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説課稿範文集錦8篇

有關説課稿範文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説課稿範文集錦8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設計意圖: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

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説,“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製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材料製作海底世界,體驗創造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用多種廢舊材料製作海底世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活動的難點是:如何有效地合適地選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美麗的海底世界。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製作活動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收集製作玩具的廢舊材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一定的經驗。

3、空間準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於幼兒視線前面。

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製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採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並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合作,並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創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説一説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説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自己尋找材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作。通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説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設計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與朱元思書》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堂要求背誦課文。《與朱元思書》是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的吳均寫給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選文層次清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富春江自富陽到桐廬間的山光水色,描繪了祖國南方秀麗江山的奇異景象,使人讀後確有悠然神往之感。

同時,文中也表現出作者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從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駢文,文筆精美,自然流暢,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聲律和諧,具有一種音樂美。

根據以上內容和要求,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朗讀、背誦、譯講課文。

2、品味山水意境,感受文章語言美、志趣美。

學習重點

1、背誦課文

2、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語言美。學習難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為了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的放矢,首先採用“目標導學法”。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是居於支配地位的,教和學的活動首先要確定好準確適度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在引入課題後,即出示教學目標,在其引導下,分步實施完成。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學生積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課時內力求達到背誦,因此,誦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而誦讀能力的訓練又與其他能力的培養相輔相成。對課文內容理解得透徹,朗讀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讀才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對課文的字詞句熟悉,朗讀時才會有準確的發音、停頓、重音。課堂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齊背;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讓學生在誦讀中熟悉、理解、品味、鑑賞、記憶、積累。

多媒體的運用,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課題、作者、教學目標、讀文後字音詞義的檢測都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課文內容和結構,選取了大量的圖片並進行了超級鏈接,使畫面具有交互性,完整性,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記憶,這樣,運用圖片、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從多個方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替代或補充傳統的教學設備(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問題、板書或提示內容,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

首先,由看富春江的一組圖片,導入新課。明確指出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山水小品,作者以其清新的文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令人神醉的畫面,使學生產生了一種學習的期待。檢測預習情況開始。

第二步,初讀感知課文,掃清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指名試讀,在肯定學生收穫的前提下,教師指導並進行誦讀,明確讀此類寫景抒情的文章語調一定要舒緩,注意每一小節間的停頓,在每種景物出現後留一個想象的空間。

第三步,結合一幅幅優美的圖片,分散難點,引導學生分步記憶文章內容,同時,引導學生髮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分散的景物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畫卷。然後,學生對文中的語句相應地進行朗讀、記憶,齊誦。

第四步,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下的註釋比較詳細,因此沒有必要對課文進行詳細的講解,先讓學生分組自主、合作,探究課文,要求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結合文下的字、詞、句釋義理解課文,讀後對重點字音和詞義進行開火車的譯講的方式檢測,因為有了檢測,學生的自學也有了着落。

第五步,討論交流問題答案,把握文章語言美和志趣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相關內容,讀課文有何感受?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見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學生的討論交流中水到渠成的得到了解決,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也隨着清晰地展示了出來,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把握。這為學生背誦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六步,在悦耳的音樂聲中,為學生展示美麗的風景圖片,幫助他們達到從感受美到創造美的完美境界,以達到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的思想教育目標。

本課時的設計,力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多媒體的輔助,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但因水平有限,有許多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七年級美術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春天的暢想》。本課分兩課時,我選擇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模式、設計、板書、評價、開發七個方面説説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暢想》一課選了很多描繪春天的畫面來幫助學生了解春天。其中既有古今中外畫家的繪畫作品,又有描繪春天的攝影、雕塑作品,還有學生的佳作,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一堂欣賞課。本課主題緊緊圍繞春天展開,藉助大自然賦予春的氣息,調動學生內心的生活體驗,啟發學生大膽的想象和聯想,通過不同角度感受與表現春天,體驗自然美與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

本課的知識目標為:通過欣賞、感受、解讀、品味春天,讓學生喜歡春天、讚美春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與評析,體會自然美與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方法目標為引導學生了解藝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選擇恰當工具、材料,運用多種形式,探索不同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方法;情感目標為: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圍繞春天展開暢想,同時也是加深對其它藝術形式與美術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的認識與體會。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經常接觸欣賞課,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初步的技能技巧表現能力。本課主題十分貼近生活,學生們有着深刻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驗。七年級學生的知識面已有所拓展,有着豐富的想象力,但多數學生表現春天的形式與手法較為單一,欣賞藝術作品時很少去思考、體會其中的意境、傳達的信息及其表達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模式

