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莊子》教案

《莊子》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莊子》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莊子》教案

《莊子》教案1

教學目標

第1課時 北冥有魚

1.積累文言詞彙,分析文章層次,把握文章內容。

2.體會《莊子》善用寓言説理的行文風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語言,感受《莊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麗的特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嗎?《大魚海棠》故事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遊》,講述了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少女與人類男孩的靈魂“鯤”的奇幻故事,該片榮獲了許多大獎,其畫面、音效都是我國動畫電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走進《逍遙遊》,看看鯤到底是何物!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莊子,學習《莊子》特點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一語可見其性格特點。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33篇,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發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人們評價這本書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魯迅先生更評價説:“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重點字詞梳理

北冥(míng) 鯤鵬(kūn) 摶(tuán) 徙(xǐ)

齊諧(xié) 正色邪(yé)

2.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同“溟”,海)

3.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

4.文言句子翻譯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確:這種鵬鳥在海水運動時就隨着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海。南海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明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目標導學三:理清結構,體會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層次分析。

明確:

第1層:描述鯤鵬形象形體碩大無比

變化神奇莫測

奮飛氣勢壯美

第2層:鵬鳥南飛有所待:以“野馬”“塵埃”作比,表明萬物皆有所待。

2.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説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説明什麼道理?

明確:説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藉。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那麼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侷限呢?請結合課文最後一段話進行分析。

明確:“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意思是説,天色湛藍,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的嗎?説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的。

目標導學四:品味語言,體悟《莊子》散文藝術特色

1.大鵬是怎麼來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

明確:大鵬是由“鯤”變化而來的。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範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誇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裏也”言其形,“若垂天之雲”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2.賞析句子。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明確: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誇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聯想和想象。

3.結合《莊子應帝王》一篇,簡單説説莊子散文的特色。

《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明確: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課前導入生動有趣,學生們興致很高,這堂課的教學進行得比較順利,將學生們喜愛的影視動畫與文言文學習相結合,對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有較大的幫助。

不足之處 時間安排較倉促,學生對於莊子思想的感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第2課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內容。

2.瞭解莊子和惠子兩人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感受“遊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

一、導入新課

播放導入視頻。

同學們,我們剛播放的視頻是一場關於“魚”快樂與否的辯論。視頻的結尾説,從邏輯上講,莊子輸了,因為他的對手是惠施。但這句話好像還有弦外之音,好像不從邏輯上講,莊子便贏了似的。為了一探究竟,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同去《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一文中尋找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鋭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與老子並稱為道學之祖。莊子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自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滅,否認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國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宋國國都商丘與老鄉莊子成為朋友。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文言詞語

一詞多義:

固:A.固不知子矣(固然)

B.子固非魚也(本來)

(2)文言句子翻譯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明確: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來不是魚,您不知道魚的樂趣,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

目標導學三:活動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1.情景模擬,選一人扮演莊子,一人扮演惠子,根據課文內容組織辯論對話。

2.請同學説説這場爭辯誰是勝者。

明確:邏輯上看是惠子佔了上風,因為人和魚是不同類的,人怎麼會知道魚的心理呢?

3.這段辯論十分巧妙,請你説説它“巧妙”在何處。

明確:“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在於,除了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惠施是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説,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規律上來説,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來説,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4.在這場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都有差異,他們的人生態度也各不相同,結合課文試作分析。

明確:惠子好辯,重分析。對於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於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説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麼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他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篇幅短小,百十個字。就在這短短的百十個字中,卻尺水興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節完整。其內容又很淺顯,學習上不會有太大困難,學生很喜愛這樣的小故事。因此,學習這篇課文我注重在學習重點字詞中理解句子文意,從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不足之處:文章較淺顯易懂,課程設置稍顯簡單,一些細節問題沒有特別注重,可能有知識點會遺漏。

《莊子》教案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在疏通字詞、誦讀課文的基礎上,瞭解課文的寓意及其作者的主要思想。

2.在理解文句的基礎上,瞭解莊子主要通過寓言故事表現其思想的寫作手法,學習設喻的説理方法。

3.初步瞭解我國古代道家學派及其代表人物——莊子的主要思想、文學風格,體會莊子垂釣所表達的逍遙無為、膽魄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課文提示】

1.莊子,名周,他與老子並稱“老莊”,是道家學派的代表。從整體思想體系和政治觀點看,莊子一方面議君相,譏儒墨,甘貧賤而肆其志;一方面又否定一切,齊萬物,一死生,以求內心的調和、精神的勝利而自我麻醉。他的處世態度是玩世不恭,隨俗浮沉,認為“無用之用”才是“大用”。但莊子放蕩不羈,蔑視禮法和權貴,對統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他主張道法自然(簡而言之就是要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清靜無為(過着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在仕途上無所作為)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2.《莊子》的藝術在諸子散文中最突出,文學成就最高,有獨特風格:

①吸收神話創作的精神,大量採用寓言故事,作為論證的根據;想象奇幻,富於浪漫主義。一切生物、無生物都會説話,且會辯論、講道理使邏輯思維的理論文形象化。

②善用譬喻。《莊子》“寓言十九”。

③多用韻,聲調鏗鏘,有和諧的節奏感。總之,汪洋恣肆,機趣橫生,有浪漫主義風格。

【正音正字】

濮pú 笥sì 曳yè 塗tú(“塗”的繁體字)

