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6篇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點】

1、讀懂莫泊桑和福樓拜的對話從中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會用"酷愛"、"滔滔不絕"造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0、莫泊桑拜師

二、精讀指導

指導朗讀2--5節

1、指名讀,邊聽邊劃出福樓拜説的話,找出話中最關鍵的一句。

2、生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重點句。

(1)福樓拜是針對什麼來説這句話的?

(2)他為什麼不説"是你的功夫還不行"?

(3)他認為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學生回答)

3、讀到這兒,你明白了什麼?

(1)一方面對兩個人性格特點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學苦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顧上述學習方法,小組自學6--10節。

5、反饋,學習效果。

三、談收穫

1、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小節。

四、賞讀

1、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組內分角色練讀。

3、配樂朗讀,評議後再讀。

五、造句

1、分別找出"酷愛"、"滔滔不絕"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讀句子,體會用法。

4、仿造。

5、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由日本作家星新一所寫的一篇科幻小説,文章想象新奇,構思獨特,結尾留有懸念,對學生有比較大的吸引力。考慮本文是一篇想象作品,文中留有較多的想象和推理空間,教師處理教材時將推理和想象列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的。同時本文所涉及的環保話題也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處理教材時將課堂內外溝通,培養學生的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的】

1、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感受環保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推理和想象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對本文事情原因的深入探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初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了一篇課文,叫《斑羚飛渡》,這篇課文不僅讓我們感動於斑羚的獻身精神,而且告訴我們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確,面對大自然,我們人類應該思考的更多。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日本作家星新一的科幻小説《喂出來》,也許我們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二、説説你的準備工作

檢查學生的預習:

1、老師昨天已經佈置了預習這篇課文,那麼現在讓大家來説説你們的預習準備情況。請大家看看這些生詞,大家都注意到了嗎?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認讀一下。(教師指定學生認讀,可以糾正,也可以自己解決)然後讓其他學生提醒需要注意的詞語。(教師用多媒體打出需要注意的生字和詞語)

2、文學常識: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星新一,大家課外可能已經找到了有關他的資料,哪位學生來簡單介紹一下,請注意要抓住他的主要內容。(教師指定學生介紹)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出示課件

三、試試你的概括能力

1、概括課文:

大家預習過本文,對課文的情節有一些瞭解,下面,同學們能否根據老師提供的內容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課文呢?注意:概括課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教師出示課件,提出幾點概括文章的要求)

(本環節要分兩步)

教師要靈活指定學生回答。

(可以根據文章的的結構請幾位學生分別回答,然後加以指點)

四、看看你的推理想象能力

1、推理:

課文結尾部分的石頭和聲音是從何而來?請大家從文中找找可以證明你的想法的句子或者段落。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證據。

2、想象:

你認為在本文結束後還有可能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你能根據文章的內容想象一下嗎?

3、教師適當指導推理和想象技巧。

(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歸納)

五、考考你的探究能力

1、探究造成後果的原因?教師力求從課文入手,加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2、探究主題:力求多樣化。

六、露露你的拓展延伸能力

教師要求3、4組學生上台展示課外收集到有關環保方面的資料和圖片,教師適當點評。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學生可以配上適當的講解)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控制時間,合理安排順序。

七、顯顯你的公民素質

教師在他們展示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當場寫出一句宣傳語,用來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師自己示範兩句。

八、師生小結

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自己也可以要學生總結本課所得。

九、佈置作業

1、以環保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課後將收集到的環境保護的資料和圖片展覽出來,供同學們欣賞,最好以這個為主題舉行一次主題班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學習,調動學生情感參與,與主人公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深刻體會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體會課文內容,用讀啟發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學生角色互換。 2、讀中質疑,讀中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藉助認字表、字典,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繭”的正確讀音。

(2)學習會寫的字:

先給生字注音。讀一讀。確定容易記住的字,將難字標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

找出形近字,寫在練習本上,並練習組詞:

均( ) 程 ( ) 獎( ) 張( )

鈞( ) 逞 ( ) 槳( ) 章( )

(3)重點學習易錯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標記。

自學:“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容。試着做學習筆記。

3、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放入資料袋。

二、預習彙報、提高:

1、同桌互讀課文,認真聽生字詞語是否讀得正確,並根據情況給予評價。

2、同學範讀,同學評議。 3、擴詞練習。評判組詞。

4、書寫指導:把難字寫正確。 5、交流資料。

三、學習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介紹: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迎善的真實的事情。

1、用你喜歡的形式朗讀課文。

2、你是怎樣做摘錄筆記的?彙報給大家聽。(以強帶弱。)

(1)不懂的詞語方面:禮節性、鎬、次生林(2)積累喜歡的詞語。

(3)喜歡的句子:對大手的描寫及帶有數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嗎?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佈滿老繭、看到一山翠綠的森林、植樹26萬多棵

3、自我小結: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在文中課題下做簡單筆記。

4、小組討論並彙報:

(1)課文中多次描寫了老張的手,找出相應的句子畫出來,談談你的理解。

(扣準課題思考問題)

(2)你觀察過別人的手嗎?説説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點問題:

(1)老張的手是一雙怎樣的手?(讀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為什麼會這樣?(2)摸摸你的手,有什麼感覺?

