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語言:咕隆—咚

大班語言:咕隆—咚

設計思路:

《咕隆—咚》來源於《我們的城市》主題活動,城市在孩子眼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如何讓選材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能有感性的認識是我這次活動的主要出發點。《咕隆—咚》這一活動就是源於一次區角活動中孩子交流自己使用自動投幣機的談話內容。

“二期課改”強調孩子的自主探索意識,老師位置的退後,而大班孩子正處於一個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階段,充滿探索意識,同時也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這樣的年齡特點,我在目標的設置上,更多的是讓孩子積極思維,勇於交流,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機會。同時,通過在個別化學習中投放材料、觀察交流我發現班裏大部分孩子都有使用過常見自動投幣設施的經驗,如買零食、買地鐵票、買火車票等,孩子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可是孩子對於自動投幣設施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沒有較深的體會,只是覺得投幣過程的快樂,所以我想通過這次集體活動對孩子進行一次經驗的提升,讓孩子通過活動體會到自動投幣設施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自動投幣設施,體會它給我們帶來了方便。

2、交流使用投幣設施的經驗。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咕隆—咚》動畫;各種自動售貨機的照片;關於一些不常見的投幣設施的錄像。

經驗準備:認識並體驗一些常見的自動投幣設施。

重難點:

交流使用投幣設施的經驗,體會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過程:

一、故事中的“咕隆—咚”

1、師:聽到“咕隆—咚”這個聲音,你會想到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播放視頻《咕隆—咚》,提問:小老鼠一開始撿到錢準備怎麼樣?後來這枚硬幣掉進哪裏啦?

3、小結:小老鼠碰到的是一台自動售貨機。這種把硬幣投進去,就可以自動賣東西給我們的機器,叫自動售貨機。在這個機器上有投幣口、選擇物品的按鈕、還有取東西的取物口。

二、我們知道的“咕隆—咚”

1、説一説:你在哪裏看到過這種機器?

小結:原來在公園裏、學校裏、馬路邊、醫院裏、地鐵站裏都會出現自動售貨機。

討論:為什麼這些地方要放自動售貨機?

小結:這些地方都是公共場所,人很多,為了方便有需要的'人,所以在這些地方放上自動售貨機,這樣可以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

2、今天趙老師也帶來了許多自動投幣機。出示自動投幣設施的各種照片,幼兒從中選擇自己用過的自動投幣設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使用感受,也可以就沒有見過的自動投幣設施向同伴和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提問:説説這是什麼投幣機?有什麼用處?是怎麼用的?)

小結:我們看到了許多投幣機,不同的投幣機,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有的帶給我們快樂,有的讓我們變得更舒適,這些投幣機使用起來都十分方便、簡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3、討論自動投幣設施和售貨店的不同。

小結:自動投幣設施的服務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能提供服務,更方便快捷,也不需要營業員,節省了人力資源。

三、我們不瞭解的“咕隆—咚”

看錄像,瞭解生活中不太常見的投幣機,如:自動洗衣機。

小結:剛剛我們認識和了解了各種投幣機器,我們自己只要通過投幣就可以讓這些機器為我們服務和提供需要的東西,不需要麻煩別人為我們服務,真的很方便。

活動延伸:

除了投幣機,還有什麼更方便、更先進的售貨方法?(如網上購物等。)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帶給我們方便的新鮮事。

活動形式:

個別化學習活動

年齡段:

大班

階段目標:

1、敢於嘗試探索新材料,安靜專注參與活動。

2、鼓勵同伴間互相幫助學習,樂於和同伴分享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世界真奇妙——探索區:

放大鏡、撲克牌、鎖頭、吸鐵石、地球儀、世界地圖、自制操作材料等。

2、藝術作坊——美工區:

花瓶(刮蠟畫)、青花瓷(油性筆畫、顏料畫)、摺紙窗花剪紙)、京劇臉譜(對稱畫)、天安門(裝飾圖)、蠟筆畫。

3、陶藝坊——泥工區:

面泥、牙籤、小工具等。

4、心靈手巧——益智區

中國拼圖、世界國旗配對、圖形編織、小動物找家(加減運算)、單雙數分類、按規律串珠、各類自制材料、枱曆加減法等。

5、大一達人秀——表演區:

小樂器、敲鑼鼓、拉鈎鈎(歌表演)、娃哈哈(舞蹈)、北京的金山上(舞蹈)、跳房子(不同形式唱法、音樂遊戲)。

6、看看説説——語言區:

百家姓、偏旁對對碰、量詞配配對、反義詞大對決、動物世界、傳統節日等。

7、快樂書屋——閲讀區:

各類圖書、自制卷軸書、報紙雜誌等。

8、下棋區:

飛行棋、中國象棋、五子棋、鬥獸棋、動物棋等。

重點觀察:

音樂區、探索區、閲讀區

重點指導:

探索區、閲讀區

講評要點:

1、教師拿出探索區的一份材料,請幼兒交流你是怎麼玩的?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2、請表演區的小朋友介紹今天表演了什麼節目?是如何表演的。

標籤: 語言 咕隆 大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mmn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