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幹、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裏,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來觀察樹幹;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的變化;

愛護樹木的情感和願意與他人合作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後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本、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觀察了一棵大樹,這節課你們還想繼續去校園裏觀察樹木嗎?(揭題)

二、觀察樹木的方法

1.觀察樹木之前,我們先解決這幾個問題:(小組合作交流)

我們應該按怎麼樣的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為什麼?(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我們可以用哪些新的觀察方法來觀察新的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幹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我們一邊觀察一邊記錄,很困難、很不方便,你們有什麼辦法使我們的記錄更加完整、更加的快速呢?(先用簡單的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後整理成觀察筆記。)

2.觀察時我們今天要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儘量觀察不同的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3.觀察筆記的要求:要寫出觀察的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的順序來記錄;能貼上收集到的實物標本。

三、觀察記錄一棵樹(學生實踐)

1.温馨提醒: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的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的發現?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

(4)觀察我們要注意什麼?

2.學生觀察實踐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交流:各小組的觀察記錄。

3.比較我們的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的生長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不同的樹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四、課外延伸

1.總結、課外作業: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麼多的大樹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的發現張貼於科學學習欄目內。

2.準備材料:撿幾種常見的小草(狗尾草、三葉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板書設計】

2.校園的樹木

樹的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裏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幹、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教學反思

樹的不同之處:

樹冠有大小

樹幹有粗細

有的樹皮光滑,有的粗糙

結的果實不一樣

葉片不一樣……

大樹和小草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瞭解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植物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徵;

掌握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後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過程與方法:

統計撿到的植物葉的數量和葉的種數;

根據一定的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植物葉和不同種植物葉。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學生研究植物的葉的興趣,培養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和意識;

通過觀察、交流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

【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

【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植物的葉的判斷。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撿一些不同形狀的落葉、同一種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

老師準備:一條枝條上面長有不同的葉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秋天是落葉的季節,調皮的葉子寶寶紛紛從大樹媽媽的身邊跑開,到處去旅行交朋友。誰來説説你看到的樹葉寶寶是怎麼樣子的?

2.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植物的葉。(板書揭題)

二、統計樹葉,粗分樹葉

1.每個小朋友都收集了很多的樹葉寶寶,想不想和葉子寶寶交朋友啊?老師先請大家幫我們的葉子寶寶交交朋友,你覺得他們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可以讓他們成為朋友?

2.學生觀察彙報:

(1)你們小組共有幾片樹葉寶寶?

(2)共有幾種樹葉?為什麼這樣分?(預設答案:顏色、大小、殘破、形狀)一邊聽彙報一邊把學生劃分標準給記到黑板上。

(3)你覺得( )和( )是同種的,因為( )

3.交流討論:

分別拿出不同的葉來交流,一一分辨出劃分標準

三、葉的結構

1.葉子寶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你看他們要介紹自己了,葉子寶寶説到:“我們都有相同的結

構就是…… ”小朋友們能猜猜看小樹葉都説了些什麼?

2.學生觀察不同的葉子,猜測小樹葉説的。

3.小結:它們都有葉片和葉柄,在葉片上還有葉脈。

(教師板書)葉片:有葉脈

完整葉的結構葉柄

四、觀察葉的生命特徵

1.一條枝條上的樹葉寶寶的觀察

(1)出示一條枝條:我們剛才幫助樹葉寶寶找到了兄弟姐妹,現在我們看看是不是正確,一條枝條的葉子大家看看有什麼不同?這是為什麼?(這條樹枝上生長着不同階段的葉子)

(2)分發樹枝:下面請各組同學仔細觀察一下樹枝上的葉寶寶,你能在這條樹枝上找出幾種不同生長階段的樹葉寶寶?

(3)推測:一片葉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用板書引導:葉芽→小葉→嫩葉→成熟的葉→老葉→將枯的葉→落葉)

(4)總結:許多植物的葉在春天長出了葉芽,然後長成小小的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到了秋天就枯黃死去了,完成了葉的一生。

2.思考:那麼,長在樹上的新鮮葉與落葉的的不同表現在哪裏?(長在樹上的新鮮的葉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落葉是死的,是無生命的。)

師指出:看來,“葉也是有生命的。”(板書)

3.思想教育:既然葉也是有生命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樹葉寶寶呢?今天,為了給同學們研究植物的葉,老師沒有辦法,只好摘了一些葉子,老師的心理是十分難過的。大家平時儘量不要去採摘好嗎?

