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教學反思

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教學反思

課上完後,情緒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非常投入:他們認真思考、積極發言並且能夠認真傾聽夥伴的發言。那自信的笑容、那澄澈的眼神、那高高舉起的小手、那如同鳥兒一般清脆的發言,讓我——孩子們的老師,感到了由衷的自豪。《數學課程標準》提到:“教師要自覺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我想,我做到了這點。

一、引發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孩子們由衷地喜歡上課,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由於教學設計中各環節的教學方法、情境的創設貼近孩子、吸引孩子,讓他們感到了新奇、有趣,從而把這種喜悦帶入了學習活動中。

在備課的日子裏,我想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地方用什麼方法孩子們會更喜歡?”在第一環節,與孩子們比賽做題,孩子們非常專心和認真,不但速度快,而且質量也高於以往,前三道題只有一兩人出錯,錯誤最多的第四題——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也只有10人出錯。佔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第二環節:當我把黃鸝、喜鵲、啄木鳥三位森林小衞士的彩色圖片展示在孩子們眼前時,我聽到了孩子們驚喜地發出“啊”的感歎,我看到了孩子們踴躍尋找信息提出問題的積極狀態,我的情緒也為之一振。還有當我把百靈、杜鵑、山雀這三位小衞士介紹給孩子們時,他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種源自天然的愛轉化為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得解決問題變得更容易。最後的“你説我猜”“我説你猜”遊戲更是引發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我看到自信的笑容洋溢在每個孩子的臉上,課堂上盪漾起了勃勃生機。

二、培養良好習慣,彰顯課堂魅力

“彭老師,你們班上的孩子太可愛了,就算四年級的孩子也很難做到在這麼長的時間裏的'專心和投入”。課後,負責課堂觀察的兩位老師以及錄課的老師,不斷地在誇孩子們課堂的學習狀態好。的確,無論開始的練習題還是後面的動筆解決問題,孩子們都能靜靜地、集中精力進行計算。而當孩子們用學具分析數量關係,相互交流、集體交流時,他們又能做到侃侃而談,思路清晰。傾聽習慣也非常好:曲悠揚小朋友在展台前講解自己的想法時,沒有表述清楚,馬上就有好幾個小朋友提出了質疑。還有遊戲的環節,沒有一個孩子東張西望或漫不經心,都在饒有興致地説啊、算啊,這都是難能可貴的學習品質。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沒有平時的精心培養,一點一滴的引導,僅靠課前的叮囑,孩子們的“聽、説、問、算”是達不到這麼令人讚歎的程度的。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反思本節課自己的教學,覺得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首先體現在課件的設計上,少做了一個超級鏈接。信息窗3的情境圖承載瞭解決“喜鵲捉了多少隻蟲子?啄木鳥呢?”的所有信息。當課件演示完第一個數量關係“比146多38只”後,要解決第二個問題“啄木鳥捉了多少隻蟲子?”還需要情境圖的再次出現,而我課前沒有進行鏈接,課堂上要用卻出不來了,還好,我急中生智,在黑板上書寫了數量關係“比黃鸝少捉12只”,才使得孩子們的學習沒有受到影響。

其次是從課堂上看,孩子們對於鳥兒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但對各種鳥兒的不同模樣並不是很熟悉。同組的老師提醒我,最好在黃鸝、喜鵲、啄木鳥的圖片旁邊標上漢字,孩子們可能分辨不清哪是黃鸝,哪是喜鵲。我言聽計從,馬上採納。課上完後,我猛然想到:怎麼沒在百靈、杜鵑、山雀這幾個字的旁邊貼上鳥的圖片呢?那孩子們豈不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不經意間就又增添了一點鳥類的知識呢?

錄完課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覺我們的數學課堂,就猶如一片蔚藍的天空,孩子們就如同那活潑可愛的小鳥。作為孩子們的引領者,我應當盡心盡力,運用自己的智慧,為孩子們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讓他們在這片自由的天空裏飛得更好、飛得更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0nn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