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説課稿初中範文錦集8篇

有關説課稿初中範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初中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説課稿初中範文錦集8篇

説課稿初中 篇1

一、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突出探究式學習。同時運用賞識教育,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其興趣。

二、課程標準

本節課所依據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的關係"之"交往與溝通"該部分的課程目標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善於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把學會交往作為主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根據學生生活世界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的不斷生長、延伸的規律,本框題的內容定位在學校人際交往上,前承第一單元"家庭中的人際交往"後繼第三單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際交往".

在男女生交往的問題上,學生正在經歷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因此男女生交往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促進學生性別認同。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性別間差異,學習彼此的長處,擴大交往的範圍,提高交往的能力。其次,伴隨性別意識的發展,初中生對正常的男女生交往過於敏感,這不利於學校人際氛圍的和諧發展。因此,倡導積極的男女生交往。再有對男女生交往中可能產生的愛慕之情,需要正面引導學生,使男女生能正常交往。

依據課標、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立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男性與女性在心理髮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異。

能力目標:能夠辨別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和早戀,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與異性同學交往中的情感問題,能夠有分寸的與異性同學交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願意與異性同學交往,尊重異性同學;正確認識並接受青春期開始出現的對異性的愛慕的情感。願意反思並正確把握情感問題;選擇並初步形成有關友誼的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1.男女生如何正確交往2.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教學難點: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四、説教法學法

本課在教材內容組織上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先進行相關活動,然後根據活動結果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學生通過活動有所體悟。因此,我在"做中學,學中做"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采用了"活動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和"討論教學法"等方法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並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鼓勵學生採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在活動中理解運用知識。

五、説教學環節的設計

本節課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如何正確交往。(2)。如何把握情感。(3)。如何保護自己。分三大部分講述:導入新課、自主探究、歸納總結,着重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探究性學習。"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約2分鐘)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兩組照片,讓學生比較哪組更容易區分性別?從視覺上吸引學生。我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由學生自由發言,從而營造良好的樂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二)、自主探究,突破重難點

我準備通過七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播放歌曲《我是女生》,在音樂所創造的輕鬆氛圍的感染下自由發言"我是女(男)生",進一步瞭解男生女生各自的優勢特點和性別差異。這一環節我打算分別找3—4個平時較頑皮和內向的學生回答,對他們的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使其具有成就感。

第二步——情境辨析。展示圖片: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交往方式,讓學生指出畫面中交往情境中的恰當和不恰當之處,討論總結出正確的交往方式。()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如何進行正常、健康的男女生交往,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爭論,並抓住問題的關鍵加以分析,之後多媒體展示一些交往技巧

第三步——出謀劃策,解決問題。檢驗知識運用的靈活性。在此環節中我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發揮其主動性,充分體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強調:通過以上三步活動,突出了重點——男女生如何正確交往,也可以知道學生對性別差異的瞭解,以及對正常男女生交往持有的態度,為下面的教學做準備。

第四步——遇到煩惱,我出招。利用身邊的事例讓學生學習在類似情境中應思考哪些問題,如何澄清這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此環節要注意營造自然、信任、坦誠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個別問題一起討論後,找積極的學生概括總結。這樣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會得到鍛鍊,實現"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説的機會讓給學生".

第五步——欣賞。利用相關連接內容啟示男女生之間的情感,需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第六步——澄清對男女生"早戀"現象的認識。學生對男女生情感現象原因的探討,看清自己或他人的真正需要,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把握情感。這一環節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體現其主體地位,使學生明白如何把握情感,突破難點。

第七步——案例分析:自我保護的方法。通過活動,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此問題主要針對女生,但也需要提醒男生,在交往中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學生齊讀多媒體展示的自我保護方法,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學習了自我保護方法,又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

(三)、歸納總結,思想昇華。

多媒體出示"給全班同學的一封呼籲書"來表達老師的心聲,進行小結。

六、預期效果:

