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32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32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32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3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着,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繫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循環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着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着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裏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説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説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説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着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裏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裏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裏,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着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羣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裏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説,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裏,以家族為基本社羣,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説:“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裏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説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曾經教過的課文一片一片地立即閲讀整本書,這也是一本學術專着,鮮有接觸,感到困難的是“正常反應”。

“農村中國”實際上有點困難。

這是經典的社會學論文,優秀的學術素養,即使是這方面的專家,閲讀它需要很多思考。

我們的高中生?

書中寫的“中國國”為了孩子今天在許多城市發展的太遠了農村學生可能不會感到陌生。

這也可能導致閲讀障礙。

經典閲讀總是很困難,但這很有趣。

如果您不能學習,很容易撤離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書,簡單又受歡迎在低級圓圈中旋轉。

當他年輕的時候,我有意識地讓自己讀一些“深”書,閲讀一些可能超出您能力的經典著作,這是一個挑戰。

必須激發信心,追求卓越,面臨困難。

以下圍繞“中國國家”,討論如何閲讀社會研究。

1、書的類型決定閲讀

選擇一本書,您必須先確定它是哪種書,?

我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以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閲讀方法。

學術作品如“ Country China”,通常有兩種閲讀方法。

一種是專業閲讀,強烈的目標通常有必要與專業問題“對話”,吸收或質疑觀點。

這是學術研究的發音。

第二種是普通的非專業閲讀,主要是為了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高素養。

這兩個讀數並沒有完全區分開,有十字架但是它們各自的方向和閲讀方法是不同的。

“閲讀整本書”教科書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主要是第二種閲讀方式它旨在與社會科學領域的人們取得聯繫,擴展知識因此,標準不應設置得太高。

繼續閲讀對本書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經驗和印象,那是。

如果您可以探索閲讀此類書籍的方法,它甚至引發思考和探索某些問題,那樣更好。

閲讀互聯網很容易分散,閲讀整本書可以“讓脾氣動起來”,擺脱浮躁,培養毅力,培養您的思想。

老師可以對閲讀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允許學生下課後獨立閲讀,不需要像我教的那樣細緻嗎?

一個文本,不必組織許多“活動”和“任務”。

閲讀可以促進寫作,但是讀書不能指向無處不在的寫作,不要總是考慮考試,這會破壞對閲讀的興趣。

一個好的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自己制定一個粗略的計劃。

參加“殲滅戰爭”,經過一段課外時間後,專注於閲讀,即使您不理解某些特定的陳述,沒關係,您無需挖掘無需逐步進行。

2、讀數應“粗略”,然後“精細”

社會科學是一門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學科。它們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學法,倫理,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閲讀社會科學論文,建議將“近似閲讀”與“附近閲讀”結合起來,首先是“厚”,然後是“精”。

第一步,首先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這本書的要點。您可以閲讀序言和附言,看看出版物的介紹和評論嗎?

相關的,廣泛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看看你為什麼進行這項研究,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哪些基本要點。

這是一個粗略的“展望未來”,準備好了

費孝通在“中國之鄉”後記中描述了本書的背景和寫作經驗,為了寫這本書,很清楚原來,費孝通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學術工作,從“現場社區調查”中“社會結構分析”,它屬於社會學類別。

“中國國家”是這項調查的結果。

後記較長,敍述了社會學的歷史涉及多種流派,有很多術語,我們不需要感到害怕和緊張只是對您的學術淵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費孝通梳理了學術史,這表明他的研究是遵循當時強調案例進入的社會學研究的“趨勢”(所謂的“社區研究”針對某個羣體),目的是“描述一個地方的社會結構”。

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然後,進行比較研究。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從農村觀察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加深對“國情”的認識。除了閲讀該帖子的簡介之外,閲讀前言和後記,您還應該查看目錄。社會科學作品目錄通常更清晰要點通常出現在章節標題或目錄中。

看“中國國家”的目錄,您可能不理解某些術語或問題,回想一下後言中解釋的研究背景,這可能也很有趣。這本書的主旨是因此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我必須翻閲整本書,不要求更多但乞求一種一般的感覺。由於這是“粗略的閲讀”,因此,您可以採用跳轉方法,快速瀏覽整本書。

多留意每一章的開頭或結尾,那裏經常有想法出現。當您看到説明想法或定義概念的短語時,可能更重要,容易噴灑;其他部分一目瞭然“掃描”過去,我能理解一般意思只是讀,不要留下。這樣閲讀整本書,“第一印象”在那裏,一些問題和興趣點出現了,對閲讀的期待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粗讀”是第一個必要的“過程”,為所有閲讀做好準備。

就像要去一個額外的地方嗎?先看看地圖,確定位置,我知道有什麼景點或生活設施,旅遊計劃是慢慢形成的。

3、重要的是“獲得概念”

經過“粗讀”,輸入了“詳細閲讀”,主要是分析性閲讀,代表所有閲讀中的大部分,它需要更多的能量。

它不能像讀小説一樣“放鬆隨意”閲讀社會研究論文需要一些計劃和步驟,用你的大腦更理性地思考。

“閲讀”時最重要的是它是“得到概念”。

在科學研究中抽象某些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特徵,概括地説,形成“陳述”(通常是特定短語),這就是概念。如,在“中國國家”中有諸如“農村社會”之類的概念,“差異模式”,“禮節規則”和“不作為政策”。

當您“仔細閲讀”時,以“抓”為重點。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觀點,把握關鍵把握關鍵尤其是那些核心概念,我抓住了人才記錄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思想,瞭解您的研究的價值。問題是?

如何“搶”概念?後記和“中國國家”目錄中提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做筆記,“抓住他們。

社會科學通常伴隨着“簡介”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前面還將有“摘要”和“關鍵字”。這將標誌着核心概念,對於我們來説,“趕上”很方便。更重要,閲讀文本時要考慮這些概念。找到概念,我必須待一會兒,考慮以下幾點: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和“上下文”中提出的,它是什麼意思?是一般概念還是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分析概念,還有很多。

一般來説,要特別注意介紹,在每章(或論文)的開頭和結尾處,這些地方通常會提出一些概念,首先“捕捉”然後,請轉到正文中查找並思考上述問題。任何提出概念或定義的句子,畫龍點睛:輕鬆向下滾動。閲讀整本書,回顧被包圍和思考的概念,您可以一起組織它們就像有一個“路線圖”可供閲讀。

中文課經常記得“帶關鍵詞”,為了閲讀社會研究,“獲取關鍵”和“獲取概念”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要真正學會“獲得鑰匙”和“獲得概念”並非易事。這裏提供的只是幾種基本的操作方法。只是閲讀更多,讀取速度更快,語言意識強,彙總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將一目瞭然地搜索幾行,“抓概念”的經驗已經逐漸形成。

“漁獲概念”的“漁獲”這也意味着識別含義。

想更多,概念特別是基礎知識?

