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於《黃河頌》教案9篇

關於《黃河頌》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河頌》教案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黃河頌》教案9篇

《黃河頌》教案 篇1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字詞;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合作交流感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黃河悠久的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掃清文章字詞障礙,感悟文章主旨,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課前準備:相關主題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文本

大家好!大家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請大家認真傾聽!(播放《黃河大合唱》)欣賞歌曲後你有什麼感受?(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回答)就是啊,古往今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黃河頌就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著名詩人光未然的《黃河頌》!(板書課題)

二、瞭解背景,初讀文本

(一)、創作背景:

通過閲讀書下注釋或自行查閲資料,完成下列各題,瞭解作者及創作背景。

1、本文作者( 光未然 ),現代( 著名詩人 )。早年從事抗日救亡文藝活動,創作過歌詞《五月的鮮花》,還著有組詩(《黃河大合唱》) 。

2、創作背景:1938年,( 抗日 )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華北大地,全國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詩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隨八路軍將士在黃河兩岸抗擊日寇。雄奇壯麗的山川,英勇抗敵的戰士,強烈的感染了詩人。激動之餘, 光未然寫下了組詩( 《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共分( 八 )個樂章,《黃河頌》為第二樂章。

(二)、欣賞詩歌:

1、請大家小聲初讀這首詩,圈點勾畫出對於你來説為生字的詞語,同座合作交流、或藉助工具書解決。

2、欣賞課文配樂朗誦,感受磅礴氣勢,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同時,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三、感情讀詩,感悟主旨

(一)、朗讀

1、學生欣賞課文的配樂朗誦。

2、教師範讀課文。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4、學生齊讀。

(二)、比讀課文

每組同學選擇你們喜歡的一段課文,自由選擇朗讀方式,有感情地朗讀出來,並説出喜歡的理由。

(三)、品讀課文,感悟文章主旨。(以下各題合作交流完成)

1、解題。本文題目就是《黃河頌》,哪個詞就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就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着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就是主體部分,主要就是“頌黃河”,但不就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就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標誌,這就就是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就是什麼?

5、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四、拓展延伸,昇華文本

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樂朗誦。

佈置課外作業:

1、閲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黃河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語言智能發展目標

(1)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學會運用英特網和圖書館蒐集黃河相關的資料,並做初步的整理。

2、音樂智能發展目標

(1)通過傾聽《黃河大合唱》組樂,特別是課文部分《黃河頌》,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感染力。

3、人際關係智能發展目標

(1)通過小組交流或信息共享來增進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設想:

《黃河頌》讚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和歌頌,同時也表達了一個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氣勢磅礴,直抒胸臆,讀來琅琅上口,使人受到無盡的感染。所以本課教學應以學生誦讀為主,從誦讀中領會它的思想內容,體會它的情感,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重點感悟詩歌的第二節。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與黃河相關的資料。

2、教師準備《黃河大合唱》各個部分的mp3音樂和課文錄音及黃河景色的圖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1、播放《黃河大合唱》組樂

2、同時黃河景色圖片聯播

(以這種方式導入是為了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並發展音樂智能。)

二、話説黃河

古往今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在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先七嘴八舌地説説自己課前蒐集到的黃河的相關資料,3分鐘後每組推選1人小結你組蒐集到的資料。

(既是對蒐集的資料的一次整理,也是藉此對蒐集資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對團隊協作的人際交往智能的一次鍛鍊)

三、多角度朗讀,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師範讀或聽課文錄音初步感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進一步感悟,並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學生齊讀再進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通過反覆地朗讀,既增進了對詩歌所表現的強烈的感情有一個豐富的感性體驗,也是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語言智能的一次鍛鍊)

四、欣賞質疑

1、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詩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着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並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誌,這就是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指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簡述理由。

6、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描繪雄姿和氣勢

主體;歌頌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英雄的業績、偉大堅強團結一致的精神。

尾聲 :表達強烈的願望和堅定的信念。

黃河——(象徵)——中華民族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發展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閲讀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智能。)

