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訴訟標論文

淺談訴訟標論文

在民事訴訟的研究領域,訴訟標的這個概念是一個關涉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問題,它不僅是法院的審判對象、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同時也是判定當事人是否重複起訴,訴的合併與分離以及既判力客觀範圍的根據,因此“訴訟標的的概念,對於學習和研究民事訴訟法的學者來説就像一座必須經過的橋。”[1]但是我國的理論界卻不太關注於訴訟標的的研究,大多學者都將訴訟標的定義為:雙方當事人發生爭議而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實體權利義務關係。[2]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而且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存在對訴訟標的理論的忽視以及對訴訟標的的認識和處理上存在混亂性的和模糊性。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認識訴訟標的的理論價值,努力構建與我國民事訴訟實踐相適應的訴訟標的的理論體系。

淺談訴訟標論文

一、訴訟標的的學説介紹

隨着訴訟觀念的改變以及訴訟標的理論研究視角的調整,各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圍繞着訴訟標的含義和識別標準,對訴訟標的的理論進行了富有價值的研究,主要經歷了以下三種學説階段:

1、舊實體法學説

即傳統的訴訟標的理論,也稱為權利請求保護説。由德國法學家阿道夫瓦希首創,並由赫爾維希最終完成這一理論。該學説認為,訴訟標的是原告在訴狀中所提出的一定實體法上的權利主張。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是實體請求權,根據這一識別標準,在同一個民事案件中,有多少個實體請求權,就會有多少個訴訟標的。論文參考網。這種學説優勢在於:有利於法院進行裁判,法院只需識別當事人提出的實體請求權來確定自己的審判範圍和審判對象;有利於當事人實施其訴訟行為,這雙方當事人只須將對方當事人的實體請求權作為攻擊點來識別,對對方當事人實施防禦性的訴訟行為;有利於確定既判力的客觀範圍,只有經法院生效判決裁判的訴訟標的,才有既判力的效力。但是該學説也有其不可彌補的缺陷:首先,增加了當事人的訴累和法院的訴訟成本。其次,不符合民事訴訟解決糾紛的目的,由於同一案件事實當事人可以提出數個實體法上的請求權,並可以依次提起訴訟,容易導致前訴的生效裁判不能真正的解決糾紛,法律秩序無法得到安寧。

2、訴訟法學説

由於舊實體法受到學者們的質疑,有些學者選擇將訴訟標的的概念與民事實體法上的權利加以分離,從訴訟法角度來研究訴訟標的。訴訟標的的識別不能以實體法上請求權為根據,而只能以當事人所陳述的事實理由和訴的聲明為根據,由此產生了二分肢説和一分肢説:

二分肢説將訴的聲明和事實理由作為兩個同等重要的構成要素來定義和識別訴訟標的。[3]訴訟標的由訴的事實理由與訴的聲明所決定,相同的事實理由和相同的訴的聲明只會產生一個訴訟標的。在請求權競合的情況下,不管存在多少個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只要訴的事實理由和訴的聲明構成一個訴訟標的,就只存在一個訴訟標的。這個學説有利於克服舊實體法學説多個請求權競合的問題,但是如果同一訴訟請求或同一訴的聲明給予不同的事實理由的話,仍然會構成多個訴訟標的,這是其缺陷。

一分肢説又稱訴之聲明説,認為訴訟標的就是在訴的聲明中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加以裁判的請求。論文參考網。因此只保留訴的聲明作為識別訴訟標的的唯一標準。論文參考網。在以同一給付為目的的訴的聲明中,即使存在數個不同的事實理由,仍認定為一個訴訟標的。該觀點克服了二分肢學説產生多個訴訟標的的缺陷,但是卻在處理既判力的問題上,認為凡是在以前的訴訟中主張的事實理由,即使未經法院裁判也擁有在後訴中禁止提起的效力,這實際上擴大了既判力的範圍,容易對當事人的權利造成損害。[4]

3、新實體法學説

該學説是在比較前兩種學説的背景下提出的,但該學説以事實關係為判斷實體請求權的標準。[5]該學説認為在基於同一事實關係而產生具有相同目的幾個實體法上請求權的情況下,只成立一個請求權,只有一個訴訟標的。這種學説雖然解決了舊實體法説在處理請求權競合情況下所面對的多個訴訟標的的問題,也克服了訴訟法學説治標不治本的弊端,但其本身在實踐中也會存在問題。當以家庭暴力、遺棄等不同的事實關係向法院請求離婚,其訴訟標的數量如何確定。