它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借來的或者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對其進行了完善。這也是“仔細閲讀”的重點。有時我不得不來回閲讀幾次,反思只是瞭解概念的“起源”和內涵。

“中國國家”一開始並沒有提出“微分秩序”的中心概念。

代替,首先使用三個章節來做很多“背景”工作。費孝通首先討論了農村人如何在“羣體自我”和“人自我”之間劃分界限。結合對古代傳統中道德和道德問題的分析,他發現中國人專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像是石頭掉入水中引起的波浪,繞圈滾動推得越遠,它也變得越來越薄。這種習慣或集體無意識的文化,這就決定了農村社會非常重視人際關係的基本結構。因此,這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在第5章中得出結論:

“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結構就是我所説的“差異秩序模式”。“這是一箇中心概念。”修正”了本書的本質,這是費孝通的獨特發現,這是他的理論貢獻,後來成為社會學上公認的“最終結論”。

閲讀“中國國家”的前四章,我們必須在討論中注意各種概念的發展,他終於瞭解了“差異模式”的中心概念,它等於“接管”了互聯網上整本書討論的“大綱”。在“中國國家”中幾乎所有章節都提出了一個或兩個概念,它的“層次”可能比體現主旨的核心概念“低”。

但是他們也從不同方面展示了農村社會的特徵。

最後,他完善了農村社會特徵的理論。

閲讀時注意瞭解每章中介紹的概念,通過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考慮一下概念之間的差異和聯繫。

閲讀社會研究您會經常遇到技術術語。

術語是用於定義或表達科學概念的公認語言。

主要用於專業領域,如果外行讀者不理解它的特殊含義,很難理解與他討論的內容。

所以讀社會研究,嘗試找出專業術語的含義,消除閲讀障礙。

當“鄉村中國”分析農村社會的“結構”時,我用了很多社會學術語人類學,政治學等等例如“小組結構”,“權力結構”,“文化範式”,“血緣關係”和“地理關係”等。

請注意這些術語的特定專業含義。

大部分術語將在文字中進行説明,或在上下文中故意,您可以瞭解其含義。

我真的不明白,您也可以搜索相關材料(例如字典,百科全書和其他參考書),瞭解如何解釋其含義。

參考書中某些術語的解釋可能更加標準化,這與書中所用的含義有所不同,這需要進行比較分析,瞭解作者的特殊“用法”。

作者還編造了一些術語以方便討論。

專業領域不一定是普遍的,例如“情感取向”,“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不作為政策”,“無訴訟”,等等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術語,尤其是作者的那些話,乍一看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在本書中使用時可以參考另一種方式或更改單詞的本義。

技術術語是什麼?

作者的特殊術語是什麼?

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中沒有任何線索或解釋。

讀者只能自己找到它,並考慮它傳達的含義。

4、闡明理由:

“對話”和“名稱”

閲讀社會研究最費力的這是為了澄清您的論據。

中國農村的十四章每章都有一個“子圖”,許多“子參數”融合並支持更高級別的主題。

看完一章之後合上書,查看內容,考慮一下本章的論點,最好在書中以一兩個句子或以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它。

對於初學者,“總結”並不容易,應該簡化一下,在薄書中讀一本厚書。

但是這種類型的培訓對於思考性思維的發展非常有效。

讓我們以第一章為例。

“ Country China”想展示“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中國的農村社會”,不要直接問問題它始於人們熟悉但不一定關心的現象。

因此,讓我們先談談鄉村人民的質樸,那麼這導致對現象的描述很小?

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民經濟完全依賴土地。

推論:由於“土壤”的營養,只有這樣,傳統農業才能“面對黃土回到天堂”,在村裏共同生活,與世界抗爭的傳統生活中,具有無窮無盡的中國傳統文化。然後進行理論昇華,説明為什麼農村社會結構穩定。最後,得出了重要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説鄉村社會是一個“家庭”社會,沒有多餘的社會?你“。

“ Country China”以一種看似簡單的敍述來推進演講,有心情和理性。閲讀此類學術論文,完善和理解“子參數”和“主題參數”,清楚地排列整本書情節的上下文,不僅有助於瞭解整本書,我也做運動學習組織思想和表達,比較合乎邏輯。順便説説,我想談談“討論”和“陳述”之間的區別,閲讀社會研究時也應牢記這一點。“ Country China”最初是作者講義的一部分。用“通論”的性質,但是沒有完整的教科書,對宣稱常識也不滿意,並以學術界的現有觀點為重點進行“對話”,提出問題和新見解,這是演講。

他們的討論特別注意兩件事:一是質疑和“對話”,對現有觀點提出不同意見。第二個是“名稱”,通過介紹我的發現或想法,給出一個“結論性”,還是獨立的“論點”。例如,第八章分析了農村社會的“秩序”,相信中國的農村社會不依靠“人治”來維持其運轉,這也不是“法律規則”,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禮節規則”。

從“禮儀規則”中得出的所謂“論據”,這是一個獨特的學術“命名”這樣的陳述,書中有很多,您可以選擇一兩個,專注於分析,它主要取決於論證的邏輯推理。

5、分析材料增加的“現象”

對“中國國家”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社區分析”,目的是分析“社會結構的形式”。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社會分析,如便宜,政治家,機構的還有很多,也可以是宏觀研究但是費孝通卻使用了社會學的“社區分析”,從麥克風開始獲得宏觀的瞭解。

在1936年,費孝通在他家鄉的一個村莊裏進行了實地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完成了一篇題為《中國農民的生活》的博士論文(後來翻譯成中文並發表,命名為“江村經濟”)。在撰寫“中國大陸”之前,費孝通去了廣西雲南等地要進行艱苦而漫長的野外作業“蹲”。瞭解村民的生活,感受您的情緒和文化。

“鄉村中國”深深植根於社會生活的土壤中,非常“物質”,非常“紮根”這也是可以成為經典的書,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該主題的範圍。閲讀“中國國家”,我們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有所瞭解,植根於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值得學習,務實和現實。閲讀“ Langtu China”通常對大量民間文學研究案例感興趣。但是不要滿足於“好奇狩獵”,您還應該注意作者如何“處理”這些材料。費孝通的“好秀”是從盒子裏過濾掉材料。

精煉為“現象”,可以確認農村社區的結構特徵,並與其他不同的“文化形式”進行比較,突出中國農村的特殊性。選擇並精煉材料後,典型性和代表性脱穎而出,在“現象一級”,進入理論分析水平。這本書非常聰明,悄悄地吸收了政治學的整合方法,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具有很高的理論地位和很高的學術地位,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理論誇耀。如何觀察社會文化的“現象”如何使用科學理論來解釋“現象”,費孝通的主要觀點是社會學,然而,他的方法論觀點是“超越”社會學的範圍,具有普遍意義。“鄉村中國”側重於客觀論證,我們仍然感到對傳統文化有強烈的感覺,並且有鄉村的感覺融入其中。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們加深了對中國社會的瞭解,尤其是農村社會它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鄉村中國”分析了古代中國的農村地區,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實地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但,?

“變更”中的“無變更”是什麼?

傳統與現代的轉換與融合,國家與城市之間的碰撞與交流,?

