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1

一、説教學理念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

我將在錢夢龍老師的“三主”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開展我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以教師為主導,突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以訓練的為主線,突出學生在訓練中進行鞏固性學習

二、説教材

《像山那樣思考》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中的“湖山沉思”版塊,該板塊意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本文是奧爾多·利奧波德《沙鄉年鑑》中收錄的一則隨筆,是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處理方式的良好建議,是這種建議的詩意表達本課的學習可以強化學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我將用一課時把它上完

三、説學情

從知識與能力上來説,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品味鑑賞散文的能力,而且剛剛學過梭羅的《神的一滴》,對本版塊的教學已有一定的認識,解讀文本的難度不會太大,本次教學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在賞析散文的過程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應該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四、説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目標上,學生能夠體味賞析文中富有詩意和思辨色彩的語言,理解其中所藴含的深意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上,通過分組討論,進行文本研習,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培養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意識,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五、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賞析文中富有詩意思辨的語言來體味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六、説教法學法

教法:品讀賞析法,通過品讀文中富有詩意思辨的語句,讀出文意,理解文章意藴

學法:合作探究法,學生通過討論探究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七、説教學過程

綜合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我把教學過程分為情境導入,整體感知,文本研習,重點突破,拓展延伸五個環節

1、情境導入我的設想在播放舒緩的的音樂的同時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環境惡化的相關圖片,如沙塵暴、地震、洪水等,然後讓同學們談談感想,以此來導入新課《像山那樣思考》的學習我認為如此導入可以讓學生對現在的自然環境狀況有一個直觀深切認識,為學習像山那樣思考埋下情感鋪墊,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2、整體感知我將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中與文本進行對話,把自己的感想寫在書中空白的地方朗讀結束後,學生交流朗讀後的感受,自主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並思考以下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只有山能夠“山”能夠地聽狼的嗥叫?二是作者希望我們像山那樣思考,那麼山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朗讀是課堂對話的開始,可以讓學生獲得最初最真實的閲讀體驗,學生交流感受,自主發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文本研習我將帶領學生一起研習文本,學生分成諾幹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討論人一味的捕殺狼,當狼減少消失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狼的消失對山對我們人類又意味着什麼,從中我們又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

討論完後每個小組選一位代表進行發言,闡述小組討論後的結果,其他小組可以點評和質疑教師只需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我這樣設計是因為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能夠代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教師起到的引導點撥的作用,而且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後可以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4、感悟賞析課文中有很多富有詩意美和思辨色彩的的語句,非常值得學生去品味咀嚼鑑賞,因此在本環節我將安排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他們所喜歡欣賞的語句,並加以解讀賞析,説説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如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的迸發等語句我如此設計主要因為這篇文章是一篇富有詩意美和思辨色彩的散文,學習這樣的散文,鑑賞品味語言,感悟散文的思想內涵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環節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提高鑑賞散文的能力,還可以對課文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拓展延伸學生自主發言,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現象,人類應該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係,作為個人的自己又應該做些什麼,課後要求學生寫一篇小短文我設計的意圖是為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文字寫作能力,而且在這個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更深刻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愛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八、説板書設計

像 山 那 樣 思 考

奧爾多·利奧波德

捕殺

人 狼(減少) 鹿(增加)

反作用 導致

環境(惡化) 生態(破壞) 植被(減少)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2

[課前三分鐘]

主持人:XX

寓言故事:

1、有一個珠寶商一生致力於珠寶真偽之辨,技藝爐火純青。有一天,他看到一個孩子將真假珠寶混在一起玩耍,自得其樂,幸福至極。對此,珠寶商不禁感歎自己的粗鄙。

2、一個窮苦農夫進城發了一筆財,不但自己穿上了襪子,還大喝了一場。回家時,醉倒在大路上。一輛馬車駛來,要他讓道,農夫看看自己腳上的襪子,説:軋過去吧,那不是我的腳。

請大家對這兩個故事發表看法。

學生髮言。

教師小結過渡:看事物,看自己,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會持不同的眼光。我特別喜歡第一個故事,珠寶商是以經濟的眼光在看珠寶,孩子是以審美的眼光在看珠寶,所以前者汲汲於利益,後者享受着快樂。當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回報我們的便是繽紛的美麗;當我們以功利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回報我們的又會是什麼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像山那樣思考》正好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新課學習]

師:早上大家已經讀過課文了,先檢查一下字詞,看大家讀通了沒有。

生齊讀,師點擊顯示注音:嗥叫(háo)馴服(xǜn)蔑視(miè)迸發(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憊(bèi)餓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區別相關的讀音和詞語:號叫、方興未艾、自怨自艾、莩、怵目驚心)

師:請看這張圖片——

這是什麼動物?

生:藏羚羊!

師:對,可可西里的驕傲,高原上神祕的生靈。再看這幅圖——

看到這樣的場景,你心情如何?

生1:憤怒!

生2:同情……

生3:慘不忍睹。

師:再看這幅圖——

生:狼!

師:對,狼。如果它也和藏羚羊一樣遭遇了獵人的捕殺,你的心情又會是如何?

夏瑜(猶豫地):我……我覺得我一樣會是同情的。

師:很好!我也會的。回憶一下初中時候學過的蒲松齡的《狼》,當那兩隻狼被屠夫殺死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呢?

生:我覺得它們是活該,罪有應得!

師:為什麼?

