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前一次課對詩歌進行了整體感知和把握;本次課賞析詩歌第二段對琵琶演奏的描繪,領悟詩句以聲喻聲,以形寫聲的特點,領會本段名句在其它語境中的運用,並在此基礎上研討文學作品中抽象事物具體化及作品間借鑑、引申、創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領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特點;語言的積累、感悟、引申、應用。

教學步驟:

一 引入:

温州是全國知名的經濟發達地區,因為這兒有許多著名的民營企業,如正泰、奧康等,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國,因為這兒孕育出許多不朽的作家作品,如屈原的《離騷》,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企業著名是因為它創造了在大量物質財富,而作品不朽是因為它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在於它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至今仍會讓我們享用不盡。而這一篇不朽的《琵琶行》究竟有何感染力和表現力,它的妙處何在呢?下面我們通過學習本篇對琵琶聲的描繪,將會領悟到它的妙處所在。

二 音樂描繪賞析;從以下方面賞析第二段中的琵琶聲描繪:

1 多層次摹寫聲音:文章描繪音樂並非籠而統之,而是按一定的層次結構,從開頭出場到未尾餘韻,中間摹寫三個樂段,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根據提綱摘錄相應詩句

2 以聲喻聲,以形寫聲:詩中用哪些其它聲音比喻琵琶聲?

這些聲音有何特點?

3 象聲詞增加樂感:劃出象聲詞。

4 側面烘托魅力:標出相應詩句。

三 揣摩詩句的引用、引申:

這首詩這一段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許多賞析的點,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語言材料,讓我們沿用至今,時常引用、引申,如:

此時無聲勝有聲、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在所發資料上作練習,在空缺處選擇以上三句詩中的其中一句填上:

1 叫你出吃飯,卻讓人等那麼久,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呀。

2 這項法案歷盡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後才得以通過,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3 男大當婚,去相親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的。

4 袁世凱一心想當皇帝,已經急不可待,卻“猶抱琵琶半遮面”,弄出一番“勸進”的醜劇。

5 琵琶聲停了,沒有喝彩,沒有驚歎,但“此時無聲勝有聲”。

6 山無言,地無語,天垂淚,沒有人哭泣,雨中的人們一片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發。

辨析:詩句在引用的過程中有時意義有所引申,注意它們意思的細微變化。1句用本義,多次召喚才出來;2句引申為歷盡曲折後產生結果;3句接近本義,偏重於害羞神態的描繪;4句取故作掩飾,遮掩、掩蓋之意;5句指在無聲中更加沉迷陶醉;

6句指在無聲中壓抑悲痛,原句指在無聲中更顯出愁緒傷感。

四 抽象事物形象化(化無形為有形):

不具體可感,不能呈現鮮明視覺形象或不具體可感的事物即抽象事物。

接下來我們將課內研討的這兩個問題聯繫課外的材料研究一下,首先是詩歌描繪音樂時最主要的寫法特點:運用比喻,將抽象的無形的琵琶聲具體形象化,其實,這種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方法運用很普遍,如:

1 當頭棒喝 迎頭突然大喝一聲,如當頭一棒。

餘音繞樑 聲音延綿不絕,給人印象深刻。

2 不僅是聲音,其它任何抽象無形的事物,如思想、情緒、時間等,都可以形象描繪,請簡析以下句子抽象事物具體化的寫法。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3 分析下面詩歌,哪句將哪一種抽象事物形象化了,標示相關詩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橋夜楓泊〉〉張繼

4 研討流行歌曲《濤聲依舊》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問題:將運用抽象事物形象化寫法的句子標示出來。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温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   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是否還會是一片雲煙,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後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5 研讀《鄉愁》,簡要分析一下這首詩抽象事物具體化的寫法特點:

運用比喻,將鄉愁比作(   )、(   )、(   )、(   )四個具體可感的形象,激發人想象表現鄉愁的四幕場景:貼郵票給母親寄信;握船票登船去見新娘;看墳墓祭奠母親;望海峽不能團圓。

五 引用、引申、創新:

運用課外材料繼續探討引用、引申的問題。引用,將詞句借用過來時意思沒有多少變化;引申則是在引用過程中詞句意思有所發揮、變化。剛才探討過這一問題,現再舉一例,如《詩經》中《鄭風.子衿》一句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指女子忘不了男子的衣領,   忘不了男子的容顏,與這個意思相照應的還有香港歌星王菲唱的一首歌,“忘不了你白色襪子,忘不了你身上味道”。但曹操在引用這句話時,加以了改換。(背《短歌行》)曹操在詩中引用這句話,不是表達女子對男子的牽掛,而是推陳出新,表達一位政治家對賢才的傾慕與牽掛。

能夠恰當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引用、引申,緊跟的一步自然就是創新了,下面我們研究一下手中幾項材料之間的引申、創新問題。

研討《濤聲依舊》與《楓橋夜泊》的聯繫,歌詞對古詩引申最明顯的是哪一句詩:   

 ;古詩通過敍寫景物寄託    ,歌詞則表達出對      的感慨。

研討《濤聲依舊》與《鄉愁》的聯繫,歌詞借用了詩歌中表現鄉愁的四個意象(事物)中的一個,是哪一個意象:    。

六 寫作片斷訓練:選擇一種抽象事物,運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寫一個片斷或幾個句子。

鄉愁、真情、往事、憤怒……

七  小結:這次課賞析了詩中的音樂描繪,着重研討了第二段化無形為有形的寫法,並向課外作了一些引申,如果同學們能得法於課內,運用於課外,那麼我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作品,都會獲取自己獨特的體會。

      

《琵琶行》課堂訓練設計

一 音樂描繪賞析:

1 多層次摹寫:根據層次結構提綱摘錄相應詩句。

        移船相見,歌女出場:

        調絃校音,情隨聲出(序曲):

        演奏名曲,傾訴悲情(總寫):

        珠落玉盤,急切愉悦(第一樂段):

        幽咽凝絕,幽愁暗恨(第二樂段):

        鐵騎突出,激越雄壯(第三樂段):

曲終收撥,戛然而止(曲終):

江心月白,餘韻無窮(魅力):

2 以聲喻聲,以形寫聲;詩中用哪些其它聲音比喻琵琶聲:

                                                                          。

3 象聲詞增加樂感;寫出詩中的象聲詞:                                。

4 側面烘托魅力;寫出側面烘托琵琶曲魅力的兩句詩:

                                       。

二 詩句引用、引申;選擇合適的詩句填空:

  A 此時無聲勝有聲、 B 千呼萬喚始出來、  C 猶抱琵琶半遮面

  1 叫你出吃飯,卻讓人等那麼久,真是“                ”呀。

2 這項法案歷盡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後才得以通過,真是“            ”。

3 男大當婚,去相親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                ”的。

4 袁世凱一心想當皇帝,已經急不可待,卻“               ”,弄出一番“勸進”的醜劇。

5 琵琶聲停了,沒有喝彩,沒有驚歎,但“                ”。

6 山無言,地無語,天垂淚,沒有人哭泣,雨中的人們一片沉默,“               ”,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發。

三 研討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特點:

   (一)

離愁漸遠漸無窮,             右邊詩句將“愁”這一抽象事物

迢迢不斷如春水。《踏莎行》歐陽修    進行形象描繪,請從修辭和表達效果

問君能有幾多愁,             角度略作分析: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李煜

            (二)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標劃出歌詞中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江楓漁火對愁眠。                        詩句。

   姑蘇寺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 濤聲依舊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温暖我的雙眼,           標劃出歌詞中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詞句。

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

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是否還會是一片雲煙,

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張笑臉,        

許多年以後,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複昨天的故事,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四)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詩歌運用比喻,將鄉愁比作      、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       四個具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體可感的形象,激發人想象出凝聚着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鄉愁的四幕場景:貼郵票給母親寄信;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握船票登船去見新娘;看墳墓祭奠母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親;望海峽不能團圓。

    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四  研討作品間的引申、創新:

    研討《濤聲依舊》與《楓橋夜泊》的聯繫,歌詞對古詩引申最明顯的是哪一句詩:   

 ;古詩通過敍寫景物寄託    ,歌詞則表達出對      的感慨。

研討《濤聲依舊》與《鄉愁》的聯繫,歌詞借用了詩歌中表現鄉愁的四個意象(事物)中的一個,是哪一個意象:    。

五  寫作片斷訓練:選擇一種抽象事物,運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寫一個片斷或幾個句子。

鄉愁:

真情:

往事:

憤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7o3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