社會的利弊是什麼?

我們會想到今天的農村地區,想到農民工,考慮社會風俗和風俗,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考慮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還有很多。

好書就是那樣,它總會引起無休止的思考。

6、從“ Langtu China”可以學到什麼中文?

讀“中國鄉村”需要一些社會學知識。但是對我們來説高中學生,您不必花太多精力在專業知識上,結合學習漢語閲讀“鄉村中國”,可能更必要。“國家中國”主要基於研究和科學示範。但是非常文學充滿人文關懷。這篇文章對相關學科(如歷史,哲學政治,人類學,等等這是“雜項”。可以是科學的嚴格且易於閲讀。在這種風格風格的背後,您需要對多學科集成有廣闊的視野,您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藴,這是學術寫作的一種狀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篇出色的論文和範文。這本書簡明扼要,功能強大,有幾點值得學習。一個是明確的論據,每章都着重於解決問題,並嘗試將論點壓縮成一個“陳述”,一個概念第二點是論點具有強烈的麻煩感。強調“對話”,對學院的看法不同的“對話”突出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尋求論證的真相,講材料第四是引用大量傳統古典資料,有些報價是人們熟悉的,但包括在本書的論述系統中,可以“更新”新的含義。進一步,也有許多啟發性的寫作經驗。

例如,在論證推理時,如何使辯論性文章更生動,更易讀?

如何結合思想和材料,敍事與情節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擺脱從一種概念到另一種概念的“肉味”,還有很多。

“中國國家”不一定那麼遙遠。

閲讀完畢,也許學習閲讀社會研究,如何分析和思考社會現象,如何成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知情且負責。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為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為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脱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脱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脱農皮而脱不掉,國家想脱農皮也常感為難。

因為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為人生的指針,因為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説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為長老統治。

説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温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為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温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説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着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為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説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後來者儘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為奴僕,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為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為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户,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為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温柔的綿羊,因為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為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裏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為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為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灶?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説?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為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為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為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裏居然存在一個“為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為孔子作注的時候不着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説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為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説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着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為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為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為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為藉着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着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眾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為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為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為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為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脱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才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佔着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着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着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説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並不固執地受着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後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覆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裏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信念。它包括着行為規範,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是依着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説,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於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户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着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村裏,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在鄉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後來我又因疏散下鄉,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裏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着多説話的”,“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説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説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裏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裏,男子漢如果守着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説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説法並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説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並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裏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並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裏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説裏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羣的團結性就依賴於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裏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着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着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羣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遵守傳統也就可以無違於父之教。但是傳統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生衝突,傳統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慾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慾望。這些慾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慾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儘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慾望是什麼?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脱不掉骨子裏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裏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裏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説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着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着不知從那裏冒出的被污染的空氣,吃着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污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00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裏反覆念着不忘初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説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着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6

前言

《鄉土中國》,其實當我看到這本書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打退堂鼓了。我對所謂的鄉土並不感興趣,但在豆瓣9.2分的強烈驅使下,我試着讀完了,在看完最後一頁,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明亮了許多。

其實這本書雖然講的是鄉土社會,但深層理解,卻是講了很多我們禮俗習慣背後的原因。如果要我給這本書起名的話,我覺得確切的應該叫《中國人奇怪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

這僅有100多頁的小冊書,卻道盡了中國鄉土的人情冷暖和行為舉止,鄉土中國,講的雖然是鄉下人的“土”,但是每個土氣的行為下面,卻映襯着城市人的生活。大家常説的人情世故、男女有別、血緣關係、中庸之道均出自這個“土”字。我們嘲笑鄉下人“土”,而土恰恰詮釋了我們的習慣和行為。也就是説在我們嘲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在這篇讀書筆記裏,我會試着提煉出這本書中指出的種種現象,以及形成這些行為的源頭和原因。廢話不多説,我們開始吧。

鄉土本色

我們先説説這個“土”字吧,土代表着土地、土氣。我們自古至今,每朝每代無論如何更替,都離不開農業,離不開小農經濟,所以,我們中國的發展,就是在這個土裏,每個中國人都是從土裏長成的,發展的。在土地上,無論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水稻,一旦人們在這裏生存,就只能紮根於此,因為土地是固定的,不易動的,所以鄉土社會的人們也只能生老病死在這裏、我們在這樣一個小家庭,小村落中成長,日復一日。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生活,孩子在每個人的眼中長大,土氣就這樣形成了,這種土氣是小範圍的瘀滯的,是每在這裏生長的人所熟知的。

當我明白了這個土字的來由後,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思想、理念、行為、習慣均來自土的特性。

因為我們都紮根在土地上,我們都沾染了土氣,因為都土氣,所以習慣、思想都相似,因為相似,所以我們是一類人,所以有土氣的老鄉才會親近、才會團結,講究地緣、血緣。因為講究地緣所以我們辦事講人情,因為講究血緣,所以要長幼有序、尊敬長輩。因為辦事講人情,所以討厭打官司,討厭法律解決問題。因為討厭法律,所以喜歡無為政治。因為尊敬長輩,所以才遵守孝道。也因為尊敬長輩,所以長者是權威,形成長老統治,才要立一家之主。

你看,經過這樣的推論,一切的行為習慣皆來於此。

男女有別

我們再談談男女有別,我們所理解的男女有別,大多數是受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不過在我看看完這一章驚奇的發現,其實這一理念的提出,竟然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而形成的。

既然談到男女,我們不得不面臨幾個問題:愛情、感情和了解。我們來依次分析。

感情是什麼?在此書中的定義為:一種體內的行為,導發外表的行為。在我的理解就是,身體的荷爾蒙抑或是腎上腺素為主導,來控制你,所產生的行為。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感情就不是以理性為主導的行為了,而是感性,如果不是理性,那麼就會有不穩定的因素在裏面,從而影響社會也會有不穩定。所以淡漠的感情是社會關係變得穩定的一種表示。

愛情是什麼?費老的解釋是:戀愛是一項探險,戀愛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倚重於推陳出新,不斷克服阻礙,不斷髮現阻礙。也就是説,愛情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對於愛情來説無論今後的路走多遠都毫無意義,只是當下的過程才是最有成就的。説回來,愛情依然是本能在起作用,是體內的慾望和衝動造成的一種生理驅使。

瞭解是什麼?此書定義為:所謂瞭解,是指接收同一的意義體系。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的。瞭解才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它是熟悉、親密、熟練地配合的代名詞。也就是説,瞭解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瞭解才是理性的,帶有思考性的,而不是身體的判斷,是大腦的判斷。

上述的推論我們可以看到,感情和愛情都是不理性,不穩定的。鄉土社會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在面對男女問題的時候,既要摒棄感情和愛情,還要讓男女相互瞭解。這就形成了一套禮俗,為了規避過多的感情,那麼必然要男女有別,規避愛情就需要男女授受不親。最後,為了能讓男女之間在沒有感情和愛情的因素下還要相互瞭解,家庭之間的成長環境、父母對孩子的瞭解程度反倒成為了衡量婚姻的重要指標。那麼,現代社會這種標準叫:門當户對,而古代社會有套制度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7

《鄉土中國》我連着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説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説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宏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説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説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羣。文字是間接的説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着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着,時間裏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在這樣的社會裏,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着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裏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着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裏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説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裏,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裏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着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説解釋自己為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着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着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繫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推的過程裏有着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着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説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着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着人們。山裏的孩子渴望隨着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湧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着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隨着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信、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互聯網、智能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為常態,意味着“無為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歎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温暖的面對面社羣……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脱了土地的束縛意味着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污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説,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着它的價值,呼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於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説,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

説實話,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並不是那麼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為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裏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這本書引起了我其他幾個方面的思考:

1、《鄉土中國》的實質是什麼?

