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小學語文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有關小學語文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説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小學語文説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蜜蜂引路》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的是有一回,列寧想找養蜂的人聊聊怎樣養蜂,派去找的人不在,別人不知道養蜂的人住在哪裏,列寧親自去找,列寧邊走邊發現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蜜蜂,在列寧的眼中卻又不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所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説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去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事不可能辦的事也能辦成。

這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列寧善於思考,是值得的我們學習的。

二 、教學目標

1、會認莫、斯等六個生字,會寫訝、談等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 教學方法

在教學法上,根據二年級的實際情況,我直接導入,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共回來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瞭解大致內容。

四、 説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五、説教學過程

1 、直接導入,同學們,但你想法去找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時,你通常會想什麼呢?(學生交流)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

2、板書課題,認識“蜂(fēng)”的字,引路(路)

3、展示學習目標

①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同桌合作、讀準字音

(二)學會互動(突出難點字的指導)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的人六個字,找規律,找出要寫的字都是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該注意什麼?

2、學生自由續寫,教師有意識的指導難點的字:如:派、蜂的兩個字筆畫、 筆順。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2

1、教材分析:

《全神貫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24課,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圍繞“全神貫注”這個中心詞,通過人物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他全神貫注的精神.學習並體會羅丹精益求精、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瞭解了一定的通過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學習方法,再加上課前預習,課文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描寫又很精彩,語句也很有特色,孩子們學習起來一定會非常愉快。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通過具體事例描寫表現人物全神貫注精神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仿寫通過事例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並學習羅丹精益求精、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並學習羅丹精益求精、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

難點:學習通過事例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五、説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朗讀感悟

學法:創設情境、仿寫仿練

六、説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圖片,設置疑問,引出雕塑家,引出怎樣寫這位雕塑家、引出作家是怎樣寫這位雕塑家,步步設疑,走進課文

(二)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寫出體會,不懂得地方同學們也可以相互交流。

(三)精讀探究,瞭解特點

重點分析最能體現羅丹全身貫注的句子、段落,從設疑中感受語言的運用,動詞的巧妙,修辭的神奇,在朗讀中感受羅丹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分析中總結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四)文中取法,仿寫仿練

1.讓學生學着文中的描寫方式,描寫一下此時的老師。

2.老師示範,同學們開始自由練筆。老師走進學生,進行指導。

3展示交流,誰來念一念?學生讀,其他學生點評,説出運用到了什麼。

(五)總結昇華,學以致用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明確指出,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體而言,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因此,我在拓展延伸部分展示了羅丹與茨威格的巨大成就,同時啟發學生把這種品格植入心中,你也可以創造一個奇蹟。豐富了學生內心世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七、板書

好的板書設計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課文最精華的體現。我力求簡單、明瞭,讓學生明白神態通過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優秀品質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3

  【教學內容】

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演唱《靜夜思》,並能體會到古詩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獨特感受。

【教學目標】

1.學唱優美動聽的歌曲《靜夜思》,感受美。

2.在優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詩歌,體驗美。

3.隨着四拍子來進行指揮,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韻律中,表現美。

4.欣賞歌曲時能聯想到自己學過的古詩,並回憶演唱以前學過的古詩歌曲,欣賞美。

5.除了演唱《靜夜思》,還進行了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詩詞的創新嘗試,創作美。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歌曲的旋律、學會四拍子的指揮。

2.通過學習能夠感染學生學會陶醉,為其源遠流長的唐代文學──古詩與委婉動聽的旋律的絕妙搭配而陶醉。

3.歌曲中的曲譜演唱和二聲部合唱訓練是一個比較難的教學環節。

【教學用具】

錄音機、歌曲伴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教室

1.在歡快、節奏感很強的歌曲中走進教室,使學生在每一節課都保持着高漲的情緒來上課。

2.歡呼音樂課的開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拉開音樂課的帷幕。

3.和聲練習,雖然只是三度和聲,卻是培養和鍛鍊學生合唱能力、創作和感悟和聲美的一種方式。

4.師生問好,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懂得禮貌待人。

二、導入

師:上課一開始,老師要給同學們出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歌曲,謎底是一個人物,相信同學們仔細聽一定會找到謎底。現在就由老師親自展示謎面。請聽好(老師演唱《但願人長久》)

生:北宋詩人蘇軾。

師:看樣子同學們對詩歌很瞭解,我想同學們一定是通過老師演唱的這首歌曲中的詞,很快就猜到了詩詞的作者是北宋的詩人——蘇軾。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剛剛過去,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景色也特別地迷人。月亮總是會和“浪漫、温馨、迷人、團圓”等詞語聯繫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歡借用月亮來寄託自己的情感。那麼除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你們還知道哪些是以月亮為題材的優秀詩篇呢?

