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

通過公開課展現了葉聖陶先生“嚴格律己,寬厚待人”與“事必躬親,治學嚴謹”的美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説出文章所呈現的詳寫和略寫的內容,並能説出各部分體現了葉聖陶先生怎樣的美德。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關鍵信息的內涵,深化理解葉聖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文章的學習,學生能夠強化對人物性格的觀察能力,能夠樹立起“事必躬親”和“寬人嚴己”的社交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説出文章所呈現的詳寫和略寫的內容,並能説出各部分體現了葉聖陶先生怎樣的美德。

【教學難點】通過文章的學習,學生能夠強化對人物性格的觀察能力,能夠樹立起“事必躬親”和“寬人嚴己”的社交態度。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任務引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稻草人》的連環畫圖片,請同學來講述故事。老師提問:“大家都對這個故事很熟悉,那麼誰還記得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經過提問得出結論:“葉聖陶”。然後教師接用多媒體展示葉聖陶生平“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聖陶。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然後,老師接着問:“為什麼葉聖陶先生被稱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學生們可能不知道,老師接着解釋“因為他熱切地主張規範現代漢語,併為此做出很大的貢獻,這是因為有他,我們現在才可以簡潔易懂地交流。那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他的故事。”並由此導入本課:敍事性散文《葉聖陶先生二三事》。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篇2:

一、教學目標:

1. 積累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敍寫葉聖陶先生的具體事例。 2. 結合具體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現的先生的優秀品質(人物形象) 3. 學習以生活中小事來展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手法。

4. 感知葉先生“寬厚待人,嚴於律己”的優秀品質,陶冶性情,涵養美德。 一、教學重點:結合具體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現的先生人優秀品質。 二、教學難點:學習以生活中小事來展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方法:略細結合,朗讀感悟;圈點批註;啟發點撥;小組合作探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 課前佈置:1.藉助工具書預習課文,標記段落,利用生詞造句

2.利用平板電腦查閲有關作者張中行的資料,重點查找除課文以外的能夠表現葉聖陶先生優秀品質的名演或軼事。

(二) 激趣導入——不朽君子

餘秋雨在《君子之道》中説,中華民族最為不朽的創造,不是宏偉壯麗的亭台樓閣,也不是浩如煙海的詩詞文章,而是一種湛然而又端莊的集體人格——君子。今天就讓我們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位立德立言,寬厚待人的現代君子——葉聖陶先生。 (三) 梳理字詞——識字釋意

1. 小組搶答:讀準字音,並向大家介紹識記易錯字的注意事項。(如:顛沛流離的“沛”、妥帖的“帖”)

2. 小組搶答:解釋字義,並且利用新學生詞造句,其他同學根據對詞義的理解,判斷並指

正。(如:顛沛流離、拖沓、脩潤) (四) 整體感知——先生之事 1. 略讀課文(5分鐘左右),找出文中所記敍的有關葉先生的事情,並將其以“待人”與“待

己”進行分類。 明確:分類示例

待人之厚:

(1)不恥下問,求我修改 (2)送客真誠,鞠躬言謝 (3)悔恨看花,勞我住店 (4)商討標準,監督執行。

待己之嚴:

(1)嚴校標點,堅決用普通話 (2)成稿必讀,“成話”乃止 (3)文風簡潔,重語更重精神 (4)以身作則,抄稿認真。

2.教師小結——啟發過渡: (1)這些事都什麼樣的事?

(2)這些事情都是作者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遴選而來的一些細碎而平凡的小事,可是葉先生一生跌宕起伏,作者為什麼不選取那些有曲折和分量的大事來寫呢?

(五)合作探究——先生之德

1.小組合作探究:根據敍寫葉聖陶先生的具體事,概括其中藴藏的先生的優秀品質。

明確:示例1:治學嚴謹:從他描一篇文章的標點,體現他做事細緻認真,可見他治學嚴謹。 示例2:平易近人、治學嚴謹、謙虛誠懇:從他反覆向我求證使用普通話寫文章的正誤,能夠不恥下問,體現他的謙虛和治學嚴謹,並且尊重我的意見,體現他對人的尊重,而且沒有架子體現他平易近人。

示例3:從他送人一定要送得很遠,還拱手,不斷説謝謝,可見他和藹可親,而且待人真誠。

2. 教師小結——歸納寫法(人物品質:見板書)

(1)一件件小事卻藴含着先生的種種美德,作者這麼寫有什麼好處呢?

明確:本文記敍的都是葉聖陶先生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是匠心獨運,這些小事裏面都藴含着先生的種種高貴品質。越是平凡,就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們學習。作者選用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作用。 (2)這對我們的寫作又有什麼啟發呢?