四、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配樂朗誦、理解性欣賞朗誦,既可以增進了學生對詩歌的體驗和感受,也可以進一步發展了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文的語言智能。)

五、課外作業

1、背誦本首詩

2、收集有關黃河文化和治理黃河的資料,寫成專題文章,計劃開一次以“黃河”為專題的主題班會。

3、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之所以佈置這樣的作業,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朗誦和蒐集資料的語言智能的發展,也為後續學習做一點準備。)

《黃河頌》教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並具有相對獨立特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本課例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瞭解作者和作品。

2.瞭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濤、瀾、濁、宛、魄、滌、瀉、蕩、屏”等9個字。

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情感目標

感受歌詞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三、重點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四、學法指導

通過“讀--品--誦--談”的四步進行學習。

五、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收集《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並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六、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沒有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醖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麼?)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於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為例説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 時代背景的把握

3, 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 調節自己的感情。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讓首輪朗誦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峯,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覆的語句。

(六)聯繫課文,拓展延伸

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為這首詩屬於哪一種?為什麼?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七)學生評價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評估表,讓學生進行效果自測。

(八)作業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着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衞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學習歌詞的方法任選《黃河大合唱》中的一篇進行賞讀,寫出閲讀體驗。

《黃河頌》教案 篇4

課型:導學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字、詞的積累,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

2.培養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難點: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讀、悟、賞

教學媒體:錄音機;電視機;VCD;投影儀

教學過程設計:

1. 以黃河波濤洶湧的畫面配以朗頌詞引入;

2. 整體感知

(1) 錄音範讀,學生體驗作品語感和感情;

(2) 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把握好詩歌基調--熱情、悲壯、豪邁)

(3)(配樂)齊讀

(4) 找出你喜歡的詩句,並朗讀;

3. 質疑

4. 深入探究(用投影片展示問題)

(1) 第一節歌頌了黃河什麼?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2) 第二節"頌前"哪個系統領詩句?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歌頌黃河?此詩文壇人僅僅是歌頌黃河嗎?

5. 思維拓展:

(1)第二節中"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抽生講)再放英雄故事的畫面,讓學生猜,畫面中的英雄是誰?最後放《英雄讚歌》來結束對英雄的讚頌?"

(2)仿寫:"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寫你熟悉的事物。

(3)放《黃河頌》的錄音,讓同學們感受這首詩的悲壯感情。

(4)齊唱《保衞黃河》並配以黃河的畫面。

6. 小結:

《黃河頌》這首詩不僅歌頌、讚美了黃河,讚美了黃河,而且讚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堅強,並讓我們炎黃子孫學習這種精神。

7. 板書設計:

黃 河 頌

光未然

序曲(朗誦)--(歌唱)主體---尾聲

偉大堅強 望--頌 學習黃河精神

《黃河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文明、文化、災難);瞭解一些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

2.通過自主學習,整體感知並把握詩歌內容。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詩歌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的黃河形象,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4.欣賞《黃河大合唱》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5.綜合探究,做一次黃河文化的巡禮,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黃河情——保護母親河,瞭解黃河的現狀,加強環保意識,以行動保護汕頭的母親河——韓江。

教學重點: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1.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詩歌象徵手法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課時安排:兩課時。(課內一節時,課外一節時)

教學用具: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課內)

一、導入新課並投影學習目標。

二、音樂欣賞:點擊瀏覽圖片並欣賞《黃河頌》。(緊湊點擊圖片,進入最後一張時緩緩拉動文字框滾動條)

三、作家作品介紹。

課堂練習。(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四、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教師範讀。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學生齊讀。

五、獨立思考、質疑探究:

1.解題。本課題目就是《黃河頌》,哪個詞就是關鍵?(抓住“頌”字。)

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就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着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第二節就是主體部分,主要就是“頌黃河”,但並不就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就是哪個字?(即“望”字。)

2.詩人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

“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誌,這就就是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就是什麼?

前文一直在寫黃河,標題也就是頌黃河,可詩歌最後四句卻在寫英雄兒女,就是離題嗎?

3.請根據詩歌的內容,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黃河精神。

詩歌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起了什麼作用?