本課採用“引發情感——發展認知——認知鞏固——課後拓展”的模式展開課堂教學

1. 通過直觀欣賞展開藝術思維,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等交流方式獲取更多的藝術營養。

2. 結合自己的觀察、發現、大膽想象和聯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藝術素材。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大自然與藝術間的轉換和交融所帶來的美感。

3. 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基礎,通過欣賞、分析、交流、聯想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感受藝術家們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對春天的讚美,加深情感體驗。

4. 形成積極參與的交流意識,激發創作興趣;初步完善創作構思,感受成功體驗。

四、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階段來設計:

(一) 引導階段:

教師播放音樂《春之聲》、朱自清散文《春天》、梵高油畫《盛開的桃花》。請學生思考:“春天”的形象在這些藝術作品中是如何塑造的?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應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其他學科、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文字、音樂與美術作品共同賞析的形式體現學科的綜合性,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的多元性。

(二) 發展認知階段:

1. 觀察聯想: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春天景色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分組討論春天的特點、景色,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

2. 欣賞感受、拓展思維:多媒體展示油畫《初春的陽光》《花開得果園》以及雕塑《春風》,請學生思考美術家是怎樣通過美術作品表達春天的各種信息的。

3. 展示多幅作品的'對照比較及重點放大展示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美與藝術美中的春天。以攝影《桃花》與油畫《桃花谷》為例對比分析: 自然美與藝術美具有哪些共同美感、自然美與藝術美不同的表現手法。

設計意圖:創設良好的情感基調,引發學生的生活感受,激發學生對自然界的關注,並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三) 認知鞏固階段:

1. 請學生説説你在生活中發現和感受到的春天以及對春天的暢想。

2. 結合課本上的優秀學生作品,思考如果是你會如何表現春的特點。

3. 同學間相互交流,汲取別人優點,完善自己創作構想。

設計意圖:採用自評、互評方式,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熱情,藉此發揮學思維發散性的特點。

(四) 課後拓展階段:

小結所學知識,請學生試着用色彩表現對春天的主觀感受。

設計意圖:為下節課學習淡彩寫生做鋪墊。

五、板書設計

本節課充分運用多媒體,通過不同種類、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對比,將本節課的重點直觀清晰地呈獻給學生。

六、課堂評價

自評、互評、點評的課堂評價的設置,寬鬆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們敢於各抒己見、互相切磋與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賞水平、鑑賞能力與創作水準,同學間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昇華。

七、資源開發

教材資源、多媒體資源、校內外資源(圖書館、網絡等)。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早期閲讀《我要大公雞》,活動來自於省編教材的中班主題活動。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1、説教材《微笑》是一個幼兒早期閲讀故事,語言簡練,講述了胖胖想得到張伯母家的大公雞就要答應張伯母的要求:收集五十張不同的郵票。最後,胖胖成功了。通過閲讀這個故事,孩子們可以瞭解實現願望的不同方法。但是,無論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要想實現願望,都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

我選擇這樣的題材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二是通過閲讀,使幼兒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2、説學情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把握好這一關鍵期,將對幼兒今後語言的運用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綱要》所述,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閲讀(早期閲讀)四個方面。根據這四個方面,我對本班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了評估,發現他們對文學作品欣賞較少,對早期閲讀的興趣還不明顯。傾聽能力進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學期,已逐漸轉向有意識的傾聽。表述能力最弱,對一些連貫性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仍有困難。

當班上的孩子看到別的同伴帶來一樣有趣的玩具或自己沒有的玩具或書本,就想佔為己有。佔有的方式也很野蠻:有的用搶,有的用打,有的用偷偷翻他人的書包,因此我選擇了這節閲讀課。通過閲讀,使幼兒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3、説目標根據中班幼兒的語言水平、年齡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閲讀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

能力目標:討論實現願望的不同辦法。

情感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感基調,感受達成心願的快樂情緒。

第二部分:説教法

學法

1、説教法

散文以情感薰陶為主,因此,我採用了講述法:在優美的音樂輔助下,運用恰當的語言、語速、音量,完整講述童話故事內容。直觀演示法:運用優美的FLASH課件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問法:通過解釋性提問、假設性提問等,鼓勵幼兒積極動腦。

2、説學法

觀察、討論、發現、表述,最後是操作練習,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3、説準備

a、自制多媒體課件、優美的音樂。

b、可移動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圓形卡片若干(男女顏色分開)、油畫棒。

第三部分: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展示玩具激發興趣、閲讀《我要大公雞》、朋友共同分享三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教師出示漂亮的大公雞玩具激發幼兒興趣。

漂亮的物品大家都喜歡,運用一個玩具讓大家開動腦筋--想得到要運用什麼合理的辦法?不僅激發了幼兒討論問題的積極性,還讓幼兒學會如何用合理的方法得到喜歡的東西。

1.提問:這是什麼玩具?你想要嗎?

