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確定位置》説課稿範文

《確定位置》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確定位置》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確定位置》説課稿範文

《確定位置》説課稿1

第一,依據標準説理念: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從學會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

第二,聯繫實際説教材:

《用數對確定位置》一課是青島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個窗口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中將“空間與圖形”安排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的想象能力。本節課是在第一學段學習了用前後、左右、上下等表示物體的位置和東西南北等八個方位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第一學段“方向與位置”內容的延續和發展,也是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對學生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發展空間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課程標準要求: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在現實情境中感受確定物體位置的多種方式、方法。

2、突出在平面上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多樣性和實質統一性:都需要兩個數據。

教學難點:靈活應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發展學生能力,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方格紙、水彩筆等教具。學生準備:鉛筆、練習本等學習用具。

第三、立足發展説策略。

教育家布魯納説過:“教學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在設計教法時,根據本節課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幾種教法:以談話法、觀察法為主,以討論法、練習法為輔,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調動學習橫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標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我在講求教法的同時,更重視對學法的指導。我把學法確定為:觀察法、探索法、討論法等。

第四、情境互動説流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安排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式情境導入。

通過我和學生“握手交朋友”這一細節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引出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提出一個要求:只説位置,不説名字,讓大家猜一猜。)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從而順利的拉開本節課的序幕,並揭示本課的課題: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體驗新知。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是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式。

在這個環節,我打算分兩個層次進行:

第一個層次——學習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過則。

首先,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幅學生非常熟悉的本班座次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班長小紅的位置。在這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答案:有的可能會説第幾行第幾個,也有的會説第幾排第幾個,或者説左邊第幾個等等。但是學生所説的行和排都是根據其自己的理解和習慣確定的,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規則。由此引發學生的爭論:為什麼同一個人的位置,有人説是第4排第3個,還有的同學説是第3排第4個呢?在爭論中,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出列的含義:為了統一標準,我們把豎排叫做列。在數列的時候,一般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接下來,在列的基礎上學習行,對學生來講就比較容易了。明確從“排”到行,從前到後的順序後,我打算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列和行的訓練上。在此,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在來找一找班長小紅的位置,以及聯繫本班的實際找一找自己的位置。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最終目標。

這一層次,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還數學的本來面目,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題目設問,既能達到以問促學的目的,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在剛才學習的基礎上,老師進一步提出用圓圈表示小紅的位置。此處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點子圖的簡潔。

第二個層次——數對的含義和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

我先給學生設置障礙:讓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知識,跟隨老師的速度,記錄“點”

的位置。老師説的速度越來越快,讓學生感覺到力不從心,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方法很不簡便,為後面教學數對埋下伏筆。順勢,老師提出要求:有沒有比這更簡便的方法記錄位置呢?

學生課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4。3;4*3;(4,3);4,3通過全班交流和爭論,讓學生逐一發現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從而確定最科學的記錄方法:(4,3)。

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自主發現多種方法,在老師的點撥下,找到最優的一種方法。在學生的思維碰撞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在此,老師明確介紹數對錶示位置:數對中有兩個數,我們在表述的時候,應該先表示列數,再表示行數,前後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因為,小紅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這裏我們應先寫列數:4,再寫行數:3。數對還有它特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並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加上一個“,”

把兩個數隔開,也就是(4,3)。我們讀作“四三”。之後,老師隨機指方格圖上的圓點,讓學生練一練。

在這裏,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環節:讓學生用數對錶示自己的位置,先把它寫在練習本上,然後再回答。

第三個環節:拓展應用。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我設計的練習題裏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新舊知識融合恰當,形成技能技巧,開拓思維,發展能力,達到練習的目的。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課本中的練一練:根據給出的數對,説出表示的是第幾列第幾行。這是考察學生對數對的基本理解和應用。

剛才,同學們根據兩個數組成的數對,能很快確定位置。生活中有沒有運用數對解決的問題呢?由此我將學生的思維帶到生活中,在這設計了第二個題:

2、要求學生、任意報出某個同學的名字,讓小組內其他同學説説這個同學是在第幾列第幾行,並用數對錶示出來。

然後,多媒體導入練習3:在我們的廚房裏經常看到這樣的圖案:想想看用數對怎麼表示呢?再給出學生四個數對,讓其找到位置並用鉛筆標出,看一看,組成的什麼圖形?

