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選10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選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選10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是以一個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討對話的形式書寫,其實還蠻創新的。看到後來才發現,原來當初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是這樣跟人討論哲學書寫文章的,不過也讓我們讀者更清晰的看到問題並找到答案,因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這個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雖然不完全贊同哲人的觀點,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觀點的人,又有幾個呢。而且韓寒的那句話我一直很同意,學過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我特別同意哲人説的關於人際關係的觀點,就是關於課題的觀點。

很多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的牽絆,這個真的是深有感觸。我們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別人的要求,就算有時候並不是我們願意做的事情也是。這個倒是跟我之前參加面試的時候的觀點很相似。

當初面試的時候,老闆問我:你覺得什麼是社會責任感?確實當時我也蒙了一下,我是來應聘做客服的,需要懂這些嗎?所以當時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影響他人。不知道老闆對我的回答印象怎麼樣,不過他倒是一直強調要幫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幫助。這個在團體中是必然的,因為一個團體一定要相互幫助才能進步的。但是作為團體裏面的個人,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一個人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話,那他再去怎麼幫助別人也是一個不合格的員工。所以各司其職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各司其職就是我們各人的課題。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時間去幫別人,要不然的話還要求別人來幫你,那你就是給團體拖了後腿了。

而另一個比較深刻的觀點就是目的論了。我們現在的樣子行為,並不是歸咎於過去的'影響,而是我們潛意識裏有某種目的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比如説我現在在熬夜寫文章,並不是我白天沒時間,而是我本身就覺得晚上寫文章思路會更清晰。過去的影響其實在於我們怎麼總結經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的。追究過去的錯誤,並不會使時間倒退來消除這件事的發生,但是總結反省過去的錯誤,卻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所以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並不是因為過去的影響,而是對於現在所作出的反應。

人的一生都是有無數個瞬間組成的,跟物理學中的概念説物體都是有無數個離子原子分子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間和時間的差別吧。哲人主張我們不需要考慮過去,也不需要張望將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現在的瞬間,那麼這一生就可以無愧於心了。

我們過得這麼苦惱迷茫,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從來的不是因為缺失機會,而是缺失勇氣。人都是因為總結改善才有進步,那麼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勇氣去過好每一個瞬間吧。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

“生活給了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感謝本書,讓我獲得瞭解脱和治癒自己的方法。

本書基於阿德勒的理論體系,幫我掙脱的第一個束縛是來自過去。當哲人平靜地説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時,我的思緒有瞬間的凝固,然後瞬間豁然開朗。是的,是瞬間原諒了某些人和事,瞬間釋懷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經,瞬間覺得自己離幸福很近,瞬間——放下。

我認為我不是個執念很重的人,雖然“過去”——直白的説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我的選擇我的判斷,但當我終於有勇氣執起他的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並感受到他帶給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時,其實我已經將所謂的過去深埋心底,雖然仍舊不能釋懷,但我試着遺忘——既然我不能改變血親的事實,那我只要做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種義務。

但不能否認的是,其實我還是有偏執的一面存在,雖然我對自己説我會遺忘,但每當親人誇讚成年後的我對父母如何孝順時,我卻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邊鄙棄着自己的“惡毒”心思,一邊享受着那種“報復“的快感,痛並快樂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繼而認識了阿德勒,如果説正面管教讓我不再糾結那些所謂的傷害,讓我理解那只是他們不懂愛我的方式,那麼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所呈現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讓我更加釋然和解脱——過去的好與不好已然成為過去,它已影響了我那麼多年,為什麼我還要讓它繼續?放下過往其實是放過自己,當我有勇氣走入婚姻並將我的女兒帶到這個世界,那些過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經的不釋懷也不過就是一段不開心的經歷——僅此而已。

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在沒參加讀書會之前我覺得在人際關係這個層面我沒什麼可糾結的,因為我狹義地定義了“人際關係”。感謝19班的Lisa,這個學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維和邏輯的縝密呈現給了我對“人際關係”更全面的認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順了自己的問題。

她總結的人際關係包含三大矛盾:比較、競爭及權力之爭。從前,當我煩惱體重直線上升、考試考不好、與父母意見不一時,我不認為這些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但現在當我仔細且深入地探想這些煩惱問題的目的時:在意體重源於比較,考試是為了競爭,而執着於對錯則是對權力的爭奪,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説法,其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際關係。簡單來説,就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即,人的煩惱在於離不開羣體,卻不知道該如何合適的、把自己放置在羣體中並讓自己成為有貢獻感的人。

接着,“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打開了一扇改變我命運的大門。原來——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説,都是與我無關的人生,別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與我無關。如果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即,在“我”的課題中做好決策者和承擔者,在“他人”的課題中做好旁觀者或援助者,忘掉別人的標準,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經足夠圓滿了。

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我常説“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將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實,人生中只有現在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與其糾結過去或憂慮未來,不如在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的做好現在能做的事。就像書中所説:“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足夠。”

曾公曾説:“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活好了當下,就活好了一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3