只有一個,你想得到要用什麼方法?

2.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選出合理的辦法。

3.今大我請來一個和你們年齡相仿的朋友胖胖,他也有個動物朋友大公雞。他擁有這個好朋友可是經過了一番努力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二)閲讀《我要大公雞》

給幼兒提供自己閲讀的機會,很有必要。它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認讀畫面內容,在活動中獲得有關的信息。閲讀前提出適當的閲讀要求,這一環節很重要,這樣可以保證幼兒在一個安靜地環境中閲讀圖書,還可以逐漸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1.教師提出閲讀要求:

(1)閲讀時沒有聲音。

(2)閲讀時一頁一頁地翻看,學習按順序自己閲讀。

(3)看書時要像小學生一樣身體坐正,眼睛注視圖書使幼兒初步在幼兒自己閲讀的基礎上,採用分段理解並加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一頁頁地翻閲圖書,利於幼兒瞭解故事發展的進程,正確理解畫面的內容。

引導幼兒完整閲讀,使幼兒對故事內容有個完整的概念。運用指讀的方法能進一步吸引幼兒閲讀的注意力。

(三)請幼兒拿出自己的玩具,和朋友共同分享最後一個環節運用了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玩具的方法,是故事內容的延伸。也繼續幫助幼兒鞏固了要想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要如何努力才能擁有,體驗達成心願的快樂情緒。

要求:拿出自己的玩具想想: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樣得到?如何用合理的方法得到?引導幼兒繼續鞏固實現願望的不同方法。

第四部分:説活動特色

1、注重情感基調的渲染。

活動調動了幼兒的看、聽、説、動等多種感官體驗,來體驗願望實現帶來的快樂。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2、注重多維遊戲的互動。

這不是一節單純的語言活動,在語言學習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遊戲活動。體現了一種師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動狀態。

3、注重知識建架與撤架。

中班幼兒仿編短句是有難度的。在第一次仿編時,我提供了可移動的圖片,給幼兒建立一個支架,幼兒根據圖片裏展現的內容仿編短句。多次練習之後我會撤掉框架,不提供圖片而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仿編,體現了遞進性,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體現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語言、社會、藝術、科學領域的知識內容,這些領域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這使得活動更具綜合性的特徵。如在語言交流中傳遞關愛的社會性教育,在繪畫中鞏固語言的知識性學習,在音樂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體會微笑的力量。

説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小小推銷員口語交際及作前指導》。

一、走進文本,潛心研讀説教材。

《小小推銷員口語交際及作前指導》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口語交際,習作安排的是寫説明文。其實,這就是本組四篇説明文學習後的實際運用。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四種基本的説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在學生的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四種説明方法的具體運用。因為,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知識與能力目標:能生動形象地把物品特點、用途、好處、使用方法等介紹清楚。並按説明文的一定順序寫作,將説明文的表達方法恰當運用到習作中去,使學生在習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際感受,歸納方法,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例文導航等方法,激發學生表達與寫作的興趣。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走進生活,關注生活。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團結協作的精神。重點是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商品成功的介紹給顧客。難點是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寫出自己商品的特點、用途等,並在裏面用上所學的説明方法。

二、以人為本,關注學生説理念。

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原則:1、直觀性原則;2、看與説相結合的原則;3、學以致用的原則。4、交際與寫作相結合的原則。5、量力性原則。

三、優化組合,營造和諧説教法,學法

1、重交際,輕指導。強調交際,是一種語言互動的評價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尤其強調學生應當注重對交際修養的培養。交際修養至少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言語修養、行為修養、道德情感修養。

2、現場感受,產生興趣。讓呆在校園的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推銷的技藝。併產生現場推銷的慾望。

3、組內合作,同伴互助。口語交際的一個關鍵之點是在於人人蔘與,但又不能各行其是,在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班級比拼的前提下,既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交際,又能互相幫助。達到培養學生團結思想協作的精神。

4、順勢而導,完成習作。本次的習作是寫一個説明文。其實,只要改了交際內容的開與結尾。這樣學生習作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四、説教學流程。

