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太公兵法原文和譯文

太公兵法原文和譯文

姜太公既是中國古代影響久遠的卓越的謀略家、軍事家,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歷朝歷代都受到統治者的崇尚,唐太宗更自稱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廟,後來唐玄宗還要求各州都建太公廟;民間則尊他為神仙,他騎着麟頭龍尾牛蹄虎爪四不象怪獸、手拿杏黃旗、打神鞭的形象,至今仍被百姓印在年畫上,並題寫“姜尚在此,百無禁忌”,以驅魔鎮邪。據説《太公兵法》、《六韜》和《陰符》等書也都為他所傳,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以下是太公兵法原文和譯文,歡迎閲讀

林戰第四十三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候之地,遇大林,與敵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使吾三軍,分為衝陣。便兵所處,弓弩為表,戟楯為裏。斬除草木,極廣吾道,以便戰所。高置旌旗,謹敕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林戰。

林戰之法,率吾矛戟,相與為伍。林間木疏,以騎為輔,戰車居前,見便則戰,不見便則止。林多險阻,必置衝陣,以備前後。三軍疾戰,敵人雖眾,其將可走。更戰更息,各按其部。是為林戰之紀。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到敵對諸侯國的境內,遇上大片森林,敵我雙方在森林兩邊駐軍對峙。我想進行防禦就能穩固陣腳,實施進攻就能勝利,這該怎麼辦?”

大公回答説:“把我軍部署為四武衝陣,配置在便於作戰的地方。弓弩佈設在外層,戟盾佈設在裏層。砍去草木,闢寬道路,以便我軍行動。旌旗高掛,嚴格約束三軍,使敵人無從知曉我軍軍情,這就是林地作戰。

林地作戰的方法,應將我軍使用矛戟的士兵編為混合小分隊。在林間樹木稀疏的地方,就動用騎兵輔助作戰,戰車在前,一旦方便攻擊就參戰,沒有有利戰機就停止。如果森林中有許多險阻的地形,就必須設置四武衝陣,以防敵軍前後偷襲。務必使我軍英勇迅速作戰,敵人即使數量眾多,也能將他們打敗。要注意輪番作戰、輪番休息,各按編組行動,這就是林地作戰的一般原則。”

突戰第四十四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敵人深入長驅,侵掠我地,驅我牛馬;其三軍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繫累,為敵所虜。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突兵,其牛馬必不得食,士卒絕糧,暴擊而前。令我遠邑別軍,選其鋭士,疾擊其後。審其期日,必會於晦。三軍疾戰,敵人雖眾,其將可虜。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敵人長驅直入,侵佔我國土地,掠奪我國牛馬;他們全軍大舉而至,兵臨城下。我軍士兵十分驚恐;老百姓被敵軍俘虜。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防禦時堅固難攻,出擊時又能取勝,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像這一類敵軍,可叫做善於突襲作戰的敵軍。這樣的部隊必然是牛馬缺乏飼料,士兵缺乏糧食,所以一味兇猛地向我進攻。這時,應該命令我遠方部隊,挑選精鋭士兵,迅速襲擊敵軍後方。要仔細計算會攻時間,務必使城中守軍與援軍在沒有月亮的晦日晚上會合。全軍此時迅猛地發起攻擊,敵人即使人數眾多,也難免會成為我們的俘虜。”

原文:

武王曰:敵人分為三四,或戰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馬。其大軍未盡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軍恐懼,為之奈何?

太公曰:謹候敵人,未盡至則設備而待之。去城四里而為壘,金鼓旌旗,皆列而張。別隊為伏兵。令我壘上,多精強弩。百步一突門,門有行馬。車騎居外,勇力鋭士,隱而處。敵人若至,使我輕卒合戰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旆,擊鼙鼓,完為守備。敵人以我為守城,必薄我城下。發吾伏兵以充其內,或擊其外。三軍疾戰,或擊其前,或擊其後。勇者不得鬥,輕者不及走,名曰突戰。敵人雖眾,其將必走。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如果敵軍分為幾個部分,有的向我進攻,侵佔我們的領土,有的駐紮下來搶掠我們的牛馬。他們的大軍還沒有全部到來,而讓部分兵力進逼我方城下,導致我軍大為驚恐。這該如何是好呢?”