生:因為它們太貪婪了。

師:非常好!一場人與狼的較量,讓我們替勢單力薄的屠夫的命運擔憂,而狼的貪婪與兇殘讓我們覺得它們的下場大快人心!因着那個故事背景的緣故,我們憎惡狼。但是僅僅這樣一張狼的圖片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它只是一個——

生(齊):生命!

師:對!是一個生命!所以如果它被捕殺,我們就會同情它。但是因着我們的祖先活在叢林法則當中,當他們的生命和利益與狼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便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又一個附加了情感背景和認識傾向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許多關於狼的故事——

生:狼外婆。

生:狼和小羊。

生:會搖尾巴的狼。

生:東郭先生和狼。

……

師:還有許多關於狼的成語——

生(亂曰):狼狽為奸、狼吞虎嚥、狼心狗肺、狼煙四起、狼子野心、狼狽不堪、引狼入室、狼奔豕突、前狼後虎、鬼哭狼嚎、聲名狼藉……

師:全都是什麼樣的感情色彩啊?

生(齊):貶義!

師:是,貶義。我們的文化一向對狼有一種偏見、成見。課文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雖然是美國人,但他曾經也同我們一樣,對狼懷有偏見,他也曾親手殺過狼。文中用了大量筆墨詳細地記錄了他們殺狼的經過。他為什麼要殺狼呢?

(生細讀文字,教室裏靜默片刻。)

郭麗菲:因為狼的嗥叫“對鹿來説,它是死亡的警告;對松林來説,它是半夜裏在雪地上混戰和流血的預言;對郊狼來説,是即將分得一份殘羹剩飯的允諾;對牧牛人來説,是銀行賬户透支的威脅;對獵人來説,是狼牙抵制彈丸的挑戰”。

師:是恐懼,是壞兆頭,總之,是不祥的。所以,要殺狼。

嚴菲:因為人類對狼的敵意和偏見,狼對人類的利益構成威脅,那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要殺狼。

師:對,作者曾是一位資源保護主義者,把資源分為“有用”和“無用”,認為要保護有用的鹿,消滅無用並有害的狼。

計鳳:因為“當時我很年輕,而且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手癢的時期”。

師:哦,還因為年輕氣盛,血氣方剛。

生:還因為社會氛圍:“在那些年代裏,我們還從未聽説過會放過打死一隻狼的機會那種事”。

羅嫻:因為想要保護鹿。認為狼越少,鹿就越多,“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獵人的天堂”。

師:很好!沒有狼的地方,就是“天堂”,這是誰的看法?

生(齊):“我們”這羣人的看法。

師:對!這是“人的看法”!(板書:人的看法:沒有狼——天堂)但是,文中説還有誰有不同的看法?

生(齊):山!

師:對,作者説,山不會同意人的觀點,山對狼有一種“祕密的看法”!(板書:山的看法:)為什麼説是祕密的看法?

生:因為這種看法是隱藏着的,山對人類的做法保持沉默,但它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發出呼喚,但人們聽不到。

師:非常好!人們聽不到,所以課文結尾説“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人們只聽得到自己內心慾望的聲音。真的是山的看法嗎?山可能有看法嗎?

生:不是。其實是作者的看法。是作者站在山的高度對眾多生靈的看法。只是藉助山來隱含地表達罷了。

師:太好了!所以其實這個“山”也是可以用其他詞語替換的。這個我們回頭再討論。現在我們來説説:山的看法是什麼呢?山是不是也認為沒有狼的地方是天堂呢?

生:不是。

師:不是天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讀第7自然段,看看沒有狼之後,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生齊讀第7自然段。)

師:佛教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都是——

生(齊):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

師:很對。狼死去了,哪些生命緊跟着也死去了?

生:灌木和樹苗死去了。它們“都被吃掉,先變成無用的東西,然後死去。”

生:鹿死去了。它們的餓殍“和死去的艾蒿叢一起變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頭的部分還留有葉子的刺柏下腐爛掉”。

師:它們是怎麼死掉的?

生:因為數目太多食物不夠而餓死的。

師:沒錯,當狼死去了,那些可吃的植物和鹿也都死去了,整個山坡成了一個橫屍遍野的——

生(齊):墳場。

師:對,墳場,再無生命的氣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山沒有直接説出它的看法,卻用事實告訴了人們:沒有狼,不是天堂,是墳場!(板書:沒有狼——墳場)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還只是一個畫面,它只是一個點,但歷史是一條線!人類毀壞環境所造成的惡果遠遠沒有到達終點!請讀第8自然段,看看我們為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生齊讀第8自然段。)

師:作者用哪個句子説明了人類自以為是、自作主張所付出的代價?

生:“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裏都得不到恢復”。

師:為了強調,作者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來突出這個代價?

吳宇:對比。“當一隻被狼獵殺的公鹿在兩三年就可被替補時,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裏都得不到恢復”。通過對比強調了人為的保護使得生態失衡,反而造成了十倍甚至數十倍的損失。

師:説得太棒了!我們以為是保護,實際我們在破壞。我們不知道,有時候,對手,甚至天敵恰恰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危機存在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生機!大家應當聽過這樣的故事:狼常到一個牧場叼羊。牧場主用了整整一個冬季,請獵手圍獵狼羣,狼患總算解除了。過了不久,羊羣開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損失還大。牧場主請來醫生對羊進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為什麼,疫病還是不斷髮生,沒辦法,只好請來一批專家會診。專家的結論卻是去請幾隻狼來,放回到附近的山裏去。原來,狼先前的光臨,對羊有着天然的“優生優育”作用。狼的騷擾,使羊常常驚悸奔跑,羊因之格外健壯,老弱病殘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個故事,十分耐人尋味。在生物鏈中,狼是羊的天敵。沒有了狼這個對手,羊羣就面臨着災難。有對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還有一個關於魚的某種效應的故事,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有誰知道?