推銷對於校內的小學生來説,是個陌生的話題,即使生活中見到過,學生也不一定留意到了,只是作為顧客被推銷了。而今天這個話題,則是讓學生來個角色體驗,當一回小小的推銷員。針對於此,我設計了以下流程:

一是創設情境,入交際話題。此環節通過老師臨時向學生推銷棒棒糖,讓顧客產生購買的慾望,認識到推銷的重要性,產生推銷的慾望。這裏充分運用直觀性原則,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並初步領會推銷的技巧。

二是學推銷技巧。

説者容易,做者難。要想推銷成功也不容易。於是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幫助學生學會推銷技巧。1、從老師剛才的推銷中,一起來總結推銷的技巧。2、從書上的資料介紹中,獲得推銷的技巧。這個環節我運用了説與做相結合的原則,學生只有親自去實踐,嘗試,才能更好的掌握技能、技巧。

三是小組內推銷,班級內比拼。説一百遍,不如做一遍。在學生擁有了一定的推銷知識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每個人得到充分的交流機會。在此基礎上,小組推薦本組的優秀選手參加班級的推銷比拼。既讓學生的交際才能得以進一步的發揮,又能起到同伴互助的好處。班級內比拼,其目的不是要給學生分出高低,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怎麼的介紹才更好,讓學生在交際的過程中注意説明方法的運用,寫作順序的強調,這是學以致用原則的最好體現。

五、習作指導。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寫説明文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難度體現在不想寫,不會寫。針對於此,我順勢而導,在學生明白了習作要求後,例用剛才介紹棒棒糖的文章作範文,就是改好開頭與結尾,形成説明文,指導學生學會寫説明文。這樣既讓學生覺得説明文也不是那麼難,也讓學生知道怎麼寫。可作為農村學校的孩子而言,見不多,識不廣。於是例用介紹棒棒糖的文章,學習文章中寫作方法的運用,並給學生簡單的列了個作文提綱。這就是説與寫相結合的原則,以及量力性原則的具體運用。

六、體現內容,説板書。

板書由兩個方面組成。重點是口語交際:特點具體;語言生動;態度:熱情;習作:按順序,抓特點,加方法。

七、回味課堂,説反思。

1、按照萬州區口語交際與習作模式長期堅持下去,肯定會去可以的讀了習作要求,就讓學生們去寫的效果要好。

2、口語交際的時間不好把握。不是長了,就是短了。如果讓每個學生交流後再給予指導,那就不是一堂課能解決的了?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人生寓言》(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在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在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人生寓言》是其中意藴深長的一篇,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能力的好教材。(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及複述寓言故事;

(2)瞭解寓言的特點,探究並簡要概括寓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

(2)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3)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入手,探究寓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寓意,培養學生應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a 誦讀;

b 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並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

(2)、教學難點

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

二、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對於像本文這樣有趣的寓言故事,學生比較感興趣,因此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對這堂課總的設計意圖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即“主動學習於好奇心”。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寓言,在輕鬆氛圍中走進寓言。

三、説教法學法

説教法: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因此,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分角色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及媒體教學法。

説學法: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複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閲讀中領悟,逐步理解課文藴涵的深刻道理。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名言導入,初步感知

英國哲人培根説過:“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絕非沒有安慰和希望”。一隻先前心曠神怡地賞月的白兔,一旦擁有了月亮卻緊張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極為脆弱的王子,遭遇兇險的厄運卻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國平的《人生寓言》將為我們闡述如何去應對幸運和厄運這人生兩大難題。

設計意圖:通過名言導入,設置疑問。讓學生帶着疑問進入課文,激發閲讀興趣。

環節二、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1、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2、字詞積累。教師檢查學生課前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積累文學常識和字詞,落實基礎,掃清生字障礙,為誦讀打下基礎。

環節三、自由誦讀,請你複述

自由誦讀並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複述,教師簡要評價。(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複述能力)

設計意圖:該環節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複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環節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

在這個環節我將分別闡述《白兔和月亮》與《落難的王子》的設計過程:

1、《白兔和月亮》

問題一:這則寓言的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關鍵環節入手揣摩寓意,讓學生從白兔的不同心境中體會白兔最後的決定。同時為下一問題做了鋪墊。

問題二:“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了諸神之王,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進而引出對人類行為的思考和感悟,從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2、《落難的王子》

問題一: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王子的人生感悟,並從中悟出這篇寓言的寓意。在兩則寓意的對比中,去領悟面對厄運時人應該有的一種堅韌意志和勇於擔當的態度。

