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第十篇五藏生成

內經第十篇五藏生成

在開始診斷疾病時,應當以五臟的脈作為綱領。要掌握疾病開始發生的情況,就必須首先了解脈象是否有胃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經第十篇五藏生成相關內容。

題解

五臟之間有相制而後才有相生,有相生方有相成,本篇首論五臟相制的關係,因而篇名為“五臟生成論”。文章以五臟為核心,論述五臟與身體其它組織的聯繫,五臟間的制約關係;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五味太過的的病理變化;五臟的正色、生色與死色;五臟的病理、病證;脈、髓、筋、血與臟腑組織的聯繫;穴位在人體的重要作用,以及脈診的重要性、脈色合參的意義等。

原文

新校正雲:詳全元起本在第九卷。按此篇雲《五藏生成篇》而不雲論者,蓋此篇直記五藏生成之事,而無問答論議之辭,故不雲論。後不言論者,義皆仿此。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②脣揭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者死,赤如血不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③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故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卧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痺,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④得反其空 ,故為痺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衞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⑤脈也。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 , 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月真脹,支鬲月去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⑥萬全。赤脈之至也,喘而堅 ,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痺,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水而卧。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註釋

①其主腎也:張志聰注:“五臟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則生化。心主火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臟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下各髒義仿此。

②肉胝月芻:胝(zhī),皮厚;月芻(chū),皮膚皺縮。肉胝月芻,皮肉粗糙皺縮。

③朝夕:即潮汐,指人身氣血的運行如潮汐一樣時消時漲。

④空:通“孔”,即孔穴,為氣血出入之門户。

⑤循蒙招尤:指頭目暈眩。

⑥喘:此處指脈搏跳動急疾如喘。

譯文

心臟與脈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面色上,腎水可以制約心火;肺臟與皮膚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毫毛上,心火制約肺金;肝臟與筋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爪甲上,肺金制約肝木;脾臟與肌肉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口脣上,肝木製約脾土;腎與骨骼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頭髮上,脾土製約腎水。正因為如此,所以過多的食鹹味,血脈凝澀不暢,面色發生變化;過多的食苦味,於是皮膚枯槁,汗毛脱落;過多的食辛味,於是筋脈拘急,爪甲枯槁;過多的食酸味,於是肌肉粗厚皺縮,口脣掀起;過多的食甜味,於是骨骼疼痛,頭髮脱落。這是五味太過所出現的傷害。所以,心喜歡苦味,肺喜歡辛味,肝喜歡酸味,脾喜歡甜味,腎喜歡鹹味,這是五味與五臟之氣相對應的關係。

五臟的榮色均表現在面部,如果表現出象死草一樣的青色,是死徵;表現出象枳實一樣的黃色,是死徵;表現出象煙煤一樣的黑色,是死徵;表現出象死血一樣的紅色,是死徵;表現出象枯骨一樣的白色,是死徵。這是從五種顏色來判斷死亡的情況。面部顏色青得象翠鳥的羽毛一樣,是生色;紅得象雞冠一樣,是生色;黃得象螃蟹的肚皮一樣,是生色;白得象豬油一樣,是生色;黑得象烏鴉的羽毛一樣,是生色。這是從五種顏色來判斷生存的情況。

心臟功能健全,色澤象用白色的綢子裹硃砂;肺臟功能健全,色澤象用白色的綢子裹着紅色的東西;肝臟功能健全,色澤象用白色的綢子裹着絳色的東西;脾臟功能健全,色澤象用白色的綢子裹着栝樓子;腎臟功能健全,色澤象用白色綢子裹着紫色的東西,這是五臟健康其色澤表現於外的徵象。

五色,五味與五臟相合的關係,白色、辛味與肺相合,紅色、苦味與心合,青色、酸味與肝相合,黃色、甜味與脾相合,黑色,鹹味與腎相合。所以,白色與皮毛相合,紅色與血脈相合,青色與筋相合,黃色與肌肉相合,黑色與骨相合。

人身很多經脈都注於眼睛,很多骨髓都匯聚於腦,很多筋都聯綴關節,很多血都灌注於心,很多氣都屬於肺主管,而且氣、血、筋、脈、髓的精氣,每天如同潮水一般灌注人身四肢及兩腋、兩肘、兩髖、兩?八大關節。所以,人睡眠的時候,血歸藏於肝臟。肝臟得到血的滋養,眼睛就能看東西;腳得到血的滋養,就能夠步行;手掌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握物體;手指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攝拿東西。睡醒起牀外出為冷風所吹,血液凝滯於肌膚時,就成為血痺;血液凝滯經脈,血液就運行不暢;血液凝滯於腳,便形成足部逆冷。這三種情況,均是血液不能正常地環流於經脈之中的緣故,所以稱它們為痺厥證。在人身上,有大谷十二處,小溪三百五十三處,合為三百六十五處,那十二俞還不包括在其中。這些部位是衞氣停留之處,也是邪氣停留的場所,也是針刺、砭石除邪的地方。