通過各種情節的變化,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出現自主學習的場面,情不自禁地溶入到教學中來。如果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提出過多或意想不到的問題,老師應發揮主導作用,靈活變通。

以上我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這節課的初步設想,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説課稿初中 篇2

一、課的內容

籃球:運球、籃球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球和籃球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也稱“三步上籃”),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三步上籃主要應用於快攻、突破上籃,它的特點是出手速度快、不易被封蓋,命中率高、穩定性強。所以學好它,可以提高學生進攻手段的多樣性和全面性。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已趨向成熟,具備獨立思考、判斷、概括和模仿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在小學和初中都有過學習,因而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這時高中生他並不單純滿足於對單個技術動作的學習,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頗感興趣,所以,在教學當中我們要把動體和動腦很好的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創造性和自主性學習的平台。

四、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三步上籃)的技術要領

2、 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基本掌握和完成不盯球三步上籃技術動作,使60%—70%以上的學生能熟練掌握運球三步上籃技術動作,達到命中率高,穩定性強,動作協調。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意志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步上籃技術動作的三步(一大、二小、三投籃)

難點:上籃時身體重心的控制及出手動作手指手腕對球的控制。

六、教學流程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準備部分

運球學習

1、運球:高低交替運球,兩手交替運球

為了進一步建立運球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在運球過程中護好球,眼視前方把球控制好,我採用了學生散點看我示範模仿練習,通過3—4次練習,我發現問題並即使進行解決。特別是身體的姿勢、手型、手法和球的運行要準確。着重解決手對球的按拍力量、方向、掌握。上下肢協調配合和眼視前方,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2、搶運球:要求:先進行一對一的“搶運球”對抗練習

為了使運球技術加強練習,安排一次“搶運球”遊戲,這一練習主要是加強學生對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表揚,為下部分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步上籃學習

1、三步上籃徒手練習:通過教師做“三步上籃”技術動作,逐步講解動作要點(一大、二小、三投籃),然後練習行進間低手上籃,讓學生先掌握腳步動作,再讓學生練習手持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

2、手持球對籃筐進行三步上籃:學生通過徒手腳步練習和手持球行進間三步上籃練習後,

下面進行面對籃筐做行進間三步上籃練習,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3、分小組練習:(共分4小組)通過面對籃筐練習,選出4位小組長,由小組長組織練習行進間三步上籃的技術動作。學生開始自主練習,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內容的三步上籃動作,教師通過巡視,糾正錯誤動作。

(三)結束部分

通過音樂放鬆讓學生在練習的同時達到身心放鬆,另外為彌補課中動作技術學習時間的不足,還佈置學生課後進行運球技術的練習。促使學生多一些時間從事體育運動,從而達到提高身體素質,增進身體健康的目的。

七、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積極地參與練習,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練習密度為30%—35%,練習強度中等。

八、場地器材

籃球場2塊,籃球若干,錄音機

説課稿初中 篇3

一、Introduction(導言)

英語説課是英語教學中重要一環,也是衡量一位英語教師對教材把握、分析及教師本人對上課進程宏觀控制能力有力手段,能從理論上指導教師貫徹教學大綱,真正做到教與學相結合,將教材、大綱、教師、學生、課堂融為有機整體,對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有着突出作用。

二、説課基本原則

1. 遵循教學大綱要求,明確説課內容。把握説課與上課區別與聯繫,正確理解教材、教案説課、上課之間層進關係,走出説課即是“説教案”誤區。

2.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體現先進教學理念。

3. 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體現説課完整性。

4. 與教案相結合,體現其可操作性。

三、説課基本程序

1. 説教材:科學分析教材,明確重點難點、教學目標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單元中地位和作用。

2. 説學生:談談學生知識與能力結構,明確説課內容難易程度。

3. 説教法:談談本節課要實施教學手段、方法以及教具使用。

4. 説學法:談談學習方法運用以及將要實現目標。

5. 説教學程序:説為什麼要設計該程序?目、意圖何在?結果如何?