我承認這本書我並沒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寫文章,大概沒有什麼邏輯和結構,只是一些思考,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是一本日本作家寫的,卻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觀點,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據説卡耐基(就是那個寫了《人性的弱點》的那個人)深受這位據説是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著名的人影響。

書中用哲人與青年的對話的形式討論了一些穿着心理學、哲學外衣的問題,內容我不想贅述,我們就只來談談我的看法。對話這種模式相信成熟的讀者一定能識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設置了兩個彷彿對立觀點的人,這種假象的對話甚至可以説是剝奪了我們思考的權力。

全書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內容,但我認為這種積極向上可以説是消極的,不顧一切的向前,當然這種態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國情需要的,但是作為有思考能力同時又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一味地吧讀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會意識形態當中,給人們灌輸努力、進步的想法,忽視社會的不公,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

我認為他所説的進步甚至不算進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是空洞的,即使是問我們的父母,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父母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認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無法説出一個答案,甚至已經會破罐子破摔的説:“為了你啊”。我們的上一輩已經沒有答案,到我們更加沒有,我的答案是隻是跟着社會的.車輪往前走,最好的辦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為負擔的活下去,乾乾淨淨的走,不傷害兩個單純的靈魂。也不知道誰曾有幸見過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在這個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時代。

這本書是同學回借給我的,我問他是寫什麼的,他説是哲學。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帶着看哲學書的先入為主來看這本書,這本書就成了一本笑話,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書,看到書的背面寫着:“上架建議:勵志經典、人生哲學”,由此可見,勵志文學總是帶有以上特點的。為什麼哲學、人生這兩個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4

你相信,世界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所有的人際關係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我們面臨的很多不幸只是因為自己缺乏勇氣嗎?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問題存疑,那麼不妨來看一看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是以對話的方式展開,一位青年去聽聞哲人的觀念很不理解,認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揚言我一定要把你辯論倒,哲人表示樂意奉陪......在坐而論道的五個日夜後,青年醍醐灌頂表示了對此種心理學的認同與尊敬,感謝後離開。

從結構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強行happy ending一樣,但也是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在讀這種心理學偏哲學性的看似虛無縹緲的書時還津津有味,一氣呵成。大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總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書傳遞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去買《阿德勒心理學經典》拜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02月0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關於因果

我對很多“我現在過得不好是因為以前怎樣怎樣的句式”很反感。還有之前大熱的“原生家庭論”,好像有了原生家庭這個萬能公式,你所有自認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託,所有犯下的罪過也都有理由被寬恕一樣。但每次一聽到這種抱怨的時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駁。在他們有理有據邏輯嚴謹的和我傾訴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這本書的主邏輯也與我的想法一致,也讓我找到了反駁他們的依據。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論”,改為“目的論”。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廳吃飯時,服務員不小心把菜湯灑到你的衣服上,你大發雷霆。但事實上,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也就是説,為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感情。

因為在你轉頭和朋友吃飯時,你憤怒的表情是會消失的。這説明人的情緒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憤怒”這個情緒單拿出來對服務員,不是因為菜湯弄髒了你的衣服,就僅僅是你想對他發火而已。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經歷過的,也都讓我更加堅信“目的論”。比如爸媽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來家裏串門;或者初中班主任正在訓我們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個家裏的電話;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隊義正嚴辭的指責之後,也會有種有驚無險的感覺。為什麼“情緒管理”漸漸地被拿出來當話題,就是因為情緒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學的只是如何意識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件事。

關於自卑

我們一般會因為什麼樣的`事情感到自卑?因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圓滑世故,不夠有能力......

我最強烈的且持續很久的自卑情緒是因為我長得很高。作為一個身高177cm的女生,從小到大都是班裏的隊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總會聽到他們説如果找男朋友是你這麼高就好了;家裏人也會時常把你當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與你扯不上什麼關係,扛幾個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會問你為什麼不去打籃球這種話。我一直覺得這是我遇到喜歡的男生會自卑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高了對方一定更喜歡小鳥依人的類型,所以就連試探的機會都不留給自己。

這個情緒不太經常出現是在去澳洲讀研期間,那兩年多是我最閃閃發光的階段,它改變了我很多。比如身邊比你優秀的人劇增,對英語的態度也不再只是單單把它看成一門考試而是太想和別人聊天的必備工具,還有,就是緩解了我對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國的大環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邊的朋友你會聽到的擇偶觀也不是隻有自己以為的一種樣子,矮個的妹子們一樣會煩惱自己矮。這個自卑和焦慮在漸少人提及的大環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這本書裏,剛好看到一段,讓我完全放下了這種所謂的自卑感。他説:

身高的高矮,並不是客觀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觀上的“自卑感”。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是我自己預設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動遭受了什麼心理創傷。

關於獎懲

在我小學的那個時代,全球風靡一本親子教育類的書籍,名叫《告訴孩子你真棒》(盧勤)。我爸媽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教育我變得特別矛盾。每次想訓我的時候,就是那種明明覺得我也不怎麼棒,但是又想依靠這種誇讚式的教育方式來引導我走上人生巔峯的表情,很滑稽。

