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1

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吾鄉”乃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似乎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所謂的“熟悉”社會中:生活在為土地所囿,在一個先我而在的生活環境。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所描述的就是這樣因熟悉而得到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而這種因熟悉而得到的信任,並非是契約精神的重視,而是對行為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樣的禮俗社會,是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稱之為“有機的團結”。與之相對應的是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是為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常説鄉下人愚,究其原委,並非是智力不如城裏人,而是缺少適應城裏社會需要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鄉土社會,空間阻隔小,面對面的羣組並不必要求助於文字。

那麼除了空間阻隔,還有就是時間阻隔了,比如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世代之隔。

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的阻隔問題。它的壽命是一連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像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時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

差序格局: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多動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死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此,我們的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範圍能收能放,比如,我們如何來定義“家”的大小?與之相對應的團體格局,所謂“西洋社會像捆柴”,團體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中,每個人都“克己復禮”。而在團體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觀念,每個人在神前平等,神對每個人都公道。

家時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而不是橫的。

關於禮治與法治:禮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維持力量不在外部權利而是身內良心。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適應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處未得而又破壞了禮治。

權利的分類。橫暴權利和同意權利。橫暴權利時指社會衝突,上下之別。而同意權利是源於社會分工和社會合作。

教化性權利乃是以穩定的文化傳統作為前提。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的嫁衣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來説又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長幼之序時教化權利所發生的效力。當文化不穩定時,傳統辦法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問題時,教化權利必然跟着縮小。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是長幼之序。”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2

近期熱播電視劇《白鹿原》大受歡迎,描繪了20世紀初在渭河平原這片土地上,中國農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部劇讓筆者不由得想起由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教授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是研究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

本書最初出版於1947年,許多內容和觀點或許已經過時,但其中仍有許多有價值的內容。筆者會將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鄉土特色

從基層看上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那些“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層。

對“土”這個略帶藐視性的字進行了解釋,稱為泥土。鄉下人以土地謀生活,“土”是他們的命根。又因為莊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們的“土氣”也是因不流動才產生的。

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鄉村人口並不是固定的,當人口到達飽和點後,過剩的人口則會宣泄出外。

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而村與村的關係是孤立、隔膜的。

中國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積小(小農經營);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代積累起來,成為大村落。

這種生於斯、死於斯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就形成了“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熟悉的社會中,所得到的是隨心所欲、不逾規矩的自由,這種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這裏的規矩也不是法律,而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也即,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通過形成對人、對物的'熟悉為人處事,這種相處模式或風俗在現代的陌生人社會中是無法應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國的7億農民、4萬多鄉鎮仍然構成中國社會的基層,國家也不斷推出惠農、扶貧等政策建設新農村,農村問題是中國的基本問題。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為農民的唯一謀生土壤,他們不必再將半個身子紮在土地上生存,一些農村的青壯年勞力進城打工成為常態。

《白鹿原》中,石頭等人的出走在當時會使聚村而居的白鹿原喪失青壯年勞力,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在人口頻繁流動的現代社會。更多的農村人進城買房,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原先農村的熟人社會或許更多地存在於偏遠閉塞的地區,或存在於留守老人的記憶中。城市化進程下,具有鄉土氣息的熟人社會或許正在逐步瓦解。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3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脱不掉骨子裏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裏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裏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説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着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着不知從那裏冒出的被污染的空氣,吃着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污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00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裏反覆念着不忘初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説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着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4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裏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裏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説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裏,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説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閲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説,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5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7389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