五、課外延伸

1.自然界中有些樹木竟然四季常綠,這是怎麼回事?這些植物的葉有沒有生長和衰老的過程?

2.請大家課外仔細觀察,或者查查資料,這些植物的葉為什麼四季常綠?等到你有了明確的答案時再來告訴同學,告訴老師。

3.準備材料:

學生準備:一把尺子,4張不同大小的葉片,記錄本。

教師準備:一些樹木四季變化的圖片,帶花苞的茶花。

【板書設計】

5.植物的葉

葉片:有葉脈

完整葉的結構

葉柄

葉的一生:葉芽→小葉片→嫩葉→成熟的葉→老葉→黃葉→落葉

葉也是有生命的

【教學反思】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比較明顯,有些變化不太明顯;

植物的變化表現在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方面;

植物的變化是生命體的特徵之一。

過程與方法:

能用測量的方法比較葉的大小,能用數據記錄植物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關注周圍植物的變化,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

培養熱愛植物、保護植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觀察記錄描述植物的變化。

【教學難點】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把尺子,4張不同大小的葉片,記錄表。

教師準備:一些樹木四季變化的圖片,帶花苞的茶花。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自然界真的很神奇,一年有四節,不同的季節帶給我們不同的享受。植物在春天帶給我哪些神奇的變化呢?到了秋天又能有什麼神奇的變化呢?

2.我們知道,春暖花開的季節,許多植物很快地進入生長期,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秋天裏,從開學到現在,好幾個星期過去了,校園裏的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揭示課題)

二、觀察方法指導

1.小組合作交流這些問題:

(1)植物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呢?

(2)我們應該怎樣來觀察植物的這些變化呢?怎樣測量這四張大小不一的樹葉?

2.學生彙報:

預設(1)樹幹變長變粗、葉子變色掉落、樹木變高等。

(2)測量樹幹是否變粗了,數一數每天有多少落葉,測一測樹葉的寬度等。

(3)還可以看看茶花的花苞長得怎麼樣?等

三、校園內實地觀察測量

1.觀察樟樹的要求以及內容:(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1)測一條樹枝上的葉與最小葉、中間葉的長度和寬度。

(2)測量樹幹的粗細,連測三次,取平均數。(為什麼?)

(3)數一數落葉有多少?

(4)完成前面的同學,可以再觀察和測量自己喜歡的?

2.學生在操場上觀察測量,教師指導。

四、交流觀察內容

1.彙報落葉的數量。

落葉的數量説明了什麼?(説明樹葉在老化死亡)

2.彙報葉的大小數據。

樹葉的大小變化,説明了什麼?(説明樹葉在成長,在變化)

3.彙報樹幹的粗細。

樹幹的粗細説明什麼?(樹幹的粗細一次記錄很難看出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需要以後繼續觀察。植物的樹幹變化可能是十分緩慢的)

五、記錄一種植物的變化情況

1.觀察一棵樹的一年四季中的變化,説一説有些什麼變化?

2.這些變化説明了什麼?(這進一步説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的在生長,在成長,在變化。)

六、課外延伸

1.記錄一種植物的變化情況(課後作業):

(1)書本上帶給我了一些關於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知識,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植物在不同的季節中是否真的會發生變化,那你們有什麼方法嗎?我們觀察田野、路邊和家裏的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就這樣一直觀察你所選擇的那棵樹或草,觀察它們在秋冬季的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中,你能做到嗎?

(2)觀察記錄表的設計

我的XXXXXXXXXXXX變化記錄表

樹幹樹冠葉子其他

粗細樹皮落葉數顏色大小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我的發現

小結:這樣堅持下去,我就還可以科學的知道大樹一年四季中的變化。

2.準備材料:

(1)學生準備:觀察記錄本

(2)教師準備:水生和陸生植物的圖片、植物一生的圖片

【板書設計】

6.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觀察項目觀察情況説明了什麼

落葉……老化死亡

樹葉……在成長

樹幹……變化緩慢,但也在成長

植物的共同特點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週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

植物的共同特徵是: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裏,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髮育

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的方法獲得有關共同特徵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植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瞭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閲讀資料來總結植物的一些特徵。

【教學準備】

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圖片,植物一生的圖片;

學生: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回憶引入

1.我們前面學習了哪些植物?它們分別生活在哪裏?有什麼特點?

