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説課稿錦集九篇

有關説課稿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説課稿錦集九篇

説課稿 篇1

課文以荷葉為舞台,讓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以非常立體的形象展現其中,構築了一個非常清麗美好的童話世界。文章很美,把人化了的小動物與自然之間那種和諧的氛圍詩意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雖然沒有故事情節,但是留給孩子們的想象空間卻很大很大。

談談我對學生的把握

這是一年級的課文,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文字畢竟不是直觀的,他們能感受到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間的童趣,並有足夠的想象力,但對文字所呈現的美感與和諧感缺乏體驗。

因此讓學生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生長在荷塘裏,與荷葉生活在一起是一種和諧快樂的美,營造一個自然的美和童心的趣合二為一的課堂,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快樂,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改“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1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擴展教材的“形”

課文是優美的,但文字本身不具有形象感。借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優點,可以展示文字所無法呈現的美,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擴展。本課課件一方面從文章的童趣出發,為學生創設了一個人化了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從課文藴涵的美感出發,置入了許多美侖美奐的圖片,激發學生對美的嚮往。這時的“美”與“趣”就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的美與趣,並能更好的呈現和融合。

2對課文語言的充分朗讀——擴展教材的“味”

文字是平面的,只有藉助聲音才能立體起來。通過對課文充分的朗

讀,將語言逐漸吸收內化,文本的“味”便出來了。教材也便因此而更具生命力。本節課以讀貫穿教學,在讀中體會樂趣,以讀帶動學生的語言實踐,教學生將書讀厚,將書讀深。

3語言的實踐與積累——由“文本”向“文外”擴展

學習語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教師應該儘可能利用教材拓展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本課中學生進行的語言實踐活動主要有兩次。

1)在瞭解課文角色的前提下,嘗試體驗角色做自我介紹。教者試圖通過這一形式使學生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在交際對話中提高表達能力。

2)憑藉教材擴展學生的想象,通過師生互動表演這一平台,把學生的想象也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訓練説話,將課文向更深層次拓展,達到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同時又在學科間的整合、詩文的整合中將文本向文外拓展,豐富學生的語言。

運用語言離不開語言積累,在課的最後,呈現一組與課文關聯不大但卻應該瞭解的詞語、詩文,則是希望把學生的眼界引出課文以關注更多的關於荷葉、荷花、荷塘的信息。

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和文本對話的過程。

(一)生本對話

1讓學生在課堂中直接與文本對話,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朗

讀課文以獲取最真實最鮮活的感受。讀然後自我介紹;讀然後品味快樂;讀然後互動表演,期望以此達到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

2《課標》一再強調:閲讀要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又基於課文的段式結構,課堂中多次在朗讀全文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學習,並以“你喜歡?你認為?你覺得?”類似的關注印發學生生髮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二)生生對話

課堂中教師要強調學生的獨創性,要善於鼓勵每一位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觀點。但是,同時也要提倡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相互啟發。在本節課中多次嘗試讓學生合作,如交流朗讀,給青蛙編歌詞;也嘗試讓學生面對面對話,如自我介紹時的提問;也嘗試讓學生進行個別的交流,如讓小蜻蜓飛舞時去找好朋友説話。以此來訓練學生學會傾聽,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容納他人、欣賞他人的品格。

(三)師生對話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具有親和力,能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對話,把學生當作知識源,而不是盛知識的容器,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感。學生是有差異的,但在老師的眼裏,每個學生的見解都應得到珍視和關注。本課教學中,執教者試圖通過降低老師的身份,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與學生對話;多給學生賞識、表揚、肯定和信任;尊重學生的感受、想法和意願,讓自己的觀點和學生的觀點在平等的對話中碰撞、融合等做法,和學生一起,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所講的課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林海》,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談教法、談學法、談教學程序、談教學反思五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談教材

