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六國論》教案設計

《六國論》教案設計

歷史的回聲

《六國論》教案設計

一、專題內涵簡介:

二、學習方式:文本研習

三、第一板塊:後人之鑑

一、導入新課:

1、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蘇祠(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紹:

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現在的四川眉山縣)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説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刻苦努力,下筆頃刻數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到了都城汴京(河南開封)。當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把蘇洵的22篇文章(《幾策》二篇、《權書》十篇、《衡論》十篇)推薦給朝廷。宰相韓琦也推薦他作官,一時名揚京師。後來蘇洵把文章彙編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蘇洵主張“言必中當世之過”,為文見解精闢,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縱橫捭闔,雄奇遒勁,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後人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三人合稱“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選自《嘉祐集權書》。《權書》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題:

1、六國,指戰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後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逐漸強大起來,積極向東方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合縱”對抗秦國,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並不鞏固,被秦國“遠交近攻”瓦解,相繼滅亡。

2、六國地圖

3、文體: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文體,分為兩種:(1)政論:主要用於發表作者對於時政的見解和主張。(2)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鑑。

《六國論》屬於政論還是史論?——史論。

四、寫作背景:

宋朝是我國曆史上比較軟弱的一個王朝。宋太宗以後,國勢就漸漸衰弱。宋朝初年,北邊已經有敵國契丹,宋仁宗時,西邊又出現了敵國西夏。宋朝受着這兩個國家的威脅和侵犯,卻不敢對他們進行堅決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協的辦法,向他們納銀輸絹換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與契丹(後來稱遼)締結澶淵之盟,宋朝答應每年給契丹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給他們晉陽(現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橋(在河北省雄縣易水上)以南十縣的土地,結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給契丹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慶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書請和,宋朝每年贈給西夏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宋朝這樣一再向敵人屈服妥協,結果增加了敵人的財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帶來無窮的後患,而實際上並不能換得和平。

五、朗讀課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節),提出論點,並作理性分析,從“不賂者”和“賂者”兩方面論證論點。

第一節,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論點更加突出。論點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論證,富於論證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對“賂秦而力虧”,予以強調。第二節,承接上一節理論上的論述,轉而從“不賂者”方面,一問一答,層層深入地議論“賂者”對“不賂者”的嚴重影響:“不賂者以賂者喪”,“不賂者”,“失強援,不能獨完”。最後在本段結尾再一次下斷語:“弊在賂秦也”,與前面相呼應。

七、分析第三、四節:

第二部分(第三、四節),以歷史事實論證中心論點,分別從“賂者”和“不賂者”兩方面進行論述。

第三節,談賂者是如何導致國力削弱終於使國家滅亡,概述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史實,具體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本節先總述秦國在攻取之外,接受韓、魏、楚獻地的情況:“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後用比較的方法,指出秦受賂所得比戰勝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國賂秦所失比戰敗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見賂秦帶來的損失之大。再具體形象地描述賂秦者是怎樣陷入“力虧”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寫“奉之彌繁”“得一夕安寢”以後,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勢,這樣就自然地引出結論,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後果。

第四節,以齊、趙、燕三國的事實為例,深化並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作者把賂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和秦交好的,如齊;一種是反抗秦國的,如燕、趙。先以齊為例,指出它“與嬴而不助五國”所以“五國既喪”,“齊亦不免”。再以不賂反而抗秦的燕趙為例,把它們的“用兵之效”與用武而不終相對比,説明它們的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而是它們處於“革滅殆盡之際”,陷於“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戰敗而亡”。這樣就把滅亡的罪責歸到賂者的身上。燕趙之亡,固然由於自身策略錯誤所導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於外部大環境的惡化。最後用了假設推理,設想齊人不附於秦,燕國不用荊軻刺秦王的計策,燕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秦與六國誰勝誰負,誰存誰亡,恐怕都是一個未知數。

八、分析第五、六節:

第三部分(第五、六節)總結歷史教訓,點明寫作目的。

第五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由評論六國滅亡,總結歷史教訓,過渡到規勸北宋統治者放棄屈辱求和的方針,把問題的分析由表層過渡到裏層。“嗚呼……以趨於亡”是承上,繼續證明“弊在賂秦”的論點,並且為六國設圖存之道:一是用謀臣,“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國聯合,“併力西向”。用的是假設論證。具體的説,假如六國不賂秦而自強,而對秦齊心協力作戰,那麼,他們就不至於滅亡。現在六國害怕秦國而賂秦,因此,他們終於滅亡。段中連用“悲夫”、“嗚呼”兩個感歎詞,表達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國滅亡教訓沉重。“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表達了這樣的意圖:“為國者”有兩層含義,明指六國的統治者,暗指北宋的統治者,一語雙關。由這句啟下引出第六節,就很自然了。

第六節直接將北宋與六國放在一起作類比。昔日,六國雖勢“弱於秦”,但倘不賂秦,而猶有“勝之之勢”;今日北宋強於遼與西夏,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自然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運用的一個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鍼砭時弊的話説得很委婉,其實賂敵求和早已成為北宋的國策了。

九、小結:

文章在一個“賂”字上,把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論述,論古即是論今。相隔千餘年的事為什麼能夠放到一起來相提並論呢?因為作者找到一個切入口——歷史與現實的共同點,六國與北宋皆是採取屈辱求和的對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諷今的手法,運用對比、類比推理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的方法,充分論證了六國破亡的原因,勸諫北宋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以六國為借鑑,對遼、西夏的侵犯奮起反抗。蘇洵《六國論》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論斷斬釘截鐵,巧妙地使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語言樸素簡勁,富有表現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3)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4)洎牧以讒誅

5)舉以予人

6)至丹以荊卿為計

7)趙嘗五戰於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十一、詞類活用:

1.日割月削(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義不賂秦(名詞用作動詞,堅守大義)

4.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用作動詞,禮遇)

5.不能獨完(形容詞用作動詞,保全)

6.李牧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賂者以賂者喪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讒誅

(5)至丹以荊卿為計

(6)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7)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滅之故事

(8)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10)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o4v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