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反思

1、瞭解課文以小見大、從切身體驗的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寫法。

2、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多角度的閲讀文章及正確使用工具書閲讀的方法,注意學習和運用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

3、感受我終於能夠正確對待困難,在困難面前不餒不躁,一步一步的克服困難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藴含的生活哲理。

2、教學難點:

從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哲理寫法,即文章如何借事論理,使學生感受到我是如何由膽小怕事到能夠正確對待困難,在困難面前不餒不躁,沉着應付的轉化過程,從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時間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小到大,我們經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忘了,尤其是到了老師這個年齡。但是有些事情,不管過去多長時間,卻永遠也忘不了。同學們,你們遇到過令你難忘的事嗎?(引導學生談)這些事情之所以難忘,是因為他深深地影響了你。儘管有些事情可能給你帶來過辛酸和痛苦,但同時也許給你帶來過啟發與深思,有些甚至會成為你一生都享用不完的寶貴財富。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寫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讀後體會作者是如何從一件難忘的小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

二、默讀課文,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的生字詞。

2、試用兩到三句話概括文中的故事。

(提示:第一小題小組合作,將疑難字詞分頭查閲,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第二題先獨立思考,然後將思考結果與小組交流,共同完善。兩個問題都學要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

檢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

1、字詞方面還有疑難嗎?老師考考大家:

(出示幻燈片)

2、讀讀寫寫用用:

訓誡 陡峭 嶙峋 啜泣 着眼 納罕 凝視

小心翼翼 頭暈目眩

3、解釋:

訓誡 嶙峋 納罕 啜泣 小心翼翼

4、提問第二個問題。

明確:文章寫了我童年時父親幫我脱險的一件事。

教師進一步啟發:能説説我是怎樣脱險的嗎?

明確:在父親的幫助下,一步步走下懸崖的。是啊,對困難、對問題都需要一點點去解決。今天,老師就把這篇文章交給大家,請大家一點點去解決你認為應該解決的疑難,去理解你認為應該理解的道理。

三、速讀課文

要求(幻燈片):

用你敏鋭的眼光去發現:

1、發現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

2、發現精彩的字詞句段。

3、發現你認為有爭議、值得探究的問題。

(留出足夠的時間供學生去發現)

(提示:把你的發現先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如果屬於疑難問題,可以與小組的同學合作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再提出來,全班同學一起解決。)

四、指導學生將自己或小組的的發現與全班同學共享

明確:學生可以自由談,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現重點引導解決以下問題:

(學生如果發現不了,教師可以以發現者的身份提出重點問題)

1、如果學生髮現了用得好的字詞句段,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心理描寫的精妙,如:全身顫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裏鼕鼕的直跳、心驚肉跳、嚇得幾乎暈倒、啜泣、恐懼、納罕等語句寫出了我爬上懸崖時的恐懼與害怕,開頭第一段中的至今感覺到寫出了這件事給我的印象之深、影響之大。指導學生重點朗讀心理描寫的段落,體會我當時的心情,並記下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2、如果有的學生髮現我的小朋友的做法值得爭議,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假如你是那羣小朋友中的一個,你會怎樣做?以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品質。

3、如果有的學生對父親的做法產生異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父親幫我脱險那一段,理解父親是如何進一步讓我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的,從而認識到正是由於父親的正確引導,才使得我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4、疑難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對最後一段或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教師可以順勢引導:

八歲時遇到的一個小小的困難,從而改變了作者的一生,你能談一談對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嗎?指導朗讀最後一段。

明確: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對待困難只要不畏懼,一點點克服,持之以恆,我們一定會是一個強者。

五、大家談體會

脱險的經歷,影響了作者的一生,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同樣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讀,你讀了以後,有何感想?用簡練的一句話概括出來。

(提示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文章。)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談感想,小組長歸納彙總,並有代表性的感悟寫到黑板上。)

(齊讀,進一步感受。)

六、歸納小結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正是由於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與波折,我們才一步步快速長大起來,老師贈給大家一句話:用心去感受生活,你一定會得到生活豐厚的回報。

七、推薦作業

1、一篇作品:課後閲讀《盼望》,注意與本文比較着讀,也許大家會有更多的收穫。

2、一個活動: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麼困難?你是怎樣處理的?有什麼經驗教訓?寫出來,班裏出一期專欄。

【設計思路】

1、導入:

由學生生活中的切身經歷入手導入課文,目的在引起學生的共鳴。

2、整體感知:

掃除字詞障礙,用一兩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目的有二:一是培養學生學會正確的使用工具書,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疑難:二是從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鍛鍊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學會從文章中抓取主幹,概括要點。

3、發現探究: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把課本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去發現文章的疑點,挖掘文章的亮點,探究文章的異點。本環節中教師的思維要緊跟着學生的思維走,但要適時調控,不是事先做好套子,讓學生網教師設計的套子裏鑽,教師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與合作者。

4、成果共享:

在學生自己學習與探究的基礎上,把學習的結果與大家共享,交流體會,交流問題,共談收穫。收穫可以從不同角度談,目的在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賞析文章,感悟道理。

5、拓展學習:

該環節的設計主要目的是通過比較閲讀提高學生閲讀的能力與技巧,幫助學生確立對待困難的正確態度。

【反思】

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淺顯的故事,對初一學生來講,讀懂並不難,但讀到什麼程度卻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無論是從知識水平,還是從生活閲歷講,學生有各自的差異,正是由於這個考慮,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想放手把文章交給學生,讓學生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去學習、去感悟,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真正 讀懂文章。

就這節課的設計來看,有幾個問題還值得探討:

1、學習這篇文章之前,沒有提前佈置學生預習,因此,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則顯得有點雜亂無章。

2、這節課設計有兩個優點:一是我爬上懸崖時的心理描寫,對這個點的處理,使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我當時的驚恐、緊張、害怕;二是父親幫我脱險時的語言描寫,原計劃是分角色朗讀,但由於時間沒有把握得恰到好處,只好佈置學生可下降對話編成課本短劇。

3、和學生共同學了了這篇文章以後,也許學生對怎樣去閲讀類似的文章把握了一定的技巧,但總感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有散、亂之感,平平淡淡,缺乏高潮。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9kv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