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對湖山的思考--《寂寞》與《像山那樣思考》簡析(網友來稿)

對湖山的思考--《寂寞》與《像山那樣思考》簡析(網友來稿)

李明隆

《寂寞》與《像山那樣思考》是美國自然文學的經典之作。梭羅和利奧波德兩位作家,相隔的年代不遠,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經歷,並依據這些獨特的經歷下了這兩篇選文。《寂寞》從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給讀者提供了一種自足的生存境界,《像山那樣思考》則帶有明顯的生態憂患意識:兩篇文章有着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態環境的共同主旨。

“寂寞”是一種釋放內心的形式,是無拘無束的放鬆,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梭羅用牧歌式的議論情調,平靜,舒緩,安適,和諧,自足而不乏激情地對人的寂寞和大自然的寂寞作了有新意的詩意的解答。全文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開篇一段議論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大部分的時間,我覺得寂寞是有益於健康的”。他舉“到國外去”的人説明寂寞不能用“裏數”來計算,舉“農夫”勞作,“學生”學習從形式上看很寂寞,實際上內心很充實,説明“寂寞”又不能看錶象。接着“社交往往廉價”,説明社交併不能消除人內心的“寂寞”。“我在我的房屋中有許多伴侶”,他試圖讓讀者領悟“寂寞”並不是自己才有的,自己“並不比湖中高聲大笑的潛水鳥更孤獨”,“並不比瓦爾登湖更寂寞”。相反,大自然、瓦爾登湖是寂寞的。“一個老年的移民”不時來訪,給我帶來愉快的夜晚;“一個老太太”不停地講述寓言,給我帶來了快樂。在這一部分裏作者靜靜地描述自己的寂寞,語言平實質樸。第二部分,作者對大自然給他的“不可描寫的純潔和恩惠”充滿感激和崇敬,由衷地禮讚它們。“難道我不該與土地息息相通嗎?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綠葉與青菜的泥土嗎?”梭羅把自己看成自然的一分子,看成瓦爾登湖的一員。“是什麼藥使我我們健全、寧靜、滿足的呢?”“而是我們的大自然曾祖母的”,禮讚,謳歌,激情洋溢。

《像山那樣思考》是美國生態倫理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的代表作《沙鄉年鑑》中的一則隨筆。文章挾裹着作者深深的憂患意識。開篇就對一聲“深沉的'、驕傲的”狼嗥進行特寫,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詩意的敍寫和深刻的生態憂慮雜糅在這聲狼嗥中,給人以強烈的感觀震撼。接着就敍述松林、野狼、牧牛人、獵人對這聲嗥叫的反應,進而指出在這淺層的希望和恐懼之後,還有深刻的、只有山能聽懂的含義。形成了文章的懸念,啟人深思,將一種深刻的生態倫理問題極其形象而富有詩意地引發出來,過渡到下文。然後,作者敍述了一羣狼被殺的命運,描寫狼被消滅後留下的生態惡果。在這些平實的敍述中,人們漸漸地意識到狼嗥所飽含的生態意義和生命意義。狼的消失,意味着為某種生存現狀吹響了告別的號角,意味着人類的捕殺將會付出生態惡化的慘痛代價。利奧波德在文中的悲憫和憂慮讓讀者看到了一顆高貴而敏感的心靈。最後作者指出,為“這個時代的和平”是很很好的,很有必要的,“然而,就長遠來看,太多的安全似乎只會帶來危險”,人們應該象“山那樣思考”。這是對人與自然關係處理方式的良好建議,是這種建議的詩意表達。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從保護自然生態的角度看,我們並不比一座山高明;從人與自然的關係看,我們和一座山同萬物的關係一樣。全文語言洗練,富有哲理,飽含激情。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84g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