【虛詞積累】

副詞;表承接關係;相當現代漢語:就、於是、才。

錶轉折關係;相當現代漢語:卻。

表時間;相當現代漢語:竟(然)、反而、卻。

用於判斷句,表申明或確認,有判斷語氣,但不是判斷句;相當現代:是、卻。

表限制;相當現代漢語:只、反。

連詞;用於後一分句之首,表銜接或轉折;相當現代漢語:而、然而、於是、就是。

代詞;用作領屬性定語;相當現代漢語:你、你們。

起指代作用;相當現代漢語:他的、他們的、那。

連詞;表示既存狀態;相當現代漢語:雖然。

表示未存狀態;相當現代漢語:即使。

代詞;起指代作用;相當現代漢語:這、這樣、如此。

與“雖”連用組成固定結構“雖然”,即起指代作用,有表示錶轉折;相當現代漢語:(雖然)這樣、(但是)……。

連詞;錶轉折關係;相當現代漢語:但是、然而。

助詞;作形容詞的詞尾;相當現代漢語:地、……的樣子。

動詞;表示肯定;相當現代漢語:對、對的、是的。

“燃”字的本字;相當現代漢語:燃燒。

連詞;表承接關係;相當現代漢語:就、那麼、於是、那(就)。

錶轉折關係;相當現代漢語:卻、可是、然而。

表假設關係;相當現代漢語:如果、假如。

與“然”結合成固定結構“然則”;相當現代漢語(既然)這樣,那麼……。

副詞;用在狀語和謂語之間,以加強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就、就是。

矣yǐ

助詞;用於陳述句或描寫句;相當現代漢語:了、啦。

用於感歎句祈使句或疑問句;相當現代漢語:啦、吧、呢、啊。

助詞;表反語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嗎。

表感歎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呢、吧。

表祈使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吧。

作形容詞詞尾;相當現代漢語:地、……的樣子。

介詞;介紹處所;相當現代漢語:在、對。

助詞;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呢。

用在句末表感歎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啊。

用於句末以加強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呀、啊。

兼詞;兼有介詞“於”代詞“此”意義、作用;相當現代:在這、在這裏、在哪裏。

代詞;在動詞後作賓語;相當現代漢語:他。

表示疑問;相當現代漢語:怎麼、那裏。

助詞;表陳述語氣;相當現代漢語:了。

表疑問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呢。

表感歎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啊。

在句末或與其它語氣詞聯用,如“焉耳、焉哉、焉矣”,加強語氣;相當:了、呢。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不必譯。

作形容詞的詞尾;相當現代漢語:地、……的樣子。

【朗讀課文】

【複述故事】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莊子》及其作者的情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翻譯: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先到那裏(表示心意),説:“願意將國內事務(託付給你)勞累你啊!”

要點:於,介詞,在。 使,派。 焉,“於之”的兼詞,到那裏。 累,勞累。

原文: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翻譯:莊子拿着魚竿沒回頭看,説:“我聽説楚國有隻神龜,死了三千年,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

要點:顧,回頭看。 歲,年。 以,用。

原文: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翻譯:這隻龜是寧願是死去留下骨頭顯示尊貴呢?還是情願活着卻拖着尾巴在爛泥裏呢?”

要點:其……乎?其……乎?表示選擇,是……呢,還是……呢。 曳,拖。 塗,泥。

原文: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翻譯:兩個大夫説:“情願活着卻拖着尾巴在爛泥裏。”

原文: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翻譯:莊子説:“請回吧!我要拖着尾巴在爛泥裏。”

要點:往矣,走吧。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根據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君王派人請莊子去做官,而莊子滿足於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不願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

2,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用意是什麼?

( 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用意是表示自己淡泊名利,清心寡慾的意願,以及放蕩不羈,蔑視禮法和權貴,對統治者不合作的思想感情,同時表現了他玩世不恭,隨俗浮沉的處世態度。 )

3,這篇課文,莊子運用什麼方法表達了自己的什麼思想呢?

( 莊子運用象徵方法表達了自己的思想。

死的神龜,是權力追逐者終極命運的象徵。“曳尾於塗中”的龜,則象徵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

龜的不同意義,表達了作者鄙視富貴利祿,追求淡泊名利,清心寡慾,曠達超脱的思想主張。 )

4,寫下自己瞭解的出自《莊子》的故事。

5,通過學習課文,你如何評價莊子及其思想主張?

6,莊子思想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何幫助?寫一篇隨筆。

 【拓展學習】閲讀《惠子相樑·秋水》,回答問題。

惠子相樑。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之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子知之乎?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

1,這個小故事講了什麼內容?

2,在內容和寫法上,這則故事與《莊子釣於濮水》有何共同之處?

( 內容上,這個故事裏,鵷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鵷,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

寫法上,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也是用講故事打比方的方式繞着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鋭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

3,本文與《莊子釣於濮水》都體現了莊子散文的什麼特點?

( 《莊子》不是乾巴巴説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説理,把哲理和詩情藝術地交融在一起。 )

【課外預習】

1,讀一遍《曹劌論戰》,掃除文字障礙。

2,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莊子》教案3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常識,提高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2、瞭解《莊子》寓言的內容、寓意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重點難點:

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寓意,體會古代寓言故事的文學性及表現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南懷謹曾説:“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多少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莊子,莊子思想對於今天我們或許更有一種同時伍的感受和意義,現在我們就來學習莊子的《混沌之死》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混沌之死》,學生劃分朗讀節奏,體會文章所表現的主題思想。

2、結合書下提示和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並將疑難之處作好記號。

3、釋疑解惑。

4、齊讀課文,背誦。

三、分析課文,體會文章主題。

1、結合學生閲讀,概括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體會故事中“倏、忽、混沌”命名的意義。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文中“倏、忽”意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為,意在諷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混沌,聚合不分的樣子,指天地未開闢前的自然狀態,代表無為。以人的有為,來鑿就自然的無為。有為的所謂成就,就是無為的死亡了。

3、瞭解文章的寓言

A、學生討論。

B、教師明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違反了事物本性,不按客觀規律辦事,往往會好心辦壞事,效果與願望相悖。因此要順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

C、聯繫實際,談談你學習本文後的 感受:

教師示例:面對日益污染的自然環境,我們要順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四、學生背誦課文。

五、完成課後練習。

  呆若木雞

一、導入新課

在先秦諸子之中,莊子的生活經歷可謂是貧窮加上平淡,造就裏他的自然、無為的哲學理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莊子的《混沌之死》,瞭解了他清淡無為,尊重生命自然狀態的態度。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他的《呆若木雞》的寓言故事。

二、學生 閲讀課文。思考:

A、從鬥雞到木雞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B、鬥雞能使“異雞無敢應者,反走”主要得益於什麼?