太公回答説:“這時就應該仔細觀察情況,在他們尚未全部來到之前,就應完成戰備,嚴陣以待。在距城四里之處營建壁壘,金鼓旌旗,一應俱全。另外派出一支**作為伏兵隱藏起來。壁壘上應大量預備強弓勁弩。每百步設置一個臨時出入的突門,門外安設拒馬等障礙物。戰車、騎兵配置導營壘外面,勇猛精鋭的士兵隱蔽埋伏在營壘裏,伺機而動。敵軍如果到了,就讓我軍輕裝部隊和敵人交戰後佯裝敗退;此時令我軍在城上豎起旌旗,擊響鼙鼓,作好防守準備。敵人以為我們在全力守城,一定會進逼到我城下。這時可命令伏兵發起衝鋒,或攻擊敵人中樞,或攻擊敵人外圍。全軍上下迅猛出擊,既攻擊敵人正面,又攻擊敵人後方。這樣,使敵軍勇敢的無法抵抗,步履輕快的將士也來不及逃跑。這就是突戰。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即使人數再多,也一定會被我們打敗。”

武王説:“講得真好!”

敵強第四十五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人衝軍相當。敵眾我寡,敵強我弱。敵人夜來,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軍震動。吾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震寇。利以出戰,不可以守。選吾材士強弩車騎為左右,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裏。其卒必亂,其將必駭。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到敵國領地,和敵人的.突擊部隊正面接觸。在兵力敵眾我寡;敵人力量強大,我軍實力弱小。敵軍夜間來襲擊我軍,或攻擊我左翼,或攻擊我右翼,全軍上下震驚。我想戰則能勝,守則堅固,這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這樣的敵人叫做震寇。對付這種敵人,我軍以主動出戰為好,不宜採取守勢。應該挑選出勇士和強弩手,以戰車騎兵作為左右兩翼,在敵人前方或後方展開迅猛攻擊,既攻擊敵人的外圍,又攻擊敵人中堅。這樣,敵軍士兵必然混亂,敵人將帥也必須驚駭懼怕被打敗。”

原文:

武王曰:敵人遠遮我前,急攻我後,斷我鋭兵,絕我材士。吾內外不得相聞,三軍擾亂,皆敗而走。士卒無鬥志,將吏無守心,為之奈何?

太公曰:明哉王之問也。當明號審令,出我勇鋭冒將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敵人所在,或擊其表,或擊其裏。微號相知,令之滅火,鼓音皆止。中外相應,期約皆當。三軍疾戰,敵必敗雲。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説:“敵人在遠處阻截我的前方,又急速攻擊我的後方,截斷我軍的精鋭救兵,阻絕我方材士前赴增援。我軍內外失去聯繫,全軍上下陣腳大亂,將士紛紛逃散。士兵沒有了鬥志,將吏沒有了堅守之心,面臨這種情形應該怎麼辦呢?”

太公回答説:“大王的提問很高明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首先明審號令,在將士中選出勇武精鋭,讓每個人手持火炬,兩人同擊一面鼓,以造聲勢。這樣就必然能探知敵人的準確位置,準備從內外不同的方位展開進攻。部隊都約好暗號,一下命令,就將火把齊滅,鼓聲齊止。然後內外策應,全軍上下按事先約好的暗號準確執行。全軍迅猛作戰,敵人必然敗亡。”

武王説:“好啊!”

敵武第四十六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猝遇敵人,甚眾且武。武車驍騎,繞我左右。吾三軍皆震,走不可止。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敗兵。善者以勝,不善者以亡。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到敵國境內,突然遭遇敵軍,敵人人數眾多而且勇猛兇狠。敵軍用武衝大戰車和驍勇的騎兵對我實行左右包圍。我全軍都大為震驚,紛紛逃走,不可阻止。這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處於這種境地的部隊被稱為敗兵。善於用兵的人,可以因此而取勝;不善於用兵的人,也可能因此而敗亡。”

原文:

武王曰:為之奈何?

太公曰:伏我材士強弩,武車驍騎,為之左右,常去前後三裏。敵人逐我,發我車騎,衝其左右。如此,則敵人擾亂,吾走者自止。

譯文:

武王問:那該如何做呢?”

太公回答説:“應當埋伏我方的材士強弩,左右配備戰車騎兵以作掩護,伏擊地點安排在離我軍三裏左右的距離。敵人一旦追擊而來,就出動我們的戰車騎兵,衝擊敵人的左右兩翼。這樣一來,敵軍就會陷入混亂,我軍奔逃的局面就會穩定下來。”

原文:

武王曰:敵人與我車騎相當,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其來整治精鋭,吾陣不敢當。為之奈何?

太公曰:選我材士強弩,伏於左右,車騎堅陣而處。敵人過我伏兵,積弩射其左右;車騎鋭兵,疾擊其軍,或擊其前,或擊其後。敵人雖眾,其將必走。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説:“敵我雙方的戰車和騎兵相遇,敵軍人數多,我軍人數少;敵軍力量強大,我軍力量弱小。敵人派出的行列整齊、勇武精鋭的部隊向我進攻,我軍難以抵抗。面臨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置呢?”

