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説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有關説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説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説課稿 篇1

【説教材】

《桂林山水》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第2課。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按先總説、後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是本單元重點訓練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好例子。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範。

【説教學目標】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2)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寫景物。

【説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報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説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完成課堂作業本第1、2題。

第二課時:李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讀熟課文。完成課堂作業本第3、4、5題。

第三課時:學習課文第三段,總結全文。按課後練習題3的提綱背誦課文。完成第7.6題,聽寫詞語。

【説教學準備】

小黑板一塊,寫有重點句段投影片若干張、投影儀、《桂林山水》錄像帶、錄像機。

【説教學策略】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三、説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迷濛雲霧,那裏的綠樹紅花,一定會使你以為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上課一開始,教師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I.請同學們看《桂林山水》的錄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課文語言的優美。

2.提出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

(2)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3)課文可分幾段?依據是什麼?

3.檢查預習情況,輪讀課文。

4.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根據疑難歸納有價值的問題)。

(三)舉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

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用“。。。”圈

出寫灕江水的特點的詞語。②用“~~~”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2)檢查思考題①,板書:水:靜清綠

(3)檢查思考題②,投影出示句子: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讀讀比比它們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灕江的水真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②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體會灕江水奇異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②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灕江的水寫得這般奇麗?

④教師設計—組舉—反三的句子訓練,投影出示句子:

ɑ.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 )。

b.教室裏真安靜啊,安靜得( )。

(4)課文第一句還寫了大海、西湖,它們美在哪兒?

這一段寫灕江的水,為什麼還要寫大海、西湖?

教師小結: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5)小結學法。剛才我們感受了灕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什麼方法學習的?討論後板書:讀——找——品——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自悟學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藉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4.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於朗讀訓練。再次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複習閲讀提示,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2.出示段意。(課後題2)

3.學生歸納、講評。

(五)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1.按照板書,小結全文。

2.運用課後思考題3提供的提綱,指導背誦課文。

學生練習背誦。通過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組背等多種形式,達到背誦的目的。

【説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地落實了教學的重點。形象直觀,新穎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學會自護自救》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第一單元都是以“我會保護自己”為主題展開的。《自護自救》主要通過身邊具體的事例來警覺自己,並掌握一定的自護自救的知識。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懂得一些常見事故的預防和解除方法。

2、當危險發生的時候,能夠機智冷靜地保護自己,尋求自救的方法。

二、 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堅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彙報法和活動遊戲法,把一些生活小知識從身邊來到自身去,通過真實的事例和遊戲的方法,把知識貫徹到實處。

三、 教學思路

本課承接上一課的思路,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培養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上,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預防和解除事故的辦法,以及當我們面對危險的時候,怎樣機智冷靜地面對它,因此,在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具體的活動細節,讓學生從中尋找到怎樣避免受到傷害,以及當危險出現的時候,怎樣機智應對,懂得自救的方法。在本單元教學的最後,設計了一個“探險奪寶,安全歸來”的遊戲,學生可以在遊戲活動中,運用所學的安全知識順利解決實際問題。

四、 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蒐集一些常見事故的預防和解除辦法的相關資料。尋找存在家庭、學校、社區中的安全隱患。

2、老師準備:製作“探險奪寶,安全歸來”多媒體課件。

環節二:情境展現,敲擊心靈,激發情感。

通過最近的一則有關自救自護的新聞打開這節課的帷幕。

環節三:眼力大比拼

通過一系列真實的國內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危險事例,認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並提出問題:通過這些數據和調查,你想説些什麼?通過看再過度到説,以説促進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一些自救自護的知識。再切入到課本中的18面的12345幅圖,讓他們在遵循現實的情況下發揮想象,他們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把課堂的主動權再次給孩子,從中有所醒悟。最後出示常見的場合讓孩子自己設計警示牌。

環節四:脱險使奇招

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自己學到的知識,巧妙脱險。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遇到險境時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靜,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機“應變”。

環節五:自護小錦囊

讓學生按照教材的要求填寫自護自救小錦囊並互相交流,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多,目的是通過賽一賽方式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環節六:遊戲探險奪獎,安全歸來