三、分析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節奏。

2、學生討論上述問題。

3、教師歸納:

A、從鬥雞到木雞經歷了四個階段:恃氣--------猶應--------疾視-------無變

B、沒有驕傲自滿之氣,沒有盛氣凌人之勢,把浮躁和妄動收斂起來,把力量和氣度凝聚於內,貌似木雞,看似呆氣,其實是精神內斂,修煉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靈氣,遊刃有餘的大氣。

四、瞭解寓意:

1、學生齊讀後,,談談讀了這則寓言後自己總結的寓意:

明確:本文意在提醒人們,做人要注重內在氣質,不威自怒,治理國家要增強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內斂,修煉到家,就能百戰不怠。

2、學生聯繫現實生活,交流這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

例如:遇事沉着冷靜,原都是要經過訓練和磨練的。只有真正沉着冷靜的人,才能處變不亂,取得重要的勝利。經過嚴格訓練和生活磨練的人,其所具有的氣質,確實能令人望而生畏。

3、成語意思的變化。

明確:文中的“呆若木雞”指養到家的鬥雞看似木雞,實則大智若愚。這個詞語在長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義,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

(五)交流寓言

1、學生將蒐集的莊子寓言整理成故事後,在課堂上講給其他同學聽。

2、教師或學生總結莊子寓言的內容和影響。

3、完成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

混沌之死

原因 經過 結果 寓意

倏忽報德 日鑿一孔 混沌死 順其自然

鬥雞

呆 恃氣

若 猶應

木 疾視

雞 無變

(修煉內功,百戰不殆)

《莊子》教案4

教學依據

莊子和孔子一樣,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獨特的風格,他吸收了神話的精髓,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極富浪漫色彩。其故事形象生動,幾乎所有的生物非生物都會説話,會辯論,使邏輯思維的理論文章更加生動化、形象化。文中譬喻較多,而且用法靈活。

兩則短文作為教材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1.兩篇文章具有開放性。這樣便於引導學生自行查閲資料、合作交流並體驗、感悟和參與評議活動,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兩文只是對當時的活動情景和語言作了客觀陳述,沒有任何評價性語言。這更有利於我們利用文本資源讓學生從多角度去理解文本。如對於《惠子相樑》,有人會説:文本告訴我們不要以醜陋的心態去揣度別人,否則會自取其辱;也有人會説:莊子代表的是真、善、美,因此永遠是從容坦蕩的,無懼無畏的。對於宛鳥芻鳥之死,有人會説它是清高的,是有骨氣之士,但也有人説它只是自我清高,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一文,首先我們不能用莊子和惠子誰對誰錯來判斷。莊子對於外界的認識,常常帶着觀賞的態度,他把主觀的情趣發揮到外物上,產生移情的作用;惠子則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場,來分析事理意義下的實在性;莊子是以其藝術家的風貌,在認知態度上,偏於美學上的觀賞;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在認知態度上,着重認識論的判斷。兩種對立思路,一個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

2.兩則文章均是在人物的輕鬆對話中藴涵着深刻的哲理,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有利於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感悟、體會文本的內涵。

作為教材資源,該文是實施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很好的載體,更是實現“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極好文本之一。

因此,在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

1.以“讀”貫穿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學會積累文言內容。要通過“通讀”“朗讀”“誦讀”“評讀”等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而達到“議”和“悟”以及“拓展延伸”的完美融合。

2.注重感悟,注重學生多方位的體驗是教學的主渠道。

3.注重思維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教學中要注重最為重要的思維過程的引導,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元性,特別是要尊重學生個性體驗、個性感悟、創造性的思維過程。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藉助工具書能讀懂課文,掌握並積累必要的文言詞義、句義、文義。

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線,按“通讀──朗讀──誦讀”層進式推進課堂流程,在教學中充分“以生為本”,充分體現自主性原則,讓學生自行預習,自行蒐集資料、自行朗讀、自行體驗揣摩,自行質疑討論,師生平等對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兩人在不同故事中表現出的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明確正確對待自然、社會、他人等所應有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式

1.教會學生積累。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全員參與、互相交流,碰撞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質疑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構思

1.故事導入,激起學生理性的思維:講述“嗟來之食”的故事,引出學生對“窮人”的思辯而導入新課的學習。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3.朗誦、誦讀:能朗讀、誦讀課文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是理解感悟的基礎和前提。文言文教學一定要重視“讀”,多形式和多層次的“讀”是教學的妙方。

4.分組學習:藉助註釋、工具書,初步理解重點詞義、句義、文義。這一環節,既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也要巧點撥,教給學生積累文言的方法和技巧。

5.理解賞析、質疑拓展:這一環節應是課堂學習的閃光點和高潮部分,是學生思維火花迸射的環節。學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生活體驗,昇華對人物思想的品味、理解和感悟。教師的關鍵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閲讀和理解,要善於並巧妙撩撥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課堂實錄

第 一 課 時

師:同學們!隨着大家一天天地長大,你們的思維會越來越趨於理性,你們一定會用理性的眼光去審視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大家聽説過嗎?(許多同學回答:知道)好,那你怎麼看故事中的“廉者”呢?

(老師眼光含有期待,一是要求學生快速進入角色,二是用平等、信任、和諧的眼光與學生交流,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能快速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

其實課的開始,老師的“情感”最重要。“廉者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作為導語把學生引入理性的思維,導得自然!導得得體!導得巧妙!很快讓學生以理性的思維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尤其是老師的“用手示意”和“期待的目光”等極親切的體態語,如春風有情,營造了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下面的“對話”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鋪墊! □專家點評

生1:在吳晗的《談骨氣》中,作者是把“廉者”作為一般常人中有骨氣的典範。我個人認為,“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在今天仍是有骨氣之舉,換我,也不會吃那“嗟來之食”的。

師:很有個性!

生2:他説的觀點我也認同。但是當時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那“廉者”吃了那“嗟來之食”,結果會怎樣呢?古人不是説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是生命重要呢?還是面子重要呢?

師:是的。對於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去審視。有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但從多個角度,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好!讓我們就以這種理性的思維一同走進《〈莊子〉故事兩則》。

師:課前,我要大家幫我搜集一下有關“莊子”的材料的,完成了嗎?