(3)自讀課文(4――19)自然段,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手的?你見過這樣的手嗎?

(4)課文中多次運用數字描寫,而哪些數字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説説為什麼?

6、本文要告訴我們:

因為長年累月的辛苦,老張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這雙手,創造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創造了翠綠的森林。讚美老張為了大家的幸福,甘願奉獻的質樸心靈。

修改自己的筆記。

7、本文有什麼特點?説出文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麼?(養成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1)比喻的恰當運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樣硬。

(2)巧妙的數字描寫:讓人從空間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雙手,説説你最瞭解的手的樣子及作用。

(最好説説爸爸、媽媽、老師、阿姨等比較親近的人,從而加強了解和溝通)

四、大家一起長本領:(結合書後“日積月累”進行學習)

1、積累手的動詞。2、做翻繩和打手影遊戲,觀察手的動作,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出來。

五、佈置作業:

1、完成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目標:

1、正確對待自己心愛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二、準備:

1、掛圖第1號。

2、故事磁帶。

三、過程:

1、認識阿文。

(1)教師出示掛圖。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她是一隻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兒園前,很喜歡一條小毯子,到哪兒都帶着它。可是現在上幼兒園了,帶着這麼大的毯子行嗎? 2、聽聽阿文的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帶着毯子幹什麼?她喜歡這塊毯子嗎?(3)阿文上幼兒園抱着毯子方便嗎?為什麼?

(4)後來阿文放下毯子了嗎? 3、説説自己喜歡的`東西。

(1)你們是不是像阿文一樣也有一件最喜歡的東西?你們常常用它幹什麼?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把它放在哪裏?

(2)我們小朋友比阿文還能幹!每天早上高高興興地和好朋友再見,到幼兒園學本領,和小朋友做遊戲,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錯!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檢查複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用引背法指導背誦。師:清晨,林中誰最快樂?(學生齊背第一節)。師:清晨,林中誰最活躍?(學生齊背第二節)。師:清晨,林中誰來得最早?(學生齊背第三節)。

2.學生輕聲自由背誦。同座位同學互相背誦。

3.指名個別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三、總結

提問:小鳥為什麼讚揚紅領巾真好?

四、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護、活的字形。(羽是兩個習;歌是哥加欠字旁;護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話的言字旁換成三點水。)

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躍:右邊是夭(笑的下邊),不是天。

保:右邊不要寫成果。

寫:上邊不要寫成寶蓋兒。

2.指導寫課後練習第2題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範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寫好以下幾個字。

歌、羽、新三個字要寫得左右相等。活、躍、保、護四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歌和新的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些。

五、課堂練習

1.齊讀、個別讀課後練習第3題中的四個短語。

2.齊讀、個別讀課後練習第4題中的字、詞、句。

3.啟發學生用可愛説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愛。小妹妹長得真可愛。我家的小狗可愛極了。

六、佈置課外活動

1.在課外閲讀《十萬個為什麼》或有關鳥類知識的書籍,在活動課上向同學們講鳥類趣聞。

2.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鳥巢和廣告牌,到公園或郊區放置鳥巢,插上不許打鳥的木牌。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摘要:質疑,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氣氛,培養創新意識。質疑,能開啟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多思 創新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創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的人才需要創新的教育來培養。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什麼途徑,什麼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創新意識

愛學生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質。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無論走到裏,都能很快與學生達成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那富有感染力的容,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般的教學語言令人賞心悦目。這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寬容的新型師生關係,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發表獨特見解,將其創造潛能發揮出來。

1、學生課堂上敢插問“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有了疑,才能啟動創造的閘門。觸發想象與思考,敢於質疑,才能發展創造思維能力。

2、學生敢對教材説“不”學習《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時,有學生對標題提出異議: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介紹書籍演變的説明文“從??到??”的句式表明最早的書籍是甲骨文,並非書籍的雛形,所以,師生達成共識,本標題不能準確説明書籍的演變過程。

3、學生敢對教師説“不”人非聖賢,敦能無過?教師應鼓勵學生指出自己的錯誤。如老師範讀課文哪個讀音不準,教師板書哪個字筆順不對,學生總會指出,糾正。

二、樹立敢疑的信心,培養創新意識 疑就是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vne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