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語言背後所藴含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相信今天我們認識的一位老人對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讓大家感動不已。

2、今天我們學習:16青山不老(板書課題)

3、讓同學們談談對課題的理解。(如:青山永遠不會衰老;青山會永遠年輕;青山會永遠長存,絕不會枯竭等。那為什麼青山會不老呢?難道文中就只是説青山不老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看看老人創造了什麼奇蹟。

1、讀一讀。

治理、歸宿、盪漾、領悟、肆虐、盤踞、綠洲、三番五次、風雨同舟,理解“風雨同舟”並找近義詞

2、文中的山野老農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也就是通過15年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將原來狂風肆虐、沙塵暴盤踞的山溝改造成了綠意盪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學3700畝林網,約70300間教室。讓生感受到:這些根本就讓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覺得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實,這確實是個奇蹟。

三、精讀課文,領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創造這一奇蹟的?並朗讀體會。

(主要包括兩方面:險峻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簡陋艱辛的生活條件。另外包括老農年老、瘦小;同伴相繼過世;老伴去世;女兒三番五次來接他。可他開闢山林、綠化家園的決心毫不動搖,他寧願吃苦也要堅守在山溝裏植樹造林,改造山溝,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從而讓生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2、你覺得老人這樣做傻不傻?他這樣做是為了他自己嗎?那他為了誰?(保護家園,造福人民與子孫)你為他感動嗎?

3、所以,在作者告別老人時,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讓生談談對這些話的理解。帶着對老人的無限敬佩讀一讀。

教師點撥:老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指轉化為他所創造的一片綠洲,還包含了老人開闢山林、綠化家園、保護環境和造福後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着青山永垂不朽。(這種精神將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價值無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無限的延長。

4、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以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着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或:因為青山飽含了種樹人(山野老農)綠化環境、保護家園、為民造福的精神,這種精神將永垂不朽,子子孫孫將會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保護好家園,青山就會長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對山野老農説些什麼?對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對自己或同學説什麼?

3、講一講自己身邊保護環境的事例。

4、學習篇末點題的寫作方法。

五、板書設計:

16青山不老

大環境(自然環境):險惡

奇蹟(創造綠洲)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環境(生活條件):艱辛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出“青山不老”的含義。

4、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與決心。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語言文字背後所藴藏的含義。

2、領悟青山不老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去感受一位老人對青山的一片深情。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出疑問:青山不老什麼意思?這也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弄明白的一個話題。在課題上加上一個醒目的問號。

(二)自讀課文,初步理解青山不老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出示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青山不老什麼意思?

3、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青山不老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青山不老。

1、課文中是寫誰讓這青山不老的?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長還是短?人生苦短能有幾個15年,而在老人這15年中卻幹了多少事啊!)齊讀此句話,引導同學想象。(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是滿山遍野的綠。)此時你覺得這位老人在你面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無比崇敬的感情讀讀這句話。

2、綠色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可對於生活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晉西北來説卻是難得一見的,那麼,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呢?大環境:自然條件惡劣;小環境:生活條件艱苦。

3、此時,你認為青山不老僅指樹木蒼翠,綠意盎然嗎?還指什麼?你是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默讀課文,迅速在書中找一找。理解重點句“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老人要把一生奉獻給山溝,要把生命奉獻給青山)“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了。(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的崇敬再讀一讀這句話吧!

5、迴歸課題,理解課題,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6、指導寫法。

(四)暢談感想,深化主題

(課件出示圖片)巍巍青山常綠

白髮老人沉思

1、面對這位老人,你想説些什麼?

