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教學反思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教學反思

本課是數的運算系列中的一課,是第一次接觸數量的比較,對學生來説,非常抽象,是一節難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多少、大小、高矮、長短、粗細、輕重等,掌握了比較的方法,並初步建立了比較的思想,初步掌握了加減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重點是感知生活中兩數相差的問題,初步學會用減法解決誰比誰多或誰比誰少的問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理解數量關係。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數量關係,從曾惜的12朵紅花裏去掉同樣多的8朵,剩下的4朵就是比揚洋多的。聯繫運算含義,從12朵裏去掉8朵,求剩下多少朵用12-8=4計算。

反思本節課,在教學策略上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意抓住學生的學習起點。本設計安排的教學策略是:激活學生已有經驗,在操作活動中探尋算理。通過創設比誰的紅花多,找出多出的部分。這樣能起兩個作用,一是與學生已有經驗聯繫起來。二是很容易發現計算算理。

2.注重學生表象思維的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是,由動作思維過渡到表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才能更好地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本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實際生活出發,通過擺紅花、説算理的活動,使操作活動遷移到計算方法的理解上。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本節課利用擺紅花,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滲透的是數形結合思想、對應思想。在觀察紅花説算理中,將大數12分成兩個部分。從12朵裏去掉8朵,求剩下多少朵?用12-8=4計算。這樣把求相差轉化為求剩餘,滲透了轉化思想,實現了比較關係與去掉方法的鏈接和遷移,明確數量關係及問題的本質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g7e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