這些練習的設計,是讓學生利用學生熟悉的現實場景,安排了多種形式的學習,並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瞭解到這些方法不是單一的,有時也是隨着事物的變化而產生變化的,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

回想這節課,説説自己的收穫有哪些?

這個環節主要是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回憶過程中更清楚地認識到這節課到底學了什麼,通過談感想,談收穫,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確定位置》説課稿2

一、設計理念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確定位置》這一課,我主要體現了以下設計理念:

1、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實施“現實數學原理”,體現數學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

2、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知識的自然生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課堂教學充分體現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教材簡析

《確定位置》是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主要通過用數對來表示和確定位置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並建立初步的數形結合思想,對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有較大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之前已經有“列、排”的初步認識,但對“數對”這樣的抽象知識沒有絲毫的基礎。但是,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從生活現實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錶示和確定位置,並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過程,建立觀察——探索——思考——歸納——運用的數學思維體系。

3、情感與價值: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現實性、價值性。

教學重難點: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並能在方格圖中用數對錶示位置。

五、教學實踐及成效。

根據我的設計理念和確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課前活動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通過指定固定位置的學生為本課堂加油、鼓勁,幫助學生回憶有關“列、排”的知識,達到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的目的。

2、創設現實的情境,層層引入,知識生成自然流暢,思維訓練步步為營,讓一個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數學活動中輕鬆理解並接受。

第一層,從學生熟悉的“班長的位置”創設“問題情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班長的位置,以此發散學生的思維。第二層,通過採集學生髮言中的重要信息,使學生明確用規範的語言來確定位置。第三層,適時提出質疑,把學生的直觀思維引入抽象的思維,從而引出“數對”的概念。三個層次的教學,使課堂極富挑戰性,培養了學生從形象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主動探究,感受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學生已經能用語言規範、準確的描述班長、小青的位置時,提出質疑“誰能發明一種更簡潔更巧妙的方法呢?”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這使“數對”的產生更具必要性和重要性。學生主動參與,並大膽提出猜想,打破數學課堂中知識強加或者硬灌給學生這種陳舊的教學手段。

4、闖關練習形式多樣,環環緊扣,極富挑戰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闖關答題,實際上是一個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練習過程。七關的練習,各有各的訓練目標,知識螺旋上升,節節拔高。各種題型,訓練學生將知識靈活運用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5、數學知識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課前的小活動及班長的位置都是從現實生活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從生活中產生,讓數學更加生活化。通過找電影票、火車票的座號、地球經緯線等感知生活中豐富的數學知識及數學知識在生活領域中的廣泛性。

數學課堂重在培養學生髮現、質疑、探究、歸納、運用的學習技能。今後我將在此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實踐與探索,讓學生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感受生活,快樂成長。

《確定位置》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新教材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掌握數學。《確定位置》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坐位呈現方式,向學生滲透平面直角座標的有關知識。本節課力求突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到“找座位、找好朋友、當小導遊”等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歸納、運用等數學學習形式,讓學生初步感受用數對確定位置,為以後進一步學習縱橫座標等知識奠定基礎,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生活性和探索性。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數學P83—85。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究確定位置的方法,説出某一物體的位置;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學會小組合作,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的情境,會用數對的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學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一張小紙片,每活動小組一份製作旅遊圖材料。

二、説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現實經驗,按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更好的落實教學理念,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以下幾點進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教學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所以有效情境的創設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這節課我首先從孩子們熟悉的“神舟六號”導入,引出問題:為什麼搜救人員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返回艙,學生自然想到了確定位置,再引入課題。孩子們聯繫到自己學習的知識能和神聖的“神六”有聯繫,學習的興趣自然濃厚,同時也讓學生再一次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另外,這節課設計的活動情境如:找坐位、當小導遊、製作旅遊圖等,都是同學們感興趣的。