曹俐:我知道這故事,不過不記得是什麼魚了……

吳宇(就坐在曹俐的前排,在她斷斷續續的講述中不斷補充):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沙丁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法讓沙丁魚活着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着回到漁港。祕密就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裏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鮎魚。鮎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鮎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沙丁魚就歡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鮎魚效應”。

師:非常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感謝對手!對羊是如此,對沙丁魚是如此,對牛羣也是如此。齊讀第9自然段,看看人到底做了什麼,人把自己看作了什麼。

(生齊讀第9自然段。)

師:當你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哪些字句最能觸動你的心?

沈遠祺:“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里去”。

師:説説這個句子特別觸動你的原因?

沈遠祺:因為它讓我感覺到因為一些人為的破壞,人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未來。

師:不錯,我們人為地消除危險,實際是在製造更大的危險:再也沒有未來可以期待!但是如果把這個意思直白地表達出來,就不一定有這種震撼人心的效果了。它的高明之處何在?

沈遠祺:“未來”本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作者把它具象化了,似乎它是一樣具體的東西,被河水沖刷到大海里去之後便不復歸來,它可能被河水消融吞蝕,也可能沉入河底,想要尋找它,便如大海撈針。所以特別可感。

師:嗯,沈遠祺對文字很有感覺。非常好。還有什麼句子讓你們有特別感覺的?

孫迎潔:“他不知道像山那樣去思考”。

師:山的思考是怎樣的?人的思考又是怎樣的?

生:人的思考是主觀的、自私的、膚淺的,貪婪的。

師:好,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認識去思考,實際上,人的所知是十分有限的。人又很貪婪,只圖眼前利益,不計長遠。那麼山的思考呢?

生:山的思考是客觀的、博大的、深刻的、長遠的。

師:對,“天之道利而不害”,“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山同樣如此。它不會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場考慮問題,它是博大的,它希望每一種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還有什麼句子嗎?

生:“清除了其牧場上的狼的牧羊人並未意識到,他取代了狼的調整牛羣數目以適應其牧場大小的工作”。

師:人取代了誰的工作?

生:狼。

師:是的。人以為狼越少越好,鹿越多越好。所以人越過了一個生態鏈,去完成本該由狼來完成的工作。殊不知,數量平衡是一種最奧祕的科學和最美麗的藝術,它需要不同物種的綜合效力。古希臘最早明確提出和諧思想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概括地提出了“數”的神祕論。他們認為,整個世界是由“數”組成的,世界的統一就是萬物之間數量關係的和諧比例,和諧產生了秩序。他們斷言:整個宇宙也是一種和諧的關係。他們認為天體星球間有一種數目比例關係,這種關係造成了一種天體的和諧。在天體運動中,各個星體在距離、速度、軌道、大小之間有一定的數學關係,這種數學關係不僅是科學的,而且具有審美意義。問題是,這種宏觀的科學和高端的藝術是人所無法運籌自如的,當人自以為是地去宏觀調控的時候,當人取代了狼的工作以為自己可以主宰這世間的一切的時候,其實,人就已經把自己看作了什麼?

生(齊):神(上帝)!

師:是的,人把自己當作了神,當作了萬物的統治者和征服者。而作者在他的書中説:“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已經知道(我希望我們已經知道)征服者最終都將禍及自身。” 而之前,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中也説過同樣的話:“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我們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讓我們齊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最後一段。)

師:結果是什麼?

生:太多的安全可能產生了長遠的危險。

師: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了什麼?

生:“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

師:好!誰來讀一讀這句話?這個句子的重音應該放在哪裏?

師讀:“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重音放在“和平”上)這樣對不對?

生:不對!

師:那應該怎樣讀?

生:“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

生:“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

師:好,有兩種讀法了!哪個正確?

生:第一個正確。因為強調了我們的自私自利:只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場考慮問題,不管後代的環境。

生:第二個正確。因為強調了我們的目光短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

師:説得都非常有道理,兩種處理方法都是可以的!因着我們的目光短淺,因着我們的認識侷限,我們的越俎代庖、我們的自作主張,便顯得自私、狂妄而愚蠢。這一切都是由於我們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我們和其他生命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我們到底是誰呢?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着怎樣的地位呢?利奧波德在他的書中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點擊幻燈片出示字幕)——

土地是一個由人與其他物質相互依賴組成的共同體,人是這個共同體中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

師: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生:宇宙萬物與人類都是相互依存、同體共生、不可分割的整體。

生: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和征服者,人是所有生命當中的一分子。如果人類毀滅了大自然,也就使得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生:共同體並不意味着各部分的價值、功能和作用是相等的,而是意味着每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並且各部分之間是互相補足的。

師:説得相當好!人不是主宰者,而只是其中的一員。無獨有偶,與利奧波德同一時代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人是“在”的看護者、鄰居和牧者(板書)。我們雖然是萬物之靈長,然而我們並非萬物的主宰,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生命這個“在”,尚且只有管理權而沒有所有權!我們與其他生命是夥伴的關係,是友鄰的關係,並且我們有責任看護他們,養育他們。如此,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才能達到和諧。利奧波德在他的書中還説(點擊出示字幕)——

“一個事物,只有在它有助於保持生物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的時候,才是正確的,否則,它就是錯誤的。”

和諧是前提,有了和諧,才可能有穩定和美麗。我們現在説要建設和諧社會,怎樣理解“和諧”?