(生齊聲回答:完成了)

師:很好!那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3:我是從註解①知道的。莊子名叫莊周,《莊子》是他及其弟子的著作集,是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代表人物。

生4:我在圖書室借了一本書,我從書中瞭解到以下這些:莊子,名周,宋國蒙人。他的思想包含着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生5:我從網上查閲了很多資料,他們剛才説的我都有。我還可以補充嗎?

師:當然可以。

生5:他寫了很多散文。他的散文大多是虛構的寓言故事,很富有神話浪漫色彩,很有風格。

師:看來大家資料的蒐集很全面。而且大家能夠從多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去搜集信息,這是最重要的收穫,這對於我們學習、理解兩則故事很有幫助。下面我們一起共同研讀《惠子相樑》吧!

此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讓學生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蒐集信息,整理資料,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利用網絡,無疑是給語文學習帶來了新天地!教師的隨時性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專家點評

師:我先告訴大家讀此文的方法和要求。“讀”出層次,先通讀,再朗讀,再誦讀,最後品讀。下面大家完成第一層:通讀全文。拿着筆,畫出生字。

(學生自讀)

(教師巡視)

師:下面聽老師給大家讀一讀。希望你們仔細體會快慢和重音的處理,尤其要聽出語氣和語調喲。

(教師朗讀)

師:下面我們分組疏理文言詞句,拿不準的,先做上記號,

也可以商討或查閲手中的資料。

(學生分組活動:有的獨自查詞典,有的查資料)

注重學生全員參與。既有獨立學習,也有合作,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富有成效! □專家點評

師:剛才大家的分組學習很積極,而且很高效。大多數小組在很短的時間裏積累了很多文言詞句。看來大家學得很成功!我們知道了課文的大意了。下面我們再讀課文。要有感情的朗讀以至誦讀,要讀出其中的“味”!

(學生自讀:有的同桌互讀,有的還搖頭,有的邊讀邊笑……)

師:下面歡迎哪一位同學給我們誦讀一下?

(生舉手,誦讀課文)

師:真的很有“味”了!尤其是“嚇!”讀得太妙了!真是韻味無窮!

(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看來,只要“讀”,我們也可以“讀”出文章的真味呀!大家讀出了哪些“味”呀?能和大家分享嗎?

生6:我覺得故事中的“惠子”只不過是個小人。他是以小人之見度莊子之腹。這樣的人怎能為樑國之相呢?

生7:我覺得莊子講的這個故事太妙了!用“宛鳥芻鳥”和“鴟”作比,既幽默,又有極強的諷刺性,我想惠子聽後絕對是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師:讀出“真味”了!聯想也精彩!

生8:我一直在揣摩“嚇!”這一句,雖是一個擬聲詞,但其中的含義似乎很深刻的。一方面寫出了“鴟”當時的情態,同時還可以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宛鳥芻鳥”當時是怎樣的神態呢?真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呀!

(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大家的鼓掌已經肯定了你的思維成果!還有嗎?

生9:我想説説宛鳥芻鳥,從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本意來看,它應該是品行高潔偉岸之士的化身,也就是有“骨氣之人”的縮影。

師:但我們能否從另外的角度去想想呢?

生10:我覺得它只不過是自我清高。

生11:我也有同感!如果我們今天都像它,那不是死路一條嗎?還能有與時俱進嗎?

生12:這則故事讀起來很輕鬆,我們都會為莊子的機智而叫好!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中悟出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

師:那你説説!

生13:那就是我們在生活中,要為人坦誠,要講誠信,不要有“小人之心”。

師:説得很好。大家從中悟出了許多人生的哲理,老師贈給大家一句話,作為本節課的結束語:面對人生的名利,要淡而視之,坦誠為人,誠信為本,坦蕩一生!

真正實現了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實現了學生的“全人發展”。不僅深刻領悟了文本內涵,而且在“對話”中又讓文本價值得到了提升、拓展、昇華。學生在這種思辨的對話中,思維碰撞出個性化的火花! □專家點評

第 二 課 時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一起欣賞了《惠子相樑》中的惠子和莊子。這節課,我們再去看看《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中的莊子和惠子又有何有趣的故事。

師:大家先聽錄音。

(放錄音,學生聽讀,做記號)

師:下面我們跟讀一遍好嗎?讀時要注意捕捉最重要的語言信息。

(放錄音,學生跟讀)

師:下面大家再自讀全文。注意讀好兩個人的對話語言,仔細體會話中之意喲!

突出了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反覆地多層次地“讀”了,學生才會有自然的理解、自然的品味、自然的感悟。“學生自主”的理念就體現在這樣的細節設計和長久的落實中。 □專家點評

師: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快速疏通文言學習障礙,然後以故事的形式交流。大家覺得可以嗎?

(學生活動大約7分鐘後)

師:準備好了嗎?哪一個小組的先上台呀?這個講台呀,可不是光老師用的,更是大家展示自己才華的大舞台!

教師的這句激勵的話有時可促進學生一生的發展和進步。 □專家點評

(第二小組組長拿着書上了講台)

師:誰對他的故事作個點評?

生14:我覺得他們在講故事時既注意了原文,又有大膽的聯想和想像,很精彩!但是,我感覺他在對人物對話的神態上想像似乎還不夠。

師:那下面我們再分組活動:分角色對話,好好再創造一下!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為一個課本劇,老師希望大家一定演好喲!

(學生小組活動:朗讀對話,準備表演。課堂氣氛很熱烈)

(待學生準備充分後)

師:哪一個小組先表演呀?

師:真不錯!老師真沒想到你們有這樣的表演天賦!我下課後給張藝謀導演打個電話,讓他把你們要去。

(學生都很開心地笑了並鼓起了掌)

師:欣賞了同學的表演,我們對莊子和惠子的認識又進了一步。那麼,我問大家:你認同哪一個的見解呢?

(很多學生 (第三小組上台了:有道具,有簡單的化裝。表演比較精彩)面有疑惑)

師:有疑惑是吧?大家議議!