2.小結:在我們的周圍生長着許多植物,有高大的木本植物,也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有生長在陸上的植物,也有生長在水中的植物。但是,它們都稱為植物,為什麼都屬於植物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物的共同特點。(揭示課題)

二、植物生長的條件

1.我們已經認識了大樹、狗尾草、水葫蘆和金魚藻等植物,你還知道哪些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呢?把你想到的記錄在記錄本上。(學生填寫)

2.學生彙報。

預設:陸生植物有:楊樹、桃樹、櫻花、菊花、車前草、油菜、小麥……

水生植物有:蓮、菱、滿江紅、茭白、荸薺、菖蒲、蘆葦……

3.這麼多陸生植物,它們要健康生長,需要什麼條件呢?(水分、陽光、空氣、土壤、營養)

那麼水生植物的生長又需要什麼條件呢?(水分、陽光、空氣、營養)

4.學生記錄在記錄本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表格。(可用維恩圖記錄)

5.小結:不管是陸生還是水生植物,它們共同的生長條件是什麼?(水分、陽光、空氣、營養)

三、植物的一生

1.向日葵的一生

(1)人的一生要經出生、嬰過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等生長階段,那麼植

物的一生要經過哪些生長變化?你能舉個例子嗎?(學生舉例)

(2)觀察向日葵的一生圖片(課件),思考向日葵的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

(3)學生彙報。(種子-出芽-破土-子葉張開-幼苗-花蕾-開花-結果-種子成熟繁殖後代)

2.大樹的一生

(1)剛認識了向日葵的一生,那麼大樹的一生又經歷了哪些變化呢?(出示課件大樹圖片)

(2)學生彙報。(小苗-小樹-大樹-落葉-枝逐漸枯萎-死亡,大樹靠種子、莖等繁殖後代)

3.比較大樹和向日葵

(1)大樹與向日葵的一生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壽命長短)

(2)大樹與向日葵的一生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經歷了從生到死的過程,會生長髮育,還會繁殖後代)

4.從大家的思考和交流中,認識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生的變化,從植物這麼一生的變化,從中你明白了什麼?(植物是有生命的,會生老病死,會繁殖後代)

四、植物的共同點

1.在我們對植物進行了這些觀察和研究之後,我們能夠説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點?我們又是通過哪些方法知道的?

2.學生小組合作整理和交流、彙報。

3.小結: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的環境中,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髮育、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的過程,這些都説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生命。

4.你想怎麼來愛護植物呢?

五、課外延伸

1.我們是通過哪些方法來學習植物的知識的呢?(學生討論)

小結:實地觀察,小組討論,畫圖,填表,記錄觀察內容。要想知道更多的植物知識,我們還可以查找資料。

2.佈置課外活動:查找有關植物方面的知識,並記錄在觀察記錄本中,下節課進行交流。

3.準備材料:觀察記錄本

【板書設計】

7.植物的共同特點

生長條件:植物的一生:

水分、陽光、生長髮育、繁殖後代

空氣和營養從生到死的過程

植物有生命,我們要愛護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觀察植物,並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徵。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2、意識到植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教師在校園內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在上節課瞭解了有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展開研究。本課的編排始終圍繞植物的形態進行。通過對植物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獲取有關植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外部形狀等方面的信息,滲透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等方面的知識。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利用“説説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植物”上,同時也為認識植物的多樣性尋找一個“增長點”。本課的主體活動是對植物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徵。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認識植物

1、瞭解學生事先觀察到的校園植物:説説你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有哪些。(可説名稱,也可描述外形。)

師生交流。

2、指導如何觀察,提出觀察要求:下面我們要到校園裏去觀察這些植物。出示表格,講解要求。

我認識的校園

裏的植物名稱生長環境生長特點

(可以寫也可以畫)高矮排隊

(按由矮到高順序排出)

……

3、學生實地觀察,教師隨時指導。

4、彙報交流。

5、小結:植物的外部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二、從局部認識植物

1、提出觀察任務:我們要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樹皮、樹葉和花。

2、講解如何觀察樹皮:先摸,有什麼感覺?再拓樹皮,看拓下來的圖案有什麼不同?

3、講解如何觀察樹葉:在樹枝的一個節上看葉子是怎樣長的?把它畫下來。

4、講解如何觀察花:比較兩種花形狀的不同,也把它畫下來。

5、師生觀察後交流。

6、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我們觀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點?