後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實操難度太大,就放棄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這樣,可以讓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獨立人格。他們告訴我做選擇就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而不是強迫我一定要按照他們給我選的路走。會給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決定權都在我。

而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也是同樣反對獎懲制度。書裏的哲人這樣説: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一種上下級關係--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看到這段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歪打正着的沒經歷過這些馴獸師心態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張,化“誇獎”為“鼓勵”,在該表達感謝的時候感謝,將縱向的“誇獎”變成橫向的“鼓勵”。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介紹了非常完善的哲學架構,如“課題分類”、“人生謊言”“活在當下”等等觀點,都非常實用且易懂。

我認為,心理學不該只是在你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時才試圖找一本書改善自己的狀況,而是應該在每一次你對人的心理產生好奇時,拿起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介紹關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學書籍。該書以青年與哲人對話的形式,探討了一系列問題,如“我們的不幸在自哪裏”、“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如何獲得幸福”、“如何處理人生的課題”,給出了阿德勒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

不同於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原因論”(通俗來説,是指一切的結果都是過去的原因導致的),阿德勒則認為一切的行為都是基於我們的目的產生的,我們的不幸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真正對我們有影響的,不是過去所發生的客觀事實,而是對客觀事實我們所投射的主觀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恆定的,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10攝氏度,可在夏天的時候我們覺得它清涼,冬天覺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沒變,可是我們的主觀感受變了。所以當事情發生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將會影響我們行為的主觀問題。要去温暖地擁抱它,還是冷漠地疏遠它,這就成了我們自己人生的課題。“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對他人抱有期待的。我們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歡,受到他人的認可,也因此,我們逐漸地在他人的王國裏淪落。阿德勒則告訴我們,追求別人的認可欲求是我們煩惱的來源,我們把別人的認可這個別人的議題,誤當作了自己人生的議題。我們為自己沒有達到別人的期待感到不幸,為自己沒有做到別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們在別人的王國裏小心翼翼地乞討,並以此為榮耀。

如何獲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進行課題分離,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這不是在疏遠人際關係,相反,這是在尋找人際關係新的入口。在完成課題分離的基礎上,做到“他者信賴”,把別人當作是自己的夥伴,不去幹涉別人的決定,只要給出中肯的意見即可。最後,做到“他者貢獻”,當你把自己和別人建立起共同體的感覺,為這個共同體做出自己的貢獻,便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種價值感不依賴於他人的認可,而是純粹基於自我內心,因此就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

回過頭來,這本書為什麼會取名叫做《被討厭的勇氣》。是因為作者認為阿德勒的哲學是基於勇氣的哲學。懷抱勇氣去面對過去的不幸與痛苦,擁有勇氣去接受生命的平凡,不去追求別人的認可,即使這份勇氣被討厭。因為人生就應該是這樣,人生沒有地圖,我們一路走,一路被辜負,一路點燃希望,一路尋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擁有那一份被討厭的勇氣,珍惜當下的力量,在每個日子裏起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6

初看《被討厭的勇氣》的書名,我覺得這個書名就是一個噱頭,就像很多雞湯式的暢銷書,給你羅列很多觀點,卻對於生活的改變並沒有什麼意義。還好,最近在一次諮詢中被推薦了這本書,認真拿起這本書開始閲讀,真的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種觀點也在腦子裏混作一團,通過以下文字作簡單的梳理。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基本情況,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見合著的,內容以青年和哲人對話形式呈現。阿德勒生於1870年,逝於1937年,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

下面,我就分別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體會。

第一章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這裏介紹了阿德勒哲學的基本立場,即否認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提出如何認識現在的“目的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我,即某種生活方式——狹義上稱為性格,廣義上是世界觀或人生觀,但是我們瞭解到生活方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有責任選擇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選擇生活方式。人在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可以改變的,之所以不能改變是我們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是需要勇氣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影響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第二章一切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裏探討了自卑感、追求優越、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自卑感是感覺目前有所欠缺的狀態,要通過努力和成長,如刻苦學習、勤奮練習和努力工作;追求優越則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一等;自卑情結則是因為我沒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種逃避和藉口,而優越情結則是表現的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為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為方面——自立、與社會共處,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夥伴。而我們要通過克服工作、交友、愛着三大課題去實現。阿德勒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是使用心理學,使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們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這裏主要介紹了課題分離——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你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起因於隊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念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如何判定誰的課題?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阿德勒否定追求認可,“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獲得幸福的勇氣包括“被討厭的勇氣”——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他人認可。“人際關係卡”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問題在於我有沒有下定決心。

