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是一篇寫“童年生活”的短文。

困難、挫折、畏懼、恐怖,是青春少年花季生活的又一側面,也是“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含義之一。讀一讀這個發生在懸崖上的故事,也許你會有身臨其境之感;想一想作者的這次經歷,也許你對戰勝膽小有新的認識;體味一下作者對這次經歷的感悟,你會明白藴含於故事中的道理。

二、閲讀活動之一:學習朗讀

1、朗讀要做到讀音準確──建議大家用“圈讀”生字生詞的方式大聲地練習讀音。

落實如下詞語:

悶熱 訓誡 凸出 迂迴 凝視 啜泣

瘦骨嶙峋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2、朗讀要注意表達語氣:

建議大家用“選讀”精彩段落的方式練習、體會。

(同學們活動)

表情朗讀“暮色蒼茫……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這一部分。

再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朗讀“暮色蒼茫……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這一部分。

3、朗讀時要體味作者的感受。

集體朗讀文中最後一段,注意語速與重音,體味作者在這一段中所抒發的人生感悟。

三、閲讀活動之二:理解課文

1、師:我們學習課文,首先要認識它。要從整體上把握它,要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它。這就叫做認識課文,理解課文。

2、師: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你對這篇課文的認識。每位同學都要力爭與別人的説法不一樣。你可以從文章體裁、故事內容、情節順序、文章結構、人物特點、文章技法、給人啟迪等等多個角度選取一個,來表達你的見解。

3、同學們活動,讀課文,寫理解課文的概括性文字。

4、教師組織課堂交流活動,同學們表達見解,如:

這是一篇記敍文。

這是一篇故事。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

這是一篇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寫的故事。

這是一篇以“我”的活動為線索的文章。

這是一篇一事一議的文章。

這是一篇寫“我”童年時一次“脱險”經歷的課文。

這是一篇敍議結合、層次分明的文章。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讓“我”有深刻感悟的故事。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讓“我”能夠一輩子有勇氣對待生活的故事。

……

5、教師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看法,重點突出記敍的順序與敍議結合的寫法。

四、閲讀活動之三:品評人物

1、師:這是一篇基本上由“細節”構成的敍事文,文章內容鮮明生動,讀後情景歷歷在目,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欣賞品味。

2、教師出示“課中話題”:

根據文章的細節,從文章中找內容來説話,説説亨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根據文章細節進行體味,説説亨特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揣摩全文內容,説説課文中對亨特進行描寫最成功的地方在哪裏。

3、同學們分小組進行活動,互相討論。

4、進行課堂交流活動。

教師要對學生的交流進行中肯的恰切的評價,對學生討論中不容易理清的`問題要進行精要的講析。如對第三個話題,教師就應該講一講:

文中對“我”的描寫,成功的地方是心理刻畫。

在全文的細節描寫之中,不斷地出現表現“我”心理狀態的句子,它們

有的直接進行心理刻畫,有的用“感受”來表現心理,有些用動作行為來折射心理,生動微妙地表現了“我”在這次難忘事件中的心理歷程。請看下面的一些句子:

我一時拿不定主意→它只有大約20米高,但在我眼中卻是不可能登臨的禁地→我全身顫抖,冷汗直冒→我心驚肉跳→嚇得幾乎暈倒→我感到頭暈目眩→ 我絕對沒法向下爬回去,我會滑倒摔死的→我聽見有人啜泣,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恐懼和疲乏使我變得全身麻木,不能動彈→我頓時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它們真實、生動、細膩,它們連點成線,起伏於文中,生動地表現了“我”在事件中的心理歷程。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我們知道了在閲讀寫人記事類的文章時,要注意到心理描寫對錶現人物的作用,要注意對人物的心理描寫進行品味。

五、閲讀活動之四:表達感受

1、師:我認為這一課實際上是寫了四個字——經歷,經驗。

2、師:我們再次朗讀文中最後一段,體味一下作者所説的“經驗”。

3、同學們一起説:經驗就是:要着眼於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這一步後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

4、教師出示“話題”:請大家以“我們生活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為話題,説一小段話。

5、同學們活動。

6、教師評説。

全課收束。

【點評】

這個教學設計表現出思路清晰,線條簡潔,角度精細的特點。學習朗讀、理解內容、品評人物、表達感受四個教學步驟不僅關照到課文的單元訓練要求,而且全部着眼於學生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着眼於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感受能力,全課的教學自然有序,活動充分。

標籤: 教學 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vgyo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