雖然以上各種學説都具有其合理性,但目前學術界仍未形成統一的見解。我國的`理論界一般是接受舊實體法學説理論,但是有的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觀點,將訴訟標的定義為:訴訟標的是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內容和訴訟請求形式的統一。[6]筆者贊同這種觀點,因為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是訴訟標的的實質內容,當事人基於他們之間的糾紛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來解決糾紛,如一方當事人請求法院確認其與另一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民事法律關係,或者一方當事人請求法院通過判決,改變或消滅其與對方當事人之間某種現存的民事法律關係,或者請求法院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一定民事義務,這都是以民事法律關係的最終確認或變更為前提的。如果不存在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民事訴訟的進行就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因此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是訴訟標的的實質內容。而訴訟請求是訴訟標的的具體外在表現形式,訴訟標的是訴訟請求產生的基礎和內在原因。民事訴訟中兩大主體的訴訟活動,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和當事人的訴訟活動都是圍繞着當事人提出的具體的訴訟請求進行的,通過對具體的訴訟請求的最終確認與否來實現訴訟標的的內在要求。因此訴訟標的的數量問題就取決於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的個數,既然當事人之間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是訴訟標的的實質問題,那麼該觀點就排除了片面的以訴訟請求或事實理由作為識別訴訟標的的數量的標準,而從訴訟標的的實質內容,從本質上予以識別訴訟標的的數量。

二、訴訟標的的功能

雖然學術界對於訴訟標的的定義沒有統一的認識,但是對於訴訟標的的功能,學者們的認識還是比較統一的。一般學術界認為訴訟標的的功能包括:

1、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的核心。當事人之間的起訴和答辯等一系列的訴訟活動都是圍繞訴訟標的來進行的,法院的審理活動也以訴訟標的為基礎,其作出的判決是對訴訟標的的最終確定。因此我們説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的核心。

2、訴訟標的是法院裁判的對象。法院的判決要針對當事人的請求,既包括當事人要求法院對其權利保護形態的要求,也包括對其權利保護量上的保證。法院不能離開訴訟標的裁判案件,否則成為無源之水。

3、訴訟標的是法院用來判定是否允許當事人再行起訴的根據。如果當事人已就某一個糾紛提起訴訟,那麼不允許其在以同一訴訟標的向法院起訴。如果法院就某一個案件已經作出裁判而當事人一方對此又起訴的,如果後訴的訴訟標的與前訴裁判過的訴訟標的相同的話,則後訴的訴訟標的受前訴判決的約束,法院不得受理。

4、訴訟標的是法院判定訴的合併、分離、變更以及追加的根據。無論訴的合併與分離,還是訴的變更與追加,其中的關鍵在於訴的區別。而訴的不同在根本上是訴訟標的的不同,只有存在多個訴訟標的的情況下,才會有訴的合併、分立、變更和追加。

三、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係

訴訟請求是當事人通過人民法院向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具體權利,訴訟標的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有學者認為,訴訟標的是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內容與訴訟請求形式的統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是訴訟標的的內容,訴訟請求是訴訟標的的形式,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無論是法院的審判活動還是當事人的訴訟活動,都是直接圍繞訴訟請求進行的;沒有訴訟請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和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將失去直接的目標,訴訟標的也無以存在。所以筆者認為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訴訟標的是訴訟請求的內在源泉,訴訟請求是訴訟標的的外在表現形式。

但是由於訴訟標的和訴訟請求二者使用的環境不同,因而二者是有明顯的差異的。訴訟請求區別於訴訟標的主要體現在:

1、 訴訟請求是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具體的權益要求,而訴訟標的是就民事爭議的整體而言的。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只是當事人根據自身對法律的理解認為自己享有某種權利,而向法院提出的某種權益請求,法院是否認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法庭辯論、調查等程序予以確認。而訴訟標的則是當事人根據實體法的規定直接提出的比訴訟請求更為抽象的實體權利主張或者聲明。可以説訴訟請求是對這種主張的具體化,訴訟標的是訴訟請求的前提,訴訟請求是在提出訴訟標的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來的。即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是訴訟標的的外在表現,訴訟標的是訴訟請求的內在原因。

2、 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可能是實體權利方面的權益請求,也可能是程序上的權益請求。但是訴訟請求的核心應當是實體法上的權利請求,因為當事人正是基於他們之間的實體權利義務之間的爭議,才請求法院予以裁判解決糾紛的。程序法上的權益請求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附於實體法上的權益請求而存在。

3、 訴訟請求必須在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起訴狀中明確提出,沒有提出的訴訟請求法院是不會予以裁判的。訴訟標的雖然也是由當事人提出,但是當事人不需要在起訴狀中明確列出。法院只對作為外在表現的訴訟請求予以審查裁判,當然前提是首先要作為內在本質的訴訟標的進行審查。

四、我國目前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的研究

從我國目前來看,訴訟標的的理論研究仍然是薄弱的環節,現有的學説還不能系統地揭示訴訟標的的全部內涵,展示它的強大功能。而訴訟標的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我國的民事訴訟運行中漠視程序,不注重當事人的民事訴訟主體地位以及既判力制度的欠缺有密切聯繫,加上訴訟模式的差異,實踐中對訴訟標的的認識上的虛無主義和冷漠是學術界較少關注訴訟標的的內在原因,理論研究的滯後性給司法實踐帶來了許多不便,在重複起訴、合併審理、訴的變更等方面,相同或類似的案件可能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處理結果。因此改變民事訴訟法學關於訴訟標的理論研究停滯不前的現狀,是訴訟法學界的當務之急,也是改變司法實踐中諸多混亂做法的客觀需要。

標籤: 論文 訴訟 淺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zkmr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