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説出其他植物激素種類,作用,合成部位。舉例説明植物激素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評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2.通過對合作學習和資料的分析,總結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提高問題解決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培養嚴謹、仔細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激發對生物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

難點: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及兩面性。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多媒體展示未成熟的柿子與木瓜放在一起成熟的過程,展示蘇軾《格物粗談》的內容: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並無澀味。提問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類似情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放入木瓜柿子就成熟了?蘇軾描述的“氣”是什麼?請學生閲讀教材問題探討內容,瞭解乙烯是一種植物激素,具有催熟的效果,引入本節主題。

(二)新課展開

1.其他植物激素

展示經過不同植物激素處理過的`植物體或者種子,幼芽等器官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結合教材,分小組討論:

(1)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有什麼作用?(赤黴素主要作用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細胞分裂素主要作用促進細胞分裂;脱落酸主要作用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主要作用促進果實成熟。)

(2)根據作用推測不同激素的合成部位,分佈部位。(赤黴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較多存在與植物生長旺盛的部位;細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根尖,分佈於進行細胞分裂的部位,如莖尖、根尖、未成熟的種子、萌發的種子生長的果實;脱落酸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等,各器官組織中都有,將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組織中較多;乙烯合成部位在植物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中都存在。)

教師展示生活實例,小麥播種之前放在河水中沖泡,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1)脱落酸與發芽的關係。(脱落酸是一種生長抑制劑,能抑制植物的細胞分裂,也能抑制種子的發芽。)

2.植物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引導學生思考各植物激素作用之間有什麼關係?結合教材內容,舉例思考。

(1)黴素和細胞分裂素如果共同起作用,結果會是什麼?(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赤黴素可以促進分裂的子細胞伸長。)

(2)脱落酸與細胞分裂素的作用特點?(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細胞分裂。)

(3)閲讀教材54頁,歸納植物激素之間的聯繫,思考能不能説“植物激素幾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動”?(各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髮育。植物生長髮育過程的本質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植物激素的合成也是受基因組控制的。)

3.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提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概念,提出問題: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併產生了一些人們原來沒有預料到的影響。閲讀教材,結合課前收集資料,分組討論舉例説明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的利弊。(利:縮短生產週期、增產、改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弊:農產品口味不佳,營養含量降低,危害人類健康。)

(三)小結作業

小結: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查閲當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情況,給當地農名寫一份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的建議。

四、板書設計

標籤: 教學 激素 植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pjg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