(集中在都有根、莖、葉、花、種子等結構特點上,都需要水分、空氣、陽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長大,都要呼吸……)

三、認識植物多樣性,給植物分類

1、看教科書第17頁,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還認識哪些植物?

2、談話:我們來給它們分類,説説你想怎樣分類。

參考資料:

植物是……

植物是能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質轉化為有機物,獨立生活的一類自養型生物。

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

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然而也正因為植物不會走動,所以植物中的很大一部分會無可奈何的成為動物口中的美味佳餚。不僅草食動物以來植物所提供的蛋白質和能量,而且肉食動物也間接地依賴植物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説,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植物,生物幾乎就無從談起,因為植物不會走動,所以它們的變化與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生命週期也與四季同步,植物以結子、落葉等方式來抵擋冬天或乾旱的季節。它們還有許多獨特的生存本領。比如,植物具有分生組織,細胞還具有全能性,使得它們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任何一個單一的植物細胞組織會成長一個具有各種細胞類型的新的植株,這是動物所不能比的。

大多數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門,是有花植物,其中還包括多種樹木。

植物的分類等級

世界上有45萬種植物,僅屬於高等植物的就有20餘萬種,我國有高等植物3萬餘種。種類如此繁多,對不熟悉的人來講,簡直是雜亂無章。然而當我們懂得了植物的分類等級時,就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各有所屬,井井有條的。每一種植物,不管它是高等的還是低等的,是種子植物還是孢子植物,只要講出它的科學名稱,就可以在某個位置上找到它。

經過努力,植物分類學家們已經大體上弄清可各種植物之間的關係,並根據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的遠或近,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把它們編排在一個系統中。在這個系統中,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個自己的位置,就像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户口一樣。這個系統由好幾個等級組成,級是“界”,接着是“門”、“綱”、“目”、“科”、“屬”,最基層的是“種”。由一個或及格種,組成屬,由一個或幾個屬,組成科,以此類推,最後由幾個門組成界,也就是植物界。

在分類等級中,“科”是一箇中級分類單位。在識別植物過程中,如果能抓住“科”這個分類等級,那就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只要能掌握15至20個常見的科的特徵,識別植物就能如虎添翼。

在所以裸子植物中,可分成12個科;所有的被子植物,可分成300餘個科。在每個科下面,包含有1個到數百上千個植物種,有的甚至包含上萬個植物種。如銀杏科只有1個種,薔薇科有3300餘種,蝶形花科有17000餘種。不管在科下有多少個種,這些種之間的親緣關係是比較相近的。所以它們在形態上,特別是花的構造上都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如花序中提到的菊科都有頭狀花序,傘形科都有傘形花序。此外還有木犀科都是木本,葉片幾乎都是對生,脣形科都有脣形花冠,莖幹幾乎都是方形;十安花科都是草本,花冠呈十安形。芸香科植物的葉片上都有芳香的油腺……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歸到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這兩大類中,不是高等植物就必然是低等植物,兩者必居其一。

高等植物是指在形態上、結構上和XX方式上都比較複雜的,較高級的植物。比如,它們一般都有根、莖、葉的分化,有各種組織、器官的分化,在XX方式上,有性和無性兩種方式世代相互交替出現。此外,很關鍵的一點是它們在個體發生中,有“胚”這個構造。具有上述這些特性的植物,稱為高等植物。我們做看到的會開花的植物,全部是高等植物。此外還有一些不開花的植物,如生長在潮濕環境中的苔蘚植物、在陰濕環境中的蕨類植物也是高等植物。

而低等植物則是一類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較簡單,在進化過程中處於較低級的植物。它們一般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整個植物體呈葉狀或絲狀,甚至一個植物體只有單個細胞形成。它們多數生活在水中,如生活在淡水中的單細胞的衣藻。由於它們的生長,可使整個水面呈現一片綠色。還有生活在海水中的紫菜、海帶等。低等植物中有一部分自身能進行光合作用,如上述幾種;有一些自身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職能過寄生或腐生的生活,如蘑菇、香菇等。