(學生討論)

師:有結果了嗎?願和莊子一道的請到這邊來,和惠子志同道合的到那邊去。好!我們分成兩派了。下面進行一個小辯論會。大家先分組準備一下。

多麼開心愉悦的課堂學習!新一輪課程改革要追求的就是這種開放、民主、師生真正平等的課堂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真正地自主活動,自編自演,充分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再創造,不僅是新的課程理念的落實和反映,而且真正讓學生在愉悦的表演中得到了全面發展。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真的長期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教師多麼輕鬆!學生多麼輕鬆! □專家點評

(學生討論很熱烈)

師:老師做主持人。同學們!小型辯論會開始!先由莊子代表隊發言!

莊子方學生代表:各位同學!我是莊子代表隊成員之一。我是很欣賞莊子的這種帶着欣賞的眼光去感知大自然的一切的。其實大自然是美好的,萬事萬物都會表現出無窮的情趣!但這情趣需要人去體會、去品味、去體驗。如果像惠子那樣去看待自然,那怎會有“情趣”二字呢?

惠子方學生代表:我不否定我們應該有情趣。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都像莊子那樣,得到的結論能正確嗎?光憑想像,能會有真理嗎?

莊子方代表:那按你們的邏輯,魚是不是快樂,我們必須先變成魚兒,然後到水裏去體驗。只有魚自己才知道是否快樂。如果這樣,我們人與人之間又如何交流呢?無法交流了!

惠子方代表:古人云:“實踐出真知!”你不去實踐,你從哪裏獲得真知呢?

莊子方代表:請問對方代表:有這樣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是如何知道“黃昏好”的呢?那是不是詩人就是“黃昏”呢?

惠子方代表:那也不能説我們錯了呀!

師:其實老師是故意給了大家一個永遠也辯論不清的話題!但是大家的發言很精彩!在脣槍舌劍中,我們又長進了一步。我對大家的辯論作一下點評,好嗎?

(學生鼓掌)

師:我們對於兩個人,本身就不應該用“對”和“錯”來判斷。這隻能是反映了兩個人在認識自然時的角度不同。你們覺得呢?

生15:我覺得莊子好像是在欣賞魚兒!

師:“欣賞”一詞用得很好!

生16:我覺得莊子是在用心體驗,用心在感受濠水之濱的自然美景!

師:是的。事物總是有它多面的特性。我們認識事物也應該從多個角度去理解。當你處於“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如能換個角度,“退一步會海闊天空”,更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學反思

此次課可以説是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輕鬆愉快、開放和諧的“話題交談”中完成了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達成了“學生全人發展”的三維動態目標。總的説,有以下幾點嘗試頗有收穫:

1.因文制宜,確立了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去理解文本內涵,始終保持語言的品析與文本內涵的挖掘的一致性。不僅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的維度,也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維度讓學生有了全面的發展,達成了“全人發展”的至高目標。既鑑賞了語言,又明白了生活的意義。在課堂流程中,以“讀”為載體,以“品”為活動方式,以“悟”為活動目標,因文制宜,教法恰當。因此,學生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很有成效!

2.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和發展。

學習形式有個體獨立的,也有小組合作的;有組內交流,也有班級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取長補短,學會了在思維碰撞中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在“讀”和“品”的環節中,讓學生根據個人化的感覺選擇精要的語句進行品味並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關注了生命的獨特性。

但是,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然而正是有這些遺憾,才給我們展示了再探索的空間。

《莊子》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語,藉助註釋,自譯課文。

2.能力目標:感受莊子生活的詩意,瞭解莊子精神內涵。

3.情感目標:領會莊子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積累文言詞語,藉助註釋,自譯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諸子那縱橫捭闔的雄辯,親歷躬行的實踐,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文化現象,築就了我國曆史上不為多見的文化巔峯,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拜讀《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感受莊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諦。

二、自主學習

(一)讀中有品

分成兩組演來讀課文,要求讀出語氣。然後點評字音、停頓及語氣是否到位。

(二)讀中有思

學生藉助註釋、口譯課文,説説應該掌握的重點詞語。然後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問題,可以是字詞釋義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寫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創作意圖。

(三)讀中有編

演讀課文——編演課本劇

我特別想請我們班的同學用現代漢語把當年莊子惠子的對話場景重新演繹一下。小組準備一分鐘左右,請同學們發揮合理的想象,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兩千多前的戰國時代。

師:莊子與惠子在濠水濱上游玩,莊子説:“鰷魚進進出出,遊玩得這麼從容,這真是魚兒的快樂呀!”請學生續老師的表演往下演繹。

三、小組合作討論

四人小組討論取得共識後發言:

(一)《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圍繞什麼辯論?惠子憑什麼肯定莊子不知道魚的快樂?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麼特點?)

莊子知道不知道魚的快樂,其實這場千古之辯是可知與不可知的辯論,惠子説:因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所以我肯定你當然不知道魚。他根據邏輯推理來得出的。所以説惠子的思想邏輯性非常嚴密。

(二)你認為在這場辯論中誰才佔據了上風呢?

從邏輯上看,是惠子佔了上風。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這是有悖於邏輯判斷規則的,所以説,惠子才是勝者。

從形式上説,是莊子佔了上風。因為惠子沒有話可以用來反駁了。

(三)莊子最終擊敗了惠子靠的是什麼?

莊子很聰明用了偷換概念的方法。關鍵是“安”字,在惠子那裏,“安”的意思是“怎麼”?在莊子那裏變成了“哪裏”。莊子最後説了那句話,你在哪裏知道?我就是在橋上知道的。很明顯,莊子在這兒偷換了概念。他靠耍小聰明,偷換概念取得了勝利。

(四)假如你是莊子,你如何取勝?用邏輯推理。

莊子完全可以這樣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魚,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快樂。

(五)莊子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莊子為什麼非常固執地認為魚兒是快樂的?你覺得這麼説有沒有道理?

境由心生。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境由心生:意思是,人們眼中景物的好壞,與人的心情的好壞有很大的關係。

莊子為什麼非常固執地認為魚兒是快樂的?這和莊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關。因為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糞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來就是崇尚自然的,本來就是快樂的,所以他覺得魚也很快樂。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這個問題。莊子覺得天地與我同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歸納

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們來説一説本文的寓意。

師:請同學們用這樣一個開頭寫一句話或一段話揭示本文的寓意。

例1: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心來看待事物呢?