6. 説板書設計:談談板書設計根據和理由,力求體現説板書設計程序性、概括性和藝術性。

四、注重説課信息和反饋與總結

説課對象可以是專家、同行甚至是學生。向説課對象徵詢意見、獲取信息,力求不斷改進和提高。

説課稿初中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選用了具有濃郁日本音樂特點的民歌<櫻花>,這是同學首次接觸日本音樂。在演奏形式上選用了合唱曲和器樂曲,做為以民歌櫻花改編的合唱曲和器樂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示方式。相同音樂採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現在同學面前,既擴充了同學的音樂視野,也協助了同學認識改編樂曲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做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風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間音調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生動地展示了日自己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櫻花的喜悦心情,也充沛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統一。

2、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歌曲的獨唱、齊唱、合唱、器樂演奏等形式,讓同學感受相同音樂主題,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區分器樂改編曲運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嘗試改編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瞭解日本的風土人情。

4)針對同學年齡小,對於音樂形象較易理解的歌曲同學較喜歡,對於器樂曲缺少認識,希望通過欣賞與比較,培養同學欣賞器樂曲的能力。

3、重點、難點: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示形式。

2)認識改編曲的幾種主要方法,並能夠加以運用。

二、説教法

1)問題聆聽法:

這節課我抓住歌曲的節奏特點,藉助日本民間舞蹈動作體驗歌曲平穩的節奏,優美舒展的旋律,通過邊聆聽歌曲邊觀看各種有關日本風土人情的畫面,讓同學根據畫面説出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並試為歌曲起名字,以此來激發同學的好奇心理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學以模唱為主,分樂句聆聽歌曲旋律進行歌曲的學習。

3)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通過各局部音樂的變化配以不同的畫面,給同學視聽結合,防止枯燥的説教形式,使原本籠統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同學理解和分析樂曲的不同變化形式。

4)對比欣賞法:

合唱曲與器樂曲之間的對比欣賞,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示方法。並嘗試將器樂改編曲的表示方法運用到歌曲的改編中來,從而讓同學更好地認識音樂改編的幾種方法。認識到音樂的學習不是單純、唯一的繼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有更為豐富的改變,進而培養同學的音樂創新能力。

主題歌曲與劇情的關聯,使同學較直觀地理解主題音樂的作用。

三、説學法

同學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同學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同學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同學去感知歌曲的情緒。通過列出表格,直觀地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同學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進一步加深對改編曲的認識。

1)聽、畫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聆聽樂曲與選擇畫面相結合的方法,讓同學感受相同音樂的不同變化,並能夠藉助不同的畫面區分各種音樂演奏形式的變化。

2)實踐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聆聽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和了解改編曲的幾種常用方法,並能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通過與教師在一起聆聽的基礎上,培養同學求知、探索的慾望。

四、説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聆聽歌曲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通過教師選用的各種有關日自己文景色的畫面,邊聽音樂邊説出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

2、我為歌曲起名字

以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導同學認真聆聽歌曲,從中瞭解歌曲的含義。從歌詞中理解到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自己民每到三月時都會到户外去賞花,讓同學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的良好品質。

3、歌曲模唱

這個環節教師運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讓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一步的欣賞打下基礎,並在同學演唱的過程中進一步與同學一起推敲歌曲應有怎樣的歌名,選取出較有創意的想法,更能表達歌曲的內涵。

三、欣賞合唱曲《櫻花》

三年級的同學已初步具備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能力,通過聆聽合唱曲,讓同學試説出與教師的演唱以和同學的演唱有什麼不同,從而複習了獨唱、齊唱與合唱三種不同的演唱形式。並在此基礎上讓同學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樣的變化,能夠做簡單的模仿。

四、欣賞器樂曲

讓同學分辯在器樂演奏的過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現了幾次,可以用不同的畫面來表示,説出你是通過什麼形式來區分的。

運用帶問題欣賞音樂的方法,即可培養同學正確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又可讓同學做到有目的的參與音樂活動。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讓同學藉助手勢或是畫圖的形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對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也是很有協助的。從而讓同學認識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樂,不同的表示形式。這首器樂改編曲通過器樂獨奏、不同的器樂獨奏、幾件樂器的合奏等形式,並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變化。