生:保持一種平衡吧。

生:一種良性的循環。

生:我覺得是一種互為補益的關係。

生:我認為“和諧”首先應該是幾種完全不同的事物,卻又完全不至於衝突的一種完美並存的關係。

師:嗯,這種説法很有意思。也就是説和諧根本不是要求整齊劃一,恰恰相反,它強調多元,倡導豐富,只是,繁複卻不紊亂,多元卻不相悖,活力旺盛卻不互相沖突,是多樣性的統一。就像黑格爾在其《美學》中所説的:“和諧是從質上見出的差異面的一種關係,而且是這些差異面的一種整體,它是在事物本質中找到它的根據的。”他又説:“和諧一方面見出本質上的差異面的整體,另一方面也消除了這些差異面的純然對立,因此它們的互相依存和內在聯繫就顯現為它們的統一。”為了實現這個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奧爾多·利奧波德,這個被稱為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近代環保之父”的著名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在他近50歲時,購買了美國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個被人類榨取殆盡而遺棄的名為沙鄉的農場,從此開始了在沙鄉長達13年的恢復生態平衡的探索,他用全副身心經營着他的“桃花源”,直到去世。1949年《沙鄉年鑑》出版,被譽為“綠色聖經”。這是他多年觀察、實踐與思考的結晶,我們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他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了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

(學生的臉上浮現出種種表情:有被肯定的欣喜,有對黑格爾話語的思索,也有對利奧波德的崇敬和羨慕。)

師:其實,作者的思想並不新奇。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中國的老子就表達過這些觀點。(點出字幕)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意思是:要想取得天下而強行去治理它,我看他不會達到目的了。天下是個神聖的器物,是不可勉強治理的。強行治理的會敗壞它,強行控制的會喪失它。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意思是:道是永恆的、沒有名字可稱。它的本性純樸自然,雖然幽深微小,可是天下誰也不敢支配它。侯王若能守住它,萬物就將自動地歸順。天地間陰陽之氣相配合,因此就降下甘甜的露水,人們沒有誰去命令它,卻能自然分佈均勻。開創了體制,便有了名位。名位已經有了,這也就將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無爭,因此就不會有危險。

以上兩段話都是告訴我們:人對自然的利用應當適可而止,應當知道人是沒有能力主宰宇宙萬物的。如果人不去幹涉自然,自然本身就是完美和諧的。還有一段話:

卅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然埴而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思是:三十根條輻環繞一個輪轂,在那空虛處,(有軸)使車子得以運轉,成就了車的功用。烘燒粘土製作器皿上,在那空虛處,可以有容納東西的用處。開鑿門窗建造房屋,在那空虛處,有房屋讓人居住的功用。因此,實體“有”所以給人帶來利益,是因為空虛處的“無”起了作用。

“無”尚且有用,何況是“有”呢?人憑什麼認為狼是不必存在的呢?人的認識實在是有限的。我們以為無用的東西,不一定真的無用。譬如闌尾,日本人曾經風行在孩子剛出生時就割掉他們認為沒用的闌尾,以絕後患,現在科學研究表明,闌尾也是有用的。所以我們不能只站在自己的高度看問題,我們要像山那樣思考。

好,現在,我們再來討論開頭留下的一個問題:“山”這個詞可以用其他的什麼詞來替換?

生:文中的這些事情是發生在山野的,我由鮎魚效應想到,如果事情是發生在海里,也許標題就應該換成“像海那樣思考”了。

生:如果故事發生在天空中,可以説成“像天空那樣思考”。

生:我覺得作者並非是説要我們像山那樣去思考,而是説,要站在一個足夠的高度去看問題,視野要更為廣闊一些,考慮得更為全面一些。如果換成“像海那樣思考”或“像天空那樣思考”,意思其實還是一樣的。

師:説得真好!直抵問題的核心!沒錯,其實,如果我們追問到終極,這個標題可以一言以蔽之:像上帝一樣思考。

生:這不可能。

師:為什麼不可能?

生:我們不瞭解上帝,我們也不是山、海洋、天空,我們根本不可能像那樣去思考!我們是人,所以有人的弱點和侷限性!

師:沒錯。所以這個標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想想看為什麼是偽命題?

生:遠的不説,就當前而言,看看毒奶粉就知道為什麼是偽命題了。(生齊笑。)

師(亦笑):論據非常典型。是的,人類已經走得太遠,根本沒有退路。我們是唯物論者,所以我們相信這世界是物質的,所有的物質都會有毀壞的一天,它有終點。我們最樂觀的情形也只是讓這個世界順其自然地壽終正寢,然而我們最真實的情形是:我們的膚淺和貪婪加速了它毀壞的進程,讓它死亡的節日提前降臨!我絲毫沒有誇張,如果你願意看看這些圖片。(點擊顯示一系列環境污染的圖片,學生看得感歎欷噓。)

師:如果我們不懂得敬畏,世界終將讓我們懊悔。(點擊字幕)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頂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仰望,我們若能敬畏星空,俯首,我們若能呵護良心,我們身外的世界和內心的世界便都將是和諧美好的。如果我們能像陸熙故事裏的那個孩子一樣思考珠寶,去掉功利意識,世界便會因着我們的高貴而變得純淨。在大自然面前,我們要記住泰戈爾的話(點擊字幕):

