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

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

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2、理解借物喻人3、瞭解對比烘托4、背誦本篇文言

二、課時安排

1、課時:一節課2、課型:讀説課

三、主導教學:

誦讀與品析

四、課堂導入:

教師先出示魯迅先生七律《蓮蓬人》中的四句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粧。好向濂溪稱淨植,莫隨殘葉墮寒塘。”並解釋大致意思,然後順勢啟發:濂溪先生是誰?蓮蓬人為什麼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呢?從而導入新課。

五、課堂結構(四大板塊)

第一板塊:點讀課文,説字詞句段意思(10分鐘)

1、要求學生“點”着課文課文註解,逐字逐句地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懂意思。

2、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共同翻譯字詞句

第二板塊:誦讀課文,説句式語言特點(10分鐘)

1、學生聽課文錄音,要求重點聽語音語氣語調。

2、學生對照課文錄音,自由誦讀課文兩遍。

3、教師要求學生説句式語言特點。學生説的內容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句式多樣,或駢句。或散句;或長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獨詞句。②語氣多變。或陳述,或疑問,或感歎。③節奏和諧。“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韻腳交錯分佈,出落有致。④表達方式多樣。百字短文融敍述、描寫、抒情、議論於一爐。一個“愛”字連綴全文,文筆簡練,情感豐富。

第三板塊:品讀課文,説課文運用手法(15分鐘)

(一)説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師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蓮花的語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褻玩焉。)

2、教師要求學生説説這些句子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讚美蓮的?

學生可能説品質、形態、儀表等方面。教師隨機點撥:這些語句對蓮花作了生動逼真,盡善盡美的描繪,揭示了蓮純潔、高尚、正直、剛強、清濂、莊重的特點,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蓮花的傾慕之情。

3、教師啟發:聯繫下段中的“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兩句,你們覺得作者僅僅只是在描寫蓮,讚美蓮嗎?當然不是,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這七個分句句句寫花,又句句寫人,這種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師要求學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體説説借物喻人的用法。參考説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惡劣的環境中不為世俗所污;“濯清漣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優越的環境中不媚於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純正無邪;“香遠益清”比喻君子美德佈於四方,聲名遠揚;“亭亭淨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堅守節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一句比喻君子端莊嚴肅,被人敬仰。

(二)説對比烘托手法。

1、教師提示: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説”,作者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2、學生讀課文中有關菊花、牡丹的句子後説用意:①開頭以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引出“予獨愛蓮”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隱逸,牡丹的富貴襯托蓮的高潔。③結尾由三種花寫到三種人:愛菊者少,愛蓮者更少,而愛牡丹者很多。以此感歎社會上真隱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愛富貴的人很多。

3、教師小結:文章通篇以菊花為旁襯,以牡丹為反襯,突出蓮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羣的品性,表現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態度。

第四板塊:背讀課文,説背誦文言技巧(5分鐘)

讓二至三名優秀學生當堂背誦,然後結合本篇課文,説説背誦文言文的技巧。學生可能説:根據語氣語調背;根據表達方式背;根據音韻節律背;根據鄰頭字句背等等。只要方法可行,教師就給予充分肯定,以總結背誦文言文的經驗方法。

愛蓮説的優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誦讀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學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2、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德育:學習蓮花的`高貴品質。

4、重點目標: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

5、目標難點:以花喻人的含義。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上一課字詞。

(二)由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讓學生讀自己查閲的關於讚美蓮花的文章或片斷(5分鐘)。教師。總結的基礎上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説》(板書課題和作者),看他是怎樣抒發對蓮花的讚美之情的?

(三)作者簡介(見課文下注釋)。

(四)解題:“説”,是一種古代文體,用於闡述作者對問題的見解,很講究辭采,跟現代雜文或雜感相近。作者到底抒發了對蓮花的哪些喜愛之情呢?

(五)請聽課文朗讀的錄音,給生字注音。

(六)學生自讀課文,提出疑難字詞,理解文意。

“甚”“蕃”“獨”“予”“濯”“清漣”“妖”“蔓”“益”“淨”“植”“褻玩”“隱逸”“鮮”“宜乎”

(七)學生讀一句原文,翻譯一句。

(八)分析課文。

1、課文第一部分寫的是什麼?“予獨愛蓮?

①“我”為什麼獨愛蓮?因為蓮的形象和品質。

蓮有怎樣的形象和品質?比喻了怎樣的人格和氣節?

7個短語

讓學生先翻譯這7個短語,再説比喻意。

教師歸納:文中對蓮的描寫包括7個短語,句句寫蓮,而又語語喻人。寫蓮的可愛形態,也就是寫君子的高尚氣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的是蓮花的潔身自好,不以妖豔取悦於人。比喻了人既不於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寫蓮莖挺直獨立,決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達正直,不結黨營私。

“香遠益清”——寫蓮的芳香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而越發清香撲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亭亭玉立,纖塵不染,任人觀瞻,而有凜然不可侵犯的風姿。喻人的莊重儀態,高尚氣節,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這7個短語從七個方面寫蓮,合起來描寫蓮的整體形象。充分説明了“予獨愛蓮”的原因。同時也為下一部分抒發感慨作了有力的鋪墊。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可聽一句朗讀錄音跟讀一句)

③再引導學生開展背誦競賽,3分鐘背下的加分。

2、學習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寫了什麼?蓮花的比喻意義。

②運用什麼手法來寫的?襯托手法。從菊的“隱逸”來旁襯;從牡丹的“富貴”來反襯。

③概括蓮花高尚品質的一句是什麼?

“蓮,花之君子者也。”

小結: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寫法,以“花之君子”一語貫穿全文。表現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對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九)作業:192頁二、三;默寫全文。

三、目標形成性檢測內容,實施手段及方法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投影):可愛者甚蕃;濯漣清而不妖;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陶後鮮有聞;宜乎眾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為什麼説“蓮,花之君子者也”?(7個短語)

蓮花的這些品質比喻了哪些人格?

標籤: 教學 愛蓮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dxle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