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讀《弟子規》有感(精選15篇)

讀《弟子規》有感(精選15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弟子規》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弟子規》有感(精選15篇)

讀《弟子規》有感1

《弟子規》出自清朝的李毓秀。讀此文,是一個提升個人修養、思想品德的過程。讀好勝於讀壞,背好勝於讀好,而真正理解,勝於一切,實際做到,更是上一個等次。每三字為一段話,兩字為一組,不免有些枯燥乏味。但這些非華麗的語言,卻藴含着一片極為廣闊的空間。當我認真品完後,反覆回想,深有感觸。

中國有一句俗語,“百事孝為先”。因此,《弟子規》首先講的是“孝”。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了第一個篇章——出則孝,回想之前的所作所為,太多太多對不起父母的事……我們的一切是父母給的,不要再強求了。趁他們健在的光陰,及時行孝,歲月不待人。

第二篇章講的是兄弟之間的原則,我很是看重這一篇章。兄弟之間,要合為一心,相互幫助,團結相處,不要因為利益,而拋棄友情。金錢買不來友誼,切記!

”謹“這一章,講的是生活習慣。這點我認為我是做的很好的。

”信“極其重要,此章節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信: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在現實社會中,失信往往會令朋友十分厭惡,我可是深有體會。一次,我經過長途跋走到朋友家。我和他約好一塊玩,卻遲遲不見他下來,過了一會兒,他打電話來説,他有事。就這樣,我被”放鴿子了,只好走回去,心裏很不爽。

“泛愛眾”講的是儒家學派的“仁”。這章裏有兩段話我非常重視:人所重,非貌高。相貌不能判斷一個人,而生活中,許多卻恰恰相反。流浪者的品質可能會勝於某位官員。

“親仁”告訴我們要向有仁德的人學習。

“餘力學文”是對學習方法的一種總結。

上千字,講的就是這幾個方面,而這幾個方面,卻不是做上千件事就證明你能做好的。必須牢記於心!

《弟子規》引導我們樹立各種優秀觀念、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帶給我們的啟示無窮……

讀《弟子規》有感2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上學期開始,我們一遍遍誦讀着琅琅上口[注: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的《弟子規》,一次次聆聽着《弟子規》給我的深刻的教育,《弟子規》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給了我很多收穫,很多啟發。

《弟子規》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親切教導,下面,我就來談談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條吧。“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時候,你應該及時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時,你不可以拖拉;父母教育你時,你應該靜靜地聽,即使父母錯了,也不能責怪他們。但對照我的行為卻常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吃飯,我一直沒有應聲,直到媽媽走過來,我才及不耐煩地答應了。但是,自從我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因為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道理。

是啊!弟子規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刻刻影響着我們,教育着我們,默默地開導着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着。讀了《弟子規》,讓我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密鑰,指引着我們的人生道路,豐富我的知識,充實我的生活,讓我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弟子規》中的許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悟、體會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體會,一定會悟出其中藴藏的許多“瑰寶”!

同學們,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弟子規》吧,他會教導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注: 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是我們的校園沉浸在《弟子規》的洗禮中!!!

讀《弟子規》有感3

山河歲月,綿綿地來,匆匆地去。即使行走萬里,亦抵不過這樣一處世外相遇。在這樣的地方,適合思考自己,抽離自己,回到另外一個時空,與另一個自己相遇。這樣的地方就是書的世界。進入書的世界,給人以樂趣,給人以才幹,給人以光彩。

宛如中華遼闊的疆土,我華夏的傳統文化也在書的世界中佔據着巨大的比重。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孝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我在讀《弟子規》中“入則孝”這一篇時受益匪淺。我最喜歡的兩句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兩句言簡意賅,簡潔明瞭地表達了為人子女應該恪守的本分:父母教育的時候,必須認真傾聽,父母責罵的時候,必須恭順承受。這句話精準地體現了“孝”作為我國基本道德規範,作為幾千年來傳統美德的的要求。

