3. 教法和教學程序。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詞句品析法,輔以朗讀法和點綴法。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受文章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一)(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先從審題入手,通過朗讀理清層次,感知內容。

本文課題是《鏡泊湖奇觀》,我在開課時就抓住了這個湖泊為什麼叫鏡泊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朗讀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觀,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在奇字,讓學生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弄清段落層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分哪幾部分來描寫的,使每一個學生既對全文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邏輯思維上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二)(實施目標)以讀帶講,品詞析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本篇課文,優美的詞句較多,如果學生能夠體會這些詞句的精妙,那鏡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現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誦讀課文,然後分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神奇之處,品詞析句,哪一句寫得美,美在哪裏,哪些詞精、哪些句妙,它們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點進行描繪的。然後讓學生質疑,對於鏡泊湖奇觀還有什麼疑問嗎?對疑問分類,學生討論,自行解決,教師適當引導。

(三)(目標測評)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學生在賞析完全文後,能夠在回顧全文後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以及這種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優點,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本文寫作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目標檢測。

4. 學法指導。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本課教學着重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1) 指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

如課文第二段,描寫鏡泊湖整體特點時,學生已經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兩個詞,自然樸實、綺麗多變如何理解這兩個詞呢,我讓學生在文中用波浪線和橫線畫出能夠體現這兩個特點的詞句, 如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精緻的別墅外,這裏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峭拔的山巖,清澈的湖水,繽紛的花樹, 一望無際的林海。我讓學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繽紛、一望無際和點綴等詞,理解了這些景色的特點後,學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鏡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人工點綴裝飾, 這就是自然樸實的意思。這個詞用得好, 好在哪,要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要看它是否準確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抽象的詞語要聯繫課文內容具體化,具體的內容要善於運用詞語進行歸納概括。

(2)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我們閲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各種閲讀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知識,以至於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動靜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已比較熟悉,我就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描寫一處景物。

5. 課堂訓練與作業佈置:

課堂訓練主要進行聽、説、讀、寫的技能訓練。

聽 聽老師的問題要求,在賞析詞句時聽取同學的發言。

説 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讀 全班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寫 描寫一處景物。 。

6. 板書設計如下: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裏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對於板書的設計,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使學生受到板書的啟示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一篇課文,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不分鉅細,面面俱到。而要想使學生有本質上的進步,有實質性的提高,最好的辦法就是着力語言,突出重點。因為前者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後者突出了閲讀教學的關鍵。基於此,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時,我着力進行語言訓練,力圖突出以下重點:

加強概括訓練。教學課文第二節時,我主要進行了概括訓練,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層次大意。首先進行逐句概括。明確:第一句講森林非常美好。第二句寫薔薇叢中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第三句説薩沙一家人分別在幹什麼。第四句寫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第五句講薩沙一家在大雨中為保護弱小者而遞讓雨衣。其次進行整節概括:第二節記敍了薩沙一家在森林中游玩時,突然遇上大雨,他們挨個兒遞讓雨衣的事情。

理解重點語句。大家知道,三四兩節是寫第一次對話。在指名學生朗讀之後,我先引導學生劃出關鍵句子: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後引導學生將此句默讀三遍,仔細揣摩它的含義:所有人都要發揚人道主義精神,自覺保護弱小者。最後要求學生聯繫課文,説説大雨來臨時,薩沙的父親、母親和姐姐是怎麼做的。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弱小者,我們又是怎樣做的,我們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讓學生準確理解了這個重點句子,而且還讓學生受到了應有的教育。

比較句子語氣。不難看出,第二次對話是在五六兩節。教學時,我專門設置了一個練習,重點比較了以下兩個句子。一是薩沙的反問:這麼説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二是媽媽的答話: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嗎?我先後引導學生進行了三次比較:一是將前者與這麼説我就是最弱小的進行比較。二是將後者與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進行比較。三是將前者與後者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明確:反問句語氣強烈,具有獨特的強調作用。

體會薩沙言行。教學第三次對話時,我先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朝着掀起和蓋在,體會薩沙為什麼要這樣做:薔薇花花瓣被衝,花兒低垂,是最最嬌嫩纖弱的;薩沙的動作是有意識的行為,意在表明他也在保護弱小者。然後要求學生體會薩沙的語言: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主要引導學生體會三點:一是要體會出語言的反問語氣。二是要體會出語言的含義:現在,我保護了比我弱小的薔薇花,我應該不是最弱小的了。三是要體會出薩沙天真、聰明和可愛的性格。

利用插圖想象。在總結課文時,我重點進行了想象訓練。先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指出插圖上有些什麼人物,他們正在幹什麼,主要描述的是一件什麼事情。然後讓學生進行恰當想象:當薩沙説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時,他的爸爸會説些什麼,他的媽媽會説些什麼,他的姐姐又會説些什麼。當薩沙聽到爸爸説之後他會説什麼,聽到媽媽説之後他會説什麼,聽到姐姐説之後他又會説什麼。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

雖不敢説我的教學設計有多高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着力語言、突出重點的思路肯定是正確的。因為這種思路可以加強語言訓練,突出教學重點,增強語言基本功,強化語言表達,培養語言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整體設計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瞭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列舉超聲的應用實例。”本節知識是學生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瞭解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之後,探究學習聲的利用。聲現象在實際中豐富多彩,應用非常廣泛。

在生活中聲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學生對於一些常見的聲的利用的現象已經很熟悉,只不過不知道它們分別是利用的聲的哪些作用。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現象是屬於聲傳遞信息的例子,哪些現象是聲傳遞能量的例子。並且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聲的利用的現象。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對聲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情況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課本分為“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兩類,也可按照聲音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類,然後根據分類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在講解中應對學生遺漏的例子進行補充。

本節的設計通過聲音、視頻、圖片、投影、實驗和設置有啟發性的問題等手段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物理的興趣。

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感知或查閲資料瞭解利用聲的實例,另一方面,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搞利用聲音的小發明。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並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 習,瞭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

重點及難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視頻資源、多媒體設備、盆或碗、氣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後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20xx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屍體被海水衝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約國大量戰艦、船隻,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着,一時橫行無敵。於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並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射 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後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學生思考問題:海上風暴引起的次聲波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危害?人類為什麼不能事先預知並躲避災難?聲吶為什麼會導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幾種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鬆動的螺栓,醫生通過聽診器診斷疾病,遠處轟隆隆的雷聲預示着一場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聲波識別 食物、敵人和它們周圍的環境……

學生欣賞並交流討論,自然界中的聲現象非常多,聲音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的應用,你能列舉一些例子嗎?

推進新課

一、聲與信息

學生閲讀課本並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説明了人們可以利用聲來傳遞信息?對這些例子 ,可以分類嗎?按怎樣的依據來分好?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信息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鬆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 發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2.次聲波傳遞信息

閲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次聲波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 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次聲波預測地震、颱風: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課件展示】 介紹20xx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生在20xx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 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 000餘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採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 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並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於航海事業。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信息

閲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麼確認目標的?它採用的方法叫做什麼?

(2)受蝙蝠的啟發,科學家發明了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製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羣、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麼獲得人體內部疾病信息的?

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然後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後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醫生DD→超聲波病人DD→反射波信息顯示屏

交流討論:超聲波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文 章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jmk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