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在所以的植物中,也可以根據能不能產生種子這個標準來劃分兩大類羣。凡是能產生種子的稱為種子植物,不會產生種子的稱為孢子植物。蘋果、大豆、馬尾松、銀杏都是種子植物。蘋果果核中的籽粒、大豆豆莢中的豆粒、馬尾松的鬆籽、銀杏樹上結的白果都是種子。蘑菇、香菇是孢子植物。它們既不會開花也不會結種子,在它們的傘蓋下,會散出無數的細小顆粒,這就是它們的孢子。凡是種子植物都屬於高等植物,但反過來,高等植物中並非都是種子植物。在高等植物中較低等的類羣,它們不具備種子器官,只產生孢子,但同時又具有胚這一構造,所以這一類孢子植物也屬於高等植物。例如,在高等植物中的苔蘚植物,就是孢子植物,因為它們不產生種子,但它們有胚這一構造,而蘑菇、香菇則沒有胚。

在沒有看到種子的情況下,大致上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決定。

(1)凡是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可以説幾乎都是種子植物。

(2)不管植株的大小、高矮,凡是能開花的,無論花色鮮豔與否都是種子植物。

(3)凡是能結果實的都是種子植物。

(4)具有網六葉脈或平行葉脈的植物,基本上都是種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在所有種子植物中還可以再分為兩類,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這兩類植物的共同特徵是都具有種子這一構造,但這兩類植物又有許多重要區別。其中最主要的區別是被子植物的種子生在果實裏面,除了當果實成熟後裂開時,它的種子是不外露的,如蘋果、大豆即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則不同,它沒有果實這一構造。它的種子僅僅被一鱗片覆蓋起來,種子沒有被緊密地包被起來。在馬尾松的枝條上,會結出許多紅棕色尖卵形的松球,當仔細觀察時,會看到它是由許多木質鱗片形成,它們之間相互覆蓋。如果把鱗片剝開,可以看到在每一鱗片下覆蓋住兩粒有翅的種子。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銀杏,它的種子外面,連覆蓋的鱗片也不存在,種子着生在一長柄上,自始至終處於裸露狀態,具有這些特徵的植物,都稱為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的根本區別是種子外面有無果實包住。但當我們檢查某一植物是屬於被子植物還是裸子植物時,並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們種子的情況,通常從其他一些特點來判斷。首先看它是草本還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無疑問,一定是被子植物,因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麼先看看有沒有花,有花的則是被子植物,因為裸子植物是不開花的。如果碰到沒有花的木本植物,則可看葉片,裸子植物的葉片,除了銀杏以外,葉形通常狹小,呈針形、鱗形、條形、錐形等。銀杏葉片雖寬,但讒展開的摺扇狀,葉脈二叉分枝,也很容易識別。其他少數裸子植物葉片稍寬一些,也僅僅呈狹披針形。這一部分葉片稍寬的裸子植物也不會同被子植物相混,因為這些裸子植物的葉脈,除中脈外,側脈都不明顯,葉片質地也較厚,種子植物在世界上有20餘萬種,其中絕大部分是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僅佔極小的比例,總共只有700餘種。

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又可分為兩大類,機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它們的根本區別是在種子的胚中發育二片子葉還是發育一片子葉,二片子葉的稱為雙子葉植物,一片子葉的稱為單子葉植物。前者如蘋果、大豆;後者如水稻、玉米。這兩類植物比較容易區分,因為它們之間在形態上有一些明顯的不同。雙子葉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直系,主根發達;不少是木本植物,莖幹能不斷加粗;葉脈為網狀脈;花中萼片、花瓣的數目都是5片或4片,如果花瓣是結合的,則有5個或4個裂片。單子葉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須根系,主根不發達,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莖幹通常不能逐年增粗,葉脈為平行脈,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數目通常是3片,或者是3片的倍數。利用上述幾方面的差異,可以比較容易地區分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在整個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的種類佔總數的4/5,雙子葉植物除了幾乎所有的喬木以外,還有許多果類、瓜類、纖維類、油類植物,以及許多蔬菜;而單子葉植物中則有大量的糧食類作物,如水稻、玉米、大麥、小麥、高粱等。

植物的分類

(一)以植物莖的形態來分類

1、喬木

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高達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通常見到的高大的樹木都是喬木,如木棉、松樹、玉蘭、白樺等。喬木按冬季或旱季落葉與否又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

2、灌木

主幹不明顯,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幹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如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

3、亞灌木

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莖的上部草質,在開花後枯萎,而基部的莖是木質的,如長春花、決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莖含木質細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鳳仙等。又分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莖長而不能直立,靠倚附他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稱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莖的性質又分為木質藤本和草質藤本兩大類,常見的紫藤為木質草本。

