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莊子》二則教案

《莊子》二則教案

《莊子》二則教案

《莊子》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莊子其人及其作品。2.積累文言常識,提高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瞭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體會課文想象奇幻、構思巧妙的特點。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常識,提高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瞭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想象奇幻、構思巧妙的特點。

課時安排: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莊子與《莊子》,導入課文。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鋭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後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共33 篇,分內篇、外篇、雜篇。內篇7 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 篇和雜篇11 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後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説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讚“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郭沫若也評價説:“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二、閲讀課文,自行疏通課文,積累重點字詞,整體感悟。

A.請一位學生翻譯全文,有不當的地方其他學生矯正。

B.結構分析:1.劃分本文層次,並概括大意。《渾沌之死》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1 句):

第二層(第2、3 句):

第三層(第4 句):

《呆若木雞》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 句):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第2~5 句):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部分(第6 句):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2.結構圖

┏開端:渾沌待倏、忽甚善 ┓ 渾沌之死 發展:倏忽為報恩,為開七竅┣好心辦壞事 ┗結局:日鑿一竅,七日渾沌死┛ ┏開端→為王養鬥雞 ┃ ┏方虛驕而恃氣;猶應響影 ┓ 呆若木雞 發展→疾視而盛氣 ┣ 精神內斂 ┃ ┗雞雖有鳴,已無變 ┛ ┗結局→呆若木雞,德全,無敢應者

3.“倏”和“忽”為報“渾沌之德”而給他鑿七竅,結果好心壞事,渾沌

也因此丟了性命。這個哲理故事藴含了什麼道理?

【明確】

4.學生談談自己讀後總結的關於這則寓言的'寓意。(回答不拘,有理即可。)

5.紀渻子養的鬥雞能使“異雞無敢應者”,主要得益於什麼?

【明確】

6.學生齊讀後,談談讀了這則寓言後自己總結的寓意。

【明確】

7.學生聯繫現實生活,交流這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

例如:

8.學生將蒐集的莊子寓言整理成故事後,在課堂上講給其他學生聽。

9.寫作特點分析

(1)善用寓言闡明一定道理。第一則可理解為不按照規律辦事,會好心辦壞事;也可理解不考慮後果,結果弄巧成拙。第二則可理解為要把驕傲浮躁收斂起來,把力量氣勢凝聚於內,才能修養到家。

(2)想象奇幻,構思巧妙,文筆汪洋恣肆。《渾沌之死》中,倏、忽、渾沌三個形象以及倏、忽為渾沌開竅的故事想象大膽,妙不可言,渾然天成。

(3)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莊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義色彩和現實精神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以及有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有描寫的藝術形式,啟迪了後世的文學創作。《呆若木雞》在寫法上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渾沌之死

原因

行動

結果

寓意

倏忽報德

日鑿一竅

渾沌死

順其自然

標籤: 教案 莊子 二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eolp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