2、師總結:同學們,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讓我們像晉西北的老農一樣,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五)課堂作業

1、讀記詞語。

2、背誦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並對肆虐、盤踞、淤泥等詞語有一定的認識。

2、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敍事順序,掌握關鍵句詞的用法。

3、培養一定速度的默讀方法並學習瀏覽的閲讀方法。

過程與方法:1、以恰當的速度默讀和略讀課文

2、能用多種方法(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利用生活經驗等)理解詞句和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3、通過閲讀引發思考,敢於質疑,以及口頭和書面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4、聯繫實際生活,展開聯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2、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3、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為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理解文章語言背後所藴藏的深刻含義,感悟老人對家鄉的情感和偉大的精神,以及深化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溝通和認同。

【教學工具】課件pocomaker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

1、討論:學生自由簡單闡述對我國環境破壞的認識,進而推入對土地沙化的瞭解——3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給以最大的空間,讓學生

2、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為學生展現現實、感性的土地沙化狀況,從而挖掘文章創作的特殊的社會背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5分鐘

師:看完這個短片,你們有什麼心得體會可以一起來交流一下嗎?

是的,風沙防治刻不容緩,社會各階層也日益增加對沙化的關注,而那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晉西北,探望一位為環保事業無私奉獻的老人。(板書:青山不老)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文章,同時並不提前瀏覽文章的“閲讀提示”(培養學生的自我獨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時間——3分鐘

2、引導學生勇於討論和交流對文章首次感性認識,嘗試地談談對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鐘

(先介紹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師:主人公是誰?他有什麼樣的特點?(晉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歲、瘦小、孤單一人)(板書:人物、特徵)

通過初步的瞭解,誰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説説你覺得課文主要講述了什麼事情。(板書:事件)

(先讓每個學生牛刀小試,問題由淺入深)

3、朗讀並思考下列問題:15分鐘

要求讀準讀順。朗讀中畫出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藉助文中註釋和工具書弄清字音和詞義。

重點詞語:肆虐、盤踞、淤泥、歸宿、風雨同舟

〔1〕閲讀“課文提示”,帶着提示的問題自讀課文

①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一位山野老農,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

②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這一奇蹟的(是在自然條件極度惡劣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辛的情況下創造的)

〔2〕説説文章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地方,為什麼?

〔3〕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樣的順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課時總結——2分鐘師:通過對文章信息的提取,我們基本上整體感知了課文;同時同學們還就作者的敍事意圖進行了大致的品論,好,下節課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表達語言來對文章主旨進行深刻的分析。

第二課時

一、品味語言,理解句意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概括了文章的要點,並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文章優美的語言。(板書:16、青山不老)

1、朗讀第1段,展開想象並思考段中兩個“全”字體現了作者此時此刻什麼樣的感情。3分鐘

2、朗讀第2段:5分鐘

①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三個“是”突出了什麼,又暗含作者怎樣的情感?

②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這個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造了這塊綠洲。體會“竟”字的意義。

3、瀏覽第3——6自然段:15分鐘

①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種樹是選擇,青山是歸宿”表現了老人怎樣的心情?

②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這裏除了告訴我們這裏的山改變了形貌,更藴藏着什麼?(老人們的精神在祖國各地無處不在,我們的自然環境也在逐漸改善。)

③理解第3、6段省略號和破折號的用法和作用。(板書:……——)

④聯繫上下文,説説老人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再聯繫實際生活,感受周邊像老人一樣的人。

使學生聯繫實際、展開想象,感悟和敬仰為環保事業做出的精神。

二、升化主題——7分鐘

1、“老人拄着枴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終有一天,老人會不再出來,那我們保護環境、綠化環境的事業該何去何從?

讓學生自主產生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共同參與保護地球家園的行動中。

2、學習課文以後,你對“青山不老”又有什麼認識,同時也產生哪些問題?(板書:青山不老)

三、課堂小練筆(6分鐘):

以“青山是不會老的”寫一段自己的感想並交流所寫感受。

【板書設計】

16、青山不老

人物:老人

特點:81歲、瘦小、孤單一人

事件:

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我能掌握“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我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我會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從中受到啟發。

學習重難點:我會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從中受到啟發。

知識宮閲讀闖關探新知

闖關一:初讀,掃清字詞障礙

大聲朗讀一遍課文,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肆虐盤踞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勁挺淤泥盪漾領悟不緊不慢

闖關二:再讀,知大意、理脈絡

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

本文通過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對自然條件的()和生活條件的(),義無反顧地()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地區奇蹟般的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讚揚了(),()的精神和()的情懷。

闖關三:三讀,細品味

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生動形象,情景交融、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走進青山,欣賞風光美

我能用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概括青山的總體印象:

空氣()、天空()、草原()。

1、我發現作者是通過這些景物依次描寫出了青山的美麗風光:等。我能用紅色筆畫出最喜歡的句子,用藍筆批註自己的感受。

2、作者是為什麼把景物寫得這麼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體會體會。

3、這些句子寫得這麼美,我要多讀幾遍,把它們背誦下來。

闖關四:四讀,有提升(默讀全文)

我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青山是不會老的”的意思?

