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青山不老》語言簡練、生動,藉助比喻、擬人等表現方式,將山溝裏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圖畫,激情導入

1、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

師:瞧,同學們,參天的楊柳,如臂如股,勁挺山腰;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綠風盪漾。多麼如詩如畫的景色呀。在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後,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著的追求。他為青山披綠衣,青山為他獻鍾情。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2、板書課題:青山不老。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圈出自己認為最關鍵的詞語。

教師出示重點詞,學生進行練習。

自由選擇下列詞語中的五個,把它們連起來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扛上 肆虐 盤踞 綠洲 歸宿 奇蹟 宏偉 價值 命運

以文入情,感受奇蹟

1、抓“奇蹟”。

師:青山為證,綠樹為憑。老人綠化造林,執著地堅守着大山。從他的事蹟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蹟)

出示: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户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

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呀?引導學生想象,然後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蹟?找出來進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這一奇蹟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學生讀課文,概括。

預設:

(1)出示: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

聯繫課文,結合註釋,學習第2自然段,瞭解惡劣的自然環境。

(2)我還知道這個院子裏的小環境。(學習第3自然段)

用自己的話,概括老人創造的奇蹟,再説説自己對老人的看法。

作者對老人是什麼看法呢?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把這句話多讀幾遍,聯繫課文內容邊讀邊想,並背誦下來。

再讀全文,積累句段

讀課文,摘抄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語言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關鍵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點撥法、引導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在這裏不僅孕育着中華燦爛的文化,還湧現出了許多人物事蹟,他們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纏綿悱惻,有的驚天地、泣鬼神,還有的平凡中透着偉大,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位81歲的平凡老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2、揭題,板書課題

3、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詞語,重點強調“宿”“勁”的讀音。

(2)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總結課文主要內容方法:人物+事件+關鍵詞)

(3)默讀課文,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確實老了,年歲大了?

(4)全班交流。

二、再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正是這樣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蹟,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課件)

(1)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課件)

a、點撥: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b、計算:一畝等於667平方米,普通教室大概有50平方米,那3700畝相當於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呢?(5萬間)

C、你覺得這是一位怎麼樣的老人?

D、指導朗讀。

(2)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課件)

a、讀完這段話,你有什麼感受?

b、你覺的這段話的畫面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

C、這段話中兩個“全”,你有什麼感受?

D、指導朗讀這段話。

(3)、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課件)

a、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説嗎?

b、81歲高齡的老人數十年如一日,15年,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在這沙漠地帶創造了一片綠洲,讓我們帶着驚歎,欽佩,讚美的語氣一起再讀讀老人創造的奇蹟。

2、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和老人所處的環境艱苦

(1)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的大地上隨處可見,能稱之為是“了不起的奇蹟”嗎?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情況下創造的?(課件)

(2)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説説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a、根據同學交流,課件出示“知識鏈接”介紹晉西北的乾旱、霜凍、沙塵暴。

b、結合註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C、理解“肆虐”“盤踞之地”的意思。

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了這片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啊!那麼,老人的生活環境又如何呢?(想象老人戰勝惡劣環境困難種樹的一個場景)

(3)師引入:“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當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繼去世時,他繼續種樹;當風雨同舟一生的老伴過世時,他仍在種樹;當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福時,他還是選擇種樹。”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中老人創造的'奇蹟,來感受老人的不容易。

三、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看到了這樣一位老人,作者在離開老農的小院時,深有感觸,你能找出作者的感觸的句子嗎?

2、課件出示。

3、“山川共存,日月同輝”是什麼意思?

4、老人怎樣實現自身價值?“另一種東西”是什麼呢?

5、作者説“青山是不會老的”是什麼意思?

6、出示資料,介紹老人。

7、寫話練習。

四、總結課文

同學們,讓我們學習這位老人,用自身的雙手植樹造林,綠化家園,讓綠色流進每一個人的心中。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險惡 肆虐 盤踞 山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這位老人創造了什麼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3、領悟作者運用典型事例+評論的表達方法,體會“青山不老”的深刻含義。

【核心問題】

領悟作者運用典型事例+評論的表達方法,體會“青山不老”的深刻含義。

【導學設計

板塊一:理清思路感受環境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要跟隨作者樑衡去體會81歲一位老人對青山的一片深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現在我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

學習活動一:本文通過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對自然條件的(       )和生活條件的(        ),義無反顧地(       )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地區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      ),造福於後代。

交流文章主要內容。

3.預習了課文,你能説説你是怎麼理解“青山不老”的?指名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青山不老呢?