詩人歌頌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你就是怎樣理解的?

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六、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小結。

七、對比閲讀,拓展練習。(於天命的散文《黃河頌》)

八、佈置作業:

閲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完成《一課一練》。

九、板書設計: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第二課時(課外)

十、利用綜合資源,通過瀏覽推薦的相關網頁,自主深入學習,完成教學目標。

十一、教學後記:

一直擔心這種情感豐富的愛國主義詩歌,難上!在圖像、音視頻等感性材料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僅僅靠“三寸不爛之舌頭”和一個自主學習的課件,學生就是否會覺得過於枯燥無味呢?事實上,這種憂慮就是多餘的。

我藉助同學們自己收集的相關背景資料介紹和本課件,尤其就是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激發起他們的愛國意識,再加上播放、欣賞氣勢雄偉的歌曲《黃河頌》,學習《黃河頌》竟成了一節莊嚴肅靜的愛國教育課。

沒見過黃河,但通過詩歌文字描繪及幾張黃河插圖,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運用學生潛在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讓他們在小組裏互讀,然後分批朗讀(1~30;31~60),最後推選男女學生代表來朗讀,課堂的氣氛顯得十分活躍,朗讀時聲勢就是一浪賽過一浪。

在朗誦中,我們讚美了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堅強的精神,更讓我體味到了學生本身就就是一股如黃河般彭湃的雄偉力量!

課餘時間裏,學生利用本課件繼續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學習。

課件設計以《黃河頌》為主體,以“黃河,母親河”為主題,就是一堂學生自主學習課、音樂文學欣賞課、探究課,同時,整理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通過閲讀大量資源來自主學習瞭解黃河的文明、文化和“母親河”的災難史以及現狀,就是學生課餘自主學習、探究的好幫手。

《黃河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

課型:朗讀體驗課(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在朗讀中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

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播放關於黃河的圖片,教師激情導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讚美過她,有多少仁人志士為她拋頭顱,灑熱血。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黃河大河唱》曾感動了無數的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而不懈奮鬥。今天,讓我們吟誦着《黃河頌》,走進它的詞作者著名詩人光未然——那充滿強烈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心靈世界。

一、朗讀詩歌,體會情感

自由朗讀,體會情感: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后,談感受。(把握詩歌對黃河的豪邁讚頌之情)

朗讀朗誦詞,指導朗讀

點名朗讀後聽錄音,眾生評論

此處指導朗讀時應注意重音,學生提到朗讀詩歌要把握好重音,則讓他説出哪些詞需要重讀,為什麼?如:英雄氣魄和偉大而堅強需重讀

(朗誦詞概括的寫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和偉大而堅強的精神。教師及時板書:英雄的氣魄和偉大堅強)

朗讀歌詞,指導朗讀

點名朗讀,眾生評論

以歌詞第一節為例指導朗讀時應注意情感、語氣、節奏。

從需要重讀的詞語(動詞)“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詞)“高山、滾滾、萬丈”可以體會出黃河的一往無前、鋭不可當的英雄氣魄。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磅礴之勢、豪邁之情。當然也要讀出變化“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沒有磅礴之勢,此時的黃河已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地勢,所以讀的時候要舒緩一些。

教師範讀

師生共同總結:朗讀要把握好節奏、重音(需重的詞一般有動詞、修飾名詞的詞)、語速(快慢)、感情抒發要恰當。

(此節主要體現了黃河的英雄的氣魄)

師生再次共同朗誦這一節。

學生自由朗誦“頌”的部分,並體會感情的變化。

第一個“啊,黃河”一節由於在讚頌黃河作為母親對中華民族的養育,所以要讀的舒緩。

第二個“啊,黃河”一節由於在讚頌黃河作為屏障對中華民族的保護作用,顯示她的偉大和堅強,所以讀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個“啊,黃河”一節是借用黃河的偉大和堅強來激勵中華兒女保衞黃河,保衞祖國,感情達到高潮。所以,讀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應完全迸發。兩個“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不僅要讀的鏗鏘有力,而且,要讀出變化,後一個要比前一個感情更要強烈,“你一樣的”和“偉大堅強”都要比前一個語氣重,“偉大”的“大”和“堅”的“強”都要採用拖音,

三個“啊”要讀的深沉,聲音稍長,“黃河”要讀的高昂,表明在讚頌。

教師適當師範朗讀

在讀的過程中總結出黃河對中華民族所作出的貢獻:養育、保護及激勵作用,並板書

學生分角色朗讀(配樂)。

二、朗讀詩歌,提出疑難

預測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一句如何理解?