本教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林海》是第一單元第二篇文章。本單元共三篇文章,兩篇描寫祖國的山水,景美,文也美;三首古詩的含義深刻,啟發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生活。《林海》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具體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展開聯想與抒發感情相結合,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親切、舒服”感情為線,貫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對大興安嶺的感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大安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 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我的研究主題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讀熟且會寫本課五個生字,會給五個生字簡單組詞。

2、能力目標: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美的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3.情感目標:學習作者仔細觀察和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不同方法,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並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以及學會同一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本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談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表達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三、談學法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本篇課文的內容有所瞭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我以“美”為導線,引導學生應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瞭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昇華”。

四、談程序

本課採用“三步教學模式”,即“回憶美——尋找美——創造美”。

(一)、回憶美

我採用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學習,用一個字形容你對“林海”的感覺為導入口,從而引出本課的一條重要線索——美。

(二)、尋找美

整個過程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扶——放的方式下學會找相關語句,學會表相似感受,學會讀相應感情。具體操作如下:

在導學“嶺”時,我是分這幾步進行的:嶺的美表現在哪裏?請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仔細體會。在這過程中運用的方式多樣,如用簡筆畫的形式把“大興安嶺”和“秦嶺”的特點表現出來,並指名學生演板。這樣,帶領學生走了個來回:從“字”的世界走向了“畫”的世界,又從“畫”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圍中,完成了“字畫轉換”,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嶺”多而温柔的特點也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於有了上面學法的`教學,在教學“林”和“花”時,我主要還是採用從扶到放的方法。比如在教學“林”時,我先組織學生自由找表現林美的語句,進行交流評議再朗讀,而在教學“花”這一片段時,我完全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請同學獨個兒自學,然後直接把感受到的讀出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相信學生不僅對課文更加了解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三)創造美

在課堂的最後環節,我設計了請學生為“林海”寫導遊詞和廣告詞的練習,這不僅是對整堂課的鞏固,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良好途徑。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在家裏》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冊《識字一》這組課文的第三課內容。本課由一幅插圖、一組表示家庭陳設、用品的詞語和一篇反映學生晚上家庭生活的短文組成。文中的8種物品學生非常熟悉,但第一次認識合體字,且識字量相當大,這並非易事。

結合我對教材的解讀以及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考慮,本課的學習,我制定如下的學習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14個生字,認識筆畫“、”和偏旁“提手旁”“三點水旁”“絞絲旁”等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4、學做尊敬父母、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由於識字寫字是低段閲讀教學的重點,因而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認識14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上、下、土、個”4個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句子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如何正確流利地朗讀,特別是理解“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中“笑”字的含義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並且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指導觀察、師生評議、鼓勵欣賞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識字願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同時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我採用不同的識字方法,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我發現、自由練説、自我評議,同時採用同桌互説、小組合作拼貼、全班交流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語言實踐能力。具體説明如下: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學伊始,我便以“老師要搬到新房子了,既高興又發愁,愁的是不知該為新房子添置哪些傢俱和電器。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小朋友愛幫助人,也很聰明,幫我出出主義,説説我該買些什麼。”(一聽説幫老師出主義,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此時正是引領學生接觸文本的最佳時機。)於是,在學生一一説出物品的名稱後,課件顯示8種物品的圖片及名,於是很自然地進入到第二個環節的教學。

(二)認讀詞語,學會生字

學會八個詞語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藉助圖與拼音識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圖與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最有效手段,學生可以藉助圖猜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時也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拼音。教學時,通過與詞語交朋友、找朋友使學生讀準字音。

2、去掉拼音認讀詞語。

3、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找尋方法。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因此在指導認字前,我先讓學生在即將學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經認識的漢字,並交流識字的方法和途徑,給予積極的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4、《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力求識用結合,因此教學時通過亂字排列、組詞使學生得到詞語的拓展練習。

(此環節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讓要識記的生字新詞多次與學生見面,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識字,既是教給識字的方法,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三)再次看圖,練讀課文