生:有《靜夜思》……

師:好的,同學們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根據李白的《靜夜思》而譜曲的同名歌曲《靜夜思》。

三、新授

師:我們首先來聆聽一次,感受它的抑揚頓挫。初聽,感受音樂。

師:多麼美的詩詞,聽完歌曲後,我更加能夠理解到李白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託給月亮。大家想,我們也許會相隔很遠,但我們看到的卻都是同一輪明月,月亮會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這麼有韻味的詩歌再配上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籟之聲。我想現在我們再一次朗誦詩詞,就應該更有韻味、更有感情,而且我們也應該換一個詞,不叫朗誦,而叫吟唱。老師想請同學來表現一下。

生:帶動作、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師:我們一起來一次,要表現出你豐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誦。

師:詩詞寫得多感人啊,體現詩人王維的那句話:“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

師:帶着這樣的情緒我們來學唱這首歌曲。歌曲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齊唱部分,第二個部分是合唱部分,帶有尾聲。

教唱過程中儘量體現學生的自主學唱能力,並囑咐學生裝飾音的唱法與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動聽,為歌曲增添了色彩。在第三句中的最後一個字要處理成聲斷氣連的唱法。讓學生演唱曲譜,可以是簡譜或者是固定調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過程中要着重注意音準問題(低聲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譜),也要多培養學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聲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對抗的效果。尾聲的延長符號再次提醒同學們要很好地利用循環呼吸法在美妙的歌聲中想動情地舞蹈,我們教室面積有限,那我們就利用上肢運動來做指揮。(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體現)

四、鞏固歌曲

再次聆聽,反覆演唱,體驗音樂。

師: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這首歌曲,也許你們現在還沒有這個體會。因為你們還小,都生活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等長大了也許為了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鄉,就能體會到那句話“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含義了,看到了月亮會更加想念家鄉、思念故鄉的親人。也希望同學們學會了這首歌曲之後在明年的中秋節,能唱給爸爸媽媽聽。(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如師生接力唱、男女接力唱、領唱等來複習演唱就不會有乏味的感覺。)

五、拓展

師:看到同學們的情緒這麼高漲,老師突發其想,想借助這小小的教室作為我們的舞台,來開一個“古詩朗誦音樂會”,也就是把古詩新唱,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有興趣?

生:有!

師:那麼老師就選用一首《讀唐詩》的片段來做演唱會的開場曲(播放《讀唐詩》)。

師:心細的同學一定在開場曲中發現了很多的詩歌?能説説都有哪些詩歌嗎?

生:回答。

師:那在這些詩詞裏面,我們回憶一下,哪個是你們曾經學過的古詩歌曲?

生:有《詠鵝》和《江雪》。

師:誰來做演唱會第一個登場的歌手?

生:分別演唱《詠鵝》和《江雪》。

師: 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有興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歡的、學過的歌曲與古詩結合起來,創編成自己作的古詩新唱呢?

生: 願意!(討論、思考)

師:老師先帶個頭,我為自己喜歡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曉》進行一下古詩新唱(一個小片段)。

師:好,接下來誰來,大膽地嘗試一下。

生1:選用了一首古詩,利用了《靜夜思》旋律。

生2:……

六、小結(略)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及背景

《獨坐敬亭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於天寶十二年秋遊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中描繪了鳥盡雲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

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隻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地凝視着山,覺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説教學目標、重、難點

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薰陶為教學目標。朗讀、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為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為教學難點。

三、説教學輔助手段及教學準備:

1.可播放畫面,配上古箏音樂,來創設意境。

2.拓展文字資料,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詩。

3.學生收集李白的古詩和與課文相關資料。

四、説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法:讓學生自己通過註解來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感悟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説教學過程

(一)簡介詩人,引出詩題。

1.課件出示詩人李白的畫像,學生根據收集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進行介紹。

2.藉機引出寫詩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師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並邊播放動畫邊吟誦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節奏。

(二)抓住詩題,學習生字亭(tíng),瞭解敬亭山。鼓勵自學,要求讀準字音,着重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減一減,換一換等熟字記憶法記住字形。認清字形並在田字格里指導書寫。過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麼地方嗎?(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因有敬亭而得名。)詩題是什麼意思,想想你能發現什麼?