問題二:《落難的王子》這則寓言雖然短小,但情節卻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那麼這則寓言在構思上有什麼特點?(從人稱、事件設計、語言反覆三方面思考)

設計意圖:從對寓言故事的構思中,瞭解寫作特點,鼓勵學生大膽創作,讓學生多留意生活,多從生活中去發現,去創作。

環節五、對比閲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閲讀,你有什麼啟發?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言後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新課標明確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就是為了實現對學生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六、課堂小結

兩則寓言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絕非僅僅只是寓意,希望同學們在幸運或厄運來臨時,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堅韌的意志去面對,相信你的生活定會豐富精彩。

環節七、課後作業

1、寫課後生字。

2、試寫一篇寓言故事。

設計意圖:我把課後作業分為知識類和習作類。用意在於讓學生既鞏固知識點,又發揮發揮學生想象力,學以致用。

五、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脈絡。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9頁~第61頁的教學內容。《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悦的數學情感,並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本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起點,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重點: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難點: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口算卡片、學生課前收集一分鐘,一秒鐘能做什麼的數學信息

二、説教法。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體現設計理念,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景激情法。本節課我抓住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倒計時的場面,巧妙地引入時間單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學生探索後有所發現時,及時地讓他們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間進行交流,將成功的收穫轉化為大家共同的知識財富。

3、實踐探索法。在學生產生探索慾望時,教師抓住時機問:觀察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會發現什麼?學生自主觀察、探索新知。

4、體驗感悟法。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還在於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並從中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價值。教學中,通過安排學生進行1秒鐘、1分鐘你能做什麼,深刻感受分、秒的時間,建立起時間觀念,滲透了愛惜時間的情感目標。

三、説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注重體驗地學: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説一説、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秒,體驗秒,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中共同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説教學過程。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這節課我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先出示家喻户曉的新年鐘聲敲響時倒計時的場面課件,像剛才那樣我們會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説,在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尤為重要。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繫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感興趣。本節課開始由春節倒計時場景引入,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感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激起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活躍氣氛,提出問題

出示小動物賽跑的課件,提問:除了跑步的時候用到時間單位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秒呢?

從動物賽跑這個生動、有趣的課件,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又利用問題激起學生勇於挑戰、敢於探索,積極向上的意志。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鐘面,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四人為一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

這一小節,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實物鍾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因此,學生的探究性很高。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反饋等學習活動,學生會探索出:秒針在鐘面上是最細最長的、秒針走得特別快、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3、師生互動,認識幾秒

① 出示鐘面的課件,老師撥動秒針,提問:秒針從數字幾走到數字幾經過了多少秒?為什麼?這樣反覆多次地練習。其中秒針從數字12走到差2小格到數字6時,讓學生説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格一格地數,有的是先數5個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數6個大格再減2小格等,體現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化。

②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一個同學撥動秒針,另一個同學回答。通過這樣的練習活動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4、探究分與秒的關係

讓學生認真觀察鐘面,想一想: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針走了一圈後分針有什麼變化?從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發現了什麼?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後全班彙報。得出結論:1分=60秒。

因為分與秒的關係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這一小節我採用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彙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有利於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5、實踐活動,體驗時間

①體驗1秒

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嘀嗒”聲感受一秒的時間,再讓學生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秒的時間。學生的答案肯定是鮮活的,多樣的,可能有的1秒鐘會拍一下手,有的會翻一下手腕,有的會眨一下眼睛,就讓學生用自己想的動作跟着 “嘀嗒”聲做一做,也可以全班做一做,一起做動作一邊跟着“嘀嗒”聲數,在觀察、傾聽、模仿、數數等多種活動中,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

②體驗1分鐘

讓學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鐘裏進行口算練習,體驗1分鐘的價值。在設計時我是這樣考慮的:口算是我們數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為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學成分更濃,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

6、知道1秒的價值,懂得珍惜時間

①課件播放一些現代化工具在1秒鐘裏創造的價值的一些數據。

②課件介紹我國體育健將劉翔110米欄奪冠的成績。

通過一些數據和劉翔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1秒雖短,但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趁機提問:同學們現在對時間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呢?藉此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7、時間名言欣賞

通過欣賞時間名言,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情感薰陶。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數學書第63頁第1題。

2、課外延伸: ①動動腦

②評一評

通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享受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自己歸納所學內容,既能使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概括能力。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簡潔明瞭。

板書: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1分=60秒

在這整一節課,我儘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他們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體驗,鼓勵他們去討論、去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數學的世界裏快樂地翱翔!