2、費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學術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東西怎麼樣?

3、自己應該怎麼學習社會學這門課?

4、社會學這門課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麼關係?

5、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能夠產生出若干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自己去研究的一些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

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吾鄉”乃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似乎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所謂的“熟悉”社會中:生活在為土地所囿,在一個先我而在的生活環境。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所描述的就是這樣因熟悉而得到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而這種因熟悉而得到的信任,並非是契約精神的重視,而是對行為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樣的禮俗社會,是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稱之為“有機的團結”。與之相對應的是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是為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常説鄉下人愚,究其原委,並非是智力不如城裏人,而是缺少適應城裏社會需要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鄉土社會,空間阻隔小,面對面的羣組並不必要求助於文字。

那麼除了空間阻隔,還有就是時間阻隔了,比如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世代之隔。

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的阻隔問題。它的壽命是一連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像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時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

差序格局: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多動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死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此,我們的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範圍能收能放,比如,我們如何來定義“家”的大小?與之相對應的團體格局,所謂“西洋社會像捆柴”,團體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中,每個人都“克己復禮”。而在團體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觀念,每個人在神前平等,神對每個人都公道。

家時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而不是橫的。

關於禮治與法治:禮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維持力量不在外部權利而是身內良心。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適應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處未得而又破壞了禮治。

權利的分類。橫暴權利和同意權利。橫暴權利時指社會衝突,上下之別。而同意權利是源於社會分工和社會合作。

教化性權利乃是以穩定的文化傳統作為前提。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的嫁衣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來説又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長幼之序時教化權利所發生的效力。當文化不穩定時,傳統辦法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問題時,教化權利必然跟着縮小。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是長幼之序。”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

近期熱播電視劇《白鹿原》大受歡迎,描繪了20世紀初在渭河平原這片土地上,中國農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部劇讓筆者不由得想起由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教授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是研究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

本書最初出版於1947年,許多內容和觀點或許已經過時,但其中仍有許多有價值的內容。筆者會將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鄉土特色

從基層看上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那些“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層。

對“土”這個略帶藐視性的字進行了解釋,稱為泥土。鄉下人以土地謀生活,“土”是他們的命根。又因為莊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們的“土氣”也是因不流動才產生的。

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鄉村人口並不是固定的,當人口到達飽和點後,過剩的人口則會宣泄出外。

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而村與村的關係是孤立、隔膜的。

中國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積小(小農經營);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代積累起來,成為大村落。

這種生於斯、死於斯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就形成了“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熟悉的社會中,所得到的是隨心所欲、不逾規矩的自由,這種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這裏的規矩也不是法律,而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也即,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通過形成對人、對物的熟悉為人處事,這種相處模式或風俗在現代的陌生人社會中是無法應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國的7億農民、4萬多鄉鎮仍然構成中國社會的基層,國家也不斷推出惠農、扶貧等政策建設新農村,農村問題是中國的基本問題。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為農民的唯一謀生土壤,他們不必再將半個身子紮在土地上生存,一些農村的青壯年勞力進城打工成為常態。

《白鹿原》中,石頭等人的出走在當時會使聚村而居的白鹿原喪失青壯年勞力,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在人口頻繁流動的現代社會。更多的農村人進城買房,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原先農村的熟人社會或許更多地存在於偏遠閉塞的地區,或存在於留守老人的記憶中。城市化進程下,具有鄉土氣息的熟人社會或許正在逐步瓦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1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裏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裏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説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裏,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説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閲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説,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説,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於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範圍可以説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麼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並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都對今天的中國有着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説,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説:“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説,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願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後所藴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係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裏,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並且擴大自己的關係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係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的所作的一篇偉大的作品。雖然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和閲讀這本書,還是頗有探究性和現實意義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萌發了一個疑惑,“鄉土中國”指的究竟是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開始了這次對中國社會的探索之旅。而我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本書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作者是這樣解釋“鄉土中國”的,看完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滿滿的好奇,於是我便繼續探索下去了。

鄉土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點。作者在書中的開頭部分就説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説到農業就離不開土地,説到土地自然也離不開勤勤懇懇的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地對他們來説是重要的,是珍貴的,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要依靠土地。“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在農民眼裏,“土地”是位最近於人性的神。可見,“土地”對中國農民和中國社會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在看完作者對“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見解之後,我又往後看了其他章節,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差序格局》中水的波紋原理。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人際關係比喻成丟石頭而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拿我們自己來説,家人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相對來説親戚和朋友就會顯得比較疏遠一點了。

此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和看法,作者自己也説“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書中具有現實意義的觀點和作者敢於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和學習。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

記得準備到南京的學校報到的時候,臨行前家人給了我小包土,説是取自灶心,現在家家户户早就沒燒灶了,好容易才從中藥店裏找到,讓我到了學校和了當地的水,把這包“灶心土”吃下,這樣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説也奇巧,來南京好幾個月了,不但沒有不適應,身體狀態反而更好了。您説這土多麼神奇?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的:“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時候,對這個“土”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儘管《鄉土中國》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傳統生活離我們很遠,但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牽涉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正是中國人民濃濃鄉土性的體現!

從結構上看《鄉土中國》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其中“中國社會是鄉土性”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圍繞着“鄉土性”,作者從語言文化、人際生活、道德、經濟與社會風尚、政治統治與法律、身份與風尚、社會發展這些角度談論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性格,還向讀者們揭示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

一、篇章介紹

首先是《文字下鄉》,在這一篇中,作者從空間的角度辨明“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常處在面對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這使得作為人類交流媒介的文字載體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所以作者指出“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學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在《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析鄉土社會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產生是因為人與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遇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時間的阻礙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個在鄉土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記憶的範圍本身很狹窄;就世代之隔而言,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長大,個人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要積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穩定狹小的鄉土社會裏面,只靠説話而不依賴於文字和書籍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

《差序格局》的開頭作者説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加普遍,這裏所謂的私是一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裏面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所以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這點恰恰和現代西洋團體格局形成了對比。西方社會在團體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之上,而且與基督教的宗教觀念相關,虔誠和信賴是其一,個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對每個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不分差序的兼愛,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脱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一切的普適標準,也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楚了對象是誰,和自己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能拿出什麼標準來。