我們最謙卑時,才最接近偉大。

在生態環保方面,德國和日本做得很好,德國教科書每頁的左上角都有一張小小的自然圖片,日本人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宣傳環保。希望同學們能夠用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的環境,不人為破壞,也不要自作主張好心辦壞事。讓我們以一首日本詩歌來結束今天的學習——

(齊聲誦讀)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湧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湧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3

教學設想:

《像山那樣思考》是美國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鑑》中收錄的一則隨筆。文章通過對一聲狼嗥的特寫,引出了關於生態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思考。文筆簡潔傳神,裹挾着作者深深的憂慮意識。作者把詩意的敍寫和深刻的生態憂慮雜糅在這聲狼嗥中,給人以靈魂的震撼。在教學中,要做足原點話題,即“狼嗥”;做活發散問題,即生態保護;做深探究課題,即人與自然的關係。同時,要特別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打造生態活力型課堂。

 教學目標:

1.通過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培養學生深入瞭解文章內涵的能力。

2.通過體味作者的生態倫理思考,提升學生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培養學生平等地看待自然萬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體味此篇文章詩意的語言,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活力思維。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義,分析領會其中飽含的生命內涵和生態意義。

2.體味作者的生態倫理思考,深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預習:1.字詞整理;2.課文讀兩遍;3.問題收集與整理

 一、導入:

美國好萊塢曾有一部科幻史詩大片《阿凡達》,影片展示了未來世界地球資源日益枯竭,人類為了掠奪新的資源,啟動阿凡達計劃,攻擊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達》雖然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卻給觀眾引出了人、自然和科學的話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人與自然的話題,那麼,這個話題是由什麼引出的呢?

——“一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請學生模擬一下狼嗥,以調動課堂氣氛。)

二、走近文本,聆聽“狼嗥”,感受“狼悲”

1.朗讀課文第1節,聆聽文中的“狼嗥”,體會語言詩意的悲壯。

“一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從一個山崖盪漾到另一個山崖,迴響在山谷中,漸漸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裏。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的迸發。”

明確:“不馴服的”即野性的,“對抗性的”即血性的。作品開篇就是對狼嗥的特寫,正像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一樣,這聲嗥叫首先帶給我們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樣,狼也是大自然的一個生靈,我們應該尊重它,應該平等地對待它。除了生命的意義,這聲狼嗥之中還有着更深層的內容,那就是對被蔑視的悲鳴。

請學生説有關狼的成語。

明確:長久以來,狼一直是一個被人類錯誤認識和對待的大自然的成員。從古至今,人們對狼就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憎惡情緒。古希臘寓言家拉封丹寫過許多關於狼的寓言,他筆下的狼,不是兇狠就是狡詐。明代蒲松齡在其名著《聊齋志異》中也有《狼》三則,通過描寫農夫如何機智勇敢來反襯狼的兇狠、狡詐和貪婪,把狼刻畫得跟凶神惡剎一般。翻開成語詞典,“狼狽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心狗肺”,帶“狼”字的貶義詞比比皆是。

2.聽到“狼嗥”,不同的聽眾有怎樣不同的反映或態度?

自然界其他成員: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獵人(明顯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懼)

——站在自身的角度:淺層、片面、主觀 自私 ,為了謀生,功利立場。

大自然:

——山(長久地存在着,從而能夠客觀地聆聽狼的嗥叫)

——站在自然的角度:深刻、長久、客觀 無私,懂得生命,生態立場。

我:

——認識到“山的祕密”,懂得了“山的恐懼”

——引起痛苦的回憶和反思,想起“綠光”,由聽覺的衝擊寫到視覺的震撼。

二、走入回憶,察覺“綠光”,懂得“山的恐懼”

1.請學生複述作者回憶的狼的故事?和文本中作者的記敍和描寫進行對比。

明確:作者將激情隱含於細膩的描寫之中,給了我們心靈的震撼。

2.在回憶中,我遭遇到了怎樣的狼?(請學生朗讀第4節寫狼的句子,然後將所有的“狼”字換成“狗”字再讀,體會這一段作者的用意。)

明確:發現狼時,狼毫無防範,搖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動;小狼則“喜氣洋洋地搖晃着尾巴,嬉戲着攪在一起”。此種情景,讓我們聯繫起小貓小狗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在作者筆下,狼與自然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

3.我為什麼會打死狼?

明確:“在那個年代裏,沒有人會放過打死一隻狼的機會。”(社會認識充滿着“傲慢與偏見”: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獵人的天堂。)“當時的我很年輕,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手癢的時候。”(我的年輕衝動,對自然的無知)

4.什麼使年輕衝動的我發生了思想的轉變?

明確:狼被獵殺時,老狼“眼中閃爍着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的綠光”,給了作者極大的觸動。

5.在人類的錯誤認識下,狼難逃被獵殺的命運,但是當人類一廂情願地消滅了狼之後,有沒有出現人們希望的景象?

明確:事與願違,狼被獵殺之後,鹿羣卻死了。這種割裂生態鏈行為的直接後果讓人類始料不及。大自然給人類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教育課,產生了“山的恐懼”。

《阿含經》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

6.文中有哪些話告訴了我們“山的恐懼”

明確:牧牛人取代了狼調整牛羣數目以適應其牧場大小的工作——人類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得不“越俎代庖”。

“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里去了”,高山植被和草原的破壞和退化,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恢復——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沙塵暴……人類的未來就像河水沖刷一樣在慢慢消失!