第四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談論了阿德勒心理學是如何看待整個人際關係的以及我們應該與他人締結怎樣的人際關係。上一章的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終點在於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且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要理解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從“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歸屬感不僅僅是靠在那裏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積極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就是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交友和愛的課題。課題分離帶來了良好的關係,而“橫向關係”則是形成互相協調與合作的關係。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只有在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橫向關係不是説將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樣求對待每一個人,而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第五章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進一步闡釋“共同體感覺”,進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麼”這一主題。建立起共同體感覺需要從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等三點做起。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信賴是無條件的相信;他者貢獻是體驗到我的存在對別人有用的主觀感受。幸福就是“貢獻感”。如果你能夠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那麼對世界的看法也會不同,拒絕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無能”,普通並不等於無能,我悶沒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人生實際是點的連續、是連續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要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認真和深刻混為一談。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生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能夠賦予你人生意義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貢獻為引導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為剎那的此時此刻,即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對你而言人生的意義在於認真跳好“此時此刻”的時候就會逐漸明確。如果我改變了世界也會改變。

最後,讀完此書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脈絡一樣生硬甚至不成邏輯,但是確實是思想上的一個衝擊,以後我還會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夠擁有這份簡單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7

《被討厭的勇氣》終於讀完了,在讀它的過程裏,我寫了好幾個萬曆的事兒,看了好幾個電影並寫了觀後感,還寫了好幾個隨筆。歷時兩個多月,才讀完。

是它不好看嗎?

不是的。《被討厭的勇氣》屬於那種讓我無法一口氣讀完,但也無法放下的書。

這本書一開篇提出了“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的主張。

説真的,開篇的很多內容,並不能一下子讓人產生共鳴,雖然難以説對阿德勒的主張不認可,但也難以立馬就融會貫通的説認可。

然而,隨着閲讀的進度,書中的內容越來越深入,當論點淺顯時,反而難以理解,待論點越來越深,反而越來越容易理解了。

特別是,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我父親腦出血術後恢復階段。

我從起初滿懷信心的認為父親完全可以恢復到能夠自理,到現在父親的身體完全沒有起色,我漸漸接受了父親很可能會癱瘓卧牀的結果的心理過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給我對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別是當書中提出“課題分離”的論點。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無論如何,無論我多麼愛我的父親,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難題,我其實根本就無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課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有恨不得替自己愛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我明白了,無論我的心情如何,他們的困難是現實發生了的,那些都是他們課題,不會因為我的苦悶而改變,於是我想與其我一直糾結在他們的課題裏,導致我自己陷入苦悶的心情裏,不如我先從我做起,把讓自己平靜下來,把遇到的困難做弱化處理,就當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儘量的往歲月靜好的樣態去轉變,把讓自己高興起來幸福起來當做自己的課題,這樣困難即使還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顯得那樣苦了。

果然,我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軌。即使父親的身體與健康時完全不一樣了,但是至少我們的生活又進入到了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父親也並沒有表現出悲觀的樣子,很多時候還會開一開玩笑。

《被討厭的勇氣》裏提出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去,這個論點儘管看起來很虛,但其實正像書裏説的,眼前的困難不過是“杯中風暴”,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曾經的風暴不過就是微風。就像我父親的病,在眼前,它確實是一場風暴,但其實把關注點放在未來,它真的是一場微風,因為無論如何,不管是為了父親,為了母親、弟弟,還是為了我自己,我們都應該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風暴打敗,既然父親可以樂觀的開玩笑,我更應該拿出輕鬆的姿態,不可以被眼前的風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實是我們做孩子的能夠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看過半的時候,就已經非常讓人放不下了,越來越想一口氣讀完。

書中後來的論點越來越像佛教中放下“我執”的觀點,不再執着於“我相”,不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對別人的控制慾念,放下對別人的課題的干涉。

幾年前,大約從做了媽媽開始,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平凡且平庸的人。

這在曾經,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絕對不會認同的事情,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彷彿我生下來就該是去改變世界的人。然而,漸漸的,我發現原來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億萬粒大米中的一顆——誰會從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顆天選大米呢?

不會的,沒有人會去選什麼天選大米,米的位置就是電飯鍋,能被幸運的吃下去,而不是成為剩飯粒子被掃進垃圾桶或者衝進下水道就已經是米盡其用了!

當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發現我的生活越來越不一樣,我越來越容易遇到各種小確幸,哪怕僅僅是拍照的時候遇到了飛鳥,也覺得開心的不得了。

所以説,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課題裏糾結,就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簡單。而生活的簡單,會讓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體會到幸福感。就像父親雖然生病了,但是每週都能夠看到他,隨時可以和他通話或者視頻,這依然很讓我覺得幸福呀。我發現父親雖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臉其實非常帥氣,顯得很年輕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於自己的主觀感受。

《被討厭的勇氣》裏面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夢想這件事,但我覺得關於人生是一條直線還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説夢想。

書裏提到,人生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而不是一條直線的“在路上”,它讓人“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聽起來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書裏面論述的其實非常好。

對於人生目標這件事,根本不在於什麼遠大計劃,因為人生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把每一個當下都用盡全力的過好,也就無所謂什麼遠大不遠大的目標了,因為畢竟“越努力,越幸運”,往往好的結果常常會與有準備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談遠大目標,而真正的腳踏實地又不需要談遠大目標。所以,遠大目標在我看來,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