五、改編歌曲

在聆聽和了解器樂曲改編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編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據樂曲中不同演奏樂器、各種樂器的組合以和在速度、力度上的變化,引導同學在歌曲的演唱上也運用這些方法對歌曲進行改編,將掌握到的新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比方可以運用獨唱、器樂演奏、齊唱等同學會的音樂表示

説課稿初中 篇5

尊敬的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説課的內容是新課程標準“水平三”中跑的內容。依據新課程標準各學習領域“水平三”目標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我選擇的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學生。教學內容為:障礙跑

一、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以《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依據,以“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吃苦耐勞、果敢頑強的優良品質。

障礙跑作為小學教材體系中“跑”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一項在跑的過程中以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障礙物的運動,是日常生活中人們自我保護的一種基本方法。越過障礙的方法有:跨越障礙法、繞過障礙法、鑽過障礙法、穿越障礙法等等。考慮到學生的“安全第一”,本課的組合內容,運用墊子安全係數高的器材設置出障礙物;在練習過程中體驗前進的困難,很不斷超越自己目標的努力。更能激勵學生團結合作、勇於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體能較好、且活潑好動,但參與運動憑興致,有時顯得魯莽;而五年級學生畢竟有一定的體育技能儲備,他們不會滿足於簡單的障礙設置和活動形式。所以,本課將從跨越障礙、戰勝自我入手,將本節課的實物障礙的跨越延伸到學習,生活中的障礙的跨越。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識記過障礙物的幾種具體方法,在快速跳動中手腳並用較順利地穿越障礙;

2、學生能在練習中體現出靈巧與全身協調,發展速度、耐力等體能;

3、培養羣體意識,增強責任感,提高合作與競爭能力,體驗田徑運動的樂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過幾種障礙

2、教學難點:跨越各種障礙物的方法與技巧

五、教學流程

(一)熱身部分:

1、遊戲一:動物模仿操 a.學小鳥 b.學大象 c.學小白兔

(二)學習部分:

2、遊戲二:開火車(4人一組)--→(8人一組)後一人雙手搭前同學肩膀,雙腳並腳跳

學習本課內容:

1跨越小土堆(小墊子合起來平放在地上)。跨越最簡單的障礙,將小土堆比作學習中的一個小困難,如:一道應用題、一篇日記、一個英語單詞等等。

2、跨越大土堆(小墊子打開,前後方向平放在地上)。跨越學習中稍難一些的困難,如:考試,上課聽不進去,英語詞組背不出等等。

3、跨越高土堆(小墊子呈矮三角形放置)。跨越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如:太胖了,需要減肥、太矮了,需要長高、抵抗力太差,需要增強抵抗力等等。

4、跨越尖土堆(小墊子呈尖的三角形放置)。跨越自己的人生夢想,如:考個好大學、當科學家、當藝術家等等(超越夢想)。

遊戲結束後,教師點評,對本節課學習情況做總結。

(三)放鬆部分:

放鬆操:讓我們蕩起雙槳,放飛夢想。

説課稿初中 篇6

各位老師好!我是xx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跨越式跳高。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興趣為出發點,運用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跨越式跳高是一種簡單的跳高方式,簡單易學,學生易於掌握。他分為助跑、起跳、過杆和落地四個步驟。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提高跳高的能力。

二.説學情

三年級學生年齡為8、9歲,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期,他們善於模仿,富於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對於跨越式跳高只能是初步學習簡單過杆方法和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重點是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增強體魄。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遊戲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從而學習基本要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形成自我鍛鍊的習慣,從而形成在運動中的團隊意識和安全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明確兩腿依次擺過杆的動作方法。

難點:能過將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四個組成部分緊密銜接,培養熱愛運動的熱情。

五.説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學注重運用模仿、遊戲等多種方法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統一。