為何要以“孝”作為基本道德規範呢?我想,一切美德和善都源於對他人的關心和尊重,而父母正是我們生命之始,是我們第一關心與尊重的人。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個人若是連父母都無法關心與尊重,那又如何會關愛尊重其它人?所以説,一個要做大事的人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必先經過孝道教育來培養,沒有了“孝”,其它品質也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國人將“孝“作為評判君子的第一標準,國君也把“孝”作為審核官員的標尺。舜以孝德獲得堯帝的禪讓;東漢則直接以“舉孝廉”的形式選拔官員;魏朝以孝治天下,所以才有了為孝敬祖母而辭官的李密,才有了感動世人的《陳情表》。幾千年來,我們已經將“孝”之一字融入血脈,滲入骨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以傳承孝道,贍養父母為己任。與西方追求自由獨立的思想文化不同,中國人重孝道,重家庭責任,國人從沒有因為成年就離開父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的習慣,而是選擇挑起家庭重任,將營造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作為理想目標,讓老人有所養,而子女更是耳濡目染,將這品質代代相傳。所以四世同堂是國人最大的理想,而這一理想中透露出來的正是“孝”之精髓。

掩卷而思,我們自小就從書籍中不斷聆聽着“孝”的教育。《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教育着我們愛護小輩,尊敬長輩;《增廣賢文》裏“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教育着我們當供養父母,回報恩情;《韓詩外傳》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教育着我們當及時行孝,莫要追悔終生。華夏兒女將生活的智慧,將”孝“之大道記入書冊,在書中將我中華文明之魂凝聚,形成我泱泱中華具有民族獨特性的精神支柱。它不僅是國家的根脈,更是我華夏兒女的血脈傳承。在”孝“之一字的血脈傳承中,中國人自成謙遜温和的圓融品質,中華民族自成寬容仁愛的國風國格。

我慈孝之心,國人人人皆當有之。

讀《弟子規》有感4

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先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特別要講信用;然後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事物都平等博愛,善待天地萬物,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更要主動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最後在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地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們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於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説;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裏,就一頭栽進房間裏,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説。其實,在背後的父母都隱含着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去哪裏,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曾經,我跟我的哥哥姐姐們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直稱呼他們的名字。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時候,他們也不見怪,哥哥姐姐們也沒跟我説過什麼怨言。但其實,他們自己背後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説任何,或許怕我難為。我愛哥哥姐姐們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我最喜歡不分大小的跟長輩説話。有的時候,遇到我跟他們意見不同時,我總愛大聲反駁,不分尊卑。他們有時候也會教訓一下我,但我總是這樣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會。其實,他們內心也很不滿,但也不會狠狠地罵我,而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我們愛長輩就該“尊長前,聲要低”,即與長輩説話的時候呢,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大聲音地駁回,雖然他們比不會很嚴厲地教訓,但其實他們內心也不好受的。

我們常常喜歡自出自入,“敲門”這個動作,我們根本大多數都不會用到。其實,別人的房間並不是可以讓你隨便進出的,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有些人卻很在意別人進入他的放假的。然而進別人房間前,不敲門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尊重別人就該“將入門,問孰存”,即在入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一下:“有人在嗎,我可以進來嗎?”不要貿貿然就跑進去。

……

《弟子規》裏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矩。我們要把《弟子規》中所賦予我們優秀品質的導向,跟着書內的作則好好學習,繼承我國傳統的美德。道德於現在社會是不可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弟子規》內存在的良好品質,從而扎德育之根。

讀《弟子規》有感5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説一説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説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因為有愛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滿陽光