明確:注意觀察寫作對象,觀察要細緻而精確;可以選取一些瑣碎但是能夠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小事來寫文章,以小見大,四兩撥千斤。

(六)圈點批註——美文共賞

1. 細讀文本:文章的語言雖然平淡質樸,但卻不乏一些值得我們品味鑑賞的好詞和佳句,

或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技法。請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利用圈點批註法進行賞析。 2. 小組展示:圈點批註後先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豐富完善批註內容,然後進行小組展示。 明確:

好詞佳句示例1:“外面響着鞭炮,萬想不到這繁瑣而響亮的`聲音也把他送走了,心裏立即罩上了雙層的悲哀。”

參考批註:這裏是一處環境描寫,鞭炮的響亮帶來除夕之夜的喜悦之情,但是全民聯歡的喜慶日子卻是先生辭世的日子,這種喜慶更是反襯出我內心中的悲哀之情,讓這種悲哀顯得研發沉重和悲涼。

好詞佳句示例2“可是他還是照樣來商量”中的“還是照樣”寫出葉聖陶先生依然對我尊重客氣,依然嚴謹對待學問,依然謙虛,不恥下問,一個“還是”讓一個謙虛和藹又嚴於律己的老人躍然紙上。

好詞佳句示例3 “他還舉手打拱,不斷地説謝謝”一個“不斷地”就寫出雖然葉先生是學界巨擘,但是對待每一個登門造訪的客人都是禮數詳備,一次次向人表示感謝,可見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尊重每一個人,待人是如此的真誠。

寫作技法示例1:這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參考批註:這裏既是引用也是對比(反襯),引用孔子的話來襯托葉先生知行合一和為人師表的高貴品質,同是也以孔子求而不得的遺憾與葉先生“偏偏做到了”形成委婉的對比,體現葉先生對做人和治學的高標追求和不朽業績。

寫法技法示例2:他不止一次地説“寫成文章,在這間房裏年”

參考批註:運用語言描寫,寫出老先生對待寫作的嚴謹態度,同時也讓讀者更深一步瞭解到一個學者的真實形象,感覺親切自然。

公開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文中字詞,瞭解作者的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領會本文的寫作方法,瞭解文中所記葉聖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葉聖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過人品性。

二、教學重點:領會寫作方法,瞭解葉聖陶先生的語文觀點,對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因為,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於寫人記事的散文不再陌生,但是除了掌握概述文章內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們還需要提升對於文章中人物特點的寫作手法。因此我把本環節設置為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學習葉聖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過人品性。因為這個學段,要求學生在繼續領會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打開思維,領悟文字中藴含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我把本環節設置為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自學互研。

2、合作學習,學會閲讀,學會提煉。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大家看我們語文課本封面的“語文”二字,知道是誰寫的嗎?它出自我們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之手。字體渾厚圓潤,氣概凜然,正如葉老先生的品格:寬厚待人,嚴於律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葉聖陶先生是什麼樣的。這樣設計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用身邊最簡單易行的實物導入新課,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發學生留心觀察、積極思考身邊的每一件事物,“處處留心皆學問”。

五、板書題目:

1、葉聖陶先生二三事。

2、新課講授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解決生字、生詞 字音:商酌、累贅、拖沓、攙和、宂長

(2)詞義:累贅、拖沓、顛沛流離、沾溉、高文典冊 (3)句子: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於我哉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4)作者名片

張中行,原名張璇,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曾當過10年的小學語文教師。

步驟二:初讀文章,走進文本

1、通過略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寫了關於葉聖陶先生的幾方面的內容?

2、作者在文章中表述了葉聖陶先生的哪些語文觀點?(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A.“寫話”。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緻懇切,念,順口,

聽,悦耳,説

像話還不夠,就是話。

B.文風重視“簡潔”。“了”“太”二字的運用。

C.重視語文,力求完美。“做”“作”二字的具體使用方法。 步驟三:精讀課文,探究寫法

1、精讀課文

a、回味先生的動作

有人到東四八條他家去看他,告辭時,客人攔阻他遠送,無論怎樣説,他一定還是走過三道門,四道台階,送到大門外。告別,他鞠躬,口説謝謝,看着來人上路才轉身回去。(第四段)

——用詞簡單,簡明有理,行文平易,內涵深厚。 b、 回憶先生的身影

前些年,一次聽呂叔湘先生説,當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葉先生屋裏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什麼,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第三段)

——典型事例,以小見大,凸顯人物。 c、 理解先生的苦心

葉聖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業績。凡是拿筆的人,尤其或有意或無意而寫得不像話的人,都 要常常想想葉聖陶先生的寫話的主張,以及提出這種主張的深重的苦心。(最後一段,第九段)

——理性表達,反顯真摯。 2、探究寫法

a、在感情表達方面,善於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真摯。 b、在人物刻畫方面,用具體的典型事例進行記敍,以小見大,凸顯出人物的精神風貌。

c、在文風方面:行文平易、內涵深厚,運用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真摯。

設計説明:習作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抓住課文寫作特點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非常重要。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習作範文。通過步驟二和步驟三,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在你的身邊或者你自己身上,有沒有像葉聖

陶先生這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或事呢?説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2)總結課文

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葉聖陶先生做到了,我們能做到嗎?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習葉先生的品格,寬厚做人,嚴格要求自己。當全部學習完文章之後,重新簡述文章的內容,可以使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作業設計:

A、找出文章中讓你印象深刻或難以理解的句子並在旁邊做好批註和摘抄。

B、推薦閲讀,葉聖陶著童話集《稻草人》 六、板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8zpd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