太公回答説:“在這種情況下,軍中挑選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強***,埋伏在左右兩側,把戰車騎兵集結起來,擺成堅固的陣勢進行防守。敵人通過我埋伏圈時,萬箭齊發,射擊敵軍左右;於此同時,我戰車騎兵和精鋭部隊迅速猛烈地向敵軍發起衝擊,一部分攻擊敵人的正面,一部分攻擊敵人的側後。敵人數量雖多,其結果也必定是為我軍所敗。”

武王説:“好啊!”

鳥雲山兵第四十七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高山盤石,其上亭亭,無有草木,四面受敵。吾三軍恐懼,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軍處山之高,則為敵所棲,處山之下,則為敵所囚。既以被山而處,必為鳥雲之陳。鳥雲之陳,陰陽皆備。或屯其陰,或屯其陽。處山之陽,備山之陰。處山之陰,備山之陽。處山之左,備山之右。處山之右,備山之左。敵所能陵者,兵備其表。衢道通谷,絕以武車。高置旌旗;謹敕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行列已定,士卒已陣,法令已行,奇正已設,各置衝陣于山之表,便兵所處。乃分車騎為鳥雲之陣。三軍疾戰,敵人雖眾,其將可擒。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敵國境內,碰到高山巨石,山頂高聳,沒有雜草樹木,隊伍陷入四面受敵的境地。我軍因而產生恐懼,士兵迷惑不知所措。我想防守就能穩固,進攻就能取勝,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凡是我軍處於山頂的位置,就容易被敵軍所孤立;凡是我軍處於山麓的位置,就容易被敵軍所困。既然我軍在山地作戰,那就容易布成鳥雲之陣。鳥雲之陣,首先要注意陰陽動靜的兼顧問題,要對山南山北各個方面均進行戒備。**佔據山南,要注意戒備山背後;佔據了山北,要注意戒備山南。佔據左側要戒備右側,佔據右側要戒備左側。山地作戰,凡是敵人可能攀登並從而威脅到我軍的山頭,都應派兵戒備把守;交通大道和可行軍的山谷,要用戰車加以阻塞。戰旗要掛在高處以便聯絡,嚴格周密地敕令全軍,千萬不能讓敵人瞭解我軍的兵力佈置情況,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山城陣。

部隊的行列已經排定了,士兵已進了陣地,法令已經頒行,大政方略和奇謀妙計都已配設停當,然後命令高地的將士,一律按較為機動的衝陣進行編排;在便於展開兵力的開闊地帶,把戰車和騎兵分編為若干機動部隊,分佈成鳥雲之陣。這樣,最後,全軍上下一齊行動,迅猛出擊。即使敵軍再多,其主將也一定會敗走。”

鳥雲澤兵第四十八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人臨水相拒。敵富而眾;我貧而寡。踰水擊之,則不能前。欲久其日,則糧食少。吾居斥鹵之地,四旁無邑,又無草木。三軍無所掠取,牛馬無所芻牧。為之奈何?

太公曰:三軍無備,士卒無糧,牛馬無食。如此者,索便詐敵而亟去之,設伏兵於後。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到敵國境內,隔着河與敵人對峙。敵人物資充足,人數眾多;我軍物資貧乏,人數較少。我想渡河進攻,但無力前進。我想拖延時日,又缺乏糧食。我軍還處於荒蕪貧瘠的地區,附近沒有城邑,也沒有草木。**沒有地方去掠取物資,又沒有放牧牛馬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沒有準備,士卒沒有糧食,牛馬沒有草料。在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索性尋找機會欺騙敵人迅速向別處轉移。撤退時後面要設置埋伏,以防敵軍追擊。”

原文:

武王曰:敵不可得而詐,吾士卒迷惑,敵人越我前後,吾三軍敗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求途之道,金玉為主,必因敵使,精微為寶。

譯文:

武王説:“如果敵人不受我詐騙,我軍將士迷惑驚恐,敵軍開進到我軍前後,我軍潰散敗退,這該怎麼辦呢?”

太公回答説:“這時尋求出路的辦法,主要是用金玉貨財暴露於敵人,引誘其來掠奪,同時要賄賂敵方的使者。此事要安排得微妙細緻,不能讓敵人覺察到。”

原文:

武王曰;敵人知我伏兵,大軍不肯濟,別將分隊,以逾於水。吾三軍大恐。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分為衝陣,便兵所處。須其畢出,發我伏兵,疾擊其後。強弩兩旁,射其左右。車騎分為鳥雲之陣,備其前後,三軍疾戰。敵人見我戰合,其大軍必濟水而來。發我伏兵,疾擊其後;車騎衝其左右。敵人雖眾,其將可走。