二)、聯繫實際,注重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們自己的“數學”。因此讓同學們感受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聯繫生活組織孩子們進行數學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讓每位學生身臨其境。首先從每個學生在班級的位置入手,逐步建立“組”和“排”的表象,再通過互動活動,做到每一個學生都能準確説出自己的坐位在第幾組第幾排,接着引入用最簡潔的方法(數對)來表示,用數對寫自己的位置,從新找自己的新位置,猜好朋友等等,學習活動由淺入深,給學生一個學習數學既輕鬆又愉快的氛圍。“數學從生活中來又用到生活中去”,使學生參與全過程,真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生活性。

三)、合作交流、互相學習資源共享。

數學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這個過程的最好體現。本課我在製作武夷山主要景點分佈圖等環節,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旨在讓學生學會與同學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互相幫助、互相傾聽、互相彌補,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也進一步讓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到學有用的數學。在合作中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學習的方法共享,而給大家推薦旅遊景點的解説中,也是把這風景秀麗的武夷山與大家共享。真正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因為我校校本課程《武夷風情》從一年級開始就有開設,同學們對武夷山景點已經很熟悉,這樣的設計,旨在讓同學們感受學有所用,體驗成功。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神舟六號有關照片,引出問題:“宇航員返回地球,是不是要我們的搜救人員滿世界去尋找他們乘坐的返回艙呢?”,“我們的搜救人員為什麼能這麼快找到他們乘坐的返回艙呢?”(科學家已經給勝利凱旋的宇航員確定了位置),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確定位置》。

2、揭示課題:確定位置

二)、聯繫實際,探究新知

活動(一):説説自己在班級的位置

今天放學回家,媽媽問你,“你坐在班級的什麼位置?你怎麼回答?”你們的第( )組是怎麼定的?(第一組起立、第二組右舉手,第五組……)你們的第( )排又是怎麼定的?(第一排起立、第二排左舉手,第六排……)

活動(二)確定新座位號

1、認識用“數對”的表達方法確定位置。

我們已經知道自己的位置了,用第幾組第幾排來説明,你能用最簡潔的數學方法(也就是兩個數)來表示嗎?數對( , )前一個數表示什麼?後一個數表示什麼?

2、用所學的“數對”説自己位置,並寫在紙片上,同桌檢查是否正確。

3、上交寫好的紙片,教師打亂順序後從新發給同學們,收拾學習用品尋找新座位。

活動(三)遊戲:猜猜我的好朋友

1、用眼睛找找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記下他的位置。

2、説出或寫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同學猜猜他是誰?

三)、合作交流,鞏固練習

(一)、練習一

1、出示福建省輪廓圖,你們能用“數對”説福建省會及周邊縣市(最北浦城、最南東山、最西武平、最東平潭)在地圖上的位置嗎?

2、根據“數對”找找福建省部分景點。(從課件裏點擊,使之變色顯示)

(二)、練習二

1、出示方格圖引導製作武夷山主要景點分佈圖。

要求:

1、小組合作完成。

2、小組討論向遊客推薦哪個景點,要説明其位置及推薦理由。(把組員當遊客先練習説)

3、作品展示,小組彙報。

四、聯繫生活,拓展應用

1、舉例生活中應用位置的例子。

2、出示世界地圖,利用經度、緯度來確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例子。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確定位置》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確定位置》是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知識。這些知識為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而本課的學習則是第一學段內容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生活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教材從學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過説一説淘氣的座位,引出第幾組與第幾個的話題。接着,再從第幾組與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錶示方法,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有助於學生理解“數對”在確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練一練的內容都是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某一點的位置。在練習時可以分兩步走。第一,分別説一説水平方向點的位置與垂直方向的位置。第二,當學生分別能清楚地表示單一位置時,接着討論在單一位置上的兩個點。這樣的內容安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基於以上的認識,遵循“數學教學要着力於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並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究、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二、説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不能再單純的依賴模仿和接受性學習,而應該更多地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主動的學習方式。本節課我注重在課堂上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多動、多説、多練,同時藉助有動畫和聲音效果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準備了,方格紙和座位卡。