“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這句話該如何讀?重音放在何處?)

7.為什麼説“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

明確:荒野無人涉足,自足本真,萬物之間都是平等的,自然的秩序維繫着平衡,維護着和諧,能夠給人類以借鑑和警示。

利奧波德在他的書中説“一個事物,只有在它有助於保持生物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的時候,才是正確的,否則,它就是錯誤的。”

無獨有偶,與利奧波德同一時代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人是“在”的看護者、鄰居和牧者。我們雖然是萬物之靈長,然而我們並非萬物的主宰,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生命這個“在”,尚且只有管理權而沒有所有權!我們與其他生命是夥伴的關係,是友鄰的關係,並且我們有責任看護他們,養育他們。如此,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才能達到和諧。

三、探究質疑課題“三問”,課堂生成新問題

1.文章主旨小結:在狼的生命意義和生態價值的啟示下,利奧波德告誡人們:從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倫理的角度來看,我們並不比一座山高明。只有“像山那樣”,從生態的角度思考,尊重自然,與自然平等相處,大自然才能始終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之中。

2.課題探究質疑,讓學生主動思考。

誰要像山那樣思考?(人類、我、每個人)

能不能像天空一樣思考,像海一樣思考,像上帝一樣思考?(“像山那樣思考”是一種詩意的表達,警示人類應該像山一樣思考自身與萬物之間的關係。米蘭昆德拉“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3.出示材料:為了實現這個土地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奧爾多·利奧波德,這個被稱為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近代環保之父”的著名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在他近50歲時,購買了美國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個被人類榨取殆盡而遺棄的名為沙鄉的農場,從此開始了在沙鄉長達13年的恢復生態平衡的探索,他用全副身心經營着他的“桃花源”,直到去世。1949年《沙鄉年鑑》出版,被譽為“綠色聖經”。這是他多年觀察、實踐與思考的結晶,我們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他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了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

結合所給材料,生成新問題,如:

文章主旨有無時代侷限性?

面對現在的海洋污染、水資源緊缺、霧霾天氣,你認為僅僅“像山那樣思考”夠不夠?

你贊成人與自然平等的觀點嗎?

 四、結語

展示《阿凡達》經典台詞:能量在生物間流動,所有的能量都是借來的,早晚有一天要還回去。

展示“我們只有一個脆弱的地球”圖片。

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是脆弱的。透過這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我們或許已經感悟到了利奧波德“像山那樣”,從生態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相信,有了這樣的思想,我們就可以真正懂得“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合一”(莊子)的道理,保護自然,合理開發,在自然與現代文明之間從容行走,把現代家園變成和諧的樂園。在大自然面前,我們要記住泰戈爾的話:我們最謙卑時,才最接近偉大。

 五、作業安排:課外閲讀一首日本詩歌。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湧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湧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六、板書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4

【指導思想】

本專題人文素質教育設計的關注點是:加強自然美的審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並在此基礎上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在閲讀中陶冶性情,涵養心靈,體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養審美能力和欣賞個性,激發珍愛自然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新課程下,教師在要善於在“對話教學”中轉變角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閲讀,不斷要提高對話素養,增強語文教學的對話意識。

【教學目標】

(1)領會本文所闡述的道理對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的意義。

(2)瞭解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意識。

(3)滲透閲讀中的對話意識,提升學生的個性化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習“走進、讀懂”的閲讀方法

(2)體味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3)主要引導學生思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很高興和我們高一(8)班的同學來共同學習《像山那樣思考》

這一篇。

(二)解決字詞

學生齊讀 〈投影字詞〉

嗥(há)叫:號叫,大聲叫(多指豺狼等)。

馴(xùn)服:順從;使順從。

拾遺(í):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為己有。

毛骨悚(sng)然: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不堪(ān)教育:堪,可,能。如:堪當重任。

湍(tuān)急:水勢急。

餓殍(pi):餓死的人。

艾(ài)蒿(hā)

教師明確

(三)初讀感知

1、同學們自己讀了一遍,你們對本文初步的感受是什麼?有什麼第一印象?

2、一篇怎樣才算讀懂呢?怎樣才算真正讀進去呢?

讀出自己,讀出問題。

這是一種閲讀態度,一種閲讀體驗,

讀出自己——從文中讀出自己熟悉的或相似的生活、情感,或讀到引起自己共鳴或打動自己的一段話,一個詞。

舉個例子: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

除了讀出自己,我們還要讀出問題:這就是研究,對於沒有讀進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問題的。對,需要質疑,讀出問題,是質疑,是追問,是研究。

〈投影〉 讀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觸動心靈的地方。

讀出問題:不懂的地方,不同意的觀點、自己的見解。

讀出自己,是欣賞,是共鳴,是聯想,是審美。

讀出問題,是質疑,是追問,是研究,是批判。

好今天,我們就以這樣的態度——讀出自己;讀出問題,來共同學習《像山那樣思考》。

(四)朗讀,讀出自己,讀出問題。

朗讀,拿筆做兩件事。

把能打動你的某句,某詞勾畫,特別觸動你的語句,可以勾畫下來。

把你不理解的或者認為作者寫得有問題的地方勾畫出來。

(五)交流“讀出自己”

交流“讀出自己”:中哪些地方最打動你?

