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丁立梅的等待綻放讀後感

丁立梅的等待綻放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丁立梅的等待綻放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丁立梅的等待綻放讀後感

經常在《讀者》或《青年文摘》、《意林》上讀到丁立梅的文字,細膩的筆觸,温暖的敍述,總是很容易就被打動。也曾集中讀過她的散文集《暖愛》,或親情或友情或愛情,自己的別人的故事,在她的的筆下一樣都讓人感動,讓人能夠感受到温柔的文字背後一顆滿是愛的心,單是看那些寥寥數語的簡單的題記都會感動得流淚:有一種愛,叫血緣,“親人間哪裏會不相干呢,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扯也扯不斷。這種愛,叫緣。”

喜歡她的文字,更因為她是教師兼作家,心裏有愛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丁立梅,是優秀的作家,老師,更是一位成功的母親。《等待綻放》這本書,就是她,作為一位高考陪讀母親的陪讀筆記。讀到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還有震撼和希望。

“等待着你的綻放,或許你只是尋常的一朵小花,將掩沒於紅塵阡陌中,可是,對我來説,你是唯一的,你的'絢爛將無可替代。”

曾經對兒子,作者也跟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充滿了希望和期許,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應該是最優秀的。可是兒子的表現卻屢屢讓自己看不到光明的未來,雖然對他的愛依然不減。文中的小孩曾經是那樣地抽打着父母的心,生痛生痛的:初中畢業進的是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又用來荒廢了,高二期末聯考排在年級二百多名,這樣的將來能看得到多少耀眼的光芒呢?

兒子不愛學習,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一種無所謂的得過且過,這樣一直到高三,兒子的變化源於他在無意中讀到了台灣某作者的一篇回顧少年時代的文章,突然清醒了。在母親的陪伴下,成績直線上升,最終,坐上了年級第一的寶座,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這是多麼讓人驚喜的變化!

這對平凡而睿智的父母沒有強迫,少有嘮叨,更沒有打罵。一邊安慰着,健康、平安,做個善良人足矣,一邊把滿懷的期望深深地藏在心底,把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愛泄露於點點滴滴:高三了,還是孩子一般地親暱,看得直讓人羨慕;飯桌上,從來都是情感交流地場所;粗狂的父愛卻出奇地細膩,不厭其煩變化着早飯,連電熱毯的温度都親自試探過;不講究吃卻把書看得天昏地暗的媽媽卻甘心情願洗手做羹湯;低谷時只來一個擁抱,什麼責備的話兒都免説;考第一時心兒怒放得像大太陽,差點坐飛船上天了;聽兒子在客廳裏早讀英語,是爸爸暖入心房的美妙樂章;兒子戀愛了,媽媽的反應是兒子居然戀愛了,太不夠意思了,然連媽媽也不告訴,然後説起了自己的青澀故事。這個家,是一張用愛心精心編織的温暖舒適的網,讓人依戀,讓人陶醉!媽媽,是自己最親密的朋友。

正是文中的小孩所説的那樣: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當他不肯努力的時候,外界再強迫也不行。當他自己知道要努力的時候,那是誰也攔不住的。一面勵志牆就是一場意志的長跑,“意志的力量,決定成敗的力量。”於是,這小孩開起了直升飛機,最後,坐上了年級第一的寶座,收到來他心儀的大學通知書,真正成了父母的驕傲!

這個奇蹟的名字就叫等待,教育需要愛,教育更需要耐心和等待。作為老師,作為家長,我們心裏有多少愛,對孩子有多少耐心和等待呢?

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長的規律和教育的規律。生命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因此我們要學會等待。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們很多教師和家長(包括我自己)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進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有時是我們親手殺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教育,需要耐心等待,一個好的品質的形成,一個不良品質的矯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需要家長耐心等待。

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只要還留有希望的種子,一旦遇到合適的環境,遲早都會生根發芽。用我們的愛心去温暖孩子的心靈,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體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一起收穫成功的欣喜與激動!

“我輕輕地撫摸着你輕輕地撫摸生怕我的手掌觸痛你的身體小小的你很嬌弱吸引着我萬般的愛和憐惜我正等待着你那未開的蓓,呈現絢爛的一幕驚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07yd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