2、説學法

學生的學習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實踐探索。本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貼近,這部分內容的掌握與鞏固也是在學生的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的,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因此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問題。2、合作交流。本課雖以實踐活動為主展開學習活動,也應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空間,先讓學生親自實踐,再組織同學之間的合作、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製造衝突,激趣導入

通常學生的學習起點由三個:邏輯起點、現實起點與思想方法起點。這節課我是針對學生的現實起點來引入新課,可以説每個學生都有“第幾組第幾個”這一生活經驗,這一經驗與“數對”密切相關,其本質是一樣的。因此,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向老師介紹自己的座位,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嘗試、概括,讓學生感受用“數對”表示位置比用“第幾組第幾個”更為簡潔方便。讓學生感受學習確定座位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告訴學生像這樣用第幾組第幾個的形式,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課題。(板書:確定位置),從而揭示課題。

第二環節:探索學習,建立模型

看方格圖上的點用“數對”的方法確定位置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避免學生單一藉助實際的教室座位來理解“數對”,帶來認知上的侷限性和學習上的疲勞感。我通過,將實際的教室座位改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圖,教學素材頓時鮮活起來,為學生建構“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這一新知鋪架一個階梯。隨後又將教室平面圖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點”。然後讓再出示橫豎“線”,最後形成了方格圖。這樣做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新課標》強調: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活動過程。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確定位置”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時,不能單純地作為知識點進行教學,也不能漫無目的的讓學去胡亂猜測,而是設計為一個個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經歷、去體驗。

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在方格紙的交叉點上畫出自己的位置。這一步我向學生提出了四個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紙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饋,同桌互相檢查;第三,閉着眼睛想。根據方格紙想自己在班上的什麼位置;第四,在方格紙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這樣一來,一是讓學生建立起數對的表象,體驗數學化的過程;二是為學生創造用數對確定位置奠定認知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其次是讓學生認識“數對”,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此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是學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時機,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重點內容。我分為六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小組討論,創造出更為簡潔的表示方式。要求四人一組,以“第二組第四個”為例進行研究;第二步,學生上台展示,並説明所創造的意義。學生有了第幾組第幾個以及用方格圖來表示位置,估計學生會“再創造”出一些簡潔的表示方式,比如第2組第4個:2/4;2︱4;2,4;z 2g4;2z4g,等等。這樣教學從學生的現實出發,引導學生再創造出數對,有利於培養學生好學、樂學的興趣;第三步,引導觀察概括,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概括出什麼是“數對”;第四步,介紹讀法;第五步,觀察對比(5,2)和(2,5)這兩個數對的區別;第六步,請同學們用數對錶示自己的位置,同桌互相檢查,並用開火車的方式説一説。

在初步理解了數對之後讓學生完成課本64頁的內容,通過讓學生根據自己班級的具體情境,運用到例題上,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過程,進一步使概念內化與形成。

第三個環節: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通過多種形式練習,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提高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設計了一個闖關遊戲,主要用來解決課本中的習題。

第一關:找位置 (投影出示學校附近的地圖)

1、下圖是學校附近的地圖,説一説學校在地圖上的什麼位置?

2 、圖上還有哪些建築物?在什麼位置?與同桌進行交流。

3、指名兩個學生,一個報地點,另一個報相應的數對,報完後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關:找路線(拿出課前剪好的附頁1)

1、教師説出各個景點的數對,學生邊聽邊擺;

2、擺好後指名用數對彙報各個景點的位置;

3、投影書上的路線圖,請學生自己核對;

4、現在小敏的位置是(5,3),她要到溜冰場去,請畫出路線圖;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2)出示學生的各種不同的畫法,找出合理的路線:最短的路程並且應該沿着圖中的路線走。

第四個環節: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把數對的知識由教室拓展到課外。數對的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但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較少。所以我通過介紹經緯線,體育館座位號、地球經緯度……拓展了數對的應用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的同時挖掘數學價值,體現數對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滲透讓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數學教學契機,又實現了課程迴歸生活的思想。