藤本植物依據有無特別的攀援器官又分為攀緣性藤本,如瓜類、豌豆等具有卷鬚或不定氣根,能捲纏他物生長;纏繞性藤本,如牽牛花、忍冬等,其莖能纏繞他物生長。

(二)以植物的生態習性分類

1、陸生植物

生於陸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體全部或部分沉於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蓮等。

3、附生植物

植物體附生於他物上,但能自營生活,不需要吸取支持者的養料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熱帶蘭。

4、寄生植物

寄生在寄主的根部,且利用寄主的養分與水分生活,如桑寄生、菟絲子等。

5、腐生植物

沒有葉綠體、莖上不長葉的植物,如菌類植物、水晶蘭等。

(三)以植物的生命週期來分類

1、一年生植物

這類植物的生命週期短,由數星期至數月,在一年內完成其生命過程,然後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於第一年種子萌發、生長,至第二年開花結實後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命週期年復一年,多年生長,如常見的喬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還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來年繼續生長和開花結果。

常見常綠和落葉植物

1、針葉樹類

(1)常綠針葉樹:如雪松、柳杉、羅漢松等。

(2)落葉針葉樹:如金錢松、水杉、落羽杉、池杉、落葉松等。

2、闊葉樹類

(1)常綠闊葉喬木:如香樟、廣玉蘭、楠木等。

(2)落葉闊葉喬木:如楓楊、懸鈴木、泡桐、槐樹、銀杏、毛白楊等。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的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徵,能填寫懂維恩圖;

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的祕密。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感知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區別和不同的生長情況;

培養研究水生植物的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

【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的相同與不同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的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

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記錄本,小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前幾堂課我們學習了幾種植物,有大樹和小草。這些小草,大樹都是生活在陸地

的,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下另外一類植物,卻不是生活在陸地的,你們猜猜它會是生長在那裏?

(學生:水裏)

對了,就是在水裏,我們把這些生長在水裏的植物稱水生植物。(板書揭題:水生植物)

2.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觀察對於我們科學課是多麼的重要,也通過觀察瞭解了很多。今

天,我們還是來通過觀察來認識水生植物。

3.大家在河邊、水池或者在電視上,都看到過很多的水生植物,有哪些水生植物?

二、學習新課

1.觀察金魚藻和水葫蘆

(1)我們現在就來觀察水生植物,請同學們拿出水葫蘆和金魚藻以其他水生植物。每位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水生植物進行觀察。

觀察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於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樣子,並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在水槽中觀察結束後,然後再拿出來進行觀察,並做好記錄;在一邊觀察一邊思考,遇到了什麼問題?觀察是要注意紀律問題。

(2)小組彙報自己的發現以及遇到的問題。老師這裏也有這麼一個問題:水葫蘆怎麼能浮在水面上呢?(小組合作交流)

(3)引導學生嘗試剖開水葫蘆的葉柄,我們會有什麼發現?水葫蘆的葫蘆裏面不是實心的,是

有很多空隙的,這種海綿狀氣囊結構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水生植物的環境)。其它水

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結構?請課外繼續探究。

2.比較水葫蘆和金魚藻

(1)剛才我們觀察了水生植物,同時也觀察了水葫蘆和金魚藻,那麼它們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結構特徵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後代,都會死亡等。)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的生長需要什麼條件?

(2)記錄單

水葫蘆和金魚藻的相同點

3.比較水葫蘆和狗尾草

(1)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2)同學們,還認識這個圖形嗎?我們繼續用維恩圖進行比較,再次填寫維恩圖,老師希望大家能填得更好,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徵的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後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等)

三、課外延伸

1.總結水生植物的一些知識:什麼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哪些特徵和習性?不同水生植物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水生植物生長需要什麼條件?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有些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2.作業:觀察其他水生植物做好觀察記錄。

3.準備材料:

(1)學生準備:撿一些不同形狀的落葉、同一種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記錄本。

(2)教師準備:一條枝條上面長着不同老嫩的樹葉。

【板書設計】

4.觀察水生植物

觀察方法:

在水槽中進行觀察

在水槽外進行觀察

記錄自己遇到問題

水葫蘆狗尾草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裏,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藉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瞭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能夠學會記錄和學會討論、學會傾聽。

【教學準備】

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直接出示課件(梧桐樹的照片)

1.你看到了什麼?這是一棵什麼樹呢?(這是一幅梧桐樹的照片)

2.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的哪些特點?