陽光灑在公路上,公車緩緩的靠站停下。被華麗的服飾裹着的人們,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擁上車。可憐的小妹妹卻被擠得離車門一點一點遠去,最後終於上了車,一個阿姨讓了座埋頭走了。接踵而來的大叔,滿臉躺着汗水,略喘息着。行李沒有空位放,無奈的一聲輕歎。抱着孩子的媽媽靠着座位,身體伴隨車的慣性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雙手姿勢還保持着,寶寶依舊在手中靜靜的睡着。車門正要關閉,最後上來的是那位可憐的老奶奶,佝僂的身體,伸出一隻乾癟了的手拍着車門。門始終再次打開,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門的階梯處。端詳了一下雙鬢,一直凝視着玻璃外面的世界。

車上座無虛席。連談笑聲也只存在過去。車開了,是那麼緩慢而顯得沉重。

冰涼的空氣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是金錢矇蔽了雙眼,是欺騙歷練出冰冷的心,還是社會的風氣籠罩了灰濛濛的世界?

黑夜,被繁華的城市點綴得燦爛迷人,也許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東西卻悄無聲息的失去着。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讀《弟子規》有感6

最近老師講解《弟子規》,讓我知道我是個不孝女,因為我常和妹妹吵架,讓爸媽為我們操心。有時候我還會和爸媽頂嘴、惹事生非。我要盡力的改掉這個缺點,不讓爸媽替我操心,要讓他們每天都很高興,而且不讓他們生氣,不跟爸媽頂嘴,不和妹妹打架、吵架和搶玩具,我一定要讓爸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孝心。

我也要謝謝老師教我們《弟子規》,因為我在這裏面學到了好多,要不然我還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爸媽開心呢!

讀《弟子規》有感7

《弟子規》這本書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如果認真閲讀《弟子規》,瞭解《弟子規》的真正含義,那麼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以下是我對《弟子規》的幾點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之後,它又告訴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多實踐,這樣才能學習好,成為有用之才。讀完《弟子規》之後,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品行,自己與《弟子規》中所要求的,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想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是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他們想方設法地滿足我,而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多説了幾句,我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妹妹,或許是因為年齡太小,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與父母爭執,父母該多麼難過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中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起辛辛苦苦拉扯自己長大的父母。

另外,書中提到的“寬為限,謹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心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令我深有感觸。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方面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師佈置的任務,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就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閲資料,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總是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在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可以按照《弟子規》上面所説的去做,相信我的學習成績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些品位,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最基本的倫理常識,仔細品讀《弟子規》從中學會為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培養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以打造健康、和諧的社會,又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讀《弟子規》有感8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好思想與壞思想,我們應當分清好壞,從而正確的成長。雖然在這個時代,科技很發達,但人們的道德素質卻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我們必須借鑑先人的理念,扳正我們的行為。古人規定行為有專門的一部書叫《弟子規》。它是一部經典讀物,歸納了做人做事的各項準則。

《弟子規》共有七部分,分別是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問。可見,古人規定孝為首,學位最後。但今人把它完全倒過來,學文第一,剩下的幾乎不排名。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呢?

入則孝。“教”字是左孝右文。古人講“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從何而起?從孝開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看似簡單的話,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為什麼孝在第一位?因為如果不孝,後面幾項全不用做了。因為生你養你的人你都不尊敬,那麼你會尊敬誰呢?如果連你父母的話你都不聽,你還會聽什麼呢?你更不會聽老師的,也不會與同學和氣,還有可能成為社會敗類。可以説有地位、人緣好的人都孝順父母。你的一切功名,如果沒有父母,都會虛無。所以,人只要把“孝”做到,就能幹一番大事業。

“悌”就是兄弟友愛。對自己的兄弟要讓、愛。讓就是謙讓,愛就是友愛。古代有個人叫許武,他從小沒父母,自己養育兩個弟弟。把官位給兄弟,把家產給兄弟,自己什麼都不要,然後到父母墳前哭,説“我終於讓弟弟成就了”。可見悌道也是很重要的。

“謹”是對人們穿衣吃飯等的一系列要求、應:“冠必正,紐心結;襪與履,俱緊切”可現在有些社會青年,有帽歪戴,上衣不扣,穿着拖板,一身不正氣。經典的作用雖然很大,但這些人就是不按經典去做,造成世風日下。

