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咕咚》教案(精選10篇)

《咕咚》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咕咚》教案(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咕咚》教案(精選10篇)

《咕咚》教案 篇1

設計説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中,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識字,如部件組合法、字理識字法、字族識字法、謎語等,通過同桌或小組討論、交流自主識字。同時採用指導觀察法,充分利用插圖,以圖帶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整個環節以朗讀貫穿始終,加深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導入:同學們,在森林裏的蘑菇屋內,住着一位可愛的朋友,(多媒體課件出示:一隻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麼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説什麼呢?

2.課件播放並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們,“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師導學:小兔子為什麼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麼?我們一起去森林裏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導學生説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因此,運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創設愉悦、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遊戲闖關,認識生字

1.教師設置闖關遊戲,(課件出示:咕咚探祕之旅)第一關——“神奇果樹林”。要求:認真聽老師範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自己拼讀,讀準字音。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圈畫生字:咕、咚、熟、掉、嚇、鹿、逃、命、象、野、攔、領。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可以用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讀一個字,我讀一個字。

(2)搶答讀字,看誰讀得準確。

4.學生彙報後,教師指導難讀、易錯的字音。

(1)翹舌音:熟shú。

(2)後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領lǐnɡ。

(3)整體認讀音節:野yě。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件,開始闖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同學,讀果子樹上的字寶寶。

7.小結:順利過關的小組很棒,大家看,這棵果樹碩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變成了一架飛機,我們坐着飛機來到第二關——“課文堡壘”!(課件出示:生字果子匯聚成一架飛機飛到第二關。)

設計意圖:運用闖關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能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同時,形成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相互幫助的學習氛圍。

三、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課件出示第二關闖關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複;知道“咕咚”是什麼,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麼。

2.明確要求後,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再次指導學生小組內互相讀課文,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認真傾聽,互相評價。

4.小組內評選出讀得最棒的同學一起去闖關。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選擇其中一個自然段讀給同學們聽。

(2)請回答問題:“咕咚”是什麼?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麼?(“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5.小結:各個組的同學們真的很棒。看,我們的“課文堡壘”被攻破了。(課件出示)我們跟隨小兔子一起去下一關吧!

設計意圖:在生字闖關成功的基礎上,迴歸到讀文。既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發了讀文的興趣。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四、方法識記,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第三關:書寫大贏家。要求: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記住這些字並把它們寫好。

2.課件出示:

(1)跟。

①引導學生説一説如何記住這個字,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記憶。

②指導學生觀察“跟”的特點,它的筆畫較多,需要注意右邊是“艮”。

③教師範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後學生書空、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

④組詞,説話。

(2)謎語:撇刀頭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鈎裏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

①出示謎底:象

②教師引言:“象”是個象形字,本課還有一個象形字“羊”,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變過程。(課件出示字的演變過程)

③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範寫,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裏的撇是一筆寫下來的,“羊”三個橫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④組詞:盲人摸象、氣象萬千、亡羊補牢、羊腸小道。

3.師生評價,優秀作品展示,順利過關。

設計意圖:低年級寫字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關係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功。教學中,在對生字充分認讀、課文內容大致瞭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記字、寫字,從而達到學生寫出規範、整潔的漢字的目的。

五、課堂小結,總結收穫

這節課我們的收穫可真不少,一起闖過“神奇果樹林”“課文堡壘”和“書寫大贏家”三個關卡,既認識了12個生字,又能把生字寫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課文中,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麼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麼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麼做的呢?故事的結果怎樣呢?你們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下節課,我們繼續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祕密。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引領學生回憶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同時又引出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節課的教學進行良好的鋪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鞏固字詞

1.教師激勵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同時隨機指導學生抓住個別詞語説一句話。

2.導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什麼是“咕咚”嗎?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麼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麼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麼做的呢?這篇課文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祕之旅。(課件出示:咕咚。)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的生字、新詞,以及課文的整體內容,既是對整篇課文學習的整體把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圖文結合學習,本課共有四幅圖,要求學生指出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一)閲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1),引導學生説出這幅圖上的內容。(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學生可以結合圖片理解重點詞語,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

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

4.教師提問: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麼?(對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裏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5.指導朗讀:“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二)閲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2)引導學生接着觀察圖上的內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來了。)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導朗讀:“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4.過渡:小猴子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裏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課件。)