六.説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報告人數2.師生問好3.宣佈本課內容 強調基本紀律4.檢查着裝 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

遊戲熱身:背誦唐山《昭發白帝城》打節奏和單腳跳。兩遍遊戲,用時3分鐘

徒手操:蹲起運動、踝關節運動。用時1-2分鐘。以防學生拉傷和挫傷

(三)基本部分

導入:同學們怎樣才能跳的高,引導學生思考。其實跳高是有技巧的,有一些方式是能夠讓大家跳的更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跳的更流暢更高。

1.我會給學生進行兩次完整的動作示範,組織學生認真觀看。

2.示範完畢後,簡單介紹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構成並出示掛圖。(助跑、起跳、過杆及落地),同時告訴同學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過杆這一重要的環節。

3.介紹並確定擺動與起跳腿,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並總結確定起跳腿。然後組織學生進行原地直腿擺動練習,利用體操棒進行練習,便於學生記憶理解。

4.選擇適當的高度,利用橡皮筋進行聯繫,有利於學生的人身安全方便調整高度。變換不同的高度,主旨同學進行分組練習。

5.照做的好的同學給大家進行示範,並再次強調動作要領。

6.團隊遊戲強調技能:搶佔島嶼,將班級分成4組教師鳴哨,第一名同學匍匐穿越“雷絲”然後跨越障礙,最後抵達島嶼。到達後舉手第二名同學繼續,看哪組用時最短

(四)結束部分

整理放鬆:組織同學在音樂的伴奏下舒緩的拍拍胳膊拍拍腿,防止運動後產生身體痠痛。

小結作業:根據今天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強調要領,老師期望同學能能夠保持這種學習熱情。

下課!師生道別

歸還器材。

説課稿初中 篇7

各位專家、評委,上午好,剛才我們欣賞了一些四川風光圖片,大家是否感到緊張的氛圍有所緩解,情緒比較愉悦呢?謝謝!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調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調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是陝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課情緒萬花筒第二目的第二課時,本節課是基於第一目和第二目第一課時的教學之後,學生已經瞭解了什麼是情緒,明確了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對個人有不同影響的前提下,來組織教學的。我打算從五個方面介紹我是怎樣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的

一、教學目標

根據《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迴歸生活的基本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主動關注自己情緒變化的意識,保持良好、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面對每一天。

能力目標

提高對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辨別能力,培養學生用理智控制和選擇適當方法調控情緒的能力。

知識目標

瞭解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的不同方法及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學會一些調控情緒的方法,主動調控消極情緒。

初中生的情緒表現很不穩定、不成熟,兩極性明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讓學生掌握轉視法、宣泄法等調控情緒的方法,主動調解消極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如何把調控情緒的方法轉化為內心主動的需要,對中學生而言,確實有一定難度,也需要較長的內化過程。

三、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1、教材資源: 陝版教材的編寫注重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基礎,列舉的例子也多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學中是有效的。

2、學生資源:學生的日常活動、遊戲、興趣、現有的認知發展基礎和差異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

例如:繪畫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遊戲方式,而“天氣預報”又是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學生中常出現的不良現象,這些都應該是一種課程資源。我把這些資源引入課堂,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更為生活化。

3、教師資源:

教師本身也是課程資源。分享故事環節中,教師講自己的情緒故事,可以豐富教育內容,讓課堂“活”起來,同時也營造了師生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

四、教法學法

1、情景教學法

歌曲《快樂老家》引入,藉以儘快調動學生興趣,營造尋找快樂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尋找快樂的情景中去主動的學習。

2、角色體驗法

提供漫畫等情景,讓學生扮演角色,使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中去體會不同的調節情緒的方法。

3、自主探究法

用繪畫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個人情緒變化的情況與天氣預報的符號的對應關係,學生會很有興趣的去分析和評價自己的情緒。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通知學生帶繪畫紙和水彩筆,教師準備好自制多媒體課件。

一、新課導入(3分鐘)