(三)自讀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憑藉課文中的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初讀,掃清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聽別人讀,達到對這首古詩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2.再讀,感悟詩的內容。

(1)小組按自學要求合作學習,理解詩意,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彙報: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扣重點詞訓練),大致説出詩人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四)細讀品味,體會感情。

1.朗讀一、二行詩句,品味“眾鳥”、“飛盡”、“孤雲”“獨去閒”。想象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的景象,説説詩句的意思,並聯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孤獨、寂寞)

2.朗讀後兩行詩句,結合實際品味“相看”、“兩不厭”。(後兩行是説只有敬亭山沒有嫌棄他,拋棄他,而是和他彼此做伴,彼此相看,卻總覺得看不夠。)領悟作者從敬亭山上尋到一絲絲慰藉的感情,並感悟作者賦予山靈性的表現方法。隨機進行人山對話練習。課件出示寫話練習: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説道:( )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輕輕地對他説道:( )

(五)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讓學生根據理解讀出感受,在配樂朗讀中想象畫面,根據課件出示的畫面,給畫配詩。播放畫面、背景音樂想象那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利用畫面和古箏背景創設情景,會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景中去,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六)感悟創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對本首詩的學習情況(朗讀、背誦、默寫、畫一畫、演一演、編故事……)。

2.收集有關李白的詩歌,準備開一個詩歌朗誦會。

設計這樣的教學思路,首先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 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始終把“朗讀”和“背誦”這一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多讀,使學生掌握五言詩的朗讀方法,把握朗讀的節奏。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析,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想象,逐漸達到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的目的。其次,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學中,處處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積累語言,體驗情感,真正把學生融入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解,只是在適時處指導、引導,讓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體現了知識是自己學會的這一理念。再次,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抓住古詩所描繪的情景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品、誦、拓展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創新,真正受到美的薰陶。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鳥飛盡

雲獨閒 孤獨寂寞

山相對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上語文第四單元第三篇課文《貓》,下面我以簡單教語文,紮實求發展的教學主題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説我的設想。

一、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我遵循以下幾點理念:

1、本着“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

2、立足文本語言,重視語文實踐活動,既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讓學生憑藉文本語言,來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在這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受訓練,情感得以激發,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實現簡單教語文,扎失求發展的教學原理。

二、教材簡説

(過渡語——單元目標——教材特點包括內容分析重難點語言特點編寫意圖——學情分析——第一課時目標制定(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一般三點)重難點(説清通過什麼方式達成目標)

在以上的教學理念的支撐下,下面我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貓》這篇課文是選自人教版四上語文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為專題,讓學生了解動物,體會作家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激發學生愛動物的意識以及學習作家的語言表達手法,而《貓》這篇課文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可愛、活潑的貓形象,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其中作者具體地從三個方面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即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聽話,又盡職,高興時與不高興時又有不同的表現,同時既膽小又勇猛,而寫小貓時作者只是抓住滿月的小貓如何淘氣來寫,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教學時應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此外本篇文章語言生動,寫法巧妙,因此在教學中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作家是如何將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的。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深入理解課文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因此根據課標理念、單元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制定了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生字詞,能夠聯繫上下文理解“盡職、屏息凝神”等詞的意思。2、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或如何通過朗讀感悟瞭解 ——或如何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了解——)讓學生感受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3、初步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以上目標着力反映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注意本文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其中2、3是教學重難點,教學中老師應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有效解決這一重難點。

三、教學法:

根據文本特點,我選擇了以上的教學法:

1、紮實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即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讓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從而學習語言,應用語言,在這一過程中積澱情感,從而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2、採用自主、探究法。課標中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習個性化的行為,因此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從而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來重點説説我的教學預設,我將分5個板快來説説我的構想

