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後所藴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課件

2、瞭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蹟。

齊讀課題。

評:通過看圖或其他資料,初步感知我國晉西北地區環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感受更加直觀。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⑵聯繫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瞭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評:指導學生閲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閲讀,感受奇蹟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註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⑴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⑵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户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

⑶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蹟?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

⑴大環境──險惡。

你從哪裏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⑵小環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2

【課前準備】

1、中國地圖,認識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猜字激趣:

課件出示“老”字。

這個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説説看。

《説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鬚髮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蹟。

揭題讀題。

2、自學課文:

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認讀生字詞語。

⑵ 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① 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

板書:

離世

② 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

板書:

過世

③ 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

④ 老人拄着枴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

板書:

再也出不來了。

二、再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正是這樣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蹟,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什麼奇蹟。

預設交流點:

⑴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課件展示林海,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指導讀這段話。

⑵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⑶ 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説嗎?

2、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

⑴ 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處見,能稱之為是“了不起的奇蹟”嗎?

⑵ 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説説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①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用課件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乾旱、霜冰、沙塵暴。

② 結合註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⑶ 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啊!

三、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默讀課文思考並討論,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麼在支撐着他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

2、集體交流:

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認讀虐、踞等生字,理解“肆虐、歸宿、盤踞”等詞語。

2、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

3、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後代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

【教學難點】:理解青山不老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讀課文

(1)揭題

(2)大聲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3)學習生字詞

(4)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再讀課文,理解了不起的奇蹟

1、老人創造了怎樣了不起的奇蹟

2、老人在什麼環境下創造了了不起的奇蹟

三、研讀課文,感悟老人的精神

1、結合課文內容,説説老人在植樹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與痛苦?在困難與痛苦面前,老人仍然種樹,説明老人具有什麼精神?

2、老人為什麼非要種樹?

3、議一議,“另一種東西”指什麼,“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是什麼?

四、總結課文,説説青山不老。

五、課堂練習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徐琴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課上完了,我結合學校提出的“高效”課堂的精神,反思自己這節課的得與失。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二、課堂動靜結合,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以大問題統領,“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老人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蹟”,“老人為什麼一定要種樹”,“為什麼青山是不老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默讀走進文本,思考問題,通過有感情地讀、悟,領會老人不屈的種樹精神,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情懷。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巧設鋪墊,難點突破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造的奇蹟到老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我設計了一個過渡性的問題,即老人在15年的種樹歲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並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現,“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當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繼離世時,他繼續種樹;當風雨同舟一生的老伴過世時,他仍在種樹;當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時,他還是選擇種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執着的精神,緊接着追問老人為什麼要如此執着地種樹,通過默讀相關的語段,學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基礎上,説説為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視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選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用一個詞概括大、小環境的特點等設計,是讓學生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進行理解概括,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體現了語文的工具行。

五、課堂反饋及時

課堂上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反饋,課堂的最後5分鐘,出示自己設計的課堂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這些練習針對性強,是本堂課的重點,學生完成的情況較好,説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有效的學習。

存在不足:

1、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較單一,引導語表達不夠準確,過渡語的表述缺乏深情。

2、在理解大環境的險惡的時候,未設置相應的情境,若給學生出示一些相應的表示環境的圖片,會給學生很直觀的印象,可以更快地理解險惡的環境。

3、教師在課堂上的關注面太狹窄。

4、課堂上學生的朗讀較多,但是老師缺少有感情的讀的引導,齊讀的形式較多,未讓學生讀出應有的情感。

在我看來,“高效”的課堂更注重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情況,從高效來看,在這一節課中似乎有了一點兒蹤影,可是高效的語文課中的文本的情感如何落實,而且是有藝術性地展開,我的課堂中是缺失的,這也是我的困惑,情感的感染勢必要創設一些情境,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可是一堂課40分鐘,要實現高效,應怎樣處理呢?今後要積極摸索。

萬變不離其宗,讓學生以更多的時間親歷文本,與文本對話,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今後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上出更好的課。

部編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出“青山不老”的含義。

4、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與決心。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語言文字背後所藴藏的含義。

2、領悟青山不老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去感受一位老人對青山的一片深情。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出疑問:青山不老什麼意思?這也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弄明白的一個話題。在課題上加上一個醒目的問號。

(二)自讀課文,初步理解青山不老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出示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青山不老什麼意思?

3、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青山不老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青山不老。

1、課文中是寫誰讓這青山不老的?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長還是短?人生苦短能有幾個15年,而在老人這15年中卻幹了多少事啊!)齊讀此句話,引導同學想象。(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是滿山遍野的綠。)此時你覺得這位老人在你面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無比崇敬的感情讀讀這句話。

2、綠色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可對於生活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晉西北來説卻是難得一見的,那麼,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呢?大環境:自然條件惡劣;小環境:生活條件艱苦。

3、此時,你認為青山不老僅指樹木蒼翠,綠意盎然嗎?還指什麼?你是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默讀課文,迅速在書中找一找。理解重點句“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老人要把一生奉獻給山溝,要把生命奉獻給青山)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了。(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的崇敬再讀一讀這句話吧!

5、迴歸課題,理解課題,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6、指導寫法。

(四)暢談感想,深化主題

(課件出示圖片)巍巍青山常綠

白髮老人沉思

1、面對這位老人,你想説些什麼?

2、師總結:同學們,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讓我們像晉西北的老農一樣,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五)課堂作業

1、讀記詞語。

2、背誦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42dg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