5.指名彙報:這一自然段中“大夥”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們也跟着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6.課件出示“鹿”的字理演變圖,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馴鹿等,也可課件出示幾種鹿的圖片。)

7.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動物們為什麼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導學生比較“兔子”“小猴”“大夥兒”説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裏?(課件出示話語。)(小兔子只是説“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他們來了;其他的動物以為“咕咚”吃他們來了。他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課件出示“逃”,引導學生説出以“兆”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並一起總結兒歌加以區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揀四挑不夠;“兆”字加“足字”,跳來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趕快逃走藏起來;“木”和“兆”字做朋友,鮮桃結在樹枝頭。

10.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夥兒”説的話。

11.過渡:就這樣,很平常的“咕咚”聲,由於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麼龐大的動物也跟着跑起來。

(三)閲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3)引導學生猜猜圖中的小動物們在幹什麼。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野牛攔住了小動物們,討論“咕咚”。)

2.結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野牛”,擴詞“野”,認識“裏字旁”。

3.指名演示“攔”的動作,體會“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説話練習:指導學生用“先問……再問……最後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5.引導學生體會野牛問話的語氣。(野牛説的話的語氣應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四)閲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圖4)引導學生觀察最後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大夥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後,笑了。)

2.(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師引問: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實“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所發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為什麼都笑了?(他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後,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

4.引導學生説出“熟”的反義詞是“生”。

5.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麼?如,小猴想:我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設計意圖:在朗讀時,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要求學生步步上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聯繫實際想象説話,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閲讀積極性。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回顧整篇文章,思考從中有怎樣的收穫。

2.引導學生和文中的小動物進行對話,並模仿表演。

3.最後引導學生知道以後遇到事情應怎麼辦。(遇事先問個為什麼,弄清事情真相。)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繫,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拓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

四、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花瓶開花”遊戲:“嚇、怕、都、家”。

2.小組討論: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兒歌等方法。)

3.觀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師範寫,生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注意學生寫字姿勢。

5.展示學生的字,生生互評。

6.用生字組詞,説話。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參與到其中適當點撥、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生字,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師生互動更為融洽,效果顯著。

五、課堂總結,領悟道理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小兔子瞭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們以後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時,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這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領悟其中的道理,使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有效地結合。

《咕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

3、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教育學生聽到任何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從。

【教學重點】

藉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畫導入

1、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嗎?

2、教師導言:東西掉進水裏會發出咕咚的響聲,可就是這個響聲卻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嚇得撒腿就跑,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咕咚》。師板書課題並教讀:咕咚

3、認讀生字“咕、咚”,師相機講解:這兩個字可以組成“咕咚”一詞,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引導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解決。

(2)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組織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並評價。

4、組織採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齊讀課文,啟發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組織同桌互相説一説。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麼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邊範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咕咚》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主要故事情節,並進行表演,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2、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圖來複述故事;

2、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獅子),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帶。幼兒聽一聽磁帶中有什麼聲音?學一學這種聲音,並説一説這種聲音是什麼發出的。

小朋友們聽過“咕咚”的聲音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聽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故事圖片。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全面理解故事情節,學會角色對話。

① 小兔住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小兔為什麼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誰?狐狸説什麼?小兔怎麼回答?狐狸怎麼樣?

③ 路上它們又遇到了誰?小猴説什麼?狐狸怎麼回答的?猴子怎麼想的?又怎麼做的?

④ 後來又遇到了誰?它們怎麼説的?大家怎麼做的?

⑤ 最後,它們碰到了誰?説了些什麼?“咕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學會故事中的語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張張、一邊跑一邊喘氣、上氣不接下氣、東瞧瞧西望望。)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由於是從以故事形式而設計的,課堂氣氛活躍,準備也比較充分,幼兒都能夠根據圖意來複述故事,能夠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讓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想這節活動課會更加完善。

《咕咚》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文。

2、理解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麼,不要盲目地跟着別人跑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本教學的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後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地跟着別人跑,而要問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

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思路:

先借助漢語拼音讀文,初步感知文內容;接着指導學生帶着問題逐段閲讀文,進一步理解文內容,瞭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後用以“扶”帶“放”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自讀文《小牛站起來了》。

教學時間:

三時。

教學過程:

第一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題。

1上新前,老師想出個問題考考大家:一個木桶中,裝了滿滿的一桶水,假如你們把一塊石子扔進水中,這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咚,咕咚。)(板書:咕咚)就是這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幾種動物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想)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文,這篇文的題目就叫《咕咚》。

2這是一篇閲讀文。這篇文到底講了什麼事呢?下面請聽錄音。

二、聽全篇文的朗讀錄音,初步感知文內容。

要求:仔細聽,認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麼?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三、藉助漢語拼音,再讀文,初步瞭解文內容。

1、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你不理解的字、詞。

3、指名朗讀文,進行朗讀指導。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問題。

全文共有____個自然段,____幅圖,講了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後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沒有跟着跑。幫助大夥兒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導看圖,説清圖意。

出示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幹什麼、為什麼這樣”的順序,説説每幅圖的意思。

圖意參考:

1兔子聽到木瓜熟後掉進湖裏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攔住了大夥兒,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

4兔子領着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咕咚”是什麼,大家都笑了。

五、小結過渡。

剛才,老師和大家聽了錄音,讀了文,看了插圖,同學們對《咕咚》這篇文所講的故事有了初步的瞭解。這篇文中,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麼拔腿就跑,其它幾種動物為什麼也跟着就跑,野牛為什麼攔住它們,故事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下一堂再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

第二時

一、複習導入新。

1通過上節的學習,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

2這篇文講了什麼事情,它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文。

二、閲讀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麼?(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為什麼跑?(它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它有沒有仔細看一下?(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發出“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會怎麼樣?(害怕)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邊跑邊叫)(隨機理解:拔腿就跑)

5、它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麼?(對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裏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6、指導朗讀:“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三、閲讀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麼?(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來了。)

2、小猴為什麼也跟着跑?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猴聽了兔子的叫聲,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從小猴子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們來了,小猴子心裏會怎樣?(非常害怕)

4、指導朗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一下森林裏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

6、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怎麼樣?“大夥兒”指誰?(有狐狸、山羊、小鹿。它們也跟着跑起來,邊跑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夥兒”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們為什麼叫“快逃命啊”?(它們認為“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要來吃它們了)

8、比較“兔子”“小猴”“大夥兒”説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裏?(小兔子只是説“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其它的動物以為“咕咚”吃它們來了。它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夥兒”説的話。

10、就這樣,很平常的一聲“咕咚”聲,由於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一種很怪的`動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它們一個跟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也怎樣了?(跟着跑起來)

四、閲讀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麼?(野牛攔住大夥兒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

2、野牛為什麼沒有跑?它是怎樣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麼。它攔住了大夥兒)

3、(出示“攔住”一詞)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麼攔的?(讓學生通過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夥兒後是怎樣問的?(指導學生用“先問____,再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問____”的句式回答。)

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五、閲讀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掛圖4)這幅圖講了什麼?(大夥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後,笑了)

2、大夥兒是怎樣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比較朗讀後思考:

(1)木瓜為什麼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進湖裏為什麼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撞擊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麼?(“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所發出的聲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後,它們都怎樣呢?(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這裏的“大夥兒”指誰?為什麼都笑了?(“大夥兒”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後,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這時候,它們會想些什麼呢?(誘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着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麼,弄清事情真相)

六、總結文。

1、這篇文主要寫了兔子聽到“咕咚”的響聲,沒有弄明白,就邊跑邊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跟着跑起來,並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聽到後,一邊跑一邊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見了也跟着跑起來。野牛卻不這樣。他攔住大家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最後兔子領着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麼,不盲目地跟着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麼,別人怎麼説,也跟着別人怎麼説;別人怎麼做,也跟着別人怎樣做)

3、我們同學們以後遇到事情應怎麼辦?(遇事先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第三時

一、複述故事。

1、學生分小組試講故事。

2、小組推選代表上講台講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個同學為一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種動物的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三、輔導學生自學自讀本第19《小牛站起來》。

1、藉助拼音,讀通文,初步瞭解文內容。

(1)指名朗讀,老師糾正讀音。

(2)讀了這篇文,想想文告訴了我們一什麼事情?(小牛沒有聽烏龜的勸告,不怕摔跤,終於學會站起來了的事。)

2、對照插圖,找出與圖相對應的自然段。

(1)指名説説每幅圖講了什麼內容?