第五個環節:自我評價,總結學法。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穫和感受。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回顧反思”本節課使用的觀察、討論、動手操作等學習方法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的瞭解更多的有關知識,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反觀這一節課,我改變以書教書的方式,用現實的班級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課本的內容,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另外我注意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讓學生建構模型,創造出“數對”的表示方式,讓學生親歷數學化這一過程。我的教學安排合理有序,有層次性,教學內容我安排了兩個由近及遠。一個是:自己的班級—淘氣的班級—城區圖;另一個是: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具體的感知(弄清班級的第幾組第幾個)—用方格表示—創造出數對,並讓學生閉着眼睛想座位的座標圖,豐富了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口、腦、手多感官參與,積極探索,體現了人人學數學、用數學、人人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

《確定位置》説課稿5

一、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於以上理念,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了“培養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的教學改革思路,並且構建了參與式學習的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即“導學————展交————訓練”的基本教學模式。

二、設計思路

(一)關於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56—57頁《確定位置》的第一課時

(二)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第幾層第幾本”等方式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初步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三)關於教學流程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為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構建了參與式學習的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即“導學——展交——訓練——評價”。

1、導學:

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入新課中讓學生手拿教師準備的座位票自己找座位,一方面激發學習數學的樂趣,另一方面直接是對預習成果的一個展示過程。從遊戲中體會確定位置的方法。

2、展交:

當學生產生探索慾望和興趣之後,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在第一個展示環節中,肯定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座位,這時教師馬上請小老師幫忙給這些迷路的同學找到座位,並要求告訴對方找位置的方法。等大家都對號入座後,教師再次提供輕鬆愉快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位置。

3、訓練: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知道遇到問題試着運用數學方法去探索問題和解決的途徑,以逐步形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大膽探索的精神。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初步應用“第幾層第幾號”,“第幾層第幾本”這些詞語描述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位置。

4、評價: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了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還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收穫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如教學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各小組交流一下你有什麼收穫、感想,你的表現如何,並且把你的收穫和感想告訴大家。

三、教學過程(相關圖形參見課件)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老師昨天佈置了“確定位置”的預習任務,要求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第幾層第幾本”等方式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初步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你們預習會了嗎?

(二)、活動展示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憑票入座”的遊戲。老師想給大家重新排座位,請大家根據拿到的座位號找座位。

1、明確要求。師:在找座位之前,大家有什麼問題嗎?(結合學生的提問生生互動介紹哪是第一排,哪是第一個。)

2、找座位。提出:先觀察自己座位的大概位置,再輕輕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

3、小老師指點:對找不到座位的同學請小老師幫助找到座位,並要求告訴對方找位置的方法。

4、描述位置。

(學生都找到座位後,)提問:

坐在第1排第1個的是誰?

請第2排所有同學站一下,請每排第2個同學舉手。

坐在第3排第5個的是誰?

坐在第5排第3個的是誰?

班長坐在第幾排第幾個?

學習委員坐在第幾排第幾個?

提問:請每個同學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坐在第幾排第幾個?

5、歸納小結。

講述:剛才我們是用“第幾排第幾個”來確定同學的位置。(板書課題)用這種方法確定位置時,先要確定哪是第1排,哪是第1個。

6、“試一試”。(出示小動物做操圖。)

提問:站在第1排第1個的是誰?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誰站在第2排第3個?紅色的小兔站在第幾排第幾個?

請每個同學選兩個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告訴同桌它們站在第幾排第幾個。

(三)、綜合訓練

1、找“第幾層第幾號”。

出示圖片,畫外音:“歡迎小朋友們來做客!我是小猴,我住在第2層第3號房間。”

師:由小猴的話你知道哪是第1層第1號嗎?

(同桌學生互相説一説每個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幾號。)

2、找“第幾層第幾本”。

幫忙找書:請幫我拿《新華字典》,説出它的位置。

分別説出《成語詞典》《數學家的故事》放在第幾層第幾本。找自己喜歡的書。

3、“找地雷”遊戲。

4、到電影院找座位。

5、聯繫生活: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確定位置?

(四)、應用拓展

塗色遊戲:學生在紙上按照指定的位置塗色,塗完了看看像什麼。

(五)、交流評價:

各小組交流一下你有什麼收穫、感想,你的表現如何,並且把你的收穫和感想告訴大家 。

標籤: 範文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wyq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