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魚我所欲也》閲讀答案

《魚我所欲也》閲讀答案

1.作者開頭寫魚和熊掌的目的是什麼?【以魚和熊掌為喻,引出論點“捨生而取義”。】

《魚我所欲也》閲讀答案

2.“魚”和“熊掌”各比喻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以比喻引出論點,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

3.作者是怎樣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

4.“甚於生者”和“甚於死者”各指什麼而言?【“甚於生者”指“義”;“甚於死者”指“不義”。】

5.從第一段看,作者為什麼可以“捨生”並不去做“不義”之事?【因為作者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有甚於死亡的。所以他為了“義”可以“捨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義”之事。】

6.作者是怎樣從反面申述觀點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而這為生而無所不為的卑鄙無恥的做法,對於一個“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人來説是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8.為什麼“賢者能勿喪”?【“義”是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但面臨生死考驗時,賢者能固守“義”,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採取的論證方法是什麼?【比喻論證、道理論證。】

10.第二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舉了哪兩個事例?目的是什麼?【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來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俸祿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説明“義”的重要性,從而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

11. 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關係人的生死時,“行道人”和“乞人”為什麼“不受”?舉這一事例有什麼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惡之心”,認為“義”重於“生”。作用是通過事實證明“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並襯托出“萬鍾而不辯禮義而受之”的錯誤。】

12.“萬鍾”、“一簞食、一豆羹”、“義”三者哪一個更重要?【“萬鍾”指位高祿厚,是身外之物;“一簞食物,一豆羹”決定的是生命,它比“萬鍾”更重要。但二者與“義”比起來,“義”最為重要。】

13. 説明“鄉為……今為……是亦不可以已乎?”這一句式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綜合運用了排比、對比、反問的修辭方法,寫出了一些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社會環境中卻見利忘義的事實,擺出同一人今昔判若兩人的表現,突出了這種現象的嚴重性,引人深思,表達了孟子對這種做法的堅決否定,從反面説明了“萬鍾”亦不應受之,應以“義”為重,再次印證了“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雄辯力量。】

14.那些“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可餓死也不願受辱,現在卻為了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孟子認為這是什麼原因?【“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

15.“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麼而言?有的人為什麼會失去“本心”?【“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惡廉恥”之心,即“義”——“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即貪戀身外之財,為自己謀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魚”和“熊掌”;“生”和“義”;“重義輕生”的人和“貪利忘義”的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人和“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

17. 文中“鄉為……今為……”作對比,擺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結合實際談談孟子所列舉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義。【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難之際,能夠寧死不屈,捨生取義,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際,卻不顧廉恥、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違法亂紀為親戚朋友謀取私利,這就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他們確實喪失了原來的立場和品德。這些現象在今天仍存在於某些領導、幹部身上。文章不但對當時的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義,而且也提醒後人要時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貪圖爵祿而做不合禮義的事情。】

18.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貢獻。舉例説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對元統治者的威逼和利誘,寧死不屈,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並寫出氣壯山河的《正氣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xzyp0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