參考圖意:

①小牛學站起來,幾次摔跤,烏龜勸它別學了,小牛沒有聽從。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僅站起來了,而且還在練習走路呢!

(2)根據圖意找出相應的自然段。(1—4自然段;—7自然段)

3、指名讀後問題,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樣站起來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通過反覆練習,終於站了起來。)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失敗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咕咚》教案 篇5

學習目的知識與能力

1、憑藉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地跟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2、朗讀課文,並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學習時間:2課時。學習重點:

1、讀懂課文,並能悟出寓意。

2、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學習難點:

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學習準備:

4、幅插圖。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設疑。

今天我們學習第24課咕咚,這是一篇閲讀課。隨後板書課題。咕咚是什麼東西?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你們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就會知道了。

二、指導朗讀課文,按整體——部分——整體三步來指導。

(一)從整體指導讀課文。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一遍課文,標出自然段。

2、對照插圖讀一遍課文,找出課文共講了幾種小動物,能按出場順序説出來。

3、同桌共讀一遍課文,讀後互相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分段指導讀課文。可帶着課後問題讀,讀後再回答。

1、指名讀第1~2段。

(1)師問:咕咚指的是什麼?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

(2)師問:木瓜掉進湖裏的聲音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生答:這聲音很大很重。因為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的。

(3)師問:兔子為什麼跑?(課後第1題)

生答:兔子聽見這又大又響的咕咚聲很害怕,嚇跑了。

(4)指導看第一幅插圖。説説圖意。

舉例: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還沒有沉到湖底,濺起的水花還沒有落下來,兔子已經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邊跑還一邊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

2、指名讀3~4段。

(1)師問:小猴子為什麼也跟着跑?他還説了什麼?(課後第2題)

生答: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也跟着跑起來。他説:“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2)師問:還有誰都跟着跑起來?(課後第3題)他們又喊叫什麼?

生答:聽了猴子的話,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3)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兔子、小猴子和大夥喊叫的話讀一讀,並説説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最後一問比較難,老師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話都是越傳越走樣。因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説的,而他們的理解不一定對。他們不是有意造謠來嚇唬人的。

(4)指導看插圖

(二)。説出圖意。

舉例:很多野獸都跟着跑起來,它們全張着嘴喊叫,面帶驚慌的表情。

3、指名讀第5段。

(1)師問:獅子為什麼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課後第4題)

生答:因為獅子不知道“咕咚”是什麼,它在哪裏,所以它沒有跑。

獅子攔住小兔和其他動物,追問誰看見“咕咚”了。結果誰都沒看見“咕咚”是什麼,兔子只是説它聽見的,“咕咚”在那邊的湖裏。

(3)指導看插圖

(三),並説説圖意。

舉例:獅子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靜地攔住大家,追問誰看見“咕咚”了。

4、指導朗讀6~7段。

(1)師問:他們來到湖邊看見什麼?聽到什麼?生答:他們來到湖邊看見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聽見“咕咚”的聲音。

(2)師問:最後大夥兒為什麼都笑了?(課後第5題。)生答:因為大夥都明白“咕咚”是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不是什麼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們感到自己的行動十分的可笑。

(3)指導看插圖

(四),並説説圖意。

舉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獅子在嚴肅地講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麼了,不再驚慌,變得不好意思了。

(三)讓學生讀全篇課文,並回答問題。

1、大家齊讀一遍課文。

2、師問:你讀了這篇童話,懂得了什麼?

生答:我懂得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的跟別人跑,聽信謠傳,而要問個為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第二課時指導作業:

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課後第2題。)

(一)分段讀課文。1~2、3~4、5、6~7段。

(二)讓學生看着插圖試着説説這個故事。(自己準備)。

(三)按照課後第1題的5個小問題的順序同桌互説,互相幫助講故事。

(四)指名講故事,大家評論講得如何。

(五)請1~2人到前面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二、讓同學回到家裏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講給同院的小朋友聽。

《咕咚》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着、兔、夥、鬆、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瞭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瞭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情真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於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麼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認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互相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願意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着讀課文,互相評一評,讀的好在哪裏,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讀好的。

3、朗讀檑台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家”“怕”擴詞。

2、同桌間説一説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3、師範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勢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一、激趣複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着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可就是這個聲音,卻讓森林裏小動物們,(引導説到“亂哄哄”)為什麼呢?