(一)聯繫生活,揭題導入

老師可這樣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貓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然後在學生的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入:讓我們來看看作家筆下的貓是怎樣的,然後板書課題。(這樣的導入是從學生的真實起點入手,激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讓生活體驗為文本服務,同時也拉進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作家筆下的貓是怎樣的。

2、交流:a.詞語教學,重點理解盡職、屏息凝神等詞b.交流初讀中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請思路,引導找課文中心句,抓關鍵詞:古怪、可愛。(在初讀環節保證學生有充分地初讀時間,為學習文本打下基礎,同時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整體意

(三)研讀課文,感悟古怪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是抓中心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具體做法如下:教學第一段:1、默讀課文,找找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寫上自己的體會2、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引導:第一點寫貓的老實,抓無憂無慮來理解,第二點寫貓的貪玩抓句子:任憑怎樣也怎樣,並指導想象進行説話練習,第三點寫貓的盡職抓屏息凝神,非怎樣來理解,想象貓是怎樣屏息凝神的,從而理解這個詞,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在學生充分感悟之後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再隨即播放相關課件,感受貓的可愛有趣,再整體朗讀第一段,3、再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作者的語言特點,可這樣引入:作者是怎樣把貓的這幾個特點連起來,引導發現句子:説它貪玩吧,它又,可是——發現:作者就是用這生動的語言把貓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寫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第2、3段,這兩段內容比較簡單,老師可採取學生自讀感悟法,在第2段瞭解貓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的表現時可抓語言文字:蹭、小梅花、豐富多腔、一聲不出等詞,重點引導作者為什麼用蹭而不用抓,為什麼不説踩腳印而説印了幾朵梅花,發現作者這樣寫更突出了貓的`可愛這一特點,也更寫出了作者對貓的喜歡之情。在第三段瞭解貓既膽小又勇猛這一特點時,只需學生説説自己的理解,然後讀一讀就可以。(在這環節中我是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則,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抓語言文字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內容,瞭解貓的性格特點,在充分的感悟之後讓學生感情朗讀,體會作家語言特點,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四)鞏固字詞,昇華認識

再現詞語:貪玩、盡職、老實、任憑等詞,讓學生從中選幾個詞寫寫自己對貓的印象(藉助文本語言,搭建語言實踐的平台,緊抓文本語言的練習點,讓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深化對文本的認識)

(五)課堂總結,引發閲讀期待

作者把大貓的特點寫的這麼有趣,那小貓作者又是如何寫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美麗的南沙羣島》是蘇教版小學第六冊第一單位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形貌景緻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生動、精緻的筆觸向我們顯現了南沙羣島的優美風景與富厚的物產。

全文共有3個天然段。第一天然段先容了南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汗青。第二天然段接納先總後分的方法偏重先容了南沙羣島的物產富厚。第三天然段作者也接納先總後分的方法形貌了南沙羣島的優美景緻。

細細讀來,好像在撫玩南沙羣島的優美風景,相識南沙羣島的願望,熱愛故國大好國土的情緒由然而生。

二、説教學目標

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生字只識不寫,憑藉圖片再現理解

“星羅棋佈”、“水天相連”等詞語,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悟“翡翠”、心曠神怡”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情感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南沙羣島迷人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培養學生熱愛、讚美南沙羣島的感情。

能力目標:4、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賞、感悟語言的美麗,從而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説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是重點,所以我們把理解和感受南沙羣島迷人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作為教學的重點。由於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南沙羣島,很難讓他們陶醉在語言文字的描述中,從而產生身臨其境感,所以,這是教學的難點。我準備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優美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創設出一個個與課文相通的情境,讓學生説説南沙羣島的迷人風光與豐富物產,讀讀南沙羣島的優美語句。讀思結合,讀中語情,讓學生陶醉在美麗的畫面中,陶醉在美麗的語言中。

四、説教學過程

下面,我説説我的教學過程,我分兩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

一、以優美的傳説而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再質疑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暢,不理解的詞句作上記號,有的可以自己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來解決。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內容,培養他們自學能力。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組織交流不理解的詞句,對於學生理解的詞句,可以馬上解決。