這篇教材總的教學目的是要學生認識十四個字,除了隨圖呈現的八個詞語和八個生字外,短文中還要求學習六個生字,為了分散難點,突出重點,我便採用“圖文對照”的形式學習課文。先通過觀察圖畫,指導學生用“誰在幹什麼”的句式説話,接着出示課文,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以這樣的句式:“爸爸媽媽笑了,説——————————。”“我也笑了,説——————。”進行情感教育。並就此延伸,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回家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並要求爸爸媽媽給予評價。

(爸爸媽媽為什麼笑了,是學習這幾個句子的難點。通過句式訓練,化難為易,既幫助學生理解的句子的含義,又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做個尊敬父母,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四)在遊戲中鞏固生字詞

在14個生字的鞏固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幾個遊戲。

1、四人一小組拼貼被拆散的生字的部件

2、聽故事《小兔家裏來客人了》,學生聽完故事後,説説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同時讓學生説説故事中藏着哪些今天剛認識的朋友,根據學生的彙報,逐一板貼詞條:

枱燈 電視 茶几 沙發 報紙 送水果 笑了

(愛聽故事,好動好玩是低段學生的共性。在故事與遊戲中鞏固複習所學的生字新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

(五)寫字指導

關於寫字,學生在前兩課已接觸過,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而本課寫字指導,重在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同時把字的筆畫、筆順做為重點指導。

(六)板書設計

根據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的板書,我主要用圖文結合的方法,以利於識記生字新詞。

左邊是8種物品的圖片 右邊是8種物品的名稱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的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小學的經歷。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①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②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2.過程目標: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感情,扣住感情昇華知識。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教學難點是初步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質疑問難,初讀感知,理清課文脈絡,書寫指導。第二課時內容:自主讀悟,聯繫對比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學文悟理。

二、説教學方法

(一)説教法

從“同學們的掌聲”為突破口切入,然後逐步延伸擴展。由“感受掌聲——研討掌聲——拓展掌聲——昇華掌聲”構建完整嚴謹的教學鏈條,由“掌聲”照亮教學全過程。

(二)説學法

學生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聲”的內涵。

三、説教學過程

(一)感受“掌聲”

1.請同學們輕聲讀全文,思考:“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了掌聲?”

2.現在大家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小英開始演講前,課文中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

獨白: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重點,在學生充分讀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理解全文的關鍵——“掌聲”,為下文教學作鋪墊。

(二)研討“掌聲”

1.現在小組討論:小英演講前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包含了什麼?

2.交流重點句:(課件出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先體會“熱烈、持久”詞語中所表達的同學們當時激動、興奮的心情,領會同學們此時的掌聲包含着鼓勵、支持。

獨白:該環節的設計是緊扣“掌聲”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小英感動得流淚的前後情感的變化,目的在於讓學生鎖定獨特對象,產生情感共鳴,由此而倍添親切之感。

(三)拓展“掌聲”

1.同學們讀第四自然段下半部分的內容,思考:在小英演講結束時,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同學們的掌聲的?

2.引導學生讀悟重點句:(課件出示)“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引導學生從體會“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看到同學們對小英的讚賞、肯定。

3.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小英説什麼?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什麼?

獨白:該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由重點詞拓展開去,進一步感受“掌聲”,並挖掘文本空白點,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深入人物內心世界,豐富“掌聲”內涵,使前後兩次掌聲有機結合起來。

(四)昇華“掌聲”

1.自由讀全文,思考討論:從那以後小英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體會她“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過程。

2.領悟最後一段話的深刻內涵。

(1)齊讀句子:(課件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2)討論交流:“掌聲”的內涵(鼓勵、幫助、關心、支持)。

(3)再讀該段,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3.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關心、幫助別人的事。

4.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同學們你們聽完這優美動情的歌曲,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昇華感情:對,同學們,人人不僅需要掌聲,也就是需要鼓勵、幫助、關心、支持。人人都有長處和不足,對自己的缺點、甚至是缺陷,不應該自卑,應該鼓起勇氣,面對生活,這樣才能開闢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我們正常人,也不要去取笑有殘疾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困境,會遇到需要別人鼓勵的時候。所以對別人的關愛要珍惜,也要把自己的關愛獻給別人。讓我們的掌聲響起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獨白:該環節設計是在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巧作對比,從小英情感變化中領悟“掌聲”的重要作用,並讓學生談談自己與他人的愛心行動。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昇華了文章的“重點”,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學生生活當中去。