“信”就是誠信,既指做事又指説話。“凡出言,信為先;做為妄,奚可焉”——話説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妄巧,事故的人們善於溜鬚拍馬,看人臉色,忘了“作與妄,奚可焉”尤其是“佞巧”,比如説,爸爸問孩子:“考了多少分?”孩子説:“我在班中不溜!”這就是“佞巧”。

“泛愛眾”總的來説就是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有重要一點“人有能,勿輕誓”就是別人有才能,不要詆譭。有些人一看別人的分數超過他了,就用一切辦法禍害人家。這就是“輕誓”。其實,《弟子規》中類似的內容有很多,也很全。我只是寫了冰山一角。

説到“親仁”,不客氣地説,人都沒有豬更親仁,豬雖一生為吃、睡,但沒有一頭豬折騰另一頭豬,也沒有一頭豬挖個坑把另一隻豬埋了。可人有,可見親仁是難得的。

“有餘力則學文”,現在人們都讓孩子枉讀書,為了工作。可先人讀書是為了有更高的修養,而不是好工作。

“有餘力而學文,則文滅其質;有餘力而不學文,則質勝而野”誰説的?孔子説的。“紙上談兵”就是一個好例子。有文化嗎?那人文化高。但有理論無實踐,不行。所以,盲目學文是悲劇。

經典是成長的標準,只要按照經典去做,你的成長就會文明,讓我們文明的成長,為社會做出貢獻。

讀《弟子規》有感9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個世界是紛繁錯雜的,在爾虞我詐的名利競爭背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泰然處之?又有多少人可以拋開一切物質追求,來尋找真正的精神慰藉?翻開一本《弟子規》,這裏有你要找的答案。《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它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讓我們追逐聖人的步伐,感受傳統文化的磅礴力量。

聖人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入則孝”做為本書的第一個章節,可見古人對孝道的重視。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但是當今社會追求平等,許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同齡人來看待,甚至許多孩子對父母的管教不僅充耳不聞,而且還會頂嘴,這是有悖於孝道的。兩千多年前的人都奉行的孝道,竟在時間的推移中被消磨掉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

聖人説:“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我們要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事前對人講清楚,如果沒有得到允許就拿來用 ,那就相當於偷竊的行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後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孔子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懂得,但是在現在的社會裏,卻存在着許多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我們應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為和諧,創造一個身心調和的環境。

聖人説:“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於大眾有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寶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純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為名利毫無虛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正是應了他“泛愛眾而親仁”的言論。雖然現在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仁德君子的泛愛眾 ,多為大眾着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温馨社會。

聖人説:“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對於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説話不會故意隱諱 扭曲事實,臉色態度也不會故意向人諂媚求好。能夠親近仁者,向他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進步,過錯也跟着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者,無形中就會產生許多害處,小人會乘虛而入,圍繞身旁,事情就會弄得一敗塗地。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這個道理。

雖然説《弟子規》不是孔子的原着,但是根據他的言論改編的。可以體現出兩千多年前的他過人的社會感知能力。各位一定要拜讀《弟子規》,並且按照內容實行,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這個世界需要傳統美德,讓傳統美德成為一盞明燈,照耀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吧。

讀《弟子規》有感10

是怎樣邂逅它的呢?

早就聽聞它的大名。那天,在電視上看到幾個學術專家在爭論青少年該不該讀它,我對它產生了好奇;那次去書店,在書架上看到它,就隨手那麼一翻,不經意的一瞥,我就不由自主愛上它。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編,它與《三字經》一樣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其中講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一部試圖揭示人生成長規律的書。如果我們能夠按照《弟子規》上一些基本原則去做,那麼就會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為社會所認同的人。

《弟子規》中一共有七則內容,按“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七個方面講述了該如何處事做人的道理,主張培養德才兼備的人,以德為先。平時對人對事的點滴感悟都在《弟子規》中都有明確的答案,字裏行間充滿着人性的真正體現。