在開始診斷疾病時,應當以五臟的脈作為綱領。要掌握疾病開始發生的情況,就必須首先了解脈象是否有胃氣。所説的五決,是指五臟的脈象。正因為如此,所以頭痛及巔頂的疾病,屬於下虛上實,病在足少陰經及足太陽經,疾病進一步發展就進入腎臟。眼睛昏蒙,視物不清,頭部搖動,耳聾不聰,屬於下實上虛,病在足少陽經與足厥陰經,疾病進一步發展就進入肝臟。腹部脹滿,支撐胸脅,下肢厥冷,頭部眩暈,病在足太陽經與足陽明經。咳嗽氣喘,胸中脹滿,病在手陽明經及手太陰經。心煩,頭痛,胸滿,腰脊牽拉痛,病在手太陽經及手少陰經。脈體的粗細,脈象的滑溜艱澀,浮顯沉滯均可以憑手指感覺辨別清楚;五臟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可以類推出來;五臟所反應的聲音,可以憑意識加以辨別;五色的微妙變化,可以憑眼睛進行觀察。脈診與色診結合起來運用,診斷就不會出現失誤了。

面赤,脈來疾數如喘,脈堅實,診斷為氣積滯於中,時常妨礙飲食,病名為心痺,病因為思慮過度,心氣受傷,邪氣乘虛侵襲人體。面白,脈來躁動如喘,浮而大,上部虛下部實,為氣滯於胸中,虛驚而喘,病名為肺痺,病因為外傷寒熱,醉後行房。面青,脈來長,左右搏指有力,為氣積滯心下,腹脹支撐兩脅,病名為肝痺。病因為寒濕所傷,與疝氣的病機相同,同時還有腰痛,腳冷,頭痛等症狀。面黃,脈來大而虛,為氣積滯於腹中,病人自覺腹中氣逆,病名為厥疝,女子也有這類情況,病因為四肢過度勞累,汗出傷風所致。面黑,脈來浮大而堅硬,為氣積滯在小腹及陰部,病名為腎痺,病因為用涼水洗澡後即卧所致。

大凡觀察五色,如果面黃目青,或面黃目紅,或面黃目白,或面黃目黑,均為不死的象徵。而面青目紅,或面紅目白,或面青目黑,或面黑目白,或面紅目青,均為死的徵象。

擴展:皇帝內經的健康知識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這是我們養生的關鍵,一定要有個“靜”字,有了這個“靜”之後,五臟才能藏神。神、魂、魄、意、志才能在五臟心、肝、脾、肺、腎裏面藏得好好的。一旦這個人躁動,不安靜了,這個神就不能在五臟裏面藏住了,就會往外跑了。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對不對?有一半的道理。生命既在於運動也在於靜止。陳立夫老先生曾經説過:“養身以動,養心以靜。”我們身體動一動很好,只要不過頭的運動總是好的。但是我們這個心一定要靜,心不能過於運動。

我們大家學中醫都很用功,你可能會問:“我學中醫會不會用心太過而傷了自己的神啊?”我覺得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只有用功不夠的問題,用心太過的可能性比較小。就是説在正事上,比如學習,尤其是學傳統文化經典上,大家用心太過,目前來看這樣的人還沒看到。大家都還屬於不太用功。但是在人世間的七情六慾上,尤其是在各種邪門外道,我們好多人都是用心太過,患得患失,自己的一點利益,包括人情往來,用心太過,大家都想佔便宜,不想吃虧。大家不相信吃虧是福,這些老話都沒有人講了,大家都是削尖腦袋,一天到晚往上鑽,其實也不見得能鑽得上去。

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有時不計較一些事,不去想它,而小人老是嘀咕來、嘀咕去,把自己的內臟都傷了,結果好事還不找他,這就是沒福氣。君子有涵養,情緒非常平穩,絕不患得患失,內心非常寧靜,他的精、氣、神很充足,所以福氣也大,然後好事都找他。所以世間的事,不是你想爭,就能爭來的。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多學學傳統文化。

現在七情內傷這種病是非常多的,大夫在用針治病過程中,一定要觀察病人的神態,大概就知道他的神、魂、魄、意、志還剩多少了。如果這五臟全都傷了,你再怎麼會治病,你也很難治了。

所以養生關鍵是要順天性,要養自己的精、氣、神,這才是養生的真諦!

標籤: 內經 五藏 第十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o3op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