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關於《比尾巴》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關於《比尾巴》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關於《比尾巴》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通過比尾巴,讓同學們瞭解動物,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教學形式】

寓教於遊戲之中,採用和諧開放的教學,以小表演、小演講為主要形式。培養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組織他們在寬鬆環境中學習知識。

 【課前實踐】

1、參觀動物園;

2、看有關電視節目;

3、聽爸爸媽媽講有關動物的知識;

4、收集有關動物的兒歌或者自編兒歌。

【教具準備】

《動物王國》多媒體課件、 動物圖片、 動物尾巴圖片、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今天,動物園裏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比尾巴的活動,邀請每個小朋友都去參加,大家願意嗎?讓我們都當一名裁判員,去看看它們怎樣比尾巴。

2、要當好裁判員,就得會説動物的名字。請大家讀一讀老師手上的音節詞。

(kong que ya zi hou zi tu zi song shu gong ji)

指名讀;再齊讀;把六個音節詞貼出來。

3、出示課題:比尾巴。

齊讀;解釋:比在這裏是比較、對比的意思。 看到課題,同學們會想到什麼呢?

(誰比尾巴?它們的尾巴是什麼樣的?)

過渡:同學們説得真好。現在小動物們知道我們要參加它們的活動,可高興了。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看看小動物們是怎麼比尾巴的。

 二、學文識字

1、感知全文。

(多媒體出示課件)請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生答: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

過渡:小動物們分成兩個組比尾巴,你們想先參加哪一組的`活動呢?(一、二節的動物為一組,三、四節的動物為一組)

2、新授:出示圖一(hou zi)

⑴ 要當好裁判員,就得認識動物。(出示圖一):你認識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嗎?

⑵ 看圖:猴子的尾巴是怎麼樣的?(長長的)

⑶ 對了:(出示課件)誰的尾巴長?(齊讀)

① ?是什麼標點符號?應該讀出怎麼樣的語氣?(疑問)

② 學生練讀:指名讀、範讀。

③ 那麼誰的尾巴長呢?(猴子)

⑷ (出示課件)猴子的尾巴長。(照應:指上行,這個問人家的,這個是回答的,兩個句子剛好是一問一答。)

⑸ 指導學生朗讀:自由找朋友讀。

3、出示圖二、圖三。(tu zi song shu)

⑴ 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tu zi song shu)

⑵ tu zi和song shu的尾巴是怎麼樣的? (板書:短 一把傘)

⑶ 傘是指什麼?

⑷ (出示課件):一、二節課文。(自由找朋友讀:你們喜歡讀哪裏?請向大家展示。小組對讀、男女比賽讀)

⑸ 頭飾表演三種動物。

4、現在,大家跟着音樂唱兒歌,做動作,輕輕鬆鬆,好不好?

5、學習課文三、四小節。

⑴ 剛才,大家學習第一、二小節的時候,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板書:看 讀)

過渡:對了,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我們繼續學習三、四小節。

⑵ 出示三幅圖:(gong ji ya zi kong que )

① 圖上畫了什麼動物?

② 它們的尾巴是怎麼樣的?(板書:彎、扁、好看)好看是什麼意思?

⑶ 對了,我們一起打開書本讀一讀三、四小節。(男問女答,師問生答

三、遊戲鞏固

1、全班加動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2、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什麼?

3、(出示課件):播放幾種動物的叫聲:哪些小動物的尾巴不見啦?(小組比賽:貼圖)動物們可着急了,你們説説怎麼辦呢?

4、現在,我們一起來幫動物們找尾巴,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5、前幾天,老師佈置了同學們走進大自然,到大自然中觀察,收集動物圖片、兒歌、玩具等。現在請小朋友把收集到的資料給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再到班上交流。(要求:你收集到了什麼動物?它的尾巴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6、現在我們一起來猜猜動作。(小組比賽:一個組的代表做動作,請另一個組的同學猜,並説出尾巴的特點。

7、學生做動作唱《比尾巴》兒歌。

8、學生畫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畫,並想辦法寫上動物的名字。(可以是一種動物,也可以是多種動物。不會寫的字可請家長幫忙。)在四人小組中出示自己準備好的自己畫的動物畫,帶領小組同學認讀名稱,並講動物尾巴的特點。再交換畫,互相邊認字,邊説尾巴的特點。

上台展示自己的畫,並領大家讀動物的名字。再把畫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把動物的名稱讀一讀,講一講尾巴的特點。

四、總結

動物的尾巴多種多樣!這有待大家多觀察、多看書、掌握更加豐富的動物知識。人和動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今天,我們認識動物,就應該關心動物、保護動物。要知道,關心動物就是關心我們自己,保護動物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標籤: 教學 課時 尾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pkw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