由於這個學期學業忙碌,所以我只讀了其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章——《博愛無疆》,這一章篇幅雖短,但卻給了我許多啟迪。

這一章的開篇就提到了“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是的,對待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民眾,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充滿愛護之心,都決不存在私心,不論好與壞、貧與賤,都一視同仁。就像今年三月發生在日本的地震,地震之後,中國放下了以往與日本的各種矛盾,派出救援隊幫助日本救災。雖然國內有許多不理解的聲音,但是許多普通民眾還是先出了自己的愛心,向日本慷慨解囊。的確,日本曾在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曾在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但是那是他們的先輩犯下的過錯,為什麼要用他們先輩的過錯來懲罰他們呢?難道一些剛出生的孩子也對我們構成了威脅?更何況,在汶川地震時,日本也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像《弟子規》中説的那樣,“怨欲忘、抱怨短”,我們應該銘記歷史,但應該忘記仇恨;只有正視過去,才能開創中日關係美好的未來。與許多人一樣,當聽到日本地震的消息,我同樣拍手稱快;可是,當看到《弟子規》中的箴言,我明白了: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作為同類,我們應該報恩忘怨,在大災難面前同舟共濟、偕手共進,世界真的才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有“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攪”。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人有事,忙的沒有空閒,就不要去打擾他;對方身心很不安定,我們就不要用閒言碎語干擾他。我想,做人不也是這樣嗎?我覺得生活中有些人有事無事總是愛表示以下對別人的“關心”,可是他們的“關心”卻讓別人難為情,讓別人的心理負擔加重,我們應該知道“忽略”也是對別人的一種關心。

中國人是很講人情的,遇到別人有事出於關心詢問一下是一種禮數。但有些人卻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別人的家長裏短的一種好奇,然後歪曲事實到處去宣揚,以此提高自己在這一小圈裏的威信,他們的做法卻給別人的心裏埋下陰影,讓別人覺得特別反感。所以,有時對別人多一點“忽視”,不是冷漠,而是關注,別人還可能因此感激你。

以上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規》裏都能找到。今天,我就讀到了“愛眾”這一部分,以後我會把剩下的讀完,在讀到的弟子規中,我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後我要按照《弟子規》中的準則去做,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弟子規》時,就像在與古賢對話,在聆聽聖人的教誨;讀完之後,我們就會受到一場人生的洗禮,就會得到心靈的啟迪,從而使自己的氣質得到一次更深層次的昇華。

讀《弟子規》有感11

最近看了《弟子規》。首先《弟子規》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其次《弟子規》也教會了我們很多傳統美德。所以在閲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有了很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受:

首先是入行時的孝順,主要是教我們孝順父母和親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聽他們的教導。還有,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了我們養了我們。我們不能忘記養育我們的恩情。更何況弟子的規矩裏也有寫

“親愛的我,孝難,親親我,孝。”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孝,尊重父母親人。

第二部是《做兄弟》,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比如“道友兄弟,道公兄弟,穆兄弟,中國孝道。”意思是:兄弟朋友之間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如果他們不和諧,父母應該擔心你。和諧了,就失去了父母的牽掛,相當於孝敬了父母。所以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這樣父母才會為我們高興,我們才會更幸福。

我們應該永遠小心我們的生活。俗話説:沒有規則能造就方圓。穿帶鈕釦的衣服,要整潔,符合自己的身份;適量飲酒,不要喝醉,不然容易被別人説閒話。尤其是在背後議論別人的長短,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計較小事,這樣人會變得很幸福。

仁,就是善良和仁。善待他人、親人、朋友和同事.現在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是“仁者”又有多少呢?俗話説,人無完人!只要我們盡力去做該做的事,至於別人怎麼説,那是他們的事!