學習活動二:快速瀏覽課文,劃出描寫青山的句子。

交流一: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了一層層的梯。

a讀着這樣的青山,你的腦海裏會出現哪些詞語?

b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景象?用文中有一個詞語來形容就叫——“綠洲”板書

c指導朗讀:想象畫面去朗讀,自由練讀,齊讀。

d這塊綠洲,真是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締造者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

他所創造的奇蹟不止如此:

出示: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a讀着這句話,從哪裏看出這是了不起的奇蹟?(生交流數字)

b數字最有説服力。3700畝林網就相當於多少個我們學校?(一百八十幾個)

c齊讀。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卻是滿山遍野的綠。這就是——生:“奇蹟”,一個了不起的奇蹟!讓我們用朗讀來感受這種奇蹟吧!

4.但在15年前,這片青山並不是這樣的。請快速瀏覽課文,找找描寫晉西北以前的句子。

出示: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nüè)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jù)之地。過去,這裏風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頭。縣誌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

a補充資料: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

b看圖片

c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説就是(板書:險惡)

3.對比朗讀:男女生合作,對比朗讀兩段文字。

4.讀着這兩段話,你有什麼感觸?(兩段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5.通過剛才的對比閲讀,我們既讀出了晉西北環境的險惡,又讀出了15年後綠洲的美麗。這篇課文是人物專訪,開頭這兩段環境描寫為下面人物的出場做了很好的鋪墊。(板書:環境襯托)這是人物專訪開頭慣用的寫作方法。

板塊二:聚焦寫法,學習表達。

1.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第二自然段,同學們在這段的寫法上有什麼發現嗎?

a(引用縣誌)縣誌是什麼?記載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的專書。這段縣誌你能讀懂嗎?(藉助註釋)

b(段落最後標紅)在段尾加上了自己的評論。這是寫人物傳記的一種寫法。

2.其實在文章的很多段落作者都運用了這種寫法,細心的你們肯定能發現。板書:【典型事例+評論】

3.讀到這裏,我們靜靜地思考:這片希望的青山將與黃土永存,永遠不老,青山是不會老的,難道作者僅僅是寫青山嗎?

4.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已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是什麼讓你感到青山不老呢?

板塊三:小組合作,發現“青山不老

1.小組合作:

(1)默讀3-6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體現老人精神,摘錄關鍵詞填寫表格,再用筆劃一劃作者評論的句子。

2.課件隱去事例,只留下評論,教師深情引讀。讀着這些評論,你想説些什麼?文章讀到這裏,你理解了青山不老的含義了嗎?

總結品質:十五年如一日,平凡的老人用勤勞的雙手,以頑強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將黃山變成了綠洲,創造了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蹟。他的靈魂與山川同存、與日月同輝。青山是不會老的。

3.提煉材料,用上事例+評論的方法,寫一寫頒獎詞。

學習活動四:提煉材料,選擇一個事例,用上典型事例+評論的方法寫一寫。

一星級:根據材料一的內容,選擇一個事例來寫寫評論。

(1)一次,馬永順乘車外出辦事,途經建設營林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這裏栽了200多棵樹苗,就讓停下了車。他上山一看,林地被挖了一個大坑,50多棵落葉松小樹被修路挖土給毀壞了。他既心痛又氣憤,回到鐵力,立即找到局長“告狀”,制止了修路毀林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月1日這天,馬永順帶領一家三代18口人組成馬家軍,來到荒山坡上植樹造林。他既當指揮員、戰鬥員,又當質量驗收員。經過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葉松樹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星級: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寫一寫,並加上自己的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塊四:提煉精神,拓展延伸

老人已經去世,但是他保護環境、無私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是不朽的。課堂的最後,讓我們對代喜增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讀課題)

課後作業:閲讀:《我是大山的兒子》《克魯倫河畔的植樹老人》

你會用什麼樣的行動保護環境?課餘和小夥伴交流。

標籤: 青山不老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7y4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