2、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以及“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三、朗讀詩歌,領會創作目的

[介紹背景:《黃河頌》誕生於抗日戰爭年代,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着中華大地。光未然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雄奇的山川,偉大的人民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着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會上聽了該詩的朗誦異常興奮,連續寫作六天,於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這部史詩性傑作。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其中尤以《黃河頌》、《黃水謠》、《保衞黃河》等為人們所傳唱。]

拓展遷移

在抗日戰爭年代,民族的偉大精神表現在抗擊侵略、保家為國上,如今,我們的民族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你想對黃河説些什麼?”寫在筆記本上。

《黃河頌》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其他相關內容。

2 過程與方法:反覆朗誦並理解歌詞內容。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與黃河大合唱有關的文字及音樂資料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相機引導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播放《黃河大合唱》音樂片斷,以雄壯激越的音樂演唱和朗誦來感染、調動學生。

二、學生們把預習所查資料展出並彙報交流,共同瞭解《黃河大合唱》由八個樂章組成,《黃河頌》為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出中華民族的苦難和不屈的鬥爭精神。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範讀後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確劃分“序曲——主體——尾聲”三個部分,並能概括大意。

3. 主體部分中“望”字所統領的內容?

4. “啊!黃河”在詩中反覆出現,有什麼作用?

5. 詩歌從什麼角度表達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的?有何歷史和現實意義?

四、內容探究

1.頌歌的首尾如何呼應的?

2.為什麼把黃河比作“搖籃”和“屏障”?

3.“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是不是病句?為什麼?

4.探究課堂上生成的各種相關問題。

五、小結課文

六、欣賞音樂《黃河頌》

第二課時

一、概述上節課內容,組織《黃河頌》的朗誦表演

二、學唱《黃河頌》

三、組織學生表演唱(安排好領誦、齊誦、個人領唱和合唱,如學生能力強,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組織學生欣賞並演唱《保衞黃河》並討論:為什麼保衞黃河就是保衞國家?目標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黃河頌》。

五、比較閲讀《長江之歌》再次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如能閲讀和演唱結合效果更好。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得到充分的藝術享受。

六、課後作業:彈性練筆

1. 評析《黃河大合唱》其他樂章的歌詞。

2. 賞析你平日裏喜愛的歌曲之一。

3. 為你熟悉的一段音樂填寫出歌詞。

七、板書英雄的氣魄英雄的故事 黃河頌英雄的體魄英雄兒女

《黃河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字詞,背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偉大內涵。

教學難點: 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被喻為母親河的'黃河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搖籃。______大家見過黃河沒有?______沒有。那就先讓我們欣賞一下黃河的畫面。(播放黃河畫面的視頻)黃河以它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它,是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滄桑,它與它的人民一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

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就以它磅礴的氣勢激勵它的兒女奔赴抗日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他的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的心中掀起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光未然的《黃河頌》。

二、介紹作家和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介紹。

《黃河頌》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原名:張光年)與音樂家冼星海合作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歌詞。《黃河大合唱》共八章,其中《黃河頌》、《黃水謠》、《保衞黃河》,傳誦最廣。

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着中華大地,詩人隨八路軍行進到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偉大而堅強的軍民,怎不讓他唱出豪邁的頌歌。

三、既然《黃河頌》是一部音樂作品,那先讓我們來聽歌,好不好?大家在聽歌的過程中注意感受這首歌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放歌曲)

這首歌雄渾、高亢,聽後你有什麼感受?——激動、振奮。用四字成語概括,那就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下面大家就帶着這激動的心情、昂揚的熱情進入課文的朗讀,在沒朗讀課文之前我們先掃清字詞的障礙:

1.注意下列黑體字的讀音

diān péng pài kuáng lán

巔 澎 湃 狂 瀾

bǔ píng zī

哺 育 屏 障 滋 長

下面大家就自由的、大聲的朗讀課文,把我們澎湃的激情宣泄出來吧!