3、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瞭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我重點説説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首先,我讓學生説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我由簡單的問題入手,鼓勵學生開口説話,為他們營造一種輕鬆、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並通過複習回憶課文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精讀感悟

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柔軟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湛藍的天空,將學生進入情境,由“同學們,這麼優美的地方想去遊覽一番麼”,這個問題帶入課文學習。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先讓學生讀讀該段,再説説讀懂了什麼。藉機學生可以知道南沙羣島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在此基礎上練習朗讀。

2、通過一個問題“歷史悠久的南沙羣島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引入下文,讓學生自己讀讀第二、三兩自然段,並品一品。學習第二自然段,我引導學生扣住“南沙是祖國巨大的藍色寶庫”這個中心句,讓學生説説南沙的物產,並相機板書:“物產豐富”,引導學生抓住“難以計數”、“極為豐富”、“用之不竭”這些詞初步感知南沙有豐富的物產,然後我組織學生進行感情朗讀,以幫助體味。接着,我讓學生交流課前所收集的資料,如南沙究竟有哪些珍貴的海洋生物、礦產資源和海洋動力,加深對南沙羣島的認識。

學生理解了,感悟了,然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內化文本語言。

學習第三自然段。本段我以讀為主,讀中悟情。我以“南沙有着豐富的物產,它的景色如何?”過渡引入下文,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景色迷人”,在朗讀過程中,我出示圖片,幫助學生邊讀邊體悟,抓住“水天相連”體會湛藍的天與碧綠澄清的海相連的景色。通過“五彩繽紛”感受龍蝦燕魚,海龜玩耍的有趣畫面。從“揮舞的花束”等詞體會浪花奔湧的歡快與活潑。接着,我採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悟情,真切地把自己感受表達出來。

三、拓展遷移

圍繞“南沙真是個景緻迷人、物產富厚”這其中央句。再選擇本身喜好的句子讀讀,領會領會,引導門生明確南沙羣島的景緻迷人與物資富厚是吸吸相干的,並不是割立開的。

我設置情境:同硯們,遊覽了優美的南沙羣島,信賴你們都非常歎息她的迷人景緻。我飾演記者對遊客(即門生)舉行採訪,讓他們説説南沙羣島。一方面加深門生對課文內容的體悟與影象,另一方面也給門生提供一次語言實踐的時機。

四、作業計劃

五、作業設計

我提供一箇中心句“南沙真是個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的世界!”把學生再次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學習課文先總後分的方式寫一段話介紹南沙羣島。

以上所述,只是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實際教學中我將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教學中還需要老師們因材施教。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處於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從體裁看,這是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思路清晰,思想縝密,論説有力。初一學生剛剛接觸這類文章有新鮮感,也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激發學生探究未知,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和豪情。

二、説目標

1.知識目標: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內涵,提煉文中關鍵性語句。

2.能力目標: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歸納整理文中作者所列舉的事例及材料並分析其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理解把握全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文中引用遇難人數和萬户傳説的作用

三、説學法

學生閲讀這篇議論文要反覆讀,理清作者的思路,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提挈全篇的主旨句,本文宜採用學生分組研討的學習方法。(讀懂文章一直是閲讀的關鍵,所以我採用默讀跳讀朗讀的方法來提煉關鍵性語句)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請同學展示課前蒐集航天探索的有關資料(激發學生興趣)20xx年10月15日,航天史上發生了一件令中國人振奮的大事,哪個同學知道這件事?(學生回答)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十多分鐘後,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由此踏上了中國人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

這一事件,標誌着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在此之前,美國和俄羅斯多次進行了載人航天飛行,在這過程中也經歷了嚴峻殘酷的考驗。迄今為止,在航天事故中遇難的宇航員已有22人。

面對着種種危險,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國家在繼續進行載人航天的探索與實驗呢?他們追求的是什麼?請同學們先説説自己的認識。

(學生回答),

在楊利偉成功返回地球的當天,《中國青年報》的編輯李方發表了評論文章《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讓我們來看看作者對此有什麼看法。(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先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在關於載人航天的討論中,反對派們提出質疑的理由是什麼?載人航天過程中宇航員面臨哪些危險?簡要概括,(感受人類對航天探索的艱鉅性。這種探索並不浪漫,甚至要以做出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那麼文章引用在航天事故中遇難的數據和萬户的傳説有什麼作用?)