通關卡:(檢測)

同學們,讓我們來展示本節課的收穫吧!(達標,時間為5分鐘)

聽寫詞語

知識宮闖關須知:

1、自學闖四關,闖過一關,畫一個笑臉。

2、沒有完成任務先與同桌一起探究。

3、最先闖過四關的

同學幫助沒有完成導學案的同學闖關;同桌不能解決的,組內解決;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寫到小黑板上。

4、過關小組組長報到得分。

反思欄:

我的不會、易錯點是:

已解決:

待解決:

歡迎來到演練場大顯身手,相信你的大膽展示會給小組帶來榮譽,給課堂帶來精彩生成!加油啊!

演練場展示提升秀技能

演練一:畫出本課的知識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演練二:

1、朗讀PK秀。我能找出描寫景色美的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形式可以多樣:小組比賽,還可以發起挑戰)

2、背誦大比拼。青山的美景令人陶醉,我想把優美的句子、段落積累背誦下來。

演練三:讀後抒懷

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演練四:聯繫課文內容,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檢測:同學們,讓我們來展示本節課的收穫吧!(分層達標,時間為5分鐘)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5

一、先學導航

1.這篇課文我讀了()遍。我認為自己讀得(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組內夥伴評價:(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看拼音,寫字詞。

ànɡnuèùū

土()肆()盤()()泥

3.在括號裏填適當的字組成詞語。

風雨()三()五()山川()日()同()

參天的()險惡的()感人的(

4.課文內容我知道。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用15年的時間在( )。

二、重點研讀

1.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用“——”劃出。

2.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用“~~~~”劃出。找好後再讀讀句子,寫上體會。

3.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老的?

三、當堂小檢測

1.真情表達:

以“是啊,敬愛的老人,青山是不會老的。……”為開頭,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

四、知識鏈接

晉西北在山西,與內蒙古、陝北風沙去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説法。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6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祖國的晉西北,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愛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你們想認識他嗎?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青山不老》這篇課文來走近這位老人。(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初讀,概括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人物是誰,他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2、檢查,反饋。

奇蹟: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高照小學=25畝

幾所高照小學=3700畝(148)

我們一起朗讀,讀出“了不起”。

三、緊扣青山,感悟精神。

(一)希望的青山

老人到底創造了一片怎樣的青山?找出描寫青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體會。(生自讀,勾畫,做批註)

出示句子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美麗、充滿生機、茂密……)

師:是啊,這是一片美麗、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青山,讓我們甜美的讀一讀。

師:這還是一片怎樣的青山?

出示句子2: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堅強、勇敢、生命力頑強……)

男生齊讀,讀出勇敢、堅強的語氣。

是啊,這不僅是一片美麗的青山,更是守住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們生存希望的青山!

(二)險惡的環境

為什麼説老人創造的這片青山是一個奇蹟?(生默讀思考、自由發言)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裏創造出這一片青山,的確是一個奇蹟!(板書環境險惡)

(三)偉大的品性

老人在創造青山的偉大奇蹟中,你看到了老人身上的哪些品質和精神?(學生自由説)

文章是如何讚美老人的?

出示句子: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他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了。

齊讀。

學生質疑。

預設:1:另一種東西指的是什麼?

2: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是什麼意思?

