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國風·邶風·旄丘》

詩經《國風·邶風·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詩經《國風·邶風·旄丘》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題解】

流亡到衞的`黎國人盼望衞國貴族發兵救濟,結果一無所得。

註釋

(1)旄(mào)丘:前高後低的土丘。

(2)誕:藤。

(3)叔、伯:對情人的暱稱。

(4)處:居住。

(5)與:交好。

(6)蒙戎:蓬鬆貌。

(7)匪:通“彼”。

(8)瑣、尾:年少、美貌。

(9)流離:琉璃美玉名。之子:此人。

(10)褎(yòu):服飾華麗繁盛。充耳:古代貴族帽子兩旁懸掛之玉,下垂至耳,用以塞耳避聽。此處意為充耳不聞。

【參考譯文】

葛藤長在高丘上,枝節為啥這麼長?叫聲叔叔和伯伯,為啥多日不相幫?

為啥安心在家住?定有盟國在一處。為啥拖延這麼久?其中一定有緣故。

狐皮袍子毛蓬鬆,他們車子不向東。叫聲叔叔和伯伯,心情不和我們同。

細小卑微真可憐,四處漂流人離散。叫聲叔叔和伯伯,塞住耳朵聽不見!

標籤: 詩經 國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4dq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