四、説板書

自卑 掌 憂鬱

↓ 聲 ↓

自信 活潑

説板書設計;板書用了簡潔明瞭的八個字,涵蓋了文章的內涵,2個箭頭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小英的情感變化,中間一顆愛心昇華了文章做人的道理。由於水平有限,雖然做了充分準備,還會存在許多不足,敬請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説課稿 篇5

開場白:

喜歡就關注我吧,鐵樹老師定期更新。

一、説教材:

《刷子李》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是部編本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作家筆下的人”這組文章中的一篇課文。

“刷子李”普普通通,卻有“俗世奇人”之美稱。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為他是生活於市井裏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為他刷牆的技藝高超,讓“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説不信”。他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於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稱最為恰當。

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主要內容。作者寫“刷子李”的奇妙絕活時,首先極力寫他手藝之高,“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裏什麼都不用放,單坐着,就如同昇天一般美。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然後作者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後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敍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漿、傅”等7個生字,會寫“漿、傅”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粉刷、刷漿、規矩、徒弟、端茶、點煙、跟在、屁股、師傅”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一位普通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2、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3、教學難點: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説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認知範圍,所以我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通過蒐集資料瞭解作家馮驥才;熟讀課文,感受刷子李的特點。

 四、説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1)自主學習:通過課前預習,鼓勵學生熟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熟悉故事情節。

(2)以讀促悟: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2、説學法:自讀自悟、探究交流。

 五、説教學流程:

1、首先引導學生閲讀課文獨立解決文中的生字新詞後,交流資料瞭解到刷子李是馮驥才筆下的“俗世奇人”。

引導學生抓住“俗世奇人”幾個關鍵字來閲讀課文,瞭解刷子李有一身絕活,所有人都不相信,一個叫曹小三的新徒弟隨師傅來到了一位姓李的人家刷牆,親眼目睹了刷子李是怎麼刷牆,刷牆後衣服上一個白點也沒有。瞭解傳説中刷子李的“奇”表現在哪裏?啟發學生從課文中找到有關描寫,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2、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形象,品味寫法。

(1)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通過描寫刷過的牆壁表現人物形象——技藝高超。

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達出對刷子李那種敬業、專注、求精、創新精神的敬意。在朗讀中感受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刷子李刷過的房子很美,給人的感覺舒服。從而感受刷子李刷牆的技藝高超。

(2)瞭解作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巧妙。

感受“刷子李”穿上這身黑與其説是在和“那桶白漿”較勁,不如説是在與自己挑戰和較勁,他在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藝,流露出對自己手藝的絕對自信和自豪。刷子李行雲流水的刷牆技術,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一身全黑裝束中讓人震撼折服,這就是細節描寫的妙處。

(3)學習作者通過側面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

引導學生在學習直接描寫和細節刻畫的同時,感受作者通過曹小三的所見、心理感受、想法的改變印證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藝的寫作方法。感受課文從側面烘托了刷子李技術的高超,寫法絕妙。

(4)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形象。

引導學生通過刷子李的語言描寫感受“刷子李”心細如髮,他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感受“刷子李”對徒弟説的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是在告訴徒弟曹小三——不要以為別人的名氣都是虛的,那可是名副其實的。教育曹小三——手藝人必須有本事,本事是勤學苦練出來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嚴。

六、説作業設計:

利用課餘時間閲讀《俗世奇人》的其他章節,如《泥人張》等,擴展視野,提高閲讀興趣,增加課外知識,加深對俗世奇人的瞭解。

選擇身邊一個熟悉的人進行片段描寫,寫出他的主要特點。這一環節,做到了讀寫結合,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的領會,深化學生情感。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完整直觀形象,梗概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課文的結構,表現的中心一目瞭然,不僅體現了教材的重、難點,而且有助於學生揣摩寫法。