解答疑問。

讓我們用讚美崇敬的語氣再讀讀這幾句話吧(板書山川共存日月同輝)

大家朗讀文章結尾,“青山是不會老”的是什麼意思?(學生自己説)

小結:是的,老人偉大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懷像青山一樣永葆青春,老人的精神將會被這片土地上的子子孫孫傳承。是的,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拓展練習

1、學習小練習筆。

摸着這塊石碑,你想_________地對老人説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這片綠意盎然的樹林,你想___________對全世界人説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小結。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7

【基礎知識積累】

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情感與思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拓展與延伸】

查找相關資料,瞭解我國的綠化狀況和相關的感人束縛。

【重、難點突破】

一是從這位普通的山野農夫身上看到我國人民在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上的堅強決心,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寬學生的認識角度;二是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瞭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後所藴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黃土高原的情況嗎?向學生展示圖片並進行相關講述。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一位老人卻創造了一個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蹟。

板書:青山不老

二、學習課文,看閲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然後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思考、交流。

教學提示:可根據閲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帶動全文的學習,由於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可採取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本課。

教學參考:

如,先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老農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通過讀課文、質疑問難、朗讀想象等途徑,使學生認識到老農通過15年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將原來狂風肆虐、沙塵暴盤踞的山溝改造成了綠意盪漾的青山。

在學生對老人創造的奇蹟產生敬慕的狀況下,轉入對奇蹟背後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這個問題可以從這座山溝所處的大環境和這個院子所處的小環境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想象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正是由於山溝所處的自然環境非常惡劣,老農才堅定了改造的決心;儘管老農生活條件艱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奮鬥者相繼離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進行改造,造福大家。

通過老師的引領,使學生從對他們所取得成績的驚歎轉移到對老農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來深化理解課文。

三、思考交流“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悟?

教學提示:課文最後一句“青山是不會老的”是統領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這句話的含義,點明文章所表達的意旨。可以適當穿插課外資料,或聯繫生活實際,更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背後所承載的思想感情。

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運用對“金色的魚鈎”和“金色的腳印”等課文中的學習方法來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這句話的含義,可以比較輕易地突破重點。

教學參考: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精神是永遠不會老的。

四、課文總結

教師小結: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於後代。使學生從對他們所取得成績的驚歎轉移到對老農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五、作業

找一找有關綠化荒漠與荒山的先進事先進行閲讀。

板書設計(文字版):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圖畫,激情導入

1、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

師:瞧,同學們,參天的楊柳,如臂如股,勁挺山腰;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綠風盪漾。多麼如詩如畫的景色呀。在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後,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著的追求。他為青山披綠衣,青山為他獻鍾情。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2、板書課題:青山不老。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圈出自己認為最關鍵的詞語。

教師出示重點詞,學生進行練習。

自由選擇下列詞語中的五個,把它們連起來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扛上肆虐盤踞綠洲歸宿奇蹟宏偉價值命運

以文入情,感受奇蹟

1、抓奇蹟。

師:青山為證,綠樹為憑。老人綠化造林,執著地堅守着大山。從他的事蹟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蹟)

?出示: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户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

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呀?引導學生想象,然後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蹟?找出來進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這一奇蹟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學生讀課文,概括。

預設:

(1)出示: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

聯繫課文,結合註釋,學習第2自然段,瞭解惡劣的自然環境。

(2)我還知道這個院子裏的小環境。(學習第3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概括老人創造的奇蹟,再説説自己對老人的看法。

?作者對老人是什麼看法呢?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把這句話多讀幾遍,聯繫課文內容邊讀邊想,並背誦下來。

再讀全文,積累句段

讀課文,摘抄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杭州市大關苑第二小學沈建炬)

B案

課前準備

1、中國地圖,認識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猜字激趣。

課件出示老字。

這個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説説看。

《説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鬚髮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蹟。

揭題讀題。

2、自學課文。

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

(2)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1)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板書:離世)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出“青山不老”的含義。

3、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與決心。

教學流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過度:是啊,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困難,那金黃的沙土成了人們心中隱隱的痛,但是,有一位81歲的老人卻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這一切。我們來看——

3、出示第一自然段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1)輕輕地讀着這一段文字,然後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了什麼?