《家族》篇説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不限於親子,可以順着父親系這一方面擴大,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是一個事業組織,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業的大小決定。中國的家是一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是配軸。講究效率的事業,排斥夫婦之間的私情。不光是性別,不同的年齡組之間也保持這較大的距離,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羣中的結果。

在《男女有別》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而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即接受同一的意義體系。所以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氣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也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總之,“鄉土社會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一個安穩的社會”。

《禮治秩序》篇説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禮治的可能性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禮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所以在《無訟》中提到,在鄉土社會中,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擇獄。訟師是沒有地位的。鄉村裏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心裏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無為》篇中,作者提到兩種權力。一種是橫暴權力,它是指權力是衝突過程的持續,是統治者的工具,存在於階級鬥爭中。鄉土社會中,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因為農業的剩餘隨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攤。另外一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越複雜,這種權力範圍也就越擴大。但在鄉土社會中自給自足,分工有限。所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名義上是專制和獨裁,但從人民的實際生活來看,卻是鬆弛和微弱的,是無為而治的。此外鄉土社會還有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即長老權力。《長老統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總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眾多規律之下,隨心所欲而不碰壁。不過,被教化者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他要學習的那一套文化是先於他而存在的。教化的過程是替代社會去陶煉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過全體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權力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擴大到成人之間的關係得有個穩定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長幼有序。所以我們客套中相互詢問年齡不是偶然,這禮貌正是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就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效力。

《血緣和地緣》篇中説,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的,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在親密血緣的鄉土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種社會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繫的,是相互饋贈式的。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如果説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那麼地緣就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名實的分離》: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容易產生文化英雄,他們提出想法獲得信任,時勢造就權力,作者把這第四中權力叫做時勢權力。傳統中國以教化權力基礎的長老統治不能容忍反對,但是社會在發展,舊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在社會變遷速度足夠慢的情況下,通過對“註釋”來為長權力注入變動的內容。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這樣就變得口是心非,名實分離了。

《從慾望到需要》主要説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慾望來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過對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鄉土性作為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是因為農業和有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自於土地,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社區的單元是村落。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鄉土性還可以延伸出一些農村社會的其他特性,即從空間上看,是相對固定的,從時間上看,是相對靜止的,從村落內人際關係上看,是熟悉的,從村落間的人際關係看,則是孤立的。《鄉土中國》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卻為我們提供了一扇瞭解中國鄉土生活的窗口,也我們找到了解中國社會的切入口,儘管我們國家正經歷着城市化的過程,但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仍然在鄉村,某種程度上鄉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這樣我們只要能抓鄉土社會的某些特性,也就為中國社會很多現象找到了雛形。

二、問題論述

下面將《鄉土中國》中幾個核心概念結合當前中國的某些現象進行分析。

1、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與平等,中國社會則多了許多“人情味”,這種“人情味”通常無法用法律來解釋,而是在禮俗與道德的支配下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當前中國最熱的“看病”而言,它始終牽動着中國老百姓的神經。本來有病去醫院看病,醫生履行自己的自責,然後藥到病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給醫生塞“紅包”。病患以“紅包”為媒介重點在於拉近了與醫生,從而和醫生建立某種關係,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醫生往往也是對於那些“熟人”似乎更為體貼,相反如果是“陌生人”醫生則更偏向“鐵面無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種身體檢查而且在開藥問題上也較少考慮病人經濟負擔。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這種熟人社會的文化在於,對於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餘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時難以説話,相反人們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則生硬得多了。所以在這樣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實在中國社會,何止單單“看病”如此,各行各業,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熟人關係”,“熟人與關係”是法律制度以外,維持中國社會運行的另一套規則,即“潛規則”,作為一個在中國社會生存的人,如果單單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來辦事是絕對不夠的,須知法律背後還有規則,唯有懂得這些規則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2、禮制秩序

如果説“熟人社會”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描述,那麼“禮治秩序”則是這種熟人社會背後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説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説這些行為做得對。這種禮制其實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顯的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長幼要有序。我體會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準備出遠門,家人總讓我去拜訪家裏的長輩,我想這正是禮的一種體現。有了禮就有了秩序,就不會亂套。所以我們餐桌上有禮,我們儀式上有禮,我們逢年過節有禮。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的這種禮很難用統一標準定位的,因為各地各鄉的風俗不一樣,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禮也大相徑庭,但是這並不妨礙禮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發現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的禮節已經簡化,很多現代人甚至不知道現行禮節的來源,但是禮的現象卻依然存在着。應該説從禮制秩序入手,結合生活情景是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國情、切透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在中國把握了禮數,就能融入熟人社會,但是禮的學問學校並沒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積累。

3、男女有別

談起“男女有別”,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堂座位上的三八線。中國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似乎是從小學就開始萌發出苗頭來了,記得小時候,小孩子間往往是男生的一小夥,女生一小夥,小團伙內的同性成員往往比較親密,而團伙間異性同學的交往有時則多了一種團體競爭對抗的成分。此外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假如小組的某個成員經常和異性團體混在一起玩耍則會受到原來小團體的排斥和遺棄。另外我也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國女生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很親密的,所以有閨中密友的説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女生們無論散步還是聊天都喜歡手牽手錶達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國外女生間的牽手是很少見的,牽手的可能是同性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到這是因為男女有別使得男女的結合更多的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較強。如果按照這麼説,確實能解釋這種女生之間的親密行為,但同時我存在疑問,既然按照這種同性情感交流較強的觀念,女生之間可以牽手,那麼男生之間的牽手為什麼少見?另外,中國社會這樣的一種同性間的情感依賴是否會導致同性戀以及中國社會出現同性戀的情況是否會比其他國家更多一點?

《鄉土中國》雖然側重描述中國鄉村基層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和國民性格,透過《鄉土中國》這本書,我們不僅僅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顧時更能發現身上的“土性”,這種土性恰恰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這樣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元素:鄉愁、家園、落葉歸根、安土重遷、房子。儘管千百年的歲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國社會的這些特性卻始終延續着,乃至今時今日紛紛揚揚的房地產話題,也能從《鄉土中國》這本書當中找出文化根源。應該承認,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鄉土中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現出來了豐富充實的內容和深刻悠遠的意義。這也反映了費老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嚴謹實地調查的求實態度,所以我在為書的內容給自己帶來啟迪而致謝的同時也對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學術精神深表敬佩!作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如是説,可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它?現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講的鄉土?

當然先生所討論的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站在歷史社會發展的大方面來考慮的,但我只從中截取一個角度來微觀地剖析中國的現狀,這也是《鄉土中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從中國社會的演化來看,現代中國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為生,飽含了歷史的鄉土味。從中國的社會主體來看,以耕地勞作的農民居多,而所謂的城市只不過是由那些富裕的鄉村所孕育而來,而城裏人只是城市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所以説中國社會基層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散發着鄉土氣息的國度,不管歷史如何前進,也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根基是不會動搖的。但從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似乎基層性早已被風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現代社會所給予我們只是一個假面具。

無疑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所謂的鄉里人,但同時鄉里人也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羣體。城裏人叫他們土包子,鄉巴佬,沒錯,他們的確土,“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在鄉下,“土”卻是他們的命根,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複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裏人,是的,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為伴,但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裏的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衣物?這些人又何以為生?