我想大約,目前而言,《被討厭的勇氣》確實是改變我的一本書。

我記得9月15號中午才寫了匆匆那年的那種小感歎,傍晚就接到了父親病發的通知。然後我整個人在之後的時間裏,陷入了一種消沉悲觀的情緒裏,我突然意識到今後的人生將都是減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幫助我的家人。

《被討厭的勇氣》讓我想通了“我怎麼樣才能幸福起來”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課題和父親的課題分離開;我儘量去分析什麼是我在干涉人和什麼是人干涉我;我去把關注點抬高,放到時間線裏,去產生自己的歷史眼光,去想以後的生活(我還無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尋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覺,以便把最好的樣態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總不會離我而去的。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一本故事書,甚至看起來非常像一本雞湯書,但其實它自有其深刻處,我很喜歡亦非常感謝這本書,就算它是雞湯,我也要先乾為敬!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

今早終於全部讀完了,有種開眼界的感覺,是粗略的閲讀,多數是早上睡醒以後讀的。

先理理,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名詞,他貢(能為他人帶來價值,但不是為他人,是為了自己讓自己體現了價值,從而有了我可以待在這裏,有了歸屬感,我屬於這裏,這樣便有了自在和自由)。這個他貢不一定是自己認為和眼見實現的,是種感覺,主要判斷來自於他人,是對他人的一種正面影響,和對影響帶來的幫助,好了,這個是他貢。

另一個名詞是,課題分離,有了它,全世界和人生都會變得簡單起來,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人際關係裏用課題分離,一切都會明瞭,你是你,我是我。舉個例子,交友初期,你大可完全信任他人,因為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至於最後,對方是否值得你信任,不是你的問題和課題,是對方的課題。如果你萬事持懷疑的態度,對方能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同樣也會報以懷疑,那麼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也無法建立深度關係,一切的.成功都是深度關係的產物,我接觸到的著作中,武志紅説過,馮唐也説過,這點很重要。

當然也不是讓你,真的什麼人都去信任,這個只是個態度,你的選擇和課題,以信任之心,與人相處相交,最終發覺對方不足以信任,這也不是你的問題,是對方的課題。大不了你可以剪短自己與此人的關係,因為拒絕聯繫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課題,每個人手裏都有一把友誼大剪刀,可以主動的剪斷與他人的關係,這是你的自由。

好,以上課題分離説完了,下面説説被人討厭和勇氣。

人們總是有尋求認可的欲求,彷彿別人或者自己在意的人不認可,就會懷疑自己,會不開心,感覺沒有得到支持,再或無法繼續無法去執行了,其實大可不必,你活着是為了自己,人生只有一種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意願過完一生,而不是活在別人認可和期望裏。如果別人不認可會怎樣呢?別人會討厭你,不認可你,你會不開心,但這是別人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可以不必考慮。我們自己需要考慮的,是當下自己的感受,自己到底想也怎麼樣。如果總是怕別人會討厭自己,按照別人期望的模式去活,人緣是好了些,別人也不會帶給你討厭你的感受,但你都活在別人眼裏了,無法真正做自己,所以了,自己活成自己想成為的人重要,還是達成別人期望值重要,一個是自己的課題,一個是別人的,會課題分離之後,就會變得簡單起來了。

按照自己意願活着,這是條探索的路,路上可能會迷路,記住我們還有啟明之星,就是他貢價值,會指引我們砥礪前行。按照別人期望活着,是條明示的道路,按部就班就好,不會迷路,因為有得參考,大多數人都是走這條路,但你會不快樂,因為它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也是可以改變的,當你一改變,你眼前的世界整個都改變了,當你改變後視角變了,看世界時已是全新的世界,我們怕被人討厭,缺少被討厭的勇氣,現在需要堅定自己的內心,勇敢的做自己,哪怕被一大幫人討厭,又何妨呢?討厭我,那是他人的課件,按照自己心意做自己是自己的課件。

額,七七八八寫了這麼多,這是淺讀,見解也膚淺,粗略的體驗,會再復讀用(復讀會微信讀書app閲讀,這次是Kindle),到時再寫一篇,與此文做對比看看,祝看到此文的人,有收穫,這是多想啦,高估自己,哈哈,記得書名,有好奇之心,將來會去閲讀就好,哈哈哈哈,隨你,這是你的課件,我已寫完!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9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説: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羣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為在同一個平面上、並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裏,無法從過去的影子裏走出來,認為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為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裏。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為中心”,干涉等同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着,想着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0

8月初去往英國旅行的飛機上,用了5個多小時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發現真的是帶對書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來閲讀的書籍。