説課稿 篇8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 教材位置及意義

本課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模塊2“信息技術和操作系統簡介”中的第4課《文件和文件夾》中的教學內容。 文件的移動和複製屬於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中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學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夾的方法;通過學習文件的移動和複製,能夠讓學生更加熟練的使用操作系統,對於今後學習各種應用軟件具有很大的幫助。

2、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知識很多學生在課前就已經掌握,但是學生個體之間的學前基礎差異較大。因此知識點本身並不是本節課的難點,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教學中應該更加關注基礎弱的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各自的發展。

3、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精神,結合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動與複製方法;

(2) 理解移動與複製的區別,並能夠正確、合理、靈活的應用;

(3) 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能 力。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文件的移動和複製的方法(基於教材內容的特點)

(2)教學難點:理解移動與複製的區別,並靈活應用。(基於教學實踐)

第二部分——教學方法

1、 教法運用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綜合考慮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並輔以討論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 學法指導 學生在這節課之前,大多已經有了對文件進行移動和複製操作的經驗,只是掌握的熟練程度不同。 因此課堂上主要採用學生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實踐,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第三部分——媒體運用

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教室的軟、硬件資源,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生動。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

在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的指導下,我設計了“情境創設、提出任務”“任務驅動、主動探究”“任務升級、鞏固拓展”“原理淺探,總結髮展”四個環節進行課堂教學。

(一) 情景創設,提出任務 創設一個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歸來帶回許多照片的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自己提出分類整理照片的任務。 通過學生喜愛的卡通任務創設情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隨着學習任務的提出,學生也瞭解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主要目標。

(二) 任務驅動,主動探究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環節,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動與複製方法。 整理照片之前要給喜羊羊和美羊羊建立各自的文件夾,這是對上節課知識的簡單複習,由學生口述方法,師生共同操作完成。

1、首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嘗試給照片分類,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對文件的操作。

2、學生之間可以展開自由的交流。 在學生嘗試、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讓會的學生指導不會的學生,使全體同學都能夠掌握移動的方法。

3、交流結束之後,我將學生的操作進行總結,使學生髮現,照片01-07,使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文件的移動操作。並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學生沒有發現的方法(比如快捷鍵法或直接拖動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接下來的照片08-10是合影,用移動的方法無法實現這一要求,因此採用的是文件的複製操作。

比較“移動”與“複製”的區別 在前面的操作中,我們有時用移動,有時卻要用複製,兩者究竟有何區別?就這一問題,師生及時的展開一次小談論。通過師生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形象的理解二者區別在於移動之後原文件夾中的文件消失,而複製之後原文件還在。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也是大部分學生實際應用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具體操作練習之後採用討論的方式,在師生交流中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辨明移動與複製的區別,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綜合應用的能力。

至此,我們完成了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採用“學生指導學生”的形式,學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學習、自主評價貫穿全過程,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幫助者,及時的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情況。

(三) 任務升級,鞏固拓展 在這一環節,順延前面的情境,向學生提出新的任務:羊村的村長爺爺計劃舉辦一次關於泉城濟南的旅遊宣傳活動,為此蒐集了各種類型的資料,有文字介紹、也有照片和視頻資料。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些資料分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組間開展競賽,比比誰的速度快。 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學困生的活動,在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 請完成任務最快的小組展示成果並介紹經驗和技巧。 鞏固練習環節是學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饋。我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了這組練習,使學生繼續鞏固文件的移動與複製操作,但它不是上一環節的簡單重複,在任務設計中,有這樣幾個特點:(1)文件由單一的圖片拓展到圖片、文檔、音頻、表格等各種常見類型,通過提供豐富的素材,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移動與複製可以應用於各種類型的文件,擴大了技能的應用範圍;(2)在文件的排列順序上,“大明湖”的相關文件是連續排列,而其他景點的文件是分散出現的。目的在於在實踐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從來發現同時選中多個連續/不連續文件的方法。通過這組練習,同時實現了知識的鞏固與拓展,提升了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四) 原理探源,總結展望 介紹剪貼板的知識,從而瞭解移動和複製的基本原理。 學生談談收穫與感受,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電腦中的文件。

説課小結

在教學設計上遵循由淺入深、雙向拓展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本着“以學定教,讓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的,讓學生教學生,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輔助者。

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重點關注學困生,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大部分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使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

請專家評委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標籤: 説課稿 集錦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rok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