(2)交流:

(3)想一想這樣的景象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

預設: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翠seyu流、鬱鬱葱葱……

(4)朗讀指導:

引:a.多美的景色啊,誰能用聲音來展現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b.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那片綠色的林海,我們都迫不及待了,一起來吧——齊讀

(5)過度:一個81歲的老人竟然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把一片荒蕪之地變成這樣一片綠色的林海,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板書:奇蹟

(6)揭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16課,走近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創造的奇蹟——板書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感悟“奇蹟”

1、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想一想:老人還創造了哪些奇蹟?

2、交流(隨機出示2個句子)

出示:⑴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a.課件出示:

b.生談感受(評:老人的舉動讓你受到了震撼)

c.自由讀師:請大家也自由去讀讀這句話,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d.課件點擊數字

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些數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麼?:

(我們樊川小學約佔地幾畝?(約7。4畝)(3700畝林網就相當於我們500個樊川小學差不多大。)

e.交流:看到這樣的一組數據,你心裏有什麼想法嗎?

f.小結:師: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卻是滿山遍野的綠。這就是——生:“奇蹟”,一個了不起的奇蹟!讓我們用朗讀來感受這種奇蹟吧!

——自由讀這一句——指名讀(強調數字)

評:1、你讀的時候強調了數字,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到了這種奇蹟。

2、你讀得聲情並茂,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

師:通過這一連串的數字,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老人什麼樣的形象呢?

生:偉岸、高大。生:值得尊敬、學習。

師:(結)老人用他不屈不撓的毅力在風沙面前豎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們的心中豎立了高大的形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達此時的心境吧。男生讀,女生讀。

預設(2):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a.師:為什麼你覺得這也是奇蹟呢?(引:我們身邊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楊挺拔的景象,那麼這裏的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生:

b.師:是的,樹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兇猛,龐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黃土,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c.朗讀指導:(男女生讀)

d.引讀:

師:參天的楊柳,綠色的波浪,如臂如股,勁挺山腰,這一切都是這位老人創造的奇蹟——生讀: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三、奇蹟背後

1、師: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啊,那麼這位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奇蹟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波浪線畫下來。

2、自由找

3、交流(預設)

(一)大環境

生:

1、師: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環境(板書:大環境),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麼?——生:惡劣(板書:惡劣)

2、請同學們再去讀讀這一段話,(課件出示)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環境的惡劣?把它圈出來。

預設:乾旱、霜凍、沙塵暴

肆虐、盤踞之地、風吹沙起

3、師:(課件出示)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

4、師:在座的同學有誰去過晉西北?那麼你們知道晉西北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惡劣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資料,我們一起來看:(出示資料)師讀

(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説法。這些主要分佈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

5、交流:(師:誰來説説你此時的感受?)

6、師:是啊,這裏可稱作窮山惡水、荒無人煙、死亡之地。帶着這種感受再讀這些詞語——生齊讀

師:如此惡劣的環境,難怪,縣誌載:(課件出示: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

師:你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師:在如此險惡的環境裏,這位老人卻創造出這一片青山秀水。這的確是了不起的——奇蹟啊。

(二)小環境

1、師:誰再來説説,老人還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了奇蹟?

生:

師:這是老人所生活的小環境(板書:小環境)

師(引)老人用他的堅毅抵住了環境的惡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樣辛酸的故事呢?

生:早出晚歸

生:七位同伴五位過世

生:風雨同舟的老伴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師:可見老人的生活非常的——艱苦板書:艱苦

師引:

面對五位老漢的離去,老人沒有離開,依舊選擇了——(課件出示)種樹!;

面對老伴的過世,他也沒有離開,還是選擇了——種樹!!

面對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裏回來接他去享清福,他選擇的還是——種樹!!!。

師:15年啊,綠色披上了青山,而青絲卻變成了白髮,死亡帶走了他的親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沒有離開,他不走,是因為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他不走,是因為——他覺得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2、師:他不走,還會因為什麼?

預設2: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評:是啊,在老人心中,樹與土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啊)

預設3: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師(引)看眼前翠綠的青山,聽耳邊樸實的話語,我被老人的行為所感動,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發高大起來(課件出示句子)

師:自由讀讀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生質疑:另一種東西是什麼東西?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什麼意思?