這本書雖然採用的是兩個人對話的方式撰寫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超然居住在鄉野的哲人之間的對話;看似有些理論的直接闡述,但是由於故事性不夠,其實讀起來還是比較晦澀的。不過在讀的過程中,由於很多觀點是“煥然一新”的,甚至是顛覆和挑戰你原來很多的認知的,所以讀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品味,細細反芻的過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於之前聽了唐捷老師的心領袖,所以有些觀念不完全陌生,彷彿找到了依據和出處的感覺。唐老師的課程對於有些人來説是很深的,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就如這位書中的青年,當他聽到一些觀點的時候,不僅是懷疑,有時是憤怒,跟我們過往接受的教育,常規理念以及社會主導規範都有相違背的地方;他會質疑跟哲人的.觀點,甚至公然挑釁哲人的説法,但是隨着對話慢慢深入,開始接受和理解,最後帶着自己的理解去踐行。

最近我也在探詢心智模式如何從2。0規範主導(活在他人的期待裏,活在各種角色裏,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過渡或者説進化到3。0自主導向(依着自己的價值觀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對立的立場,如何從爭對錯,論輸贏到能夠以更多元,多視角看問題,能夠包容多種觀點;從各種社會規範的角色裏隨時跳脱出來,擁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種“應該”觀念的束縛,比如我應該做個他人眼裏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員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種角色,同時又能自由地脱離出來。這種生活在他人眼裏看來或許會有些自我,也許會遭到其他規範主導人士的質疑,甚至“被討厭”,活成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如唐老師在心領袖的項目中所説,當你進化了的時候,可能朋友都要換一波人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1

被討厭的勇氣也就是幸福的勇氣。不要怕被討厭,這樣心才會自由,人才會自在。

要怎樣才能獲得心靈的自由呢……

第一個束縛來自過去。

阿德勒説,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

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

理想的人際關係大概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他認為每個人的'課題都是分離又獨特的。我怎麼愛你,這是我的課題,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愛,這是你的課題。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

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

當你急着奔向未來的時候,説明你已經不喜歡現在了。阿德勒的哲學同樣強調當下的意義,人生是連續的剎那,此時此刻才是生活的真諦。

阿德勒的心理學,就這樣把自我從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中解放出來,把人生責任和選擇的權力交給了我們自己。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脱出來後,就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2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歎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説:“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説:“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説:“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閲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3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被各種朋友瘋狂安利但遲遲沒有去閲讀的一本書,終於在十一月第二週的讀書打卡中,我選擇去讀它。

之所以讓它靜靜地躺在我的Kindle中很久也沒有去寵幸,是因為總覺得書名或多或少都有着“心靈雞湯”文章的嫌疑。當然,當我真正開始閲讀時,分分鐘被打臉。毋庸置疑,這是一本會扭轉很多思維困局的心理學佳作。

最近也在聽樂嘉的性格心理學音頻節目,大致可以判斷自己為大部分紅色和少部分綠色性格。而這少部分綠色性格也總是被我認為是自己性格中的詬病。比如,我會很在意別人的想法,做事情前甚至會先去考慮“如果我做了什麼,他人會怎麼看我”。如果不小心發生了爭執,我一定會率先做出讓步,在爭吵之前就把火焰撲滅。從而導致二十年來我幾乎沒有怎麼和除父母外的任何人發生過激烈的衝突。以前我把這看作是有着“討好型人格”的老好人,直到接觸到了阿德勒心理學我才驚覺,原來我這是過於“以個人為中心”的表現。

書中對這種性格缺陷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課題分離”,即“誰將承擔這個事情的後果這就是誰的課題。”這或許就是“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最為學術化的轉譯吧。也正是這樣,我們才要有着會被他人討厭的的勇氣。人在世間走一遭,到頭來的結局都是一抔黃土罷了。自己都不為自己活,沒還會為你而活?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將“自閉”,儘管所有煩惱都是來源於人際關係,但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想要擁有快樂的生活,我們就需要有能交心的朋友,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那麼除了做到“課題分離”外,我們也要認清“共同體感覺”,即身邊的人都是在一個共同體中的夥伴,我們不存在競爭關係。唯一的競爭只存在於“我”與“更好的我”之間的角逐。

這不禁讓我想起,在高一時,我就太過於在意成績排名,而總是自己悶頭學習,與此同時也厭惡着那些比我成績優異的同學,這種畸形的心理狀態,導致我當時的成績只是稍稍提高了一丟丟,但更糟糕的是,我的心情格外抑鬱。當然很幸運,由於骨子裏是開朗陽光的本性,加上老爸老媽的開放式教育,再多的陰霾也讓我在逐漸給自己“解綁”中消散了。高一的那段灰暗的自我封閉時光,無疑我是太侷限於“高中我們班”這個很小的共同體中,如若讓現在的我來回頭看那段時光,甚至是當時我特別在意的期末排名,簡直就像是宇宙中的一粒芝麻。

我們一生中會容身於很多共同體中,先是做到“自我接納”,即承認缺陷並且清楚如何更完善自我,再看到把身邊的人當成夥伴,做到“他者貢獻”,即“能幫人處且幫人”。這樣就能懷着愉悦的心情完成一次次的自我超越。