1、“我”對這聲狼嗥的認識,從文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作者對狼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從前認為自然界是被人類明智而高效的利用的,是應為大多數人提供最大的善,這種“善”即是認為狼是壞的捕食者,吃掉了對人們有用的鹿,該殺。

用文中的話説:“在那些年代裏,我們還從未聽説會放過打死一隻狼的機會那種事。”“當時我很年輕,而且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手癢的時期。那時,我總是認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獵人的天堂。”

我們憎惡狼,是因為它傷過過人類,我們對此總是念念不忘,但我們反過來想想,我們人類傷了多少隻狼呢,卻不曾有人提起。我們總講人類有情,有憐憫心懷,講求“道德倫理”,但當十餘種狼在地球上永遠的消失,當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滿世界的招搖時,我們還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説人類敬天惜物?

2、作者的觀點是如何轉變的?哪一刻,哪一場景觸動了作者的心靈?

明確:“閃爍着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的綠光”“在這雙眼睛裏,有某種對我來説是新的東西”“看到這垂死時的綠光時,我感到,無論是狼或是山,都不會同意這種觀點。”

3、作者獵殺狼的段落

温馨的場面,垂死時的綠光——對比

(六)讀出問題。

欣賞之外,還要讀出問題,學生提問,儘量讓學生回答,

1、狼嗥叫的內涵:·對人類捕殺的抗、不滿 ·對險惡環境的不屈服·痛苦、野性的呼喚 ·生命的存在和流逝 ·生態價值、生命的意義

2、為什麼只有山能聽懂狼的嗥叫?

客觀的。山的思考是一種具有生態保護的思考。

3、像山那樣思考?給我們的啟示?怎樣思考?

人怎樣處理與自然、自然萬物的關係。

4、如何理解梭羅的名言“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到了這一步作者又是怎樣認識狼的呢?

提示:荒野中的萬物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明確: 荒野中的萬物彼此之間都是平等的,無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萬物,與萬物應和諧相處,這應是我們從荒野中獲得的最大啟示。這樣我們便可明白作者對狼的認識已不再停留在對其生態價值的認識上,而是將其提高到這樣的高度:它與人一樣都是自然的一員,人與狼本質上是平等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類為本位的認識發展到萬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對自然萬物時所採取的平等態度,而我們也由此提高了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即人類只是萬物生靈中的一種,並沒有高高的凌駕於其他萬物之上的權力,人與自然是平等的,應和諧相處。

(七)師總結

1、憂與愛 從“狼的嗥叫”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狼、人)深深憂患和深沉的熱愛。

聯想:加拿大政府允許東部沿海獵殺海豹。幾十萬至上百萬頭血跡將大海染紅,冰面上留下長長的血痕,為了獲取巨大的商業利潤。藏羚羊是我國獨有的動物,1986年,3—5頭/公里2,90年代初0.2頭公里2,現在,幾近滅絕,一批批殘忍而貪婪的偷獵者獵殺藏羚羊獲取它的羊絨。

2、危機 人類一直把自己當作高於一切的自然的主宰,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征服世界,征服自然,不斷向自然索取,侵佔土地、森林、污染天空、海洋,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危機:沙塵暴、土地荒漠化、森林鋭減、海洋污染(赤潮)。用犧牲無可挽回的環境惡化為代價換取眼前安全,換取所謂物質文明的進步,<投影圖片>傷害自然也就是傷害自己。

3、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該怎樣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在面對自然萬物時並不比一座山高明,學會像山那樣的思考,平等的、客觀的對待自然中的萬物。珍愛自然就是珍愛自己。人屬於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投影圖片>然而,我們對就在我們身邊的那些不斷絕跡,不斷消失的生命無動於衷。什麼時候人類能尊重這同一片星空中的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正視自然的價值,珍視天地生靈。我們也渴望有蒼鬱的羣山,茂密的樹森,湛藍的天空,清流的水流的自然。

人是自然一切的主宰嗎?——平等觀

——像山那樣思考,與自然和諧相處,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保護自然。

(聯繫作者沙郡歲月,適時滲透。)

(八)延伸拓展

最後我們來看一首小詩,齊讀.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湧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羣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湧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九)推薦書目:

周曉楓《鳥羣》、《斑紋——獸皮上的地圖》

(十)結束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有自己的智慧的法則。當我們面對一株草,一棵樹,一窩螞蟻,一羣飛鳥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像山那樣思考。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5

授課人 孫蓀

授課時間 週三上午第三節

授課地點 高一(6)班

學習目標

1. 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2. 體會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3. 學習選取個性化的角度,表現哲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清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關係。

2.理清文章脈絡和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師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教會學生評點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本、研習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聲狼嗥上做文章。讓生沿着作者設定的切入點去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解文題)像山那樣思考,是指誰要像山那樣思考?人

“那樣思考”究竟是怎樣的思考?

二.自讀感知、剖析思路:

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小組合作),全文可分幾個部分,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三.研讀探究:

出示相關思考題,要求學生帶着疑問看課文,並小組討論、交流,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生讀1-2節)

1. 作者以一聲狼嗥開篇,那麼對於這聲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樣的反應?它們的反應和一座山的反應有什麼不同?

2. 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排比

排比句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 對這聲狼嗥,一般所能理解的淺層含義和只有大山才能聽懂的深層含義分別是什麼?

學生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作者得到這一認識(大山聽懂的深層含義)的由來?

談談狼的消失對自然,對人類分別意味着什麼?

(多媒體顯示問題)

1. 為什麼我們必須像山那樣思考?

2. 如果像山那樣思考,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大自然,怎樣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如果不能像山那樣思考,會有怎樣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講到的危害,你還能列舉出哪些?