似乎歷史是這樣演進的。

不知從何時起,城裏一天天富了,人們住進了洋樓,開着豪華的轎車,出入娛樂場所。甚至財富的黑手伸到了鄉里,於是,鄉里不再平靜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樓宇和工廠,機器肆無忌憚地在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們曾經征服城市一樣。緊接着鄉里人的心也開始不平靜了,為什麼他們可以享受那樣的生活,我們卻要在呆在鄉下與雞鴨禽獸為伴,鄉里人開始憧憬城裏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時起,鄉里人開始背井離鄉,到城裏去尋找所謂的幸福了,一個個還是樂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裏真的就有他們想的那麼好嗎?城市真的能像鄉里一樣收容他們嗎?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説的,“這些宣泄外出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命運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這就是一代代人眼中所謂的“幸福”,但到底幸不幸福,或許只有那些離開的人自己懂。

是的,異鄉的日子並不好過,進了城裏,他們被叫做農民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了所謂的民工潮、廉租房。他們就像被城市遺棄的孩子,是永遠的流浪者。城裏的人笑他們是土包子、文盲,笑他們滿腳狗屎,笑他們只知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笑他們永遠幹着最低賤的活、住着最簡陋的民工宿舍,聽見了嗎?城市裏到處都是笑聲……

酒吧舞廳裏充斥的是早已不再純真的鄉村姑娘,此時她們充當了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就像黑夜裏的幽靈一樣,漂浮在都市的夜空,夜更加糜爛了。貞潔、尊嚴、人格終於在滿是銅臭味的氣息中幾經沉浮後重重地落在地上,又被人踩來踩去,沉重的再也拾不起了。她們曾經懷着美好的夢來到了城裏,又在這裏殘忍地把自己曾經的夢活生生地踩死在腳下,然後變成了城市的傀儡,在滿是煙酒味的殭屍屋一點點葬送着自己的青春,續寫着城市的繁華。

鋼筋水泥的工地上,有這樣的一羣人還在忙碌着。大樓還是一座座空虛的骨架,瘦的像建設他們的人一樣,為了建設這樣的堡壘,鄉里人爬得很高,那是他們在鄉里從未奢望過的高度,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快樂過,他們的心從來沒有被暖熱過,就像這冰冷的骨架一樣。抬頭望去,這些人就像一羣可憐的蝸牛一樣,在一座叫城市的高樓上努力地向上爬,雖説蝸牛爬到金字塔的頂峯,他的視野就和蒼鷹一樣廣闊,但他們本不屬於天空,他們是要回去的,回到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6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7

《鄉土中國》第一次讓我思考了中國現在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成因。以前從沒有想到要追根溯源過,也從沒想過這些問題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次的或簡單或複雜的原因。

在費孝通先生的筆下,中國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開的。是的,中國作為千年的農業大國,無論如今城市化發展如何洶湧,中國人的基因裏永遠有一句話被傳承着“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見,那時的中國,對土地對上天,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崇拜。我認為,從一點就能體現出來,就是人們見面時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國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臉色,決定是否出海,於是他們搭訕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中國,同樣是要看上天的臉色,卻總結出了“今天吃了麼”這樣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讓人聯想到食物,而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國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於上天,土地在人們心中更為重要,再加上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也讓中國人留下了些許潛意識,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靈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雙手,上天可以決定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雙手可以決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國,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親,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鄉村,一個鎮,年代久了,每個圍繞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親帶些故。每個人彼此熟悉,每個人守一小片土地,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安於這樣的現狀,不願意改變,於是家族式的社會就產生了。

家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亦可稱為家屬。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所謂的中國人的醜陋一面,費先生在書中説,“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謂政府的“貪污無能”;所謂企業的“經營不善”都是這“私”的毛病在作祟。當家族的一個人“發跡了”,那麼以這個人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關係的都成了親戚;倘若他落魄了,這個家,可能也就縮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權力、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處不遺餘力的爭取,中國人的劣根性就此體現出來。而讓這種劣根持續生長的正是中國人世世代代從傳承下來的中國式社會結構——家。不過,中國除了私,還有一點特色,就是值得稱讚的孝。所謂百善孝為先,雖然鄉土中國的私心很重,但是並不能掩蓋中華傳統美德,從土地發展起來,一家族為基本結構的社會,並不存在過多的法制。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衙門有公堂,但鄉土中國的人們通常認為家醜不可外揚。而除了法律還有什麼能約束人們的行為呢,就是那“傳統美德”了。中國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古老中國的禮治。

如今,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國際上的法制社會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中國終於由孔儒教誨的禮治社會漸漸轉型為時髦的法治社會,禮治與法治的衝突也就此開始出現。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就可從這其中的一個字體現出來——信。在傳統中國人腦海裏,信,不僅是美德,還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輕輕體會“言而無信”這四個字説出口時的感覺,透露的是何種失望、厭惡與氣憤,這就是中國人對信得感覺。鄉土的中國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後憑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這種單純樸素的感情,卻被法治打擊的體無完膚,法律不講信,講的是證據。鄉土中國的人不懂什麼合同,他們只認這個人,並且相信這個人,腦子裏沒有什麼證據的概念,沒有凡事籤個合同來保障自己權利的習慣,可是這樣,在如今的社會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我們總能聽説一些因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還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稱之為“法盲”我不敢苟同這個稱號,難道幾千年傳下來的禮教就全是錯的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稱那些鑽法律空子‘缺德不違法’的人叫“禮盲”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8

第一章是“鄉土本色”。作者開篇就説“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説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是他們都是從鄉村社會分離出去的,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方面還帶有很多鄉土社會同樣的痕跡(雖然他們自己是很不願意承認的,因為“土氣”毫無疑問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土社會。另一層意思是説現在這個鄉土性只侷限於基層,就是説雖然地主、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社會階層都是從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是由於長時間的發展,已經與鄉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裏人對鄉下人冠以“鄉巴佬”的稱呼,因為他們對於鄉土社會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至於這些階層乃至整個中國社會怎樣具有着鄉土社會的文化的根,後面會有詳細的分析。

在第一章裏,作者從“土氣”切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本性。“遠在西伯里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因為農業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氣”,所以説這個詞很貼切的描述了中國的農業本性。“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範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於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徵。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徵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説,中國為什麼早在戰國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為什麼還是人制社會?就是因為這種人際關係的侷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的着多説麼?”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那都是對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中國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從這裏來。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麼説,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為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但是實際上我的母親初中畢業,但是由於農民的生活基本沒有文字,長年沒有閲讀和書寫,因此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讀我的家信都很吃力。這無疑是費老觀點的例證,説明雖然過了這麼多年,農民的生活還是帶着傳統鄉土社會的痕跡——地方性和口語化。(待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9

(一)在“男女有別”一節裏,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説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亞普羅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為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認為鄉村社會是前者,現代社會是後者。

