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精選8篇)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精選8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精選8篇)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1

在看《鄉土中國》這部小説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鄉土”這一個詞了。這確實概括了整個國家中鄉村地區的特點。在這本書中“鄉土本色”很好地介紹了何謂“鄉土”。

鄉土,直譯為家鄉的土壤,可它的內涵卻不止如此。它寄託着人們的情絲,童年,也展現了中國的發展。這些也都離不開家鄉的土壤。

在文中有提到過:離開了家鄉,如果覺得水土不服或是想念故鄉了,可以用家鄉的土煮一點湯喝。這種説法我也聽到過,我曾懷疑這種偏方是否真的有用,而且土那麼髒,有可能存有很多細菌難道不會生病嗎?味道就更不用説了。可是長大後我才發現這個偏方治的並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治的是每一個思念成疾的遊子們心中的心病。這樣想來他們煮的土,怕也不單單只是故鄉的土,還是自己的情絲,將土和情絲融進湯中,飲入肚中後感覺自己的情絲回到故鄉,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這種偏方是我們鄉村中人們的習慣,明知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卻還是將這個土方傳承了下來。鄉村中人的習慣可不止這個。

種菜是我們鄉村人的本領,做其他行業的人想要換個地方繼續發展是個簡單的事情,但對於鄉土的農民來説卻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動,搬不走,也搬不了的。農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護着它一輩子,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文中也有説:“待候莊家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這也是因為農民們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動了!這些農民都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土地。他們可以説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在那;但他們可以説是萬幸的,因為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在那。

不僅只有農民,連他們的後代也是這樣,書中有説:幾百年間,在這裏生活的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姓。他們在後代人口增加雖然會有人離去,但總是會有人留在本來的地方繼續生活耕種,留下來的人或許就像張嘉佳寫的那樣“我花一輩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裏認識陌生人嗎?”而那些遠去的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的本領,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耕作,開闢耕地。

好像從前幾年開始就會有外國人説:中國人去到哪,就把地種到哪。事實也確是這樣沒錯。有些到國外去生活的中國人帶着鄉土的本性,在那裏他們都會買種子來看看院子裏能種什麼蔬菜水果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好像很多人喜歡砸自己家中種菜,不管是公寓還是別墅,我們總能找到地方種菜,就連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門口找了一地還沒有衞生間那麼大的地種上了青菜。

鄉土的本性有好也有壞,凡是生來都具有對立面,鄉土的壞是體現在與人交往和見識方面。

上文提到過張嘉佳的那句話也正説明了在鄉村中,很多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都一直在那裏,認識的人也就只是村子裏的人們,在對他們來説不僅城市是陌生的,那裏的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他們不去,也不會去和陌生人接觸來往,就只在自己原有的空間內打轉,不會突破出來。

正是因為上述所説,“土”這一詞就拿來貶低他們了,“鄉土”本為一個好的形容,卻因鄉土性的劣處使它帶有惡意,反擊性的詞。現在我們一直説的“土”就是説他們見識短淺,什麼都不懂。並且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長大的人性格自然不一樣,審美觀念也有所不同。“鄉土”的人們比較老實,比起現在城市裏的爾虞我詐,他們確實做不到,但這也可以看出鄉土人們的本性淳樸無邪。

在我們中國,似乎在幾百年前甚至幾萬年前耕作都是發展的開始,它開啟了中國“鄉土”,一直被延續了下來直至今天。但鄉村的人們逐漸減少了,留下的只有老人們了,還有年幼的孩子們,但孩子們終是會離開的,或許有一天鄉村會越來越少吧,但肯定不會消失的。

我們國家的鄉村具有“鄉土”性,即使我們會離開,骨子裏還是忘不了。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2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着,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繫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循環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着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着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裏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説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説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説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着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裏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裏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裏,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着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羣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裏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説,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裏,以家族為基本社羣,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説:“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裏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説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3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裏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裏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而説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裏,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在書中,也説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閲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説,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4