刷子李:技藝高超

規矩奇特:規矩奇

效果非凡:效果奇

動作嫻熟:動作奇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失落—敬佩—震撼

我的説課結束。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設計的一本書》是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的內容,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類型課。把書封設計的學習與裝飾學生自己喜愛的書結合,通過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掌握書籍封面設計的基本技巧,培養其設計意識。

2、教學目標:

教學目的是通過藉助文字圖形這個相對抽象的設計元素進行書籍封面設計的思路,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封面設計的規律性知識。提高學生對書籍封面設計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封面審美價值的本質認識、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夠在調查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重要性的認識。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能夠初步掌握書籍封面版式設計的要求與方法。

(3)發展目標:

能夠把文字圖形作為一種獨立的設計元素,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2)難點

如何構思立意,運用文字圖形的主次關係,以及考慮文字的大小、顏色、位置等因素去進行封面設計,攻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一、運用手工繪畫表現;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對封面多層次的展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同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説教法、學法及教學手段

1、説教法

教是為了學服務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了使本課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採用一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動畫小朋友先用線條畫出一本打開的書,在封面上適當位置添上書名,變換多種字體及大小,選擇適當的確定。按同樣的方法添上作者、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封面畫,設計好封面後,接着設計書脊、封底、及內業。

(2)、觀察比較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師生共同欣賞裝幀、設計精美的書籍,交流分析美在哪,妙在何處,談談你喜歡那種風格的設計。從而總結、尋找規律及方法。封面、插圖可以繪畫,也可以剪貼。

讓學生在比較、討論、探究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3)、範例教學法

根據心裏學原理再造想像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紀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的形象的過程。因此,我真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精彩感性書籍設計圖片和範例欣賞啟發學生靈感,豐富和完善學生構思與創作。

(4)、直觀演示練習法

直觀演示書籍設計步驟,激發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書籍設計作品。六人一組自由組合或隨機組合,討論設計方案,具體分工。

三、説學法

本課重點是引導學生利用文字圖形元素進行封面設計,這裏需要強調的是:文字在此不再只是作為一種進行識別與交流的語言符號而存在,更多被看成一種可以進行造型變化與設

計的抽象圖形。強調文字的主次,考慮其大小、顏色、位置等因素的整體設計。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

四、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將採用以下步驟:激情引趣,導入新課――分析、講解、演示――學生自主創作――評價、總結。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首先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談談課前到市場調查,到書店觀摩各具特色的書籍封面的情況,建議學生把喜愛的書籍封面記錄下來,以學生作市場調查的圖片導入,在交流不同表現形式的書封設計資料的同時,用多媒體展示封面設計的相關圖例,使學生討論時根據類別有所對照。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樹立學習信心,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悦的享受,為學好本課搭好基架。

2、分析講解課文範畫,感知課文

通過教材供的書籍封面的展開圖片,使學生了解到完整的書籍封面設計是封面、書脊、封底的統一設計,在設計時要認真綜合考慮。文字的主次、疏密、虛實關係,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種設計處理都直接關係到整個設計的效果,分析時,加以強調。重點關注兩個部分,其一是採用對稱或均衡的佈局形式設計書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佈局形式設計具有個性的書籍封面,並提示可設計系列書封,對設計製作時運用的材料、手法給予一定提示使學生獲得更多信息,用作學生練習時參考。

3、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美術創作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過程,它要求學生在敏鋭視、知覺的基礎上產生獨特的想象,而且還要把這些獨特的意念通過具體的方法表達出來。據此,我採取讓學生髮揮個性思維,擇優選用,協同創作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具體創作設計。每人都可設計方案,多人一組交流,選擇可行的、較好的方案分工設計繪畫。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設計過程中的合作精神,調動少數基礎差的學生積極投入集體,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合作時動手、動腦,同時讓他們得到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學生創作中放輕聲的、輕鬆的音樂。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發達,美術和音樂是促進右腦進一步發展的最好選擇。

及時輔導學生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小組評價、總結。

學生設計裝訂好書後,相互欣賞作品,嘗試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審美能力提高。

五、説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結合,將範畫、多媒體相對應,做到直觀清楚,突出主題,照顧全面。

説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方、巴、把”3個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動植物的生長與雨水有着密切的關係;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披文入境。

1、出示課件:雨點兒調皮地從天空降落,伴隨着沙沙的雨聲。

2、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看到這樣可愛的小雨點兒,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它?