着眼當下,再度剖析自我。我會發現我缺少實幹精神。就比如説,面對時間規劃,我會瞻前顧後,左思右想。對於最終目標的能否實現有着諸多的.自我懷疑。甚至是,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對能否達到滿意結果”的懷疑,而輕易地更改與放棄原計劃。這種心理狀態最直接的影響是,耽誤了我很多時間,錯過很多機遇。也讓我不斷喪失自信,往深裏説當然就是沒能暢快的活出自己。

正是如此,書中有些觀點讓我產生醍醐灌頂之感。哲人説“不要把人生理解為一條線,而是理解為點的連續”。我們要活在當下,不要去過多的在意結果。讓此時此刻足夠充實,把過程當成結果的運動。好比登山,我們要做到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頂,而是登山的過程本身。並且在遭遇困難時,一定要“向前看”,去找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糾結於原因。

最後引用哲人精煉的語言來結束我的碎碎唸吧。

哲人對青年説:“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為剎那的‘此時此刻’,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4

今日讀了一本很薄的書,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翻開書就看到這句話: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貨幣是被鑄造的自由”,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説中的一句話。那麼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你,就一定能獲得幸福嗎?你存在的價值、你的幸福還是無法用金錢買到。

那麼你的煩惱是什麼?是你現在的工作?你的交友遇到了麻煩?還是戀愛或是家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阿德勒是這麼認為的。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工作以及愛。這些就是煩惱的來源。那麼,有解嗎?不能夠逃避,阿德勒説請直面“人生課題”吧。所有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作“人生謊言”。

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不需要活在別人的人生中。但我們需要學會“課題分離”,不懼怕被任何人所討厭,真是太需要勇氣了。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只需要偽裝自己,去妥協去放棄就可以了但是明知道會被人討厭,還要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是很難的。直面自己的內心,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絕不去編造謊言。

這樣的生活,估計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阿德勒卻告訴我們:必須要有實踐這種人生的勇氣!這也是讓人獲得幸福的勇氣呀。

因為我們有這種力量,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而你需要的是“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5

最近狀態不是特別好,所以想從書中吸取經驗和建議,看了一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見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評價頗高的評語,讓我堅定了讀這本書的勇氣。

有人説:如果説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麼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説: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岸見一郎説,人的一切煩惱源於人際關係。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我對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讀完這本書,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懷疑,總體來説還是有收穫的。

文中講到世界本身不復雜,是人把世界看的複雜了,人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裏,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與任何人共有。與課題分離的觀點有點相通之處,別人怎麼看我評價我,都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左右,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人的選擇、評價或是干預都不要去理會,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岸見一郎説: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捨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説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也不可以發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課題分離,比如信任,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就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強加給別人,不然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論,有時候很多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得到了目的`,在為目的找藉口,最後才形成了目前的結果,比如:每一次都説要改變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改變的勇氣,有時候覺得麻煩,有時候捨不得花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藉口,導致改變不是很徹底,就只是稍稍改變。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正是因為真誠的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就是自我接納,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他者信賴)。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雖可能會遭遇背叛,卻依然繼續相信的態度就叫信賴。他者貢獻是在我對他人有用時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書中提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雖然不能完全同意,但還是想説讀書會使人睿智,説不定書中的某些觀點或建議就是適合你的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6

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內容是在講述阿德勒的心理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用目的論來分析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説,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接下來,運用目的論的觀點來分析一下以下的行為。

1、最近在家裏閒來無事,終於有時間可以做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了,比如學習、健身、看書等等。想好了就要開始行動了!剛打開書突然發現有個事情需要現在處理一下,處理完了就開始學習,剛忙完發現自己了,不能虧待自己要吃點好吃的,在吃東西的時候得看個劇刷個視頻啊餓,光吃東西太無聊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中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於沒有時間學習。可是實際上是這樣的嗎?不是。我是因為不想學習,所以製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訂了今天要學習的計劃,但是因為課程時間太長、老師講課太無聊、還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學也沒有時間學習。實際上這些都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出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每次學習時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為都是逃避學習的做法,不是因為有了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學習,而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製造了這些事情。

2、性格內向的人,不太喜歡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為內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論:因為在人際溝通、交通方面有障礙,害怕和人説話,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現出來內向藉此來逃避和人交際。

3、以前的好朋友,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再聯繫了,有時候也很想去聯繫,但是每次都會想到之前以前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於不能甚至不敢去聯繫。之前的想法:因為過去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應該聯繫,保持現狀即可。目的論:因為不想或者不敢聯繫,所以想起了以前發生的事情,來加深自己的這個念頭。

........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既不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能讓時針倒轉。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賦予過去的事情什麼樣的價值。我們所做的很多逃避現實的事情沒有意義,改變不了任何東西,立足當下看未來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同時也堪稱為思想家和哲學家。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有“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7