讓同學通過多媒體課件,同時開始遊戲活動,看誰最先安全歸來,課件設計時採用多種迴路和交互,讓學生通過選擇一步一步到達目標,並安全歸來。

環節七:以安全拍手歌作為本課的結尾

學會自護自救 安全防範意識高

提高警惕是關鍵 遇到險情莫驚慌

沉着冷靜記心間 隨即應變巧脱險

平安快樂每一天

五、 説板書

板書是正節課的紐帶,讓學生能對本節課通過板書貫穿起來。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長江之歌》主題歌歌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

單元愛國篇的第一課中的一首詩歌。作者沒有實寫長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一個抒情的對象,讚美她的“風采”“氣概”“情懷”。其中既涉及她的發源和流向,又關注她的歷史和未來,概括了長江的豐富內涵,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學習這首歌詞,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全詩共有兩小節。第一節,寫長江的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彩多姿。第二節,寫長江的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二、説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兩個生字、新詞,理解“塵埃”“盪滌”“灌溉”“臂膀”的意思。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長江的資料,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懷。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體會歌詞包含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讚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的重點是:運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聯繫上下文細細體會,尤其是領悟領悟文中兩次出現的“我們讚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的深刻含義。

本課的難點是: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高尚情操。

三、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課前佈置學生充分預習:自學生字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蒐集有關長

江的資料。在檢查預習時,可以先指名分小結試讀課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梳理出需要理解的重點內容。為進一步精讀品味做作好準備。在精讀第一小節時,可以從探討“走”與“奔”,“風采”與“氣概”在詩句中所表達的意思入手,啟發想象,練習句子。第二節讓學生自己去領悟。 由於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而昭陽區地處長江上游,可以藉助特殊的地理環境創設情境,增加具體直觀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瞭解長江的多彩神韻、磅礴氣勢和源遠流長,感受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讚美和無比依戀之情。以讀助講,導引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文章的感情調子,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説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方法是:學生為主體。堅持以學生

的自我領悟為主,引導學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和同學交流,讓學生在探討中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主要從“走”與“奔“在句子中表達的意思不同來探究,同時,從“我們讚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理解其含義,聯繫上下文展開討論,領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反覆、大量朗讀,在朗讀中更好地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五、説教具準備

昭陽區的地圖和長江流域的地圖,還有收音機。

六、説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新課導入階段、學習階段、評價階段。

1、新課導入階段: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在音樂聲中導入新課。(通過音樂的播放,達到

對教材的熟悉,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的氣氛較為融洽。)

2、簡介:長江和黃河

3、出示:課文《長江之歌》。指導朗讀。

4、學習階段:

(1)教師出示地圖,指出金沙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轉 載於: :長江之歌説課稿)以及金沙江和長江的交匯是哪兒。還有長江流經哪些省、市、自治區。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也讓學生到地圖前指一指長江流經哪些省、市自治區。(地圖的使用,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江的印象,知道“母親河”流經的地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教師出示自己蒐集的一些有關長江的資料,並講解。(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沿途匯入許許多多支流,形成一個龐大的水系流域面積超過180萬平方千米。湖北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間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

(3)自由誦讀課文後共同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注意正音:“乳”讀作rǔ,“ 哺”讀作bǔ, “埃”讀作āi。滌盪:沖洗,清除。灌溉:把水輸送到田地裏。塵埃:細小的塵土。臂膀:手臂,胳膊。指導書寫:“灌溉”與水有關,部首都是三點水,注意把“溉”與“概”“慨”區別開。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第一小節的教學,主要探討“走”與“奔”,“風采”與“氣概”再是句中所表達意思入手,練讀句子,在學生的腦海裏展示出長江健美而奔放的的風姿。引導從“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去領悟母愛是純潔的、神聖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着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從“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中體會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推動着新時代的發展。體會“我們讚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為什麼説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然後小組討論,集體交流見解。教師點撥:從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多彩多姿、巨大貢獻等方面來體會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引導學生的討論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時,主要要注重調動學生的閲讀積極性,又不失時機地給予指導,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思、去議。力求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效果。

5、評價階段:理解“我們讚美你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師總結:這句話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長江的眷戀、熱愛之情。

6、出示(課件):長江沿岸美景

七、作業

對於作業的佈置主要考慮的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完整的默寫全詩,同時也要達到背誦的目的。