二、創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聽到聲音,小兔什麼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麼?小兔為什麼害怕?你也有過嗎?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急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嚇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緊張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5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們是怎麼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們有什麼不同?它是怎麼做的?(追、問)讀5然段,劃出描寫野牛的句子。

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野牛的表情有什麼不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麼?(慌慌張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慌張張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6―7自然段

“咕咚是什麼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瞧,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麼,為什麼?(沒思考)怎麼辦呢?讀6、7自然段。

這時,小動物們會説什麼,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深化

1、現在,你最想對誰説句話,説什麼?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四、佈置作業

1、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填到“詞語花籃”中。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同步讀本》中的《數星星的孩子》。

板書設計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靜

大夥兒一個跟着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教學反思: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節,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着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麼大,為什麼也嚇得跟着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認為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着跑。”我在心裏為學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後一個環節,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為什麼也跟着跑啊?”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説:“因為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學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高潮,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為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咕咚》教案 篇7

一、複習導入

1.認讀生字,組織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

2.指導讀好這些詞語或短語: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攔住、拔腿就跑、可怕極了。

二、整體讀文,理解內容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2)課件出示木瓜圖,認識木瓜。

2.讀2~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為什麼跑?

(2)引導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麼樣的東西?

(3)小結:是呀,在他們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們才會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啦!咕咚來啦!”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

4.教師:其實,這些動物見過咕咚嗎?

5.討論:為什麼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嚇得跑起來?

6.全班齊讀5~7自然段。

(1)指名反饋:野牛為什麼沒跟着跑?

(2)教師:對,野牛想弄清這咕咚到底是什麼,結果真相大白了,那麼這咕咚是什麼呀?

(3)理解“攔住”。

7.分角色讀課文。

8.談收穫: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9.教師小結。你看,兔子沒弄清什麼是咕咚就亂跑,猴子、小鹿自己沒看見,只是聽見別人喊也跟着跑起來,結果呢?唉,虛驚一場。

三、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學生分小組試講故事。

2.小組推選代表上台講故事。

3.以八個同學為一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種動物的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四、板書設計

20.咕咚

木瓜

害怕、逃跑笑了

《咕咚》教案 篇8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學習“?” 、“?”兩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進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麼回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分組表演,實現師生多邊互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凡事要講根據、眼見為實,不能道聽途説,盲目地下結論。

根據這三個維度的目標要求,我採取激趣促讀、創設情境的教法,做到教與讀結合、扶與放結合。引導學生採取自學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來學習這篇課文。力求建設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讓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一、識字、寫字。

二、理解並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表演課文。

教學難點為:

瞭解課文主旨,體會“聽到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情的真相。”

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初讀課文,理清層次,通過合作學習,將課文中的大量對白組成小劇本,進行表演,再以句帶段,以讀帶講,深入分析課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書寫生字。運用多種形式,將枯燥的生字教學滲透於有趣的遊戲、情境之中,通過摘木瓜、開火車的遊戲,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生字。

以下我着重對第一課時的教學做進一步説明。

一、 創設情境,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正因為如此,我運用激趣導入,進行猜謎語、聽聲音比賽。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渠道運作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而且我還特別設計了個別聲音用耳朵比較難以辨別,學生只好用眼睛揭開謎底,從而初步接觸課文“眼見為實”的主旨。最後出示“咕咚”的聲音,讓學生猜猜這樣的聲音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模擬發“咕咚”聲,從而引出課題。並且告訴大家:千萬別小看這個有點奇怪的聲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呢。

二、 初讀感知,理順層次。

通過教師的範讀和學生自讀,讓學生解決三個問題。

1. 文章有多少個自然段落?

2. 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動物?