例2:其實有時候並不一定要從嚴密的科學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我們要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

例3:世界上處處都是美,只是你沒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會用心回報。

例4:我們要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我們就會從世界中感受到許多美好的東西。

例5:魚就是我,我就是魚。

例6:事物本來沒有好與壞,是用我們的情緒去決定的。

例7: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與我的心情融為一體。

例8:為什麼會不快樂呢?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綠水,你聽聽蟬鳴,你聽聽風聲,我們本來就是這大自然的一物,閉上眼睛感受吧。

例9:追求快樂自由,追求詩意地生活。

五、課堂小結

看來我們的感受的和北師大教授于丹老師的感受是一樣的她曾經在《莊子心得》一書中這樣説道:

“莊子對我來説,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活法,聖賢能讓我們活得更通透。”

在今天高樓林立田園風光漸離我們視線的時代,讓我們呼喚莊子精神的迴歸,用從容、灑脱、自由、快樂的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讓生活多一些詩意吧。

《莊子》教案6

[教材分析]:

這兩則故事均選自《莊子·秋水》,講的都是莊子與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樑》表現了莊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節發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對比鮮明,比喻巧妙貼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表現了兩人可以相與遊玩、辯論的朋友關係。它雖然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組成,但輕鬆、閒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併為之感染。

教學本文,目的不在於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莊子》一書的思想,把握其藝術特徵,而在於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欣賞《惠子相樑》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遊濠梁”所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瞭解莊子的志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瞭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標

1.欣賞《惠子相樑》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遊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瞭解莊子的志趣。

德育目標

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理解“惠子相樑”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上的差異,理解莊子的志趣。

[教學難點]: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2.引導學生鑑賞莊子寓言的`藝術特點。

[教學方法]:

1.比較法2.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自讀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過好語言關;引讀提高,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過好寓言關;感知惠子、莊子的不同表現,過好思想關;美點尋蹤,欣賞兩則故事;延伸拓展,瞭解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先秦諸子散文,雖然主要是政論文,但也是文學藝苑中的奇葩異蕾。《淪語》平實質樸,富含哲理;《孟子》文筆雄健,鏗鏘有力;《荀子》行文氣魄雄渾;《老子》清遠深邃;《墨子》質樸;《莊子》恣肆。今天,我們一同欣賞《莊子》散文中的片斷。

二、資料助讀: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鋭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後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內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後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説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讚“其文則汪洋闢閹,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郭沫若也評價説:“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三、突破語言關:

1.學生白讀課文,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翻譯。

2.多媒體顯示課文參考譯文。要求學生與自己的譯文對照,找出錯誤的地方,並思考譯錯的原因。

1.惠子相樑

惠施做了樑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説:“莊子到樑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説:“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鴆鶉,你知道嗎?鴆鶉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鴆鶉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着鴆鶉,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來‘嚇’我吧?”

2.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説:“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説:“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説:“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説:“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莊子説:“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説起。你説‘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説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3.教師歸納總結重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惠子相樑 (2)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5)於是鴟得腐鼠 (6)魚出遊從容 (7)是魚之樂也

學生明確:(1)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2)同:國都、京城。(3)止:棲息。 (4)安:疑問代詞,怎麼。 (5)於是:在這時,與現代漢語中表意不同。 (6)從容:安閒自由;現在多指“在危險面前冷靜不慌忙” (7)是:這。

四、引讀提高: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過好寓言關。

提問:(1)莊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麼?

(2)莊子堅持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學生思考,明確:(1)鵪鴇的故事裏,鵯鴇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鵪鴇,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着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鋭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2)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教師引申:《莊子·秋水》中還有這樣的故事:楚王打算讓莊子做國相。派人去請他。莊子卻借烏龜的故事表示。他寧願在荒澤草野間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莊子》從不幹巴巴説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説理,把哲理和詩情藝術地交融在一起。

2.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理解莊子的人生態度,突破思想關。

學生討論明確:《惠子相樑》中,惠子利慾薰心,薄情寡義,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於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於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説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麼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教師總結: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揚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壽夭、禍福、窮通、貴賤、貧富、得失、成敗等等都是完全相對的東西,並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應一切順其自然。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便是這種思想支配下的心靈選擇。

引申:莊子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於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曾給亂世中飽經滄桑的心靈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有它獨特的作用。

五、延伸拓展: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一)

逍遙遊(節選)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二)

秋水(節選)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閲讀上面兩個片斷,體味《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

學生思考,明確:《逍遙遊》意象雄奇,想象神奇,文風恣肆。

《秋水》文采斐然,百川灌河的浩淼,“兩淡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聲勢,河伯“欣然自喜”的天真得意,皆歷歷如在眼前。

教師總結:從我們瞭解的《莊子》散文的四個片斷來看,《莊子》散文善於通過寓言故事説理,想象神奇,語言靈動而有氣勢,幽默、詼諧,是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課堂小結:

這兩則故事集中表現了莊子的思想和《莊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動,耐人尋味,如甘醴似瓊漿,讓人百品不厭。希望大家課後閲讀《莊子·秋水》,全面瞭解莊子,包括他的人生觀、政治觀、社會觀,探究莊子與孔孟的區別。

七、佈置作業:

閲讀下面一段文字,談淡你的理解。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説:“楚國郢人捏白堊土,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説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説:‘替我試試看。’匠石説:‘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徐無鬼》)

提示:惠子死後,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莊子》教案7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對莊子精神世界的解讀;

2、把握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3、品位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解讀莊子的精神世界。

[教學難點]

解讀莊子的精神世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過莊子的《逍遙遊》,誰來説説莊子的思想及《莊子》書的特點?

明確:莊子: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

《莊子》:想象豐富奇特,文勢汪洋肆意,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莊子的精神世界。

二、閲讀課文

自由朗讀。

1、體味語言美

2、思考:(1)練習二;(2)梳理思路;(3)作者是就莊子寫莊子,發思古之幽情嗎?是不是有別的意圖?

