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莊子故事兩則原文翻譯

莊子故事兩則原文翻譯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莊子故事兩則原文翻譯,歡迎大家閲讀

莊子故事兩則原文翻譯

莊子故事兩則一:惠子相樑

惠子相(xiàng)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fú)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hè)!’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yé)?”

譯文

惠子做了魏國的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説:“莊子到魏國來,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所以惠子非常擔心,在國都裏搜捕了三日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説:“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yuān chú),你知道它嗎?鵷雛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一隻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鳥(yuān chú【下同】)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着鵷雛鳥,發出‘嚇’(hè)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相位)來恐嚇(此處作動詞,讀hè)我嗎?”

鑑賞

莊子將自己比作鵷雛(yuān chú),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諷刺惠子醉心於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醜態。表現莊子天到無為而自然的哲學思想。

(一)巧妙地採用了寓言的形式。莊子往見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無意功名利祿,指責惠子為保住官位而偏狹猜忌的心態,但這些並沒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於一個虛構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雋永,具有更強的諷刺性。

善於運用比喻。其中的“鵷雛(yuān chú)”“鴟”和“腐鼠”都具有明顯的比喻義,且比喻自然生動形象,特別是把鴟嚇鵷鶵(yuān chú)的情景刻畫地惟妙惟肖,活畫出了惠子因怕丟掉相國的官職而偏狹猜忌的醜態。按:莊子和惠子本是朋友,惠子先於莊子而逝,在《莊子·徐無鬼》中表現了莊子對墓中的惠子的懷念。

(二)本篇表現了莊子無意於功名利祿的清高的品質。比起《逍遙遊》中表現的虛無主義和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來,還是值得肯定的。

莊子故事兩則二: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háo)樑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説:“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呀。”惠子説:“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説:“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説:“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説:“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説起。你説‘你是從哪裏知道魚的快樂’等等,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卻又問我,所以我説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鑑賞

該文節選自《莊子·秋水》。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繫,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遊離之嫌。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輕鬆閒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後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辯,重分析。對於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説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麼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28k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