(説明:引導學生去文中篩選信息併為探索研究的原因做個鋪墊。)

探索浩瀚宇宙,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的信念鼓舞着越來越多的宇航員離開地球家園,走向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請同學們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上通過對關鍵句子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2、細讀課文,思考:邊讀邊思考:人類不間斷地對載人航天進行探索研究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為爭取人類更大的自由是人類探索載人航天的重大意義,人類這個豪壯的夢想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但每當重大的航天災難發生總有人置疑)

説明:此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對全文的中心有個把握

三、問題探究(探究的方式是:先由學生自己提出疑難句子,表明自己的疑惑。由學生互動解決。然後梳理出共性的關鍵語句和疑難問題)。

出示要理解的關鍵句子,提出問題:(分組討論,閲讀探討。)

説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進而理解中心

1.總有一天你要離開家,去外面的世界,那個終將屬於你的世界。(家指什麼?那個終將屬於你的世界指什麼?)

提示:家指我們居住的地球。那個終將屬於你的世界是指浩瀚的宇宙太空。

2.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清楚自己要去向哪裏,更不知道將會遭遇何種命運,但是他們出發了。沒有這種氣質,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裏。(這種氣質是什麼?怎樣理解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裏的意思?)

提示:這種氣質是指航天史上那些宇航員不畏艱險甚至不怕付出生命的代價,為爭取人類更大的自由而勇於探索宇宙奧祕的精神。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裏的意思是指如果沒有那些勇於探索未知奧祕的英雄,人類不會有今天的文明富饒,而只會停留在原始野蠻的狀態中。

3.他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付出了生命代價,不知道當時的人如何看,但我想今天應該沒有人會嘲笑他的做法了,因為我們都已經能夠很好地理解那個夢想的價值。(你認為那個夢想的價值是什麼?)

提示:那個夢想的價值就在於鼓舞着人類的後來者為了能夠克服自然的束縛和禁錮,以獲得人類更大的自由,從而實現人類生命最大的解放,永不停息毫不畏懼地繼續着對載人航天的研究,對宇宙太空的探索。

四、積累拓展

關於人類宇航史上的第一(藉以豐富學生的航天知識積累,激發學生探究宇宙奧祕的興趣和豪情。)

五、佈置作業

1、課下繼續收集了解有關人類探索的資料。

2、寫一篇讀後感。

説明: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加深對文章中性的理解,對科學的熱愛。

六、結束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的內心湧動着一種渴望,從地球出發,飛向浩淼的宇宙太空。為人類實現一個又一個宇宙探索的宏偉夢想。

板書:

利用太空資源

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 克服自然的束縛與禁錮

擴大生存空間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識字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的專題是“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教學本組教材,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很自然地意識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相融相依,從而使環保意識植根於學生的心靈。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的韻文識字教學課文,共十小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可以引導孩學生從活動中輕鬆地學會生字,同時體會到——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

二、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20xx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非常強烈,但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準確性不夠,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採用多種形式,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

實際和已掌握的識字方法,營造愉悦、歡快的學習氛圍,在輕鬆的氛圍中夯實識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識記“孔、雀、鸝、靈、錦、鷹、叢、護、牢、嬉”10 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準確、熟練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用多重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拍手歌及學習生字的興趣。在學習中體會人與動物的互相依存,從而懂得保護動物。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難點是通過學習拍手歌,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願。

五、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總時數為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謎語導入--初讀感知--歸類識字---理解兒歌,隨文識字--指導寫字--朗讀拍手歌--遊戲鞏固識字--總結”的教學環節。

(一)謎語導入

通過猜謎語和看會意文字的方式理解“保”的意思,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認識“保護”一詞。知道要保護動物,動物也需要我

們的保護。

(二)初讀感知拍手歌

我直接點出本課是一首拍手歌,並通過範讀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把文中講到的動物用圓圈圈出來。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使學生對“保護動物”有個初步的感受。並隨即認識了的八種動物。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讀書時提要求,更能使學生有目的地讀書,有層次地讀書。