採用音樂導入,情景激趣。設計意圖是引入課題,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演示歌曲《快樂老家》,教師引導學生拍手、跟唱。看學生都把注意力投入到課堂上來時,教師問:“想不想做快樂的人?跟我走吧,去尋找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二、新課學習

首先是啟發誘導,繪畫探究,時間8分鐘。設計意圖是採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狀態,知道當消極情緒佔上風時應主動地採取行動,調節情緒。指導學生閲讀課文第二框第四◎的內容,告訴學生可以把不同的情緒與天氣符號對應,根據自己的情緒變化製作一幅“情緒晴雨表。”學生會被這個新穎的活動方式所吸引,用手中的彩筆畫出富有創意的圖畫。並紛紛主動展示自己的圖畫。教師問:看看自己是“晴天”多,還是“陰天”多?有沒有“電閃雷鳴”的時候?為什麼?學生回答時要恰當評價,先評價 “晴天多”,鼓勵孩子“你是個快樂少年,恭喜你”。後評價 “陰天”等其他消極情緒,過渡到下一環節。

情緒“晴雨表”這個活動不但貼近七年級學生的生活,還有很強的趣味性,所以每個學生都能愉快而又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包括一些成績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畫完後,又讓同學展示他們的作品,相比問答式教學,學生參與的面更廣。而且使絕大多數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促使教學目標很好的達成。

新課教學的第二環節是變變晴雨表,時間15分鐘。方法是角色體驗,合作探究。設計意圖是採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狀態,知道當消極情緒佔上風時要主動的採取行動,調節情緒。我設計了三個情景,都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場景。情景一是考試沒考好,情景二是喜歡的球隊輸了,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表演中突出自己面對消極情緒怎麼辦?表演後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看看這些調控情緒的辦法恰當不恰當。情景三在學校中比較常見,我問:“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幫幫她?” 讓大家提建議。相比前邊的表演,大家可能會拘謹,不願意對這種現象做出評價。這時,我就出示卡通短片,同時告訴大家這種方法叫自嘲法,是用幽默的方法化尷尬為自然,變消極為積極。我又指出嘲笑別人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動畫短片會使同學們活躍起來,給畫中的同學出主意,這樣對曾經嘲笑別人的同學也是一種教育。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每説出一種辦法來,我就板書在黑板上,恰當的方法和不恰當的方法對照着書寫,對不恰當的方法還及時反饋給學生。師生一起找出了宣泄法、自嘲法、轉移注意力等常用的方法,達到了活動設計意圖,突出了教學重點。

新課教學第三環節是故事分享,師生互動,時間12分鐘。在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中,老師先講述自己高考失利後,一度背上思想包袱,又怎樣在老師和朋友的幫助下,採用自我激勵法和自我暗示法,終於“陰轉晴”,走出情緒低谷的故事。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融洽師生關係,老師真實的故事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講出自己的故事。然後學生開“心情故事會”,分組講自己調節情緒的故事,再推出講的好的同學到全班講。實現了學生合作學習和經驗交流,學生從上一活動的幫助別人到這裏的超越自己,實現了運用能力的提高,學習了自我激勵、自我暗示、昇華法等運用理智控制情緒的方法,再次分解教學重難點。

當我講自己調節情緒的故事時,優美的背景音樂和我的真實經歷,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深深地感動在場的每一位學生,我相信:孩子們會收到了我傳遞的信息,體會到我的感受。接下去的學生講調節情緒的故事就變得十分容易了,學生的故事會讓我瞭解他們的煩惱和苦悶,體會到初一學生的單純和真誠。短短的十分鐘,師生的分享和交流讓我們的心走得更近。在不知不覺中,情感得到交流,知識得到傳遞,認識得到昇華。

新課教學的最後部分是歸納辨析,課堂小結,時間3分鐘。師生一起歸納剛才提出的調控情緒方法,並結合教材上p34的圖畫,辨析方法的適度性。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鍛鍊歸納能力和辨別能力,小結本堂課的內容,使知識更系統、更牢固。

三、結束教學(4分鐘)