(理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另一種東西”)

師:想一想“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字面意思是什麼?

(與山川共存: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與日月同輝:就是和太陽月亮一起發出光茫。)

師:可是,老農能和山水永遠在一起嗎?能像日月一樣永遠發出光輝嗎?請大家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與山水共存、與日月同輝呢?

生:

(對土地的熱愛、對家園的熱愛、堅持不懈的毅力)

師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板書:無私奉獻造福人類

帶着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生自由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師:是啊,就是這一股力量支撐着老人,讓他執着的堅守着這一片土地,15年啊,生接讀——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師:此時此刻,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們真正領悟到了──(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再造奇蹟

1、A“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這位老人是晉西北的農民,他淳樸頑強、不善言表。他就是馬永順。今天,就讓我們在這兒,説出老人心中的話。

B、黑龍江省鐵力市市政府在鐵力林區前修建了馬永順紀念館、馬永順林紀念碑,將鐵力林業局第二中學改名為馬永順中學。此時,如果你來到紀念碑前,心裏肯定有許多話想對馬爺爺説吧。

現在,請左邊兩組同學來寫老人想説的話,右邊兩組同學來寫我想對老人説的話。

2、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五、總結

同學們,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地球對於我們也只有一個,熱愛生命就要熱愛地球,熱愛家園。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認讀虐、踞等生字,理解“肆虐、歸宿、盤踞”等詞語。

2、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

3、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後代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

【教學難點】:理解青山不老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讀課文

(1)揭題

(2)大聲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3)學習生字詞

(4)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再讀課文,理解了不起的奇蹟

1、老人創造了怎樣了不起的奇蹟

2、老人在什麼環境下創造了了不起的奇蹟

三、研讀課文,感悟老人的精神

1、結合課文內容,説説老人在植樹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與痛苦?在困難與痛苦面前,老人仍然種樹,説明老人具有什麼精神?

2、老人為什麼非要種樹?

3、議一議,“另一種東西”指什麼,“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是什麼?

四、總結課文,説説青山不老。

五、課堂練習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課上完了,我結合學校提出的“高效”課堂的精神,反思自己這節課的得與失。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二、課堂動靜結合,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以大問題統領,“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老人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蹟”,“老人為什麼一定要種樹”,“為什麼青山是不老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默讀走進文本,思考問題,通過有感情地讀、悟,領會老人不屈的種樹精神,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情懷。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巧設鋪墊,難點突破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造的奇蹟到老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我設計了一個過渡性的問題,即老人在15年的種樹歲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並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現,“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當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繼離世時,他繼續種樹;當風雨同舟一生的老伴過世時,他仍在種樹;當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時,他還是選擇種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執着的精神,緊接着追問老人為什麼要如此執着地種樹,通過默讀相關的語段,學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基礎上,説説為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視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選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用一個詞概括大、小環境的特點等設計,是讓學生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進行理解概括,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體現了語文的工具行。

五、課堂反饋及時

課堂上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反饋,課堂的最後5分鐘,出示自己設計的課堂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這些練習針對性強,是本堂課的重點,學生完成的情況較好,説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有效的學習。

存在不足:

1、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較單一,引導語表達不夠準確,過渡語的表述缺乏深情。

2、在理解大環境的險惡的時候,未設置相應的情境,若給學生出示一些相應的表示環境的圖片,會給學生很直觀的印象,可以更快地理解險惡的環境。

3、教師在課堂上的關注面太狹窄。

4、課堂上學生的朗讀較多,但是老師缺少有感情的讀的引導,齊讀的形式較多,未讓學生讀出應有的情感。

在我看來,“高效”的課堂更注重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情況,從高效來看,在這一節課中似乎有了一點兒蹤影,可是高效的語文課中的文本的情感如何落實,而且是有藝術性地展開,我的課堂中是缺失的,這也是我的困惑,情感的感染勢必要創設一些情境,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可是一堂課40分鐘,要實現高效,應怎樣處理呢?今後要積極摸索。

萬變不離其宗,讓學生以更多的時間親歷文本,與文本對話,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今後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上出更好的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73j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