通過閲讀《弟子規》,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當然,光學習是不夠的,還要有實際行動和一個實踐的過程。

讀《弟子規》有感12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很多人説現在的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大學是墮落的天堂”。大學生從高中煉獄式的生活,一下解除了監督、管束、約束,獲得了空前的幾乎令人窒息的自由權,到了一切完全由自己規劃管理的國度,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驚慌失措,無法順應承擔。相應的表現就是:早晨七點起牀算早,六點起牀幾乎不可能,八點是正常,更有甚者,週末昏睡到十一二點,或是整天不下牀。熬夜成了大學生活的標誌,享受風習瀰漫整個校園。漸漸的我們的大學生越來越羸弱,喪失了夢想、拼搏激情的同時,也失去了基礎性的身心健康。漸漸的,我們的大學生越來越消沉,灰色成了校園心情主調,人生無趣人生沒有意義的論調也甚囂塵上,大肆瀰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衍生的問題愈演愈烈。迎對問題的同時,一種呼喚,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聲音和努力也日益顯現出來。

我在這種背景下重讀了(弟子規),當然也是伴隨着“國學熱“,返回傳統的潮流,重讀文化經典作品,社會反思和尋求的浪潮是呼應的。也許大學生浮躁頹廢現象本身就是與社會整體性浮躁一脈相連的,就是社會現象的一部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學)等等傳統教育書目在教育界學術界輿論界紛紛拉開了熱帷,然而究竟要推崇到什麼程度,以怎樣的視角重新解讀,怎樣把握好度以適可而止,這仍是值得考慮商榷的問題,也是需要留待時間來解決的問題。

我讀(弟子規)有種重受教育的感覺。都説人是善忘的生靈,又是無知愚妄的動物,我們小時候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一言一行,舉止言談都是有師長諄諄教誨,加以引導着的。規範不需要我們去尋找自來會向我們昭示。然而社會自以為這種教育可以一勞永逸,刻印在我們意識裏,在今後將永恆的發揮作用。然而事實是我們越來越迷惘。道德規範意識越來越模糊。放任自流的結果是使我們一大部分人是非真理標準的混淆、模糊、失真。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小學生的道德修養要比初高中生的整體水平高,而學生的整體道德水平又比大學生高,大學生的比社會人員高,人的羣體道德修養隨着年齡增長而遞減。我們的倫理道德拯救迫在眉睫。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還是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多聽聽(弟子規)的聲音吧!

讀《弟子規》有感13

從小到大,唸了十幾年的書,直到最近這兩年學習傳統文化,才知道有《弟子規》這樣一本專門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書。如果我們這些已經知道,並認真學習《弟子規》教誨的人,能夠將這本經廣為流佈,使其深入人心,相信,未來的世界是美好的,未來的孩子們是幸福的,未來的父母、老師是省心的,整個社會是和諧的、融洽的,快樂的。為了這個目標,我也一定要從我做起,謹記諸位大德老師的教誨,努力改過,早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依《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7個部分列舉出為人弟子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良好教材,這樣一本亙古彌新的經典,勝過成百上千的現代繪本,真的是物美價廉,是普通百姓家庭最好的選擇,但是,雖然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有《弟子規》這樣一本書,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這本書的真正地位和力量,其實包括現在的我,也沒有真正將《弟子規》中每一條都落到實處,我相信,直到有一天,我們真正能紮紮實實的做好《弟子規》,真正幸福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只有真正受益,真正做到的人,為大眾講演,才能真正改變人們“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想,提升人們的素質,淨化社會人心,災難才能越來越少,環境也將更加美好。