3.學生彙報:(要求仔細傾聽,並大膽説出新的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的信息)

二、回憶中的大樹

1.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可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的東西並不多,剛才很多發現都是大家平時看到大樹時留下來的印象。那麼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的大樹與這照片上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2.學生彙報:(補充圖片上沒有的知識)

3.激發興趣:同學們的彙報內容真豐富,有的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的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想不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樹呢?

4.學生合作交流:為什麼想看真正的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內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

5.小結:這樣帶着目的去仔仔細細看大樹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6.小組合作交流: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麼?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三、觀察真正的大樹

1.交流彙報: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的觀察大樹的個人計劃。(觀察內容、觀察方法、需要藉助的工具等)

2.觀察注意事項:進入到草叢中,觀察大樹時,我們要注意什麼?把觀察到的信息,我們該怎麼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簡短的詞語、畫畫等方式記錄在觀察記錄本上)

3.研討:回教室後每小組互相交流各自的觀察內容,説説從不同的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的記錄單張貼於科學活動專欄內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的記錄單上交給老師閲讀欣賞。(張貼的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

四、課外延伸

1.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麼多的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那麼,觀察更多的樹呢?

2.課外作業:觀察跟課堂中不一樣的大數並做好記錄。

3.準備材料:記錄本、一張紙,一支鉛筆(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板書設計】

1.我看到了什麼

觀察內容:樹枝、樹幹、樹瘤等等

觀察方法:看、摸、聞、聽

藉助工具:繩子

【教學反思】

《校園植物鑑賞》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能通過觀察,發現一些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大樹和小草都有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過程與方法:

能用靈活運用觀察方法觀察小草;

培養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能力;

用多種方法記錄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徵,培養記錄意識,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

【教學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培養記錄的及時和有效性。

【教學準備】

幾種常見的小草,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發興趣

1.欣賞了這些美麗的圖片後,你有什麼感受?

2.我們應該怎麼做?保護和愛護我們的自然環境

3.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樹和小草。(揭題)

二、觀察小草的方法

1.看大家對自己帶來的小草已經手癢癢了,誰來説説你的小草從什麼地方撿來的?

2.小草有了,你想怎麼觀察小草呢?(用感官、借用其他器材:放大鏡、小刀等)

3.按什麼順序觀察?

4.遇到不認識的小草我們應該怎麼記錄呢?

三、觀察小草的實踐

1.温馨提示

(1)四人小組合作,及時做好記錄,遇到不知名的小草用簡圖記錄或標明不知名小草1、2

(2)仔細觀察小草的根、莖、葉、果實等主要特點;(介紹小草的根莖葉果實指的是哪裏)

(3)觀察時由表及裏,由點到面,由局部由整體;

(4)當你使用小刀、剪刀等鋒利工具時要注意安全。

2.表格設計

我們觀察到的小草

名稱簡圖根、莖、葉、果實主要特點

小草的相同特點有:

小草的不同特點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啟發引導:從小草器官及生存環境、生長年限、生長變化規律等方面比較)

3.學生交流:暢所欲言自己的發現和記錄

四、比較大樹和小草

1.比較樟樹和狗尾草

(1)可以從哪些方面比較樟樹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觀察自帶的樟樹枝條、葉片、果實來完成對比表格:

樟樹狗尾草

莖顏色

軟硬

粗細

質地

葉顏色

形狀

軟硬

大小

氣味

果實顏色

形狀

大小

多少

(3)交流彙報:樟樹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了解:像樟樹莖一樣的莖叫木質莖,像狗尾草一樣的莖叫草質莖。(讓學生在彙報中能使用這些詞語即可,不要求對概念進行背誦,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2.比較大樹和小草

(1)總結大樹和小草的不同之處,記錄在下面圈圖的非交叉位置中。你們知道這個圖是什麼意思?它也有自己的名字?

大樹小草

(2)全班討論:大樹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處,記錄在下面圈圖的交叉框內。

3.總結:從以上維恩圖的表達內容中我知道了樹和草的共同點有根莖葉,有的會開花、結果、有種子(基本形態結構相同);都長在土壤中,需要陽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環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還知道了樹和草的壽命不同,樹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們的具體結構特徵也各有不同。

五、課外延伸

1.作業:我們知道了大樹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課後可以繼承補充並去學校的實驗基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小草和大樹進行觀察和記錄。

2.準備材料: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記錄本、小刀。

【板書設計】

3.大樹和小草

小草的觀察方法、觀察順序、記錄方式

大樹小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gdd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