《鄉土中國》我連着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説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説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宏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説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説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羣。文字是間接的説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着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着,時間裏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在這樣的社會裏,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着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裏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着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裏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説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裏,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裏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着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説解釋自己為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着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着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繫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推的過程裏有着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着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説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着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着人們。山裏的孩子渴望隨着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湧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着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隨着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信、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互聯網、智能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為常態,意味着“無為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歎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温暖的面對面社羣……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脱了土地的束縛意味着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污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説,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着它的價值,呼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5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裏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裏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裏,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着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着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説,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裏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裏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説,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着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繫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説“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着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裏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説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説,“土”在我們的文化裏佔着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説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後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説:“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裏,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裏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説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説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説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為村子裏的人世代定居,不怎麼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繫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麼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説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台,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裏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6

《鄉土中國》第一次讓我思考了中國現在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成因。以前從沒有想到要追根溯源過,也從沒想過這些問題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次的或簡單或複雜的原因。

在費孝通先生的筆下,中國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開的。是的,中國作為千年的農業大國,無論如今城市化發展如何洶湧,中國人的基因裏永遠有一句話被傳承着“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見,那時的中國,對土地對上天,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崇拜。我認為,從一點就能體現出來,就是人們見面時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國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臉色,決定是否出海,於是他們搭訕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中國,同樣是要看上天的臉色,卻總結出了“今天吃了麼”這樣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讓人聯想到食物,而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國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於上天,土地在人們心中更為重要,再加上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也讓中國人留下了些許潛意識,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靈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雙手,上天可以決定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雙手可以決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國,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親,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鄉村,一個鎮,年代久了,每個圍繞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親帶些故。每個人彼此熟悉,每個人守一小片土地,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安於這樣的現狀,不願意改變,於是家族式的社會就產生了。

家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亦可稱為家屬。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所謂的中國人的醜陋一面,費先生在書中説,“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謂政府的“貪污無能”;所謂企業的“經營不善”都是這“私”的毛病在作祟。當家族的一個人“發跡了”,那麼以這個人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關係的都成了親戚;倘若他落魄了,這個家,可能也就縮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權力、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處不遺餘力的爭取,中國人的劣根性就此體現出來。而讓這種劣根持續生長的正是中國人世世代代從傳承下來的中國式社會結構——家。不過,中國除了私,還有一點特色,就是值得稱讚的孝。所謂百善孝為先,雖然鄉土中國的私心很重,但是並不能掩蓋中華傳統美德,從土地發展起來,一家族為基本結構的社會,並不存在過多的法制。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衙門有公堂,但鄉土中國的人們通常認為家醜不可外揚。而除了法律還有什麼能約束人們的行為呢,就是那“傳統美德”了。中國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古老中國的禮治。

如今,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國際上的法制社會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中國終於由孔儒教誨的禮治社會漸漸轉型為時髦的法治社會,禮治與法治的衝突也就此開始出現。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就可從這其中的一個字體現出來——信。在傳統中國人腦海裏,信,不僅是美德,還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輕輕體會“言而無信”這四個字説出口時的感覺,透露的是何種失望、厭惡與氣憤,這就是中國人對信得感覺。鄉土的中國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後憑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這種單純樸素的感情,卻被法治打擊的體無完膚,法律不講信,講的是證據。鄉土中國的人不懂什麼合同,他們只認這個人,並且相信這個人,腦子裏沒有什麼證據的概念,沒有凡事籤個合同來保障自己權利的習慣,可是這樣,在如今的社會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我們總能聽説一些因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還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稱之為“法盲”我不敢苟同這個稱號,難道幾千年傳下來的禮教就全是錯的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稱那些鑽法律空子‘缺德不違法’的人叫“禮盲”呢?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7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裏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峯與海拔6000米的人説話,基本上是説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温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説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 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着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 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脱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6、 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 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 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 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裏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 篇8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rqvq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