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1

一、説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章的內容。是在一年級認識簡單的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併為五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的在認識做準備,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對於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時,對稱現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結合民間藝術的剪紙圖形,讓學生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

二、説學情

接下來,我來談談我班學生情況。接下來,我來談談我班學生情況。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好表現。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處於抽象思維的初步形成時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徵,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具備軸對稱性質的圖形,這也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感性基礎。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到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我精心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能夠判斷軸對稱圖形,能夠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操作,經歷軸對稱圖形的認識過程,培養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認識、製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者圖形的對稱美,培養審美情趣。

四、教學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

【重點】

能夠判斷軸對稱圖形,並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難點】

製作軸對稱圖形。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採用啟發式、探索式教學方法,意在幫助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動手,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出示圖片,美麗的花叢裏,飛來了一直小蝴蝶和一直小蜻蜓。仔細觀察,交流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簡單交流之後,再出示經過電腦修改的,一半被修改過的圖片。再讓同學們交流,和之前相比,有發現了什麼?讓學生用之前學過的知識來描述你的發現。通過對前後的對比,發現對稱美。很多圖像不再對稱,也就沒有那麼美。進而給出課題。

通過具體情景,讓學生自己經過對比,發現美的奧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二)探究新知

新課開始,讓同學們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剪刀和A4紙,把A4紙進行對摺。拿出剪刀進行裁剪創作。要求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摺紙進行裁剪。小組之內交流自己的交流自己的作品,每個小組選取一個最優特點的作品,在班級內交流。

分析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共同的特點:沿着某條直線對摺,圖形兩邊相互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教對稱軸。教師板書。

通過動手操作,把同學們的創造力、想象力發揮到極致。在創造中學習,在審美中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深化新知

教師出示在ppt上出示太極圖、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等圖形,讓學學們辨識那些是軸對稱圖形,那些不是軸對稱圖形,並説明理由。以此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強調定義的關鍵字“對摺”“重合”。

(四)鞏固提高

影子游戲。每個小組的同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做作為人的身份,另一部分作為影子部分。人做出各種動作,影子保持和人的動作一致。

通過這種遊戲,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發現數學的趣味性。實現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

(五)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我會讓學生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主要內容?

(2)還存在哪些問題?

而作業環節,我會要求學生在複習多邊形內角和知識的基礎上,做好多邊形外角和知識的預習工作。

七、板書設計

為了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採用圖表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對稱軸: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

北師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中的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對稱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結合欣賞民間藝術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築等圖案,讓學生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讓學生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對稱圖形做準備。

3.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正確識別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操作,經歷認識軸對稱圖形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創新等能力。

(3)在認識、製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4.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5.教學難點:

製作軸對稱圖形。

二、説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採用了以探究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學中,精心設計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出結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説學法

為了落實新課標的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體現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安排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有趣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了較寬鬆的學習空間,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一)玩對稱,激趣引入

課始,老師一句:給你一張紙,你會怎麼玩?一個玩字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接着老師的撕紙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學生的興趣推到了極致!你會象老師這樣玩嗎?話音剛落,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摺紙和撕紙。靈巧的小手把一張張白紙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圖形,爭先恐後地將作品貼到黑板上。這樣的新課導入,抓住了孩子們好動愛玩的年齡特點,通過撕紙這一操作活動,讓學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觸,都是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從直觀上引發出對稱之美,課堂教學隨之直奔學習主題。

(二)識對稱,體悟特徵

1.找特徵,初識軸對稱圖形(作品)

結合學生的撕紙作品,師一句:這些圖形有相同的地方嗎?找準了學生的認知起點,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祕:這些圖形左右兩邊形狀相同,對摺後會完全重合。在此基礎上我巧妙地引入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接着從軸字出發,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驗特徵,再識軸對稱圖形(圖片)

出示圖片,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你有什麼辦法來驗證?抓住了學生好勝的特點,學生很快就想到用對摺的辦法驗證了自己的説法;這一環節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3.辨特徵,找出真假軸對稱圖形(課件)

賞心悦目的練習面畫,增強了學生思考的主動性;練習的層次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三)做對稱,深化體驗

1.猜一猜:在學生的驚訝中,老師趁勢啟發學生:想一想,花瓶的另一半形狀和大小會是怎樣呢?你能想辦法剪出這隻完整的花瓶嗎?

2.剪一剪:小組合作完成花瓶圖,全班交流時着重引導學生説一説製作的方法,並給予激勵性評價。

3.畫一畫:你想自己做一個軸對稱圖形嗎?全班交流時鼓勵學生説出他們畫圖形的竅門。

此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帶着知識走進實踐,不着痕跡地得出了製作軸對稱圖形的方法,主張通過實踐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發展思維。

(四)賞對稱,提升認識

由軸對稱圖形,進而拓展到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引導學生通過賞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並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受到美的薰陶,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打好基礎。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盃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摺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會識別軸對稱圖形,並初步知道對稱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認識、製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識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三、説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聯繫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採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四、説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折一折、議一議、説一説、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對稱的特徵。

五、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天安門、飛機、獎盃圖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對稱),引導學生觀察歸納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徵,接着通過多媒體演示將這些物體抽象成平面圖形。最後通過課件演示這些圖形的對摺,讓學生觀察這三幅圖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它們的形狀、大小怎樣?通過觀察,估計學生能發現圖形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形狀大小一樣,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折一折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天安門、飛機和獎盃三個圖形,動手對摺,引導觀察發現。

2、説一説

操作後引導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表述,抓住時機,引導理解“對摺”、“重合”、“摺痕”等關鍵詞,引導學生採用比較法區分“重合”與“完全重合”的區別,適時幫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知道對稱軸。

3、辨一辨

結合“試一試”,讓學生從學過的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中識別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判斷,操作驗證,説理由,對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展開討論,辨析,結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讓學生明確要針對“這個三角形”或“這個平行四邊形”進行辨別,體驗數學的嚴謹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初步思想。

4、做一做。(創造軸對稱圖形)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動手製作軸對稱圖形,通過製作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兩邊能完全重合。學生製作的方法是多樣的,畫、剪、圍、拼……都可以,製作方法雖然不同,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製作對稱軸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在這裏我引導學生一邊製作一邊體會,相互説説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為什麼説做成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以達到製作的目的。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繫,做到形式均勻,層次分明,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

1、基礎練習:“找一找”。“想想做做”第1、2、5、6題。

設計理念: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畫一畫”“猜一猜,連一連”。“想想做做”第3、4題。

(四)、全課小結

課的最後,讓學生説説收穫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

(五)欣賞圖片,情感體驗

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對稱。

設計理念: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五、説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對摺

摺痕——對稱軸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和簡潔性,使學生一目瞭然。

六、教學反思

《軸對稱圖形》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能夠做到充分理解教材,大膽挖掘創造使用教材。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採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説一説”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一)、新授新穎,注意學生動手操作。

在新授部分,通過出示天安門圖形、飛機圖形、獎盃圖形,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去發現對稱軸,讓學生去自己做一個軸對稱的圖形,這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並且找出關鍵詞:對摺和完全重合。讓學生記憶深刻。

(二)、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從一開始的感知,到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空間下,和諧發展,真正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為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為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值得探討的問題:

1、《軸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説,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課有點欠缺,就是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對摺後完全重合)強調的不夠。

2、探究新知的教學環節有點零亂,應做適當的調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eq3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