由於這是第三課《情緒萬花筒》的最後一課時,要讓教學落腳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讓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雖然幾課時的教學都圍繞了目標,但還要有所強調。因此我設計了品味短文,昇華提高。學生齊讀短文《快樂的'小馬駒》後,並用一句話寫出自己的收穫,看誰寫得精煉、精彩。結合前幾課時的教學,我也贈給學生幾句話,表達我的感受和對學生的美好祝願,結束第三課的教學。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學過程。在45分鐘裏,我要努力保持生動、幽默、有趣、貼近生活的課堂氛圍,促使教學目標圓滿實現。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請各位專家和評委批評指正,謝謝!最後,歡迎大家

説課稿初中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聚賢中學的何小豔。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秋天的懷念》,具體程序如下:

一、走進文本,潛心研讀——説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歌頌“濃濃的親情”;閲讀訓練的重點是“根據文章特點,運用學到的閲讀方法理解重點語句,認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全文以“看花”為線索,通過回憶三十年前的往事:母親忍受着病痛和我的壞脾氣、第一次提出看花被我拒絕、第二次提出看花我同意後的欣喜、母親病故,以樸實的語言和傳神的神態、動作描寫,表現了母愛的深沉厚重,也對生命和生存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本課充分詮釋了單元主題,加深了學生對親情的感悟。

本課教學設計為兩課時,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

二、以人為本,關注學生——説學情

七年級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學生對本文涉及的母愛已有了一定的體驗和理解。通過自主閲讀,能夠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能夠感悟母親堅強的人生態度、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對兒子的影響。但是,課文的字裏行間是怎樣表現母親的堅強、母愛的深厚?母親帶給了兒子怎樣的影響?課題“秋天的懷念”又有着怎樣的內涵?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深入學習並感受。

三、走進語言,關注精神——説理念

基於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

四、以學定教,明確目標——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學段要求、教材特點、學生實際,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我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學會本課字詞、理清課文脈絡、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在: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抓住課文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

2、品讀重點詞句,感悟母愛。

3、理解課題“秋天的懷念”的內涵。

4、引導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探詢母親遺囑中“好好兒活”這句話的意味深長。 教學重點:

課標指出:第四學段的閲讀要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推敲關鍵詞句,從中感悟藴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

教學難點:根據學生實際,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為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獲得“好好兒活”的啟示。

五、優化組合,營造和諧——説教法學法

為了有效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堅守“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原則,採用啟發引導、朗讀感悟、想象感悟、創設情景等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讀中品詞析句,感悟文字背後的內涵。

在學法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彙報交流、朗讀感悟,給與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與發展自我的舞台。

六、提前預設,直觀展示——説課前準備

1、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充分領悟,走出文本、拓展閲讀,課前我給學生準備了史鐵生的《合歡樹》片段、《我與地壇》片段、《有關廟的回憶》片段。

2、為本課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七、以讀為本,情動課堂——説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在第二課時中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開課伊始,我出示《合歡樹》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母親的“苦”,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他的好多文章都表達了這份感情,比如今天我們的這篇——秋天的懷念。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在第一課時學生讀文本的基礎上,我為學生設計了閲讀的幾個層次:正確——流利——有感情,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閲讀水平並選取句子讀一讀,總結出要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緊接着指導學生讀出課題的韻味。隨後一句“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品品課文中文字的味道”,引導學生明確了本文的學習重點。

通過第一課時的閲讀,學生明確了課文三次提到看花,第一次沒去成因為“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露無常”。引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時的心情: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他會——(把眼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媽媽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從中體會出作者的喜怒無常、活得沒勁。承接這一組句子我讓學生大膽想象,補充課文中的這個句子: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作者活得如此之苦,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哥哥、妹妹,面對他這副樣子,你會怎麼做?(此處創設情境讓學生“勸”的過程,就是他們思想成長的過程,同時也為後面進一步體會母親毫不張揚的愛埋下伏筆。)在學生髮表完意見後追問一句:怎樣做更合適呢?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樣做的吧。進而重點體味母親的做法。