2.指導閲讀

①.朗誦詩歌要注意以下幾點: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節奏和對文章感情的把握。

②.“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後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的黃河的氣勢。

③ 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 最後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鬥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欣賞朗誦視頻

大家在聽讀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這段朗誦比我們課文多了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是這首詩的朗誦詞。

朗誦詞有什麼作用呢?提示、領起、鋪墊的作用,還有揭示主題和渲染氛圍的作用。

4.師生合作朗讀課文

四、梳理文章的脈絡:

望黃河

頌黃河 偉大堅強

贊祖國

五、問題探究:

1詩人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黃河的氣魄?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麼感情?

2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3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4歌頌部分反覆出現“啊!黃河!”有什麼作用?

研討第四個問題:這是一種呼告的修辭,就好象面對黃河在大聲呼喊。三次出現“啊!黃河!”很自然地把文章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啊,黃河!”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讚頌黃河對中國的貢獻,寫到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

籃,既然是搖籃,我們就應該讀得深情一點。

第二個“啊,黃河!”它是從地理位置的優勢來描寫、抒發對黃河的情感。所以,讀得要比第一個稍微帶點感情一些。寫到了它像一個巨人。既然是一個巨人,我們就應該讀得更加堅定。

而第三個則是寫的黃河的澤被眾生,它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所以,讀時感情要最濃厚的。寫到了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就應該在讀這一段的時候使感情達到頂峯。

七、聯想:

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歷代文人寫過不少關於“黃河”的詩句,你知道哪些?

關於“黃河”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學了《黃河頌》這篇文章,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穫,談談你們的感想吧!

課下延伸:

1 閲讀《黃河大合唱》的第三章《黃河之水天上來》,及其它歌唱祖國山河的詩歌。

2 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

3 蒐集黃河過去、現在的自然環境資料,然後寫出個人看法。

《黃河頌》教案 篇9

導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目標

1.深刻感悟九曲黃河的英雄氣概

2.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

1. 系統瞭解黃河的歷史與地理

2. 切實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

3. 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學習課文

2.重視運用感悟、聯想和探究的學法

3.通過拓展學習建立對黃河的整體認識

導學思路

鑑於作者是借黃河的英雄氣概來歌頌中華民族的偉大品格,所以首先應引導學生從感悟和認識黃河入手,進而引導學生將黃河的英雄氣概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品格相聯繫,結合本文創作的背景,深刻把握課文的主旨,最後再通過拓展學習,從更寬廣更深刻的層面去理解黃河和中華民族。

導學過程

一、心理準備

1.引導學生明確本課所要達到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這些目標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檢測的標準。

2.運用多媒體播放九曲黃河奔騰咆哮的影像畫面。

3.投影展示同學們課前蒐集到的有關黃河的圖片。

4.師生一起扼要説説對黃河的觀感。

5.引導學生回顧歷史和地理課對黃河的介紹,並瞭解詩人光未然創作《黃河頌》的經過,從而激發興趣,啟發聯想,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悟

(一).整體感悟的方法指導

1.導師首先範讀課文第1小節的朗誦詞部分,並以此節為例,作朗誦方法指導。

(1) 將第1小節默讀1遍,瞭解大致內容與句式特點。

(2) 標出節奏、重音和韻腳。

(3) 輕聲試讀幾遍。

(4) 大聲朗讀,音量以能夠聽清自己的聲音為準。

2.請幾位同學朗誦,請全班同學點評。

3.全班齊讀,相互討論,集體點評。

4.分角色表演朗誦,全體起立,配樂朗誦《黃河頌》,導師讀朗誦詞部分,同學讀歌詞部分。

4. 自由發言,談談朗誦後對黃河的英雄氣概與中華民族偉大品格的感悟。

三、自主思考

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的第二、第三題,要求同學獨立思考,得出答案,也可就自己學習時的獨特感悟和發現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力求有自己言之成理的認識。

四、合作探索

1. 詩人為什麼把黃河比作“搖籃”和“屏障”?