三、研究課文

(一)課文語言

提問:你認為文中哪些語句優美?

明確:由學生自由討論。但是要突出課文第7段有關“月亮”的語句,這是詩的語言,意象鮮明,內涵豐富。

(二)文章中心

思考:作者所揭示的莊子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完成練習二1-2題。

明確:鄙視功名利祿,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獨立。不論環境多麼險惡,命運多麼悲苦,莊子都堅持不讓內心受到干擾搖動,保持着一種天崩地裂也不能打破的意識上的獨立性,堅決不與權勢者同流合污。

(三)寫作意圖

思考:我説,本文是作者有感而發,你同意我的觀點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作者特別肯定莊子的“清潔的精神”,歌頌他在“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看守心靈月亮”的“孤獨”,顯然不是無端地發思古之幽情。為什麼?標題含蓄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無路可走”,“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怎麼樣?這難道不需要我們去思考嗎?

今天的現實社會中,物慾橫流,人格扭曲,道德淪喪,良知泯滅,人文精神失落,人類的“精神家園”被擠佔侵吞,不正是“無路可走”的具體體現嗎?我們已經有很多人迷失道路方向而不知所歸。那麼怎麼辦?標題提醒我們,要回頭看看古人,看看莊子,學習莊子。——這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

好在我們的精神家園還沒有完全丟失,就是因為有莊子這樣的幾位哲學大師,他們的思想、精神、智慧和人格的光芒,穿越時空在我們的心目中閃耀!

找回失落的精神,使之更完美!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吧!

四、佈置作業

閲讀《語文讀本》上相關的文章《永恆的鄉愁》和《莊子使我上癮的兩個理由》。

《莊子》教案8

一、導入新課

1、課題是什麼?

2、我們來看看莊子是誰,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

中國人的達觀有一部分和他有關。他很窮,大部分時間靠編草蓆為生。但他窮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他很怪,老婆死了,他敲盤而歌。他給我們留下了33篇散文。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莊子,瞭解他,思考他。通過我們的質疑、思辨,思考莊子對於個體價值、文明社會的意義何在。

二、看一段文字,讀後説説莊子是個什麼人,你從哪裏看出。補充一句:課文就是由這段文字開始的。

幻燈片出示“曳尾塗中”一段。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約三分鐘後,學生開始發言:

針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1:這是個隱士形象

生2:他和自然融為一體

生3:他很高傲

生4:自由、自然、不拘束

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不顧、吾將曳尾於塗中

三、作者怎樣看莊子,對莊子精神作何評價

要求學生速讀2-6段,劃出評價語句

1、清潔的精神:可以……

師:清潔什麼意思?

生5:可以抵禦一切的誘惑。

師:還是什麼?

生6:不同流合污。

師:這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7:對莊子的崇敬、激賞。

四、出示整理過的學生提問

(在這堂課之前,佈置學生自讀本文,並將發現的問題寫在紙上,上交。教師根據學生問題整理出最有價值的幾類問題,在課堂上呈現出來。)

第1段“他總在一些地方嚇着我們……落崖驚風”怎麼理解這句話,特別是“嚇”字?(餘均、楊瑜)

作者為什麼把莊子比作“一棵孤獨地在深夜裏看守心靈月亮的樹”?(陳春梅、馬鄭列)

在黑夜裏昧昧昏睡,“月亮為什麼沒有丟失”?

“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賴……”作者為什麼用一連串否定的表貶斥的詞語?

莊子為什麼不做官?為何能對做官之事如此釋然?

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後三個詞的順序能否掉換?

師: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多集中在第4、8段和最後一段。現在我們分組討論這些問題。

生8:莊子的思想在當時比較叛逆,不合常理,所以“嚇”着人們。(結果呢?)給人帶來清新的感覺。

莊子的思想與當時社會比較矛盾。當時社會重權勢,而莊子不願同流合污。而當人們仔細思考他的意見時,發現他是正確的。

齊讀:朝暾夕月,落崖驚風。……

師:我們今天來讀讀莊子,會給我們展現一個廣闊的境界,柳暗花明。

師:齊讀第四段,來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生9:叛逆者。

生10:戰國時期,月亮是莊子心中的道德象徵。

師:一個“槁項黃首或”的老頭子,怎麼會嫵媚呢?

生11:精神嫵媚。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為權力是很好的東西,但他只喜歡自由。

師:普天之下,能這樣做的人有多少?所以“孤獨”。

生12(接着):“嫵媚”是不被認同的美,不被常人理解,這種信念已不再被很我人堅守。

師:聽這位同學的發言,可以用一句古詩來概括她的話。吟誦《江雪》。

師:莊子的行為都是跟當時的情、理、邏輯相違背的。所以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理,誰更無情,誰更無聊,誰更無所顧忌,誰更無所關愛。

齊讀最後一段。

莊子怎麼會出現眼冷心熱?莊子眼前的客觀世界是怎樣的?黑暗、殘忍決定了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偏激、反叛、哲學困境。於是就出現了“眼冷心熱”。“眼冷”是出世的,“心熱”是入世的。他的處世態度是反叛的。但僅僅讀出“反叛”,還不是真正讀懂莊子。

與之“周旋”什麼意思?周旋的目的是為了“外化”而保持“內不化”。

對第6個問題詞序能否掉換的回答:

生13:邏輯上看應該不能互換。

師:這代表我們走近莊子的一種規律。你們現在有無對肅然起敬?

下一個問題:莊子認為天下污濁,但為什麼他沒有做官呢?他只會用文字抨擊社會,但為什麼不想去做點什麼呢?如果去做官,不是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嗎?

莊子既然對世俗不滿,那麼他為何不做官,通過自己的努力雲改變社會的現狀?他只是為了自己的自由,這是不是很自私?

討論:你如何看待莊子的“拒絕入世”?你覺得莊子的精神對個體生命和社會文明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師提問:中國歷史上哪些人與莊子有淵源?

生:李白、陶淵明、蘇東坡、阿Q

其中一生問:阿Q怎麼會和莊子有淵源?