1、蒐集描寫長江的詩句。

2、默寫全詩。

八、板書

長江之歌

對長江的風采的描繪

説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祝福》,我將從八個方面來進行講述。

一、説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小説寫的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婦女祥林嫂的悲劇一生,從而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餘毒。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説單元。在高中六冊書中,共有六個小説單元:第四冊三個,第五冊兩個;第六冊一個。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説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説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説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二、説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一) 知識目標

1、 瞭解小説三要素及小説情節結構。

2、 瞭解小説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鑑賞小説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於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我確立本文的——

教學重點: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學難點:環境與人物的相互作用。

三、説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 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這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 、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3 、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4、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採用了小組討論、大組討論、師生對話等方式。

(二)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特點而設計的三個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的突出與突破,達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時也為了配合以上我選擇的四種教法得以完滿實現,我決定採用“多媒體展示平台”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四、説學法

埃德加·富爾説:“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加強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1、我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打開鑑賞小説之門的金鑰匙。

2、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以形成常規;

3、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五、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先播放電影《祥林嫂》結局片斷。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衝擊激發情感,創設氛圍,以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之後,我指出這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為什麼?又是誰剝奪了她的“春天”?接着,我與學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魯迅,走進《祝福》。

(二)檢查預習(落實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小説涉及的人物、環境、情節,)

(三)表演擂台(根據教學重點我設計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表演精彩片斷,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種情境之中,體會到當時人物的心情。)

(四)自由論壇(每兩組負責一個問題)

1、為什麼説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又是最苦的女人?

根據教學重點與目標2,我設計了問題1,意在引導學生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從而認識到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勞、善良、質樸),又有着自己的個性(頑強、倔強)。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

2、比較:祥林嫂與如今下崗女工的命運的異同?

根據教學難點,我設計了問題2,意在讓學生認識到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祥林嫂與如今下崗女工都遇到了人生的險灘:前者喪夫失子,後者下崗;也同樣為改變命運作了抗爭。祥林嫂的抗爭是”逃_撞_捐_問”, 但她的這種抗爭是帶有封建和迷信色彩的,在當時,像她這樣的女人是註定要被封建倫理制度排擠甚至吞噬的。如今下崗女工想再上崗就容易多了,只要積極參加再就業學習、培訓就有機會找到工作,登上展示個人價值的舞台。更何況社會也會向她伸出友愛之手。這是與不同的社會制度分不開的。

(五)影片點點評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祥林嫂》的砍門檻的情節,讓學生談一談對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不被承認後砍門檻的情節的看法,分析這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徵?再次突出教學重點。

(六) 課外閲讀

閲讀魯迅小説《離婚》,注意比較愛姑和祥林嫂的命運,看看有何深刻含義?

六、説教師教學觀念和基本素養

我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是基於本學科的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而設計的。在本課中,主要通過學生表演、提問、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重點、理解難點,並注意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訓練為主軸”的“三主式”“育人為本”的理念的發揮。

七、説創新點

傳統的小説鑑賞,習慣於按小説三要素的順序一一落實,鬍子眉毛一把抓,費時但又難以突出教材的特點。《祝福》這一課,我向傳統説“不”,主要設計了“表演擂台”“自由論壇”“影片點點評”等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解決教學重難點。

八、説板書

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一目瞭然的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一看板書就能回憶起課文的內容,體現了直觀性的特點,另外,板書文字簡練,但不單調,體現了藝術性。

誰殺害了祥林嫂?

內因:祥林嫂的內心世界及個性

悲劇根源

外因:封建倫理制度,舊的文化

説課稿 篇5

【教材分析與處理】

《春天在哪裏》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第一單元的教材都是圍繞“春天”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與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融為一體,剛好又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學習本組教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在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穿插了綜合實踐活動,使口語交際更有憑藉,更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學生入學已有半年,能用普通話進行表達,但表達得不夠完整、不夠準確。由於學生年齡小,傾聽別人説話缺乏耐心、不夠認真。因此,將本次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完整地講述春天的變化,做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儀態大方、有禮貌。認真聽人説話,瞭解內容,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教法學法】

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方的互動過程,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活動準備】