高曉鬆在《奇葩説》中提到一個説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不能在要自由的時候就拿出西方的價值觀,要錢的時候就拿出東方的價值觀。用一個高級的説法就是邏輯自洽,自己説的話,所遵守的原則不能互相矛盾。簡單的説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絕對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學家康德的理解中,權利是一個關於與他人外在關係的概念。每個人的權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須要承認他人的自由並能與之並存,這種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則,是一種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麼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麼説的呢?首先,道德是什麼?在我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那麼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又是怎麼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嗎?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面上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紅燈禁止通行,孝敬長輩等等,是立法的一個依據。那麼自由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來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個人欲求的驅使而去做一件事,是無目的的,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東西,是自由意志的產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於他人的欲求還是自己的欲求的行為。簡單來説,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或者被期許這樣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是否等於被討厭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這一點,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義一樣,無目的地做事,為了被討厭來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應該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在社會中,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人反對,討厭我們的做法,原因是個人期許的不同,然而做這件事是我們的課題,被別人討厭是別人的課題,這個就是阿德勒哲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課題分離,為什麼要進行課題分離呢,因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能夠分離課題,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畫了一條線,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課題,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課題。

建築學家貝聿銘説過,我一直沉浸在怎麼解決自己的問題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築也是自由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8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內心頗有感觸。

凡事都不會一蹴而就,總是要通過長期的積累,以達到足以爆發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經歷的積累,決定了我們在“當下”能做的事,而我們當下所做的積極的事,無一不是在為未來獲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礎。不被那些痛苦的記憶束縛,但也絕無可能跳開所有經歷,單憑想入非非就能無往不利。否定人生經歷對個人“當下”的影響,等於否定自己人生經歷的真實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這個時間點,像是自己主動在向阿爾茲海默症靠攏一樣,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貴的東西刪除。因果從來都是相互依存的,並形成貫穿時間的鏈條。我們需要正視在鏈條當下的環節中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和所處的環境,在限定的選項中做出合理的選擇。這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一件事,但可以確定的是,把心靈和意志的力量作為主要參考是很荒唐的,客觀世界從來都不會為此做出妥協。

過去是珍貴的記憶,未來是熱切的期盼,此時此刻卻是轉瞬即逝的,讓你來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響着你的當下,當下的思考影響着你的下一個此時此刻。思考與行為,互為因果。三思而後行,成熟理智的行為大體上是滯後于思考的。直到當你暫停腳步反省自己時,或許才會發現藴含在之前的'“此時此刻”中的得失。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義。不論怎樣的哲學,都無法斬斷這樣因果的鏈條,就像無法斬斷時間一樣。過去是經驗,未來是引導,所以鼓吹“活在當下”的所謂“哲學家”們是不負責任的。那種生活態度,是不敢承擔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現,是對真實生活消極的逃避,實際是以“簡單的人生”為藉口,來掩飾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讓自己陷入無根據的癲狂的熱情中。

我覺得真實而勇敢的人生,應該是認識過死亡的真相後,仍然熱情積極地面對生活。不害怕回顧無法挽回的過去,坦然地接受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一切都會迎來終結,以最大的責任心對待發生在我們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於人生的意義,相信每個人的看法會不盡相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有效的潤滑劑即是“妥協”。不論妥協會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見影,每個人必然會使用這樣有力的工具通過犧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滿足。“需求”為自身,“妥協”向他人。“妥協”即會犧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間辯證關係,導致我們完全意義上的人生必然無法實現。

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論温和還是殘酷,樂觀還是悲觀,但我覺得我能夠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種有限卻坦然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9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於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於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於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於當下,當下的要做什麼,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麼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説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痺的藉口。哪裏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於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0

對我來説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對《了凡四訓》裏面有一個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一位秀才早年找算命先生算命,告訴他説他考試一定會考第二名,並且活不過五十歲”,他在十幾歲參加鄉試的時候的確得了第二名,後來進京趕考,在街上遇到高人聊天,提及起算命先生説過的話,高人説他此番一定能考取功名,篤定認為自己之前考第二名已經靈驗了,這次必定不能拔得頭籌,並且説自己脾氣暴躁,和家人相處經常發脾氣,不是長壽之兆,也會終將應五十之壽的推測,高人説:上天教會人類推算的目地本來是為了人們避災避禍的',比如你明知自己脾氣暴躁對身體不好,就該修身養性,避免英年早逝的命運。這位秀才聽了高人的話,更加發奮圖強的讀書,改變自己壞脾氣,最後考取功名,並且活到八十歲善終。

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正確或是錯誤,人生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可能知乎逛的多了,堅信階級的存在,並且在心裏誇大了這種東西的意義,又受到到蝴蝶效應的啟發,覺得一切都是過去的所作所為造成的,而在過去的時候我也在想自己未來會去向哪裏,於是人生變成了一條一成不變的直線,我一直被隨機性所決定,卻始終得不到貢獻感。

還好有這本書,我決定立足於此時此刻,那個長久的未來無法預知,我只要記得:我現在能做些什麼能讓我有貢獻感,能對自己多一些自我肯定,能更喜歡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vlg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