四.拓展練習

閲讀一段材料,為20xx年“世界環境日”擬一個主題,並簡述理由。

19XX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並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如下:

19XX 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XX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XX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XX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XX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XX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xx 環境千年——行動起來吧!

20xx 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20xx 讓地球充滿生機

20xx 水——二十億人民之所繫

20xx 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任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6

教學目標:

1.瞭解利奧波德及他的“土地道德”。

2.整體感知文章的思想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3.把握文章的主旨,體味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的思考,明確“像山那樣思考”的意義。

4.瞭解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意識,加強學生生態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文章的思想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2.把握文章的主旨,體味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的思考,明確“像山那樣思考”的意義。

教學難點:

瞭解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意識,加強學生生態保護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觀看圖片,體會人類對自然的破壞。

二、作者介紹

奧爾多利奧波德(1887—1948),美國著名生態學家、環境保護主義理論家,長期從事林學和野生動物管理研究,被稱為美國野生動物保護之父。這位被稱為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書和五百多篇文章。l949年出版的《沙鄉年鑑》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書中記錄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各種生命之間彼此折射輝映的親知和體悟。文筆優美,思想深邃,被譽為“綠色聖經”。

三、朗讀課文

1.自讀課文,查找生詞。

2.藉助工具書,理順詞義。

積累詞語:

① 拾遺:①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為己有。如夜不閉户,道不拾遺。②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如拾遺補缺。

② 蜿蜒:①蛇類爬行的樣子。②(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

③ 蠕動:像蚯蚓爬行的樣子。

④ 餓殍:餓死的人。文中指餓死的鹿。

⑤ 無動於衷:心裏一點兒不受感動;一點兒也不動心。

⑥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3.自由朗讀,熟悉課文。

四、整體感知

1.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

明確:

第一部分(1-3)藉助一聲狼嗥而引起的反應,將深刻的生態倫理表達出來。

第二部分(4-9)講述狼被獵殺的命運以及狼被消滅以後留下的生態惡果。

第三部分(10)啟示人們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應該像山那樣思考要有生態意識。

2.文章題為“像山那樣思考”,那麼是什麼引發此種思考呢?即引發此種思考的緣由是什麼?

明確:是緣於人們對狼羣獵殺,緣於那一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

五、課文研讀

1.文章開篇就是對狼嗥的特寫,此段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明確:“深沉的”“驕傲的”“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哀”“蔑視”等,表現出這聲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號,更是它用來反抗的號角。

2.面對這聲狼嗥,留意它的有哪些事物,它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明確:留意它的事物可以分為兩類: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獵人”屬於一類,它們的反應是“明顯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懼”;

留意的還有“這座山”,它的反應則是“深刻的”“長久的”“客觀的”。

3.對這些事物來説,狼嗥有怎樣的意義。

明確: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戰與流血的預言

郊狼——得到殘羹剩飯的允諾

牧牛人——銀行赤字的壞兆頭

獵人——狼牙抵制彈丸的挑戰

山——“客觀地聆聽”

4.這裏運用了哪些修飾手法?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排比,增強文章氣勢。作者將一種深刻的生態倫理問題以及其形象而富有詩意的語言表達出來,引起讀者的關注與思考。

5.作者對狼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明確:先是隨波逐流,受社會大環境影響,肆意獵殺與破壞。

後來看到一隻垂死時的老狼眼中的綠光時,作者有所啟發,有所觸動。

6.作者原本認為“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獵人的天堂”當人們一個州接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後,天堂出現了麼?出現了什麼情況?

明確:

(1)植被遭到破壞

(2)鹿羣因缺少食物而大量餓死

(3)草原近期很難恢復

(4)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們將失去未來

7.“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了塵暴,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明確:人類將不再有未來!

8.狼嗥中究竟隱藏着怎樣的內涵呢?

明確:

① 保護生態平衡刻不容緩。

② 呼喚人與萬物之間的平等相處、和諧相處。

③ 飽含着生命意義和生態價值。

9.為什麼説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明確:由於人類不善於思考,缺少客觀的思考。

10.結合全文,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明確:要像山那樣思考:客觀、長久地、尊重自然法則。

六、拓展

觀看視頻《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加深體會。

七、作業

1.蒐集人類破壞環保的事例,加深感悟,並寫一篇“愛生活,愛環保”活動的宣傳稿。

2.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像山那樣思考

利奧波德

狼嗥——痛苦、反抗

生態惡果——人類將不再有未來

像山那樣思考

客觀地聆聽→尊重自然法則

《像山那樣思考》語文7

《像山那樣思考》這篇課文重點就在於讓學生提升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重視環保。

應該説,這是一篇比較嚴肅的文章。平時我上課的語言都是比較隨意的,這次我希望我可以改變這種不好的習慣,就從這篇課文開始改變。我發現,當我的語言變得正式的時候,學生也變得很嚴肅。他們有了想更深入地瞭解文本的念頭,正是這念頭使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地去閲讀文本,從而理解這篇課文的深刻內涵。安靜地思考,對於《像山那樣思考》這篇文章是很必要的。

另外,我提出了三個問題來串聯這篇課文的教學,即:1)山是怎麼思考的?2)狼的嗥叫中隱藏的內涵具體是什麼?3)人為什麼要像山那樣思考?這三個問題貫穿了整個課堂,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使課堂教學完整。這是我以後也要繼續堅持的。

標籤: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43ov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