一女生回答,因語速過快,聽不清。

師:莊子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莊子的思想能救人,但能否濟世?請思考。

好了,我們的課就要告一段落了。今天,什麼是“無路可走”?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莊子又何來引導我們的精神呢?

《莊子》教案9

【教學內容分析】

1、知識技能:

⑴瞭解有關莊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莊子》的主要藝術特點。

⑵熟讀課文,弄懂課文字詞句的含義。

2、過程方法:

熟讀課文,深入理解和欣賞本文的語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莊子》的兩則寓言故事,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

【學生學情分析】

《莊子》一書有極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理解起來有相當的難度,本文編入的兩則寓言故事,意在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而並不要求他們對《莊子》有較全面、深入的認識和把握。就兩則故事來講,意思較好理解,也較有趣味,學生比較感興趣。可讓學生通過朗讀、表演,理解和欣賞本文的語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熟讀課文,深入理解和欣賞本文的語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2、通過學習《莊子》的兩則寓言故事,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經典的瞭解。

【教學方法】

採用朗讀、小組合作、教師點撥、學生感悟的方法。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莊子的資料。

2、熟讀課文,基本理解大意,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

1、學生小組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莊子的資料。教師適當補充。

2、檢查課文朗讀。

二、整體感知

1、理清大意。要求學生自讀,然後小組合作,交流。對不理解的句子和詞,提出來全班討論。

2、教師出示要點檢查課文大意理解情況。

3、教師請學生表演故事,然後全班評議。

三、合作探究

1、朗讀課文,然後回答問題:

⑴第一則故事中惠子表現出怎樣的人格特徵?可以用一句成語表達出來。

⑵莊子講鵷雛故事用意是什麼?反映了莊子怎樣的人格魅力?

⑶莊子堅持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2、教師請學生表演故事,然後全班評議,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第二則裏莊子的辯解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詭辯,如果你是惠子,你會繼續怎樣辯論?

2、莊子和惠子之間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教師引《莊子徐無鬼》,讓學生通過閲讀,進一步體會莊子其人。

五、佈置作業

《莊子》教案10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我國古代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學風格。

2、在理解文句的基礎上,能概括出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寓意。説明: 《莊子》是體現道家思想的源頭之一。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莊子》是與重視現實主義的儒家思想相對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先秦散文。他在其“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基礎上,界定設想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是清靜無為與逍遙自由。莊子思想的文學特徵,不是通過邏輯論證來闡明,而是藴含在寓言中,隨其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展示。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所稱“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本文就選自《莊子》外篇《秋水》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通過拿神龜打比方很好地體現了他的上述思想。作為節選語段,教師在教學前有必要對莊子及其思想和作品作整體上的把握和理解,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瞭解莊子的主要思想、文學風格及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寓意。另外,通過本課的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生走進經典、閲讀經典的興趣,也能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精髓,培育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疏通字詞、誦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寓意,瞭解莊子的主要思想。

2、難點:瞭解莊子主要通過寓言故事表現其思想的寫作手法。説明:“閲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這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而這篇文章故事性強,適合初二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教學的重點設計為在疏通字詞、誦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莊子拿神龜打比方”的寓意,從而瞭解莊子的主要思想主張。莊子的思想並不是通過邏輯論證來闡明,而是藴含在寓言中,所以困難的環節是探討莊子表達其思想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佈置學生預習任務:(1)查找有關莊子的資料。(2)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熟讀課文。

2、導入新課: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期,四大學派——儒、墨、法三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那麼還有一大著名學派稱為什麼呢?代表人物又是誰呢?主要思想呢?

3、觀看百家講壇——于丹説莊子之一的視頻,那麼《莊子釣於濮水》又是怎樣反映這一思想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課文吧。 在課前查找資料的基礎上自由發言。觀看視頻並補充、整合自己的課前預習。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道法自然(簡而言之就是要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清靜無為(過着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在仕途上無所作為)。

4、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體會莊子的藝術風格。

(1)內容上:在這個故事裏,鵷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鵷,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寫法上: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也是用講故事打比方的方式繞着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鋭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2)《莊子》從不幹巴巴説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説理,把哲理和詩情藝術地交融在一起。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增加了課文的容量,又能讓學生較為全面地瞭解莊子的思想和文學風格。靈活運用創新思維議題:楚王此時派使者來請莊子去做官。設置場景:(楚王派):如果你是楚王派來的大夫,你將怎樣規勸莊子做官? (莊子派):如果你是莊子,你將怎樣反駁他們呢?要求:可以結合整個單元的知識,也可以引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如儒家觀點等規勸莊子去做官;運用本節課學習的莊子的思想主張,也可以結合當時背景或現實生活等進行反駁。都要做到有理有據,説服力強。論據參考:(楚王派)孔子認為“學而優則仕。”孔孟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創立私學、教授弟子;周遊列國、推行仁義……這一切都表明他們一生竭盡己力而服務於社會、求用於社會。而莊子只是一種傲世和批判逃避的態度。(莊子派):莊子追求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是清靜無為與逍遙自由,所崇尚的是沒有人統治人的無為而治的社會,不為世俗社會“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觀念所困擾,使人們從現實壓迫和各種物慾的束縛中,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解脱。場景設置然後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明確莊子的思想主張,同時對所學過的知識也進行了有效地整合。

【思路點撥】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也可以老師先講此故事,讓學生猜莊子到底去做官了嗎?以此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研究文本的興趣。然後研讀文本,探究莊子不去做官的原因,並結合時代背景,老師的適當補充,讓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莊子思想和文學成就。另外,百家講壇——于丹讀《莊子》心得影響比較大,可以讓學生提前觀看此節目或閲讀這本書,以便學生更深入、全面地瞭解莊子哲學思想,為學習課文、理解寓意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于丹老師對莊子思想的現實意義認識深刻,觀點獨到精闢,實用性強,對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莊子思想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大有幫助。

【練習舉隅】

1、通過預習、學習課文,你如何評價莊子及其思想主張?

2、閲讀《莊子》並寫下自己的閲讀心得,然後全班討論交流。3、向你的家人或朋友推薦《莊子》這本書,如何有理有據有感染力地説服別人接受你的建議?

標籤: 莊子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9oeg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