且不説是不是,我對這兩種文化模式很感興趣。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原來都是前一種思想的表現;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苦難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強,生活的意義因之越深。這裏面隱藏了一個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結果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對於男女感情,費老又説“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徵,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為生命的主脈。”“最後的統一是不會完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求同的過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處發展,相異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礙也愈是強大,用來克服這阻礙的創造力也需更強大,在浮士德的立場説,生命力也因之愈強,生活的意義也因之愈深。”

費老這裏説的是性別差異帶來的異性吸引力和愛情。我不由想到我們在感情中體會到的愛情,如果抽去了表層的性慾和生活,其實就是這種依戀感,這種恨不得和對方變成一個人的衝動。盧克萊修説“情人們熱烈地擁抱在一起,情愛的牙齒頂着牙齒,但他們不能在另一方銷魂,也不能成為另一個自我。”正是這種永遠不能克服的距離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很多人難以體會這種本質的愛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愛情,無疑是對愛情的膚淺的理解。

(三)在“禮治秩序”裏,費老認為中國社會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禮治。若是法治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私情和冤案發生,若是人治就不會有那麼多位高權重的人總説身不由己煩惱重重了。中國社會的人們是依照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行事的,不管處於什麼地位,都得按照這些規定行事。儒家説“克己復禮為仁”是個最好的例證。

(四)接着,在“無訟”裏,費老接着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規矩。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鄉,很少有爭端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家務糾紛或者兩家發生了爭執,一般都是找村裏能説會道的“明禮人”來“評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打官司被認為是“丟人”的,不管你有理還是無理。當然過了這麼多年,中國農村的鄉土性已經有所稀釋,鄉村裏的家長和長老們的影響力慢慢下降,村裏以前經常為人評理的人現在只不過是個婚喪嫁娶儀式的主持者,平時喜好,在鄉親中已經沒什麼威信。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裏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峯與海拔6000米的人説話,基本上是説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温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説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 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着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 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脱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6、 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 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 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 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裏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1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説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2

在我明白,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一樣的關聯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關聯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關聯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因此,我們這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説,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能夠犧牲家,為了黨能夠犧牲國,為了國能夠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能夠説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資料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聯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聯,地緣關聯等。或者能夠説是這種靠關聯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正因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説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説西方正因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3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狀況和因此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悲哀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就應怎樣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説,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正因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正因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堅信土地就能夠,堅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4

社會上對權力的看法分為兩派:一派偏重社會衝突,另一派偏重社會合作。

偏重社會衝突的一派認為權力是衝突的延續,只是武力階段已過,被支配者認輸了,但並沒有心甘情願的屈服,於此才有權力的產生,這種權力是壓迫性質的,我們稱之為“橫暴權力”。

偏重社會合作的一派認為權力是社會共同的契約,社會分工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為分工,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如果別人不盡其分,則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干涉別人,這是權利,而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涉,這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需要有共同的社會契約約束,在這裏我們稱之為“同意權力”。

在事實層面上,兩種權力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側重不同,社會即存在衝突也存在合作。

權力之所以誘人,主要是其經濟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橫暴權力的意義就會小很多,甚至都很難發生。

在鄉村,除了以上兩種權力外,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也不是同意性質,它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我們稱之為“教化權力”。

説孩子們必須穿鞋才準上街是一種社會契約有些不妥,因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個人的意志,契約的形成和遵守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個人意志和社會強制的綜合體。但是這種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約精神在教化權力中並不會出現,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只需要學習,社會也不會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

這種教化可以説是不民主的,但若説是橫暴卻又不然,橫暴發生於社會衝突,但教化沒有這種衝突。

教化權力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裏,但不侷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就是強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話,“在最專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愛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艱難。”就是最好的註解。

教化權力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相對靜止的社會,儒家思想體系便是建立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它反對橫暴權力所維持的秩序,而熱衷於教化權力。“父母官”就是這種爸爸式權力的體現。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5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着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説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説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比如,作者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為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為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紹了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在《鄉土中國》一書裏面他所討論的問題裏面很大程度上認為鄉村社會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那一點是自己,其餘的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中國人之所以與西方人不一樣,就在於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説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為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是一樣的。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在這個意義上説,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

這樣説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我們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6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裏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裏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裏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羣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脱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説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説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説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説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説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説,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説,是家庭多為事業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裏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裏繼承並經常練習,讀書筆記摘抄,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裏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裏,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説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裏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裏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説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為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暴動,武力解決,如此循環。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係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為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裏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裏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裏,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着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7

費孝通先生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説,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

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

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裏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説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羣裏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羣體,其中各個人有着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長大的,整個村子裏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裏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裏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裏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裏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説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説,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説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8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餘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便將鄉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説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説用得好,因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着直接向土裏討生活的傳統。闢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因為不流動,中國鄉村人口像是附着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本身看,耕種活動裏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羣居,聚居是出於農業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為,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為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基於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為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鄉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也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鄉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裏,鄉土社會應屬於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才會有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然後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常見到從鄉村搬到城裏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説,然後滋滋有味地計劃着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説她們離土後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土社會的熟悉環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麼?”那些統統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徵也由此而來。現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9

第一次對中國農村社會主動有意識的去觀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機會讀到梁鴻的《中國在樑莊》,當時讀書純粹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沒有什麼方向,買這本書大概是電商搞活動湊滿減。但11年那個寒假我真的被這本以南陽一個小村莊—樑莊—為縮影呈現一個典型中國村莊的生活狀態、村裏每個人的成長和故事、鄉親鄰里之間的糾葛與情感還有村裏的政治與權力的變遷的紀實文學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村莊,裏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長的環境中找到,每一種狀態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鮮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鴻想要除了將這樣的生活呈現在輿論的視野外,更多的是對於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和變革的大環境下這種農村社會的變遷和未來命運的思考。梁鴻後來又寫了《出樑莊記》,但這兩本書裏更多地側重紀實和調查,對於深層次的為什麼、如何解釋這種種存在和現象卻未涉及,《鄉土中國》則從從社會結構這一社會學研究角度闡述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徵,解讀中國農村社會的全貌。

所謂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佔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及其生存活動的組成方式及其關係格局。《鄉土中國》認為中國的社會是基於差序格局運作的,這從根本上區別於西方現代社會的團體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聯繫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這個圈子中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形成一種差序,同時每個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時因地自由伸縮。團體格局則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團體中個體之間關係的平等,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先規定的,團體的邊界也有明確界定,個人是否屬於團體一眼即能辨別出來。

那麼基於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具有那些特徵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者首先闡述了為什麼叫鄉土中國、鄉土的含義是什麼?作者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的,我們的傳統文明是農耕文明,自然離不開土地,是一種生於斯、長於斯最後死於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流動的文明。在這個不流動的社會形態中社區的基本單位是村落,人生長在一個先於自己而存在的無需選擇的環境中,村落是一種熟人社會,一切問題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積的經驗來解決,人與人之間是鄉親,且與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並不具有貶義,一方面“土”是土地對於中國基層社會的重要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層傳統社會對於現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於愚笨,這種土氣就如同城裏人不認識麥子的道理一樣。

