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咕咚》教學反思範文

《咕咚》教學反思範文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使幼兒明白: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咕咚》教學反思範文

從畫面上看,每張畫面上的小動物都是黑白色的線描畫,線條非常流暢,改變了孩子以往的閲讀習慣:孩子們以前看到的都是彩色的畫面,而現在看到卻是黑白的畫面,一下子就能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非常想看下去。

教學開始部分我採用情景導入法:讓幼兒親自用耳朵聽“咕咚”的聲音,然後教師扮演小老鼠,做出嚇一跳的表情,同時提出發散性問題:“小老鼠為什麼會嚇一跳?”讓幼兒盡情的去想去説。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法一下子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他們紛紛大膽猜測,為學習《咕咚》注入了動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中我找出重點頁面:1、小老鼠跑遇到第一隻小動物:小兔。拋出問題:A、小老鼠遇到了誰?B、小老鼠會怎樣對小兔説?C、小兔害怕嗎?D、從哪裏看出小兔很害怕?E、小兔會怎樣做?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充分想,幼兒充分的説,一步一步,循循漸進,幫助幼兒理解了畫面內容。從而為學習遇到小羊、狐狸等小動物埋下了伏筆。因為後面遇到的小動物,旁白和對話幾乎是重複的語言。2、出示大熊:大熊的出現是這個故事的轉折點,孩子們也很好奇。於是我讓幼兒猜:“大熊害怕嗎?”孩子們議論紛紛,發生了爭執。這時,我讓幼兒觀察大熊的表情,通過我的引導,孩子們幼兒共同的答案,繼續探究大熊會怎樣做?兩張重點頁面的`出示,是本節課出彩的地方,使幼兒學習本次繪本,不僅有了興趣,而且還有知識能力的提高。

表演繪本,我給孩子們準備了胸飾:老鼠、兔子、狐狸、山羊、豬、斑馬、大熊各一,其餘的孩子都來扮演青蛙。繪本的表演,使幼兒繪本內容有了更深的瞭解。

通過本次教學,我發現,孩子們在説“快逃!”時,把“逃”字都説成了“跑”,是不是孩子對“跑”字的理解更直接、更具體呢?“逃”字太抽象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v2lp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