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1

説課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信息窗

教學目標:

1、聯繫生活中的事例,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會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並能畫出對稱軸。

2、在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認識、欣賞和製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對稱美,培養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指出對稱軸。

教學難點:

掌握判斷對稱軸圖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自備一組平面圖形、剪刀、彩紙、尺子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並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觀圖激趣,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多項拓展,鞏固昇華。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説課過程:

一、觀圖激趣、導入新課。

老師出去旅遊的時候,拍了一些照片回來,一塊和同學們欣賞一下。

(課件展示)。

師:看到這些照片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師: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圖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左右兩邊都一樣,象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對稱)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1、如何驗證這些圖片就是對稱圖形呢?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圖片(課本後面剪下的圖形)

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師:誰來把你的發現説給大家聽。給大家演示一下。看看他的發現和你的一樣嗎?

學生動手操作。

師:對,對摺後兩邊的圖案也是一模一樣的,這又是一個發現。通過看一看折一折這個活動,我們發現這些圖形對摺後外邊緣能完全重合,裏面的圖案也一樣,數學上我們把具有這種特徵的圖形叫對稱圖

2、探究驗證軸對稱圖形的方法。課件出示:五星紅旗。

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圖形是對稱圖形嗎?師生共同驗證。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總結一下什麼樣的才是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對對稱圖形的特徵掌握的特別好,能根據它的特徵正確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

課件出示:各個國家的'國旗,學生判斷哪個是對稱圖形?為什麼?

3、認識對稱軸

師:這條線是折出來的痕跡,所以叫摺痕。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板書並齊讀一遍)

師:找一找你手中圖形的對稱軸,畫出它的對稱軸,展示給大家看。

強調:沿直尺畫虛線。

師:畫對稱軸時,先怎麼樣?

生:先對摺,在沿摺痕畫出對稱軸。

師: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對對稱圖形有了明確的認識,這些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全稱叫軸對稱圖形。(板書:軸)齊讀一遍讓學生深刻的認識了摺痕,摺痕將對稱圖形分成了兩部分,對稱是以摺痕為中心線進行的,強化了學生對摺痕的認識】

三、多項拓展,鞏固昇華。

1、通過操作得知: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接着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逐個演示操作過程。重點指導折圓的對稱軸。並啟發學生説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就是本圓的直徑。

在操作中,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課件出示

3、説説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看誰説的多?

通過學生學過和熟悉的數字和漢字入手,判斷其是否是軸對稱圖形,體現對稱和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存在。師生共同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從而宏揚中國文化,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對稱的物體,有的是大自然的對稱現象,有的是人們受到對稱的啟發,創造出了許多對稱美的物體,下面讓我們到奇妙的對稱世界去感受一下。

師:欣賞完了,你有什麼感受啊?

(感受大自然的美)

4、剛才我們欣賞到了對稱的美,那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彩紙剪出你喜歡的對稱圖形嗎?

(展示欣賞)

四、課堂總結,深化主題。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了對稱世界的神奇和美麗,課後,希望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創造出更多美麗的對稱圖形,去美化我們的環境,裝扮我們的家園。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説課稿2

感知—探索—發現—賞析—創作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軸對稱圖形》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既是數學概念,又是美學常用的概念。現實生活中,如在建築、造船等行業和各種包裝的圖案中,常常可以看到對稱美。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徵,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

2.自然界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

3.學生是中心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好。

4.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地開展討論,具備一定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規律的過程中,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對稱軸的含義,並能正確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它所帶來的美。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

4、經歷與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創作的過程,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學習方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本課內容和以上教法,採用的學法如下: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階段

教師收集與軸對稱有關的各種信息,並製成課件。

(二)整個活動過程敍述。

1、創設情景,初步感受美。

1出示CAI課件伴音:同學們,正是金色五月,讓我們一起去擁抱在自然,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動畫呈現):在美麗的大自然有房子,蝴蝶、草地、嬉戲的孩子…一片迷人的景色!

(2)自由走進美的世界。讓我們一路盡享美景;學生欣賞教者提供的圖畫。(包括動物、花、草、水果、生活用品等)

交流感受:你有什麼感受?這些圖形為什麼如此美?你有什麼發現?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圖形,它們的美有着共同之處:板書軸對稱圖形。同學們想知道軸對稱圖形方面的什麼知識?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共同來學習探究這方面的知識。(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再現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產生探究美的慾望)。

2、探索軸對稱圖形美的規律。

(1)出示小組探究目標:怎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什麼是對稱軸?小組討論,制定探究計劃。

1提供蜻蜓沿對稱軸對摺、重合的動態演示過程。

2動手操作:用自己所帶的學具(樹葉、圖片、剪刀、紙片)折一折,剪一剪,自己探索。

(2)小組分工合作,開展探究。

(3)整理信息:小組通過分工、合作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整理探究結果。

(4)交流研究結果,發現美的共性。各小組派代表彙報結果,結合實例講解。

小結: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設計意圖: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導,將問題激勵、研究指導和小組學習三者緊密結合。給學生提供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建議,有利於學生用較短的時間開展有效的研究,促使人人都有發現,人人的發現都有價值。在自主欣賞、參考動畫的同時,也可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體現自主化,活動化,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自主參與者,自主探索者。在説到探究計劃時對於小學生不是專題研究只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在教者提供的材料學生基本能知道什麼,然後通過知識遷移達到運用訓練目的。)

3、發現、賞析各種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並説一説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如平面圖形,數字,字母,生活中的圖形…

(2)小組確定探究主題,通過多種途徑(畫圖,寫出字母、數字,找生活中的圖形等),選擇一組作為小組的探究主題。(3)小組分工合作,操作圖形,找出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4)小組彙報情況。同時運用多媒體演示。

可能有的情況:

平面圖形中的軸對稱圖形: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有的對稱軸不止一條。

有一條對稱軸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長方形有二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數字中的軸對稱圖形:0、3、8等。

字母中的軸對稱圖形:B、D、E、Y、H、E、V等。

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門窗圖片、廣告圖片等等。…(設計意圖;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讓學生去尋找、賞析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這樣,能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軸對稱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創作美麗的軸對稱作品。

我們已經欣賞了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那你們能不能用軸對稱圖形創作一幅作品呢?先小組討論一個主題,再分工合作,可以通過剪一剪、畫一畫、貼一貼等方式。在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背景中學生完成作品,師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評價作品。(設計意圖:讓學生創作美麗的軸對稱作品,這個任務是極具挑戰性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才能。對作品的品評、欣賞,又能體驗成功的愉悦,因為這個作品裏麪包含着創造美的成就感,包含了對自身的肯定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體驗。同時用古典音樂作背景,培養學生的樂感,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進行欣賞美的訓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e79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