(三)詞語中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掌握生字,更要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和識字興趣的激發。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首先,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方式讀八種動物的名字。隨後依次出示八種動物的圖片和名稱。學生直觀的感受動物的形象,將圖片與生字相結合,把生活和語文學習相貫通,使得識字學習更加水到渠成。接着,分類讀詞語。將八種動物分為鳥類和獸類,學生先發現,在朗讀詞語。在這一環節中“嬉戲”一詞較難理解,我引導學生先觀察熊貓玩耍的圖片,再總結出有玩耍和嬉戲是一個意思。讓學生再熟讀句子,效果較好。 之所以這樣設計,既是為了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為了夯實詞語朗讀。

(四)集中識字

出示詞語中的生字,識記生字。這一環節我分兩步走,首先,利

用形聲字認識“護 鸝 嬉”三個生字。利用形聲字的識字方法再介紹“錦”字,掌握了形聲字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自主利用形聲字的方法認識“猩、鯨、坪”三個字。緊接着講“隹zhui”這個部件表示鳥類。我們的祖先根據鳥的特點造出了隹這個字(出示課件)。“隹”的四橫表示鳥的羽毛。所以“雀”字也有“隹”這個部件(出示課件)。第二步,學生自主利用多種方式識記“叢、牢、鷹、孔”四個字,這時我會幫助同學識“牢”字,利用象形字講解。“牢”放置這裏通過字理分析來識記,在古代“牢”就是指關牲口的地方,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牢”是這樣寫的,房子裏關着一頭牛,而關牲口的地方就要建得堅固結實,用很久很久也不容易壞,所以就有了“牢固”這個詞。後來人們説一件事過了很久很久都不會忘記,這個詞就是──“牢記”。這樣設計基於兩點考慮:1、“牢”字形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解決字音的同時識記這個字。2、通過字理來識記“牢”,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牢記”一詞,不僅解疑,還回扣了課文,點明瞭主題。本環節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注重實用結合。

(五)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牢”字和“叢”字,學生先交流這兩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再出示田字格中的“牢”字和“叢”字,觀察、分析結構後,教師接着示範在田字格中寫,學生跟着書空,最後由學生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這一環節我們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六)朗讀拍手歌

首先,學生試讀教師正音。接着師範讀,邊拍手邊讀。最後,讓學生們反覆拍手打節奏朗讀,與夥伴互相拍手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們與小夥伴們拍手朗讀,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最後,我會強調“夥伴”與“朋友”,讓學生們發現這是一組近義詞,並且提升學生們的感情領悟,讓學生們知道人和動物是朋友,要保護動物。 (五)遊戲鞏固識字

遊戲一:猜謎語,鞏固識字,此環節的識字遊戲,既是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又對幾種識字方法做一個回顧,不斷滲透各種識字的技巧。遊戲二:拍手遊戲,鞏固識字,本環節通過師生和生生玩拍手遊戲讓學生再一次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並在讀書中體會“拍手歌”的兩大特點:一是押韻,二是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時充分利用這兩個特點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出節奏感來。

(六)總結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再次總結我們學到的知識,再次強調保護動物要牢記。

六、説板書

二年級孩子板書設計要以簡單明瞭的板書呈現在學生眼前。板書設計有兩個我會寫的生字並組詞。本課主要讓學生明白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設計板書的時候就寫了動物、保護、愛。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9

【説教材】

《看菊花》是國標本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它記敍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園看菊花的情景,讚美了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體現出新教材新、實、簡、美的特點,是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閲讀的美文。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認識17個生字,會寫9個,學會4個偏旁部首;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能力目標: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秋天之美。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菊花的熱愛,對秋天和大自然的讚美。根據以上目標,將課文分為兩課時,第二課時重難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菊花不畏嚴寒,競相開放的高潔品質;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秋天之美。

【説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説教學過程】

1.多媒體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學生感興趣來學習課文,我精心設計了導入語“讓我們跟小作者一家去公園看菊花好嗎?”再真實的錄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產生了學習本文的興趣。

2.同桌合作,互動探索。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是重點句,我先讓學生自己閲讀後動筆圈一圈能夠表示菊花好看的詞句,再同桌互相交流來補充自己片面思考的漏洞。