活動的準備要從開始本組學習時就提出要求。在課文部分,引導學生走進春天的圖畫,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在識字部分,提示學生去找春天,畫春天,蒐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組織學生到濱江公園去春遊,要求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三個方面去尋找,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哪些變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激情引趣,創設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想不想聽?”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接着播放視頻《春天在哪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然後以“春天不僅在小朋友的眼睛裏,還鑽進了小朋友的耳朵裏,躲在小朋友的心田裏。回憶一下,大家到濱江公園去春遊,發現春天有哪些變化了?” 調動起小朋友的學習熱情。

這樣的設計,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把課堂教學拓展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敢説、樂説、會説、善説,享受到交際的樂趣。

二、小組討論,互相介紹

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互相介紹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物、聽到的春天的聲音、感受到的春天的變化,在小組中合作交流,發表見解,互相補充。教師提示學生儘量説具體、補充完整,並且融入其中,個別輔導。

這樣做,能夠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增強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又可以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上台展示,交流彙報

教師問:“同學們在小組中説得真好,誰願意向全班同學彙報一下,你在哪裏找到春天了?它是什麼樣兒的?”找幾位同學上台説説,要注意説具體、説完整,做到大方、有禮貌。台下的同學和老師一塊兒認真聽,對沒説到的內容,可以進行補充,對沒聽懂的地方,可以發問質疑,還可以評價他説得好不好,並説明原因。

在交際過程中,學生會對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説得最多、最全面。比如,“我在公園裏找到春天了,我發現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桃花開了。”“我在廣場找到春天了,小朋友在放風箏。”“我到隆中去玩,發現鬱金香開花了。”“我回老家,在小河邊看到小蝌蚪了。”……此時,老師再問:“誰聽到了春天的聲音?”把學生引入聽覺感觀的回憶,學生就能説出風吹樹葉沙沙響,燕子唧唧叫,蜜蜂嗡嗡忙採蜜等等。教師再提示:“春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學生會説天氣暖和了,我們脱下厚棉衣,換上了單衣,早上上學不凍手了,白天變長了、變亮了,可以省電,哈氣時看不見白霧了……

課前,教師已要求學生蒐集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資料。此時,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由各小組推薦學生上台,或展示圖片、繪畫作品,介紹圖中春天的景物,或展示照片,介紹是誰在哪裏幹什麼,那裏風景如何,或展示實物,介紹它在春天時的變化,或朗讀有關春天的詩詞,或談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聽與説的要求不變。

交際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初步的簡單的評價活動,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並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讚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課堂上這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進一步端正學生良好的聽説態度,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注意觀察和傾聽,及時發現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予以點撥糾正,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更要善於發現學生充滿童趣、富有創意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創造生機勃勃、極富動態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

四、播放視頻,温故知新

“同學們説的真美啊,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我們一起欣賞吧!”播放視頻《春滿人間》,展示出春天的美景。“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畫面,你們想説什麼?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視頻畫面温故而知新,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觀察春天的景物、傾聽春天的聲音、瞭解春天的變化、唱出春天的讚歌。

五、開放資源,拓展學習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在這一環節中,整合課內外和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官認識,開闊學生視野,播放視頻《春滿人間》,同學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説:“春天真美啊!”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讚美春天。如:畫一畫自己看到的春天、背一背有關春天的詩詞、唱一唱有關春天的歌曲、寫一寫有關春天的感受……這樣跨學科的整合學習,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促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中滲透整合,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意識。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學生不喜歡春天。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機會,讓喜歡春天的學生和不喜歡春天的學生分成兩隊,分別準備資料,雙方展開辯論,看誰能説服對方。在這一交際過程中,喜歡春天的學生可能會説:春天天氣暖和了,草綠了,花開了,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我可以出去春遊,所以我喜歡春天。春天來了,不用再穿厚棉衣了,我喜歡春天。春天可以放風箏,因此我喜歡春天。而不喜歡春天的學生可能會説:春天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我身體弱,不喜歡春天。春天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節,很多流行病就是這時候開始流行的,比如流腦、非典等,損害人的健康,我不喜歡春天。在這激烈的爭辯中,學生對春天的特點了解得更全面,認識更客觀。然後,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出去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應該注意什麼呢?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這樣水到渠成地為學生創設了交際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並從中得出,要有健康的體魄,必須注意衞生、積極鍛鍊身體,遊玩中還要注意安全。

標籤: 五篇 説課稿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mlp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