2. 課文從哪些方面讚頌了黃河的偉大和堅強?

3. 詩人寫黃河的意圖是什麼?

4. 你認為這首詩中有哪些表現技法值得學習?

各小組按要求討論探索,記錄要點,踴躍發言後,師生一起明確上述問題的答案。

明確1:因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把它比作搖籃可以形象確切地表現黃河的歷史功績。黃河洶湧澎湃,勢不可擋,是阻擋外敵入侵、保衞中華民族的又一道鋼鐵長城,因此詩人稱之為“屏障”。

明確2:課文是從自然特點、地理優勢和民族貢獻幾方面讚頌黃河的偉大堅強。

明確3:在詩人筆下,黃河是中華民族英勇豪邁、不屈不撓、偉大堅強的象徵,因此詩人借讚頌黃河來激發我們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動員全民族億萬英雄兒女像黃河那樣偉大堅強!這是借物抒懷的寫法,正像矛盾在《白楊禮讚》中借讚美白楊而讚美抗日軍民一樣。

明確4:課文中值得學習借鑑的表現技法主要有(1)呼告,如“啊,朋友!”有助於明確抒情對象,直接抒發強烈的感情。(2)反覆,如“啊,黃河!”在詩中反覆出現,起到了加強結構,渲染感情,突出主題的作用。(3)比喻擬人,如“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你一瀉千里,……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等詩句,賦予了黃河無限豐富的生命,使她像母親一樣親切深情。

五、拓展閲讀

1.閲讀光未然《〈黃河〉本事》一文,完成練習。

〈黃河〉本事

黃河以其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象徵着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它讚頌着、歌唱着。

在《黃河大合唱》中,展開了一幅壯大的幻想和現實的圖畫。

烏雲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伕,在暴風雨中bó戰,經過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彼岸。這象徵着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hi浪般的重重困難,終於取得輝煌的勝利。

於是在高山之巔,出現了時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國英勇的兒女,歌頌着黃河,並要學着他的榜樣,像他一樣偉大堅強。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着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他看見巨人醒來了,掀起他的怒濤,發出他的狂叫,響應着祖國滿山遍野的戰鬥的歌聲。黃河東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樂,一旦暴敵侵入,帶來了瘋狂的殺傷,妻離子散,一片淒涼。

兩個流亡的老鄉,在黃河邊上不期而遇,他們各自訴説着自己的命運,終於一同踏上了戰鬥的道路。

然而他的妻子,一個農村婦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獸的蹂躪,在一個悽風苦雨之夜,偷偷跑到黃河邊上,經過一陣悲慘的哭訴,便投身到滾滾的黃河波濤之中。

(這時在河東,河北,在萬山叢中,在青紗帳裏,四面八方都捲起了復仇的巨浪,中華民族的兒女正在為保衞黃河,保衞祖國而戰。)

怒吼吧,黃河!向着全中國被壓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吧!——我們代表五萬萬人民為祖國的最後勝利而吶喊着。

(1) 根據拼音寫漢字:

bó戰: 驚濤hi 浪:

(2)解釋加下劃線的詞語:

沃壤: 不期而遇:

(3)畫線句中“一幅壯大的幻想和現實的圖畫”是一幅什麼樣的圖畫?幻想與現實是否矛盾?為什麼?

(4)作者為什麼在文中寫了“一個農村婦女”的遭遇,這樣寫有什麼意義?

(5)文中用“驚濤”、“怒濤”、“巨浪”來形容黃河之水,你認為作者要藉此表達什麼樣的情緒?

(6)文中哪一節與《黃河頌》有內容上的聯繫?

2、課外分工合作,通過電視、網絡、詩文集、教科書等蒐集有關黃河的詩文、傳説等,編一期《感悟黃河》小報,在班內展評。

標籤: 黃河頌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7rjlq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