3.拓展視眼,勤于思考。

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是重點句,描寫了菊花的顏色多,“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説説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菊花?那菊花顏色那麼多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表示嗎?“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等詞語又豐富了學生的視眼。

4.感情朗讀,整體感知。

語文注重朗讀,有感情的朗讀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美。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我讓學生反覆的朗讀,通過“你讀的菊花真美,還有誰能比他讀得還要美,你讀得菊花開的可真多,有誰能夠讀得比他還要多的”這樣的話來激勵學生不斷的投入感情來感知這段文字。另外,理解“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也是課文的重點,我精心設計了重疊式投影片,方便了學生的理解,讓學生一目瞭然的知道他們的含義。

5.深化課文,演一演。

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説前來看菊花的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説話練習,“人們還會説些什麼?”小組討論後,指名演一演。通過説説,演演當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菊花的美。

6.聯繫前文,加深理解。

在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爸爸説的一句話“天冷了,許多花謝了,可菊花一點兒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愛它。”知道菊花不怕冷,而在前文中也有描寫菊花不怕冷的一句話“它們正迎着深秋的寒風開放呢!”我讓他們找一找,讀一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7.回顧全文,進行説話。

學完課文,總要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些東西,我設計了用“因為——,所以我喜歡菊花。”和“我喜歡菊花,是因為——。”這樣的句式來回顧全文,回顧整堂課。

【説板書】

我抓住菊花的三個特點:色多、花多、不怕冷,表現出菊花的美。

【説總結】

《看菊花》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資源,創設情景;運用教材,感知課文;整合課程資源,質疑探索;處理信息,拓展學習;評價總結,最終達到知識建構的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小學語文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變色龍》是蘇教版第九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繼續我們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的過程。展示了變色龍的特點,從而提醒人們保護動物。全文共16個自然段,可分3段。第一至第八自然段,寫我們發現變色龍,那是條長30釐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第九至第十五自然段,寫我們端詳變色龍,瞭解了變色龍的特點。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大段,寫我們將變色龍放回了原始森林。本課主要是介紹變色龍的特點,作者巧妙的將他兒童國敍事的形式展示出來,顯得生動有趣。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變色龍》這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完成,今天我講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根據上面的情況我制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變色龍的外型特徵、生活習性.

2、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會觀察動物的特點。

3、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增強對動物奧妙的探究欲。

教學重點:

瞭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等。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觀察方法。

二、説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在課前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動物適應環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教師作為學生的探究夥伴也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音像資料,課上與學生資源共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變色龍尚屬罕見動物,極為罕見,同學們對於它的認識還是知之甚少,所以光靠讀來悟變色龍的特徵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變色龍。通過一些圖畫,瞭解變色龍捕捉食物之迅,以及它能在不同的環境和温度下變色的過程,學生饒有興趣。

三、説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畫,直觀導入:

首先我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生物活動情景圖,非常醒目。此圖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找動物,發現有些動物與環境顏色一致,很難發現;而有些動物的體色卻很鮮豔,一目瞭然;更有趣的是,有些動物的體態竟然與植物的樣子相類似等等,旨在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並初步感知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讓學生默讀課文,讓學生説一説哪一部分給他們留下了深印象,並説出原因

第二部分“我們”細細端詳着變色龍。讓學生解釋“端詳”,知道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端詳”變色龍的。然後讓他們小組學習:讀讀9-15自然段,讓學生把最感興趣的語句讀好。

學習了課文第二部分,談一談我們觀察小動物後獲得的啟發。

總結描寫動物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其特點來寫,注意按一定順序來寫。

齊讀課文第三部分:放讓學生談一談放回變色龍後想説的話。

最後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三)交流資料,活躍課堂:

由於課前我安排了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變色龍的資料,在這裏,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台。學生可以把自己蒐集的相關資料和老師同學共享,給學生創造了交流獲取新知的機會。這一環節的設計,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變色龍有多層面地瞭解,學習體驗得到自然延伸。

(四)、拓展文本,追求超越:

其實,不僅是數量不多的變色龍我們要保護,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動物我們也要保護。讓我們人類和動物和諧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用是多方面的。板書既能幫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材中的難點,又能幫助學生掌握教學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7y4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