然後作者闡述了基於這種差序結構產生的一系列中國鄉土社會的顯著特徵,包括文盲較多、私人的道德觀、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別、婚育制度、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慾望與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於團體格局的西方社會特徵都有哪些不同。書中探討的具體一系列特徵,在現在的中國基層社會不只是農村依然很容易找到,這裏就不贅述了,推薦大家找來讀一讀。

這本書對於從事社會學尤其是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説讀這本書的意義主要在於兩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種視角,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羣。這個社羣到底是為什麼成為這樣的、具有哪些特徵、在歷史的發展中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只有在全面認知的基礎上,我想“應該朝着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這一問題才會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國家,瞭解我們的同胞,在看待許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錯誤。例如前幾天殺魚弟自殺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對其父母的行為進行了批判,但這個新聞除了這個關注點外我覺得更有啟發的地方是“原來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孩子承擔着這樣痛苦的命運”。瞭解多種生活狀態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0

按:由於在西藏出差,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每天的內容可能會少。鄉土中國的筆記我本來可以一次寫完的,現在決定分三次。這一次是談一談大尺度的特點。

中國的農村是中國社會的底色。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大多數都是農民,都生活在農村。在改革開放後,很多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人才。但他們小時候基本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村文化的影響。以至於在中國目前的社會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國農村社會的影子。

費孝通先生這本鄉土中國是我很早就想讀的,但一直沒有足夠的動力。前段時間在得到上購買了每天聽本書的會員,看到有這本書,認真聽過幾遍後把一些筆記整理在這兒。

首先,從大的尺度看,農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口的流動性非常有限,因為人們都被綁在不可流動的土地之上。人們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相互熟悉,相互制約。所謂制約就是大家都認同了一套傳統的“禮治”,在禮治中,人們遵循這一些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這些規範在現代法律的視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卻在農村這個小集體中獲得人們的認可。農民們堅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着一些傳統。

在我看來,這便是某種“共生”。在生產力底下的農村,人們需要彼此幫助和協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而要更好地互助,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他們有某種共同的理念和認識,這些理念中,有大量的東西是在強調”他人的看法“。比如中國人很喜歡説的一個詞,”面子“,正是這樣的理念的體現。因為共生,人們才需要在意在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才會在各個方面小心翼翼。在這樣共生的體系下,孕育了很多獨特的社會的文化,比如説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爺爺那一輩那裏,老夫老妻不代表着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從感情的一開始,雙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愛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慮社會關係的結合,考慮門當户對。在大的共生體系下,婚姻實際上是把小共生體轉變為更大共生體的一個紐帶。這樣去理解所謂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現象,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1

從社會關係的角度把視角拉近一些,我們會看到與西方”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同,農村社會對於權利的分配是十分不均衡的。人們評價人或者事,往往不是”講理“,而是看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遠近。與自己距離近的,就支持,與自己距離遠的,就反對。而且還有一個特點,有些社會地位高的人會吸引大量的各種“遠方親戚”就會自動找上門來。這就是説,在農村社會構建的關係網絡實際上是以個人為中心的。這種特點與之前寫到的婚姻關係相結合,就形成了一種社會關係網絡模式。首先,這個網絡是以婚姻為紐帶的;其次,構成這個網絡的是男方和女方各自的家庭網絡;再次,這個網絡的大小和影響力既取決與男方女方家庭網的大小和影響力,更取決與中心人物的社會地位。在這樣的網絡中,人們自動向社會地位高的人靠攏,形成以他(她)為中心的網絡結構。這樣的網絡是不是穩定,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中心人物,如果這個人物比較能照顧全局,考慮到各方的利益訴求,那麼大的網絡往往更加穩定,相反,如果中心人物比較自私或者偏心,這樣的網絡往往不能穩定。

最後,來説一説關於權力的來源。費孝通先生總結了四種來源,分別是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力、時勢權力。

橫暴權力是最高權力的來源:由於征服帶來的權力。比如説在古代中國的改朝換代,不管是哪個皇帝,只要能用武力打下江山,就會獲得相應的統治權力。這其實相當於在説,我之所以承認你的權力,是懼怕於你的武力。這與西方傳統的政教合一的理念不同,也不同於文藝復興後基於契約的權力模型。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邏輯,正是它構成了中國作為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基礎。

第二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同意權力是大家在協作的時候達成的某種共識。因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有領導者。在大家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聽從某個人的指揮。這樣的權力模式在今天得到延續,它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契約精神的雛形。

第三中權力是長老權力,它的含義是,在農村人們普遍會尊重某些經驗豐富或者是有才華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是老者。所以被稱為長者權力。這樣的長者實際上和之前提到的一個網絡中的社會地位有些相似:長者的社會地位往往是比較高的。從另一方面來説,社會地位高的也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推崇為長者。

第四種權力稱之為時勢權力,這是一種動態的權力。説的是當有重大的變動出現時,那些能夠最早看清時勢的人就會獲得某種權力。因為他可以帶領大部分沒什麼見識的農民應對變局。這樣就具有了某種權力。

總之這四種權力,第一種是最宏觀的,大局上説的;第二三種是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具體的事情所湧現出來的權力;第四種則是和外部環境有關的權力。

鄉土中國所反應的那種靜態保守,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基礎,它們使得中原是穩定的,和施展所説的那些多元融合的體系一道構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華夏文明。鄉土中國,相當於是中原的運行模式。這個模式中的關鍵詞包括:穩定、共生、團結對外。但在經濟基礎變化的今天,這種模式受到的衝擊是巨大的。儘管如此,在現代中國社會依然看到很多鄉土中國的特點:重面子、評價主觀化、人情社會等等。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2

花了二十來天才看完這本《鄉土中國》,而也是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閲讀量和閲讀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反思。今天這次寫讀後感,可能更多地卻在對自己讀書上的反思了。

無論怎樣,還是先得説正題。《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並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於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信息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麼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後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為,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着一貫的鄉土性。

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於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於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為,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為被告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為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説“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為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衝突的。譬如説,妻子與外人通姦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姦夫,最後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姦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於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姦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為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羣眾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後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佔很大比重的。

文字的下鄉可能對於我們現在幾乎掃除了所有文盲的社會已經很難體會,但是放諸於解放前的幾乎純農村的社會確實有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城裏人説鄉下人土,不識字,説鄉下人笨,費孝通先生認為鄉下人不識字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社會生活不需要用到太多文字,不識字也無妨,所以自然不回去學太多,而不是因為笨而不識字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無可辯駁的,當初全國恢復高考的時候,農村孩子在讀書方面就從來沒有落後過城裏孩子。而現在,城鄉教育基礎差別如此之大的時候,農村孩子依然可以學得很好,説鄉下人笨的説法是無法站住腳的。

我想,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應該要反思一下讀書方式了,不去對於每一本書都求之一定程度的甚解,現在這個階段就應該廣泛涉獵,“好讀書不求甚解”,待到需要認真的做研究時,再去甚解便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req7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