《弟子規》開篇“總敍”,就將聖人對於弟子的要求,簡要述説,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學習了弟子規,經過一年左右的實踐,我體會到“孝”是做人的根基。讀着“入則孝”中的經文,心中不免慚愧有加,我家是姐妹兩個,因為自己從小學習尚可,身體又弱,所以,媽媽總是讓我放學就讀書、寫作業,家務活很少幹,漸漸長大,自己寧肯看閒書,也不去幫忙做事,慢慢養成了懶惰的習性,更由於從小隻知啃書本,所以在工作崗位上,總有能力不足之感,領導交給的任務總是完成的不那麼令人滿意;更由於自恃學習成績好,漸漸有了驕傲的心態,對父母的教誨總覺不入耳,媽媽耳朵不好,更是沒有我懂得多,逐漸養成了嬌小姐的脾氣,聽不進一點意見,只有自己給別人意見,從不檢討自己,甚至有時脾氣來了,還要將父母長輩嚷嚷一頓,真正是大不孝,自己早已是地獄眾生而不自知,還自以為聰明過人,善良可愛。真乃“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見他人短處,不見自己短處”,有時明知自己脾氣不好,不夠孝順,就是不肯改過,總要尋找父母長輩的不是來為自己開脱。

經過讀誦、聆聽蔡老師講解各種經典,以及弟子規,才逐漸將自己的傲氣收斂,嗔晦心轉變,時時念母親、叔叔(生父已過世)的好處,婆婆、公公的辛苦;自己也已生養了小孩,為人父母的艱辛才體會了一點點,相比較父輩們吃的苦,我們所經歷的還不到他們的十分之一,我們若再不孝順,怎麼對得起生我、養我20幾年的父母,培養我成才的國家。一個人,只有心中常存感恩,她的人生才會有踏實的幸福感,才會保持、甚至增長自己的幸福指數。

一個人能發自內心的孝順父母,無慾無求的去儘自己的本分,這樣就是與人的性德相應,自然而然就會長養慈悲心,恭敬心,對身邊的一草一木,對自己接觸的外界環境,心生恭敬、從容淡定,後面的“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親仁,進而餘力學文”,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不過,我們現代人由於缺少從小薰陶儒家文化的根基,所以,用兩三年的時間,堅持每天讀誦《弟子規》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根基才能扎得牢,將來長成的大樹才能枝繁葉茂,堪為棟樑之才。

讀《弟子規》有感14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古就是先賢們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是我中華民族精神思想的瑰寶,近日有幸拜讀了《弟子規》,感觸良多。弟子規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五個方面闡述了一個人的行為準則,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讀後感。

1、入則孝。百善孝為先,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大成人,讓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父母的恩情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光陰去報答。

2、出則悌。對待我們的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除了我們的父輩,在我們的一生中,給予我們很多關心的或許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了,所以,對我們的兄長要恭順,對我們的晚輩要愛護。

3、謹而信。先賢告訴我們“謹”這個字,就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謹小慎微的人,養成對事嚴謹的態度,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衝動莽撞。“信”則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俗話説人無信則不立,在生活中,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4、泛愛眾而親仁。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是一個值得尊重個體,不要因為他的貧窮而瞧不起,也不要因為他的顯貴而趨炎附勢,要儘可能的關心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因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5、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隨着我們的成長,接觸的新鮮事物就越來越多,如今的社會發展也是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

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感觸很深,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行為準則觀念,我將把我學到的東西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好公民。

讀《弟子規》有感15

“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這本書你一定不陌生吧!我喜歡《弟子規》,特別是“餘力學文”這部分。

“餘力學文”這部分講的是怎樣學習。我尤其喜歡這句: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妨把學習計劃定得寬鬆一些,但在實際執行時要抓緊用功,不懈怠、不偷懶。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該玩的專心玩,該學的認真學,不能一心二用。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告訴了我讀書方法。是啊,遇到好詞好句和不懂的地方要做好筆記,以便向別人請教,這不正是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做的嗎?

我喜歡讀書、看書。自從我看了“餘力學文”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時,知道了把書讀好要有信心,還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這使我聯想到我讀書時的情形。我只是一味地看,雖然很用心,但並沒讀出聲,只是默讀。所以我的讀書水平一直沒有提高,直到看了《弟子規》以後,我才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改正了。

《弟子規》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喜愛《弟子規》。

標籤: 弟子規 精選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4nkz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