凡用兵之大要,當敵臨戰,必置衝陣,便兵所處。然後以車騎分為鳥雲之陣,此用兵之奇也。所謂鳥雲者,鳥散而云合,變化無窮者也。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敵人已經知道我有伏兵,大軍不肯渡河,另外派小部隊渡河來攻我,我軍非常惶恐,對此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應設置四武衝陣,部署在便於作戰的地方,等敵人全部渡過河後,出動我方伏兵,猛烈攻擊敵軍側後。兩旁布強弓硬弩,射擊敵人左右。把戰車、騎兵分佈為鳥雲之陣,戒備前後,迅速發動攻擊。敵人看見我軍與其小部隊交戰,必然發大軍渡水而來。這時,派遣伏兵,迅速襲擊敵軍大軍後方;戰車、騎兵衝擊敵人左右兩翼。這時,敵人即使人數再多,也會被我們打敗。

大凡用兵打仗的主要原則是,當正對敵人面臨戰鬥時,必須設置四武衝陣,配置在便於作戰的地方。然後使用戰車、騎兵分佈成鳥雲之陣,這就是出奇制勝的方法。所謂鳥雲,就是部隊的分合像鳥散雲合一樣,機動靈活,變化無窮。”

武王説:“好啊!”

少眾第四十九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以少擊眾,以弱擊強,為之奈何?

太公曰:以少擊眾者,必以日之暮,伏於深草,要之隘路;以弱擊強者,必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我像以少擊眾,以弱擊強,該怎麼做?”

太公回答説:“以少擊眾,就必須利用日暮昏暗,把部隊埋伏在雜草叢生地帶,在隘路口截擊敵人。而要以弱擊強,必須有大國的協助,鄰國的支援。”

原文:

武王曰: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我無大國之與,又無鄰國之助。為之奈何?

太公曰:“妄張詐誘,以熒惑其將,迂其途,令過深草,遠其路,令會日暮。前行未渡水,後行未及舍,發我伏兵,疾擊其左右,車騎擾亂其前後。敵人雖眾,其將可走。

事大國之君,下鄰國之士,厚其幣,卑其辭。如此,則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矣。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説:“我方沒有深草地帶可設伏,又沒有隘路險阻可利用;敵人到達的時間正好又不是日暮;我方沒有大國的協助,也沒鄰國的支援。應該怎麼辦呢?”

太公回答説:“用虛張聲勢,引誘詐騙手段,迷惑敵將,誘使敵人迂迴行進,使其通過深草地帶;誘使敵人多繞遠路延誤時間,使其正好在日暮時分與我交戰。乘敵人先頭部隊還沒有完全渡水,後續部隊還來不及宿營的有利時機,出動我伏擊部隊猛烈襲擊敵人兩翼,用戰車和騎兵擾亂敵人的前後。敵軍雖多,也會被打敗。

要恭敬事奉大國君王,禮遇恩交鄰國賢士,多送金錢,言辭謙卑。這樣,就能與大國結盟,得到鄰國的援助了。”

武王説:“太好了!”

分險第五十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人相遇於險阨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敵右山而左水,與我分險相拒。吾欲與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處山之左,急備山之右;處山之右,急備山之左。險有大水,無舟楫者,以天潢濟吾三軍。已濟者,亟廣吾道,以便戰所。以武衝為前後,列其強弩,令行陣皆固。衢道谷口,以武衝絕之。高置旌旗,是為車城。

凡險戰之法,以武衝為前,大櫓為衞;材士強駑,翼吾左右。三千人為一屯,必置衝陣,便兵所處。左軍以左,右軍以右,中軍以中,並攻而前。已戰者,還歸屯所,更戰更息,必勝乃已。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説:“率領**深入敵國境內,和敵人相遇在險厄隘塞的地域。我軍左方是山右方是水;敵軍右方是山左方是水,各據險要,相互對峙。我想要守則堅固,戰則能勝,我們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説:“我軍佔領山的左側時,應該迅速戒備山的右側;佔領山的右側時,應該迅速戒備山的左側。地形險要,遇大河無船渡過,就搭浮橋讓部隊過去。已經渡過的,應迅速開闢前進道路,擴大戰場,搶佔便於作戰的地形以利主力進入戰場。要用武衝戰車作為前鋒後衞,佈設強弩,使我軍行列陣行堅固。凡交通要道和山谷的入口處,要用武衝戰車作為前鋒後衞,佈設強弩,使我軍行列陣行堅固。凡交通要道和山谷的入口處,要用武衝戰車封鎖,戰旗掛在高處,這就構成了一座車城。

凡在險要地帶作戰的方法,一般應以武衝戰車居前,以大盾牌為防護;把強壯的精兵和***安置在左右兩翼作為護衞。使三千人為一屯,編成四武衝陣,配置在便於作戰的地形上。左軍用在左側,右軍用在右側,中軍負責中央,三軍並肩作戰,奮力向前。輪番作戰,輪番休息;作戰下來的回到駐地休息,未參加戰鬥的依次參戰,直到取得勝利。”

武王説:“好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3n4m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