4、揭示課題,指導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生看課文,聽課文配樂朗讀。

2、這麼美的課文,想自己讀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3、生自讀課文,在課文裏圈出生字,不認識的字讀拼音或問同桌。

4、CAI課件出示生字,老師已經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們要認識的繩子,紅色的是老師給它找的朋友組成的詞語,你會讀哪個就讀哪個。

5、去拼音,打亂順序讀。

6、去朋友,你還認識它嗎?

三、細讀課文。雨點兒説課稿_雨點兒評課稿

1、生字學得好,課文一定會學得更棒。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互讀,一人讀,一人聽,你認為他讀得好就拍拍手錶揚他。

3、你覺得自己哪一句讀得好,讀給大家聽。

誰認為自己讀得更好,向他挑戰吧。

喜歡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讀一讀。

(知道讀好問句,並相機理解“數不清、飄落”)

4、和自己的小夥伴分角色朗讀雨點兒的對話。

5、CAI課件演示雨後萬物生機勃勃的動畫,看吧,雨停了,大地發生了什麼變化?

6、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麼樣?帶着高興、喜愛、讚美的語氣讀讀第五自然段。

7、老師也找來了一張圖畫,仔細看看,還有什麼也發生了變化?

美麗的露珠 從 樹葉上 從

8、假如老師是雨點兒,你們是小草、小花、小鳥、魚兒……你會對老師説什麼?

創設情境,師生對演。感受動植物對雨點兒的感謝,並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9、把自己想象成雨點兒,自由地配上動作,把課文讀給小夥伴聽。

四、指導書寫生字。雨點兒説課稿_雨點兒評課稿

五、作業:仔細觀察雨後大地的變化,把它畫下來,並在旁邊寫上你最想説的話,好嗎?

説課稿 篇8

各位評委,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説明。

第一、説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它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於學好本單元其他課文,乃至以後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三維教學理念,加上本文作為寫景抒情散文的體裁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把握重要詞語的音,形,意

(2)體會春景中寓含的熱愛自然,春光的感情,奮發向上的精神

(3)欣賞描寫春的優美生動的語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組織安排材料

第二、説教法

1、主要採用問題導引式,啟發式。這是由於七年級學生對於欣賞美文還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完成鑑賞。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種方式的採用,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熱情,又可以使學生對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視覺效果,增強感染力。

第三、説學法

朗讀法,討論法。課程標準提出:"要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作為寫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藴是不可言傳的,所以這兩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可以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利於加深理解。

第四、説步驟

1、檢查預習,補充相關知識。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打牢字詞基礎,加強對字詞,特別是有些多音,多義字的檢測。提問學生課外收集的作者情況,培養學生課外查找資料的習慣,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2、學生自由朗讀或默讀全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在作者筆下,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幅圖畫

(2)文中洋溢着一分什麼樣的感情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這兩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也較容易,可以通過學生自主活動,討論補充把握較好。教師應把發言權腳給學生。

3、在提問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指出喜歡的理由,並做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題是緊扣課文重點中對優美生動語言的欣賞而設計的,同時又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體會。如:"鑽""趕趟兒"等詞,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通過幾個學生對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了較為透徹的理解。對於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段落,組織學生齊讀,增加語感。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如何緊扣"春"組織材料的。以(4)(5)節為例,使學生認識它們如何條理清晰的組織材料的,這樣可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效率,重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進行閲讀反思:本文之所以這麼生動,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為下一階段的寫作鋪墊,有了上面的分析,學生通過簡單的交流可以不難認識到:這主要是由於修飾語,疊詞,修辭手法等的運用。