3. 根據插圖,複述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這個環節中,儘可能多的讓學生複述故事,出示課文中的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幹什麼、為什麼這樣”的順序,完整地説説每幅圖的意思,並且集體評議。發揮師生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認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並且為下一步的合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摳對白,製作小劇本

善於讀書的人,會把書越讀越薄。意思就是説在理解的基礎上,要自己會歸納和總結。善於學習的人,同樣會把課文越學越精簡。這篇長課文,情節卻很簡單,對白比較多,我便引導學生自己用筆劃出所有的對白,組成一個小劇本,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薰陶感染和示範作用,因此,我通過插圖和創設情境,讓學生把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經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表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表演,小組和小組之間的表演等多次反覆的朗讀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來體會短小的劇本所表達的故事精髓。

四、 分組合作學習

葉聖陶先生曾説:教是為了不教。而傳統的教學弊端在於:教師用煩瑣的教學分析佔用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事實上,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當學生有迫切的學習興趣,並且這篇文章又簡單易懂,我便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夥伴;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方式。使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互動的局面,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

有了小劇本作為主線,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者幾句對白,找到課文出處,學習探討整個段落中小動物的心理活動、動作反應、表達情緒的關鍵詞、朗讀的語氣等等。

通過小組討論,孩子們在全班交流了學習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對白,出現在第二自然段,孩子們緊扣“撒腿就跑”的這個動詞,抓住小兔膽小的心態。充分發揮想象,“咕咚”究竟是個如何可怕的東西。學生還能結合生活實際,形象地模擬“撒腿就跑”這個動作。其他動物的盲目跟隨、慌亂緊張,獅子的好奇大膽、要一探究竟的場景都在合作學習中一一再現。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情感體驗之後,帶感情朗讀便水到渠成。此時再次讓學生整體朗讀全文,進行總結,完成“總—分—總”的課文學習結構。

五、 動腦動口,昇華主旨。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綜合性學習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並結合社會活動,用語言或圖文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所以在《咕咚》這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組問題,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並給孩子留下情感發揮的餘地。

1.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種動物,為什麼?

2. 你想和他們説些什麼?

3. 以後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通過課文的學習,和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領悟到“凡事要動腦筋,要眼見為實,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道理,使課堂有效地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六、 作業練習,課內外結合。

我設計了讀一讀、説一説、演一演、評一評等自主選擇練習,體現了學習的層次性、綜合性。

《咕咚》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熟”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跟”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片、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瞭解故事內容。

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麼聲音?(咕咚、咕咚)(板書:咕咚)對,就是這個聲音嚇跑了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自主讀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

2.不會讀的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確。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3)藉助連環畫,圖文對應學習,讀懂故事內容。(或根據學生已有的讀連環畫的經驗——“段落之間有空行”來判斷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藉助插圖,學習第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麼了?從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誰聽見了小兔子的喊聲?(小猴子)他又是怎麼做的?

出示: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麼?

(4)聽到他們的喊聲,還有誰也跟着跑起來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

2.出示課文插圖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根據這些動物們的表情,猜猜他們會説些什麼。(學生大膽想象)

(2)引導學生朗讀第1~4自然段,體會小動物們害怕的心情。2.哪些動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3.小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是因為。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嚇”“怕”“跟”三個生字,組詞,觀察結構。

(1)三個字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2)“跟”字複習足字旁筆畫的變化,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

2.教師範寫,講解要點。(“嚇”左窄右寬,“怕”左窄右寬,足字旁最後一筆是提。)

3.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咕咚》教案 篇10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咕咚》一文,誰知道“咕咚”是什麼?小動物們聽到“咕咚”都是什麼反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二、藉助插圖,學習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圖,學習第5自然段。

(1)小動物們知道“咕咚”來了,全都嚇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沒有跑,他把大夥兒攔住了,我們看看野牛是怎麼説的。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這些話分別是誰説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出來。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自由讀第5自然段,把小動物們的對話讀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圖,學習第6~7自然段。

(1)聽了野牛的話,兔子領着大家來到了湖邊。他們看到了什麼呢?我們趕快讀讀第6自然段。

(2)讀了第6自然段,誰來説説大家看到了什麼?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了嗎?

(3)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為什麼大夥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小動物,在親眼見到什麼是“咕咚”後,你心裏會想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這個“笑”既是虛驚一場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結:通過這件事,動物們懂得了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回顧課文,思考有哪些收穫。

2.分角色進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後遇到事情先問為什麼,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張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畫較多,梳理筆順。

家:,10筆。

象:,11筆。

“都”字左寬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錯位。

2.教師範寫,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3.教師巡堂指導。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後做事要向野牛學習,聽了別人説的話也要動腦筋思考,別人説得對還是錯。回去以後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lr7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