如果有學生讀到“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撲、抓”,體會母親要撲下去的是兒子想去死的念頭,要抓住的是兒子好好兒活下去的信念,讓學生把這些珍貴的體驗送進文本中去,讀出力量;抓住“忍”,體會病入膏肓的母親忍住的是“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忍住的是兒子的病帶給她的打擊,忍住的是兒子的抱怨,忍住的是兒子砸玻璃、摔東西等暴怒無常的脾氣。進而體會到母親的“苦”,但活得如此之苦的母親,“有沒有看着看着北歸的雁陣突然把玻璃砸碎?(沒有)有沒有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把東西摔向牆壁?(沒有)”這就是母親的忍,再次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感情送進句子中去讀。

如果有學生讀到“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一切恢復沉靜,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悄悄地”,通過去掉這個詞談體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理解、關心、細心,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怕兒子傷心連説話都小心翼翼。學生每體會出一種感情就讓學生把這種感情送進文字中去讀出來,以讀促悟。

感受“母愛”、感悟“咱娘倆的好好兒活”是本課的重點,在前面這一環節充分研讀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出母親的堅強、理智,進而引領學生探究“好好兒好”的內涵。

在這一環節的品詞析句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描寫,以多種形式分別讀出母親的辛苦,讀出母親的隱忍,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大愛。

(二)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重點研讀文章第4、5、6自然段。引讀:鄰居們——(全班同學把課文寫母親母親臨終前的話讀出來,直到最後一句),抓住: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引導學生感悟省略號裏沒説完的話究竟是什麼?(好好兒活)進而引出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兒活”?讓學生自由讀文章第六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或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好好兒活”,通過彙報交流,引導學生“穿”過菊花的表象,借菊花“淡雅、高潔”等體會到人活着的各種滋味,從而引出作者明白了應用怎樣的行為走出這“好好兒活”。在此基礎上再次引讀“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牆壁嗎?”再一次地讓學生創作“看着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的飄落,我————”,與前文形成對照,體味作者的變化。 史鐵生通過三十多年的感悟,他説文字更能表達他的心,在這裏出示他的《病隙碎筆》中的一段話,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進而向學生推薦《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伴着哀傷的音樂學生誦讀、教師引讀這些文章的片段,走出文本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感悟作者在母親去世以後的“好好兒活”。再走進文本引讀課文最後一段:又是秋天——引領學生回過頭來探究“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學生有了前面對母親的品讀,明白了懷念的是一次又一次想讓他去看花的母親,懷念的是母親給他的“好好兒活”的信念。

(三)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課標指出:第四學段的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通過品悟文字的韻味,嚐到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那麼,他們家的這件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讓學生暢所欲言。隨後總結:我們讀書不光要讀出文字的味道,還要讀出自己的思考;不光要感悟別人的“好好兒活”,還要思考自己的“好好兒活”。讓學生用一個詞、一句話説出學了這篇課文後他對“好好兒活”的思考。隨後引出“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個“我倆”應該變成“我們”,朗讀這句話,引領學生説出:面對自己的家人要——;面對自己的老師要——;面對自己的朋友要——等等。總之在今後的人生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打擊、困難、挫折、失敗,我們——(生: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作業設計:

學完這課,我設計瞭如下作業:

1、必選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自選作業:運用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寫一個人物片段。

以上的教學設計,將語言文字聽、説、讀、寫、思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力求達到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力求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八、凸顯過程、深化內涵——説板書

本課的板書,我直觀簡潔地板書關鍵詞語,即簡單又展示了教學環節。

秋天的懷念

娘倆

我倆 好好兒活

我們

九、審視課堂、總結提升——預設反思

在所有教學流程、預想環節都順利完成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的地方是:

1、朗讀指導還有待加強。課堂有較有質量的品讀,但少有質量的朗讀。

2、對文章的分析鑑賞,過分注重了母親這一角色,對“我”這一形象的感悟有待增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qyp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