6、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一段語言優美生動的寫景片段。題材自選,題目自選,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後相互交流,評價,教師給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勵為主,使學生做到以讀促寫,使學生在自我表現滿足中結束本課學習。

7、作業佈置:以第六節為例,緊扣本文重點出題。作到少而精,富有啟發性,難度恰當。

第五、板書設計:(略)

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第三單元《統計》的第一課時第38頁例1的教學內容。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節課就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統計圖的有關知識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為四年級上冊的複式橫向條形統計圖打下學習的基礎。本節課要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理解並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要體現統計的一個主要功能:通過有限樣本通過有限樣本的數據分析來推斷總體樣本的大致情況。

例1讓學生先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再根據統計的結果來決定下一步的進貨計劃,體現了統計對於決策的作用。在這裏,出現了一個橫向條形統計圖,由於這種條形統計圖在統計報表中經常出現,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它和縱向條形統計圖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時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橫軸和縱軸的位置進行對換,條形的方向也相應發生變化。在這個統計圖中,仍然採用學生已經學過的一格表示5個單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條形作為範例,讓學生塗出其他品牌的條形。和前幾冊教材的要求相同,本節課不要求學生完整地製作條形統計圖,只要學生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就可以了。例2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認識橫向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繪製統計圖。使學生學會看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會正確分析各種不同的統計圖。

過程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正確分析各種不同的統計圖。

情感態度:使子學生初步經歷簡單的數學分析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瞭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同時適時接受要學會節儉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認識橫向條形統計圖,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表示數量的數軸上,起始絡是用折線表示的。

四、教學難點:體會與縱向條形統計圖的不同與相同點,正確的做出對數據的分析。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的特點。為了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處理。

五、説教、學法

在教學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教學,確定適當的教學起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達到教學目標。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很多關於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識。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開放性。

六、教學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創設情境,談話引入、“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應用拓展,鞏固提升”、“回顧總結”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談話引入我由學生最感興趣的進超市,幫助售貨員做統計圖為情景,讓學生先感知經理的調查是為了做好以後的進貨準備。

2、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一)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在課前34頁的一道練習題處理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同桌討論設計統計圖,從而引出橫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明白畫出條形統計圖,我們就能清楚的看出賣出的各種礦泉水之間的差異。但是,有時候紙的空間太小,不夠畫出這樣縱向的條形統計圖,才把橫軸和縱軸的位置進行對換,畫出橫向條形統計圖。

(二)分析數據,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這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確定下週的進桌交流,在全班反饋得出結論。通過討論,使學生髮現數據背後隱藏的信息,利用統計結果進行決策,體會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這部分屬於知識拓展,這也是學習本節課的根本目的所在,學到了數學知識要為我們生活所用。

(三)在教學例2上,我主要也是依靠學生的預習和小組學習探究,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很多關於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教學時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識。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空白的統計圖的學習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開放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較高。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如果每格表示較少的單位,畫出的條形會很長,如果每格表示10單位或者20單位,雖然花的格子少了,但是從圖中很難直觀地區別不同學生的身高相差幾釐米,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此時,教師再出示教材中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説出這個統計圖和以前見過的有什麼不同,用折線表示的卻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麼好處,讓學生感受到舊的條形統計圖已經無法滿足需要。出現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的使用條件。使學生感知到看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七、教學反思

1.在教學的任務上看,沒有完成教學內容。

2.從教學的方式上看,雖然放手給學生的探究機會了,但沒有給學生充分的彙報時間。在例1的教學內容上學生説出了橫向條形統計圖後沒有在叫其他的學生説説。沒有做到面向全體。

3、從教師自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上來説,沒有靈活的駕馭課堂上的生成和處理突發情況。

4、教師的語言不夠規範。

標籤: 錦集 説課稿 九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2jz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