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範文1500字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範文15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範文1500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範文1500字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餘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便將鄉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説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説用得好,因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着直接向土裏討生活的傳統。闢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因為不流動,中國鄉村人口像是附着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本身看,耕種活動裏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羣居,聚居是出於農業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為,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為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基於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為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鄉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也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鄉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裏,鄉土社會應屬於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才會有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然後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常見到從鄉村搬到城裏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説,然後滋滋有味地計劃着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説她們離土後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土社會的熟悉環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麼?”那些統統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徵也由此而來。現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如是説,可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它?現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講的鄉土?

當然先生所討論的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站在歷史社會發展的大方面來考慮的,但我只從中截取一個角度來微觀地剖析中國的現狀,這也是《鄉土中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從中國社會的演化來看,現代中國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為生,飽含了歷史的鄉土味。從中國的社會主體來看,以耕地勞作的農民居多,而所謂的城市只不過是由那些富裕的鄉村所孕育而來,而城裏人只是城市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所以説中國社會基層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散發着鄉土氣息的國度,不管歷史如何前進,也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根基是不會動搖的。但從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似乎基層性早已被風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現代社會所給予我們只是一個假面具。

無疑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所謂的鄉里人,但同時鄉里人也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羣體。城裏人叫他們土包子,鄉巴佬,沒錯,他們的確土,“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在鄉下,“土”卻是他們的命根,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複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裏人,是的,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為伴,但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裏的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衣物?這些人又何以為生?

似乎歷史是這樣演進的。

不知從何時起,城裏一天天富了,人們住進了洋樓,開着豪華的轎車,出入娛樂場所。甚至財富的黑手伸到了鄉里,於是,鄉里不再平靜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樓宇和工廠,機器肆無忌憚地在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們曾經征服城市一樣。緊接着鄉里人的心也開始不平靜了,為什麼他們可以享受那樣的生活,我們卻要在呆在鄉下與雞鴨禽獸為伴,鄉里人開始憧憬城裏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時起,鄉里人開始背井離鄉,到城裏去尋找所謂的幸福了,一個個還是樂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裏真的就有他們想的那麼好嗎?城市真的能像鄉里一樣收容他們嗎?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説的,“這些宣泄外出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命運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這就是一代代人眼中所謂的“幸福”,但到底幸不幸福,或許只有那些離開的人自己懂。

是的,異鄉的日子並不好過,進了城裏,他們被叫做農民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了所謂的民工潮、廉租房。他們就像被城市遺棄的孩子,是永遠的流浪者。城裏的人笑他們是土包子、文盲,笑他們滿腳狗屎,笑他們只知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笑他們永遠幹着最低賤的活、住着最簡陋的民工宿舍,聽見了嗎?城市裏到處都是笑聲……

酒吧舞廳裏充斥的是早已不再純真的鄉村姑娘,此時她們充當了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就像黑夜裏的幽靈一樣,漂浮在都市的夜空,夜更加糜爛了。貞潔、尊嚴、人格終於在滿是銅臭味的氣息中幾經沉浮後重重地落在地上,又被人踩來踩去,沉重的再也拾不起了。她們曾經懷着美好的夢來到了城裏,又在這裏殘忍地把自己曾經的夢活生生地踩死在腳下,然後變成了城市的傀儡,在滿是煙酒味的殭屍屋一點點葬送着自己的青春,續寫着城市的繁華。

鋼筋水泥的工地上,有這樣的一羣人還在忙碌着。大樓還是一座座空虛的骨架,瘦的像建設他們的人一樣,為了建設這樣的堡壘,鄉里人爬得很高,那是他們在鄉里從未奢望過的高度,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快樂過,他們的心從來沒有被暖熱過,就像這冰冷的骨架一樣。抬頭望去,這些人就像一羣可憐的蝸牛一樣,在一座叫城市的高樓上努力地向上爬,雖説蝸牛爬到金字塔的頂峯,他的視野就和蒼鷹一樣廣闊,但他們本不屬於天空,他們是要回去的,回到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着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説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説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比如,作者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為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為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紹了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在《鄉土中國》一書裏面他所討論的問題裏面很大程度上認為鄉村社會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那一點是自己,其餘的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中國人之所以與西方人不一樣,就在於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説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為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是一樣的。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在這個意義上説,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

這樣説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我們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第一次對中國農村社會主動有意識的去觀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機會讀到梁鴻的《中國在樑莊》,當時讀書純粹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沒有什麼方向,買這本書大概是電商搞活動湊滿減。但11年那個寒假我真的被這本以南陽一個小村莊—樑莊—為縮影呈現一個典型中國村莊的生活狀態、村裏每個人的成長和故事、鄉親鄰里之間的糾葛與情感還有村裏的政治與權力的變遷的紀實文學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村莊,裏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長的環境中找到,每一種狀態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鮮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鴻想要除了將這樣的生活呈現在輿論的視野外,更多的是對於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和變革的大環境下這種農村社會的變遷和未來命運的思考。梁鴻後來又寫了《出樑莊記》,但這兩本書裏更多地側重紀實和調查,對於深層次的為什麼、如何解釋這種種存在和現象卻未涉及,《鄉土中國》則從從社會結構這一社會學研究角度闡述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徵,解讀中國農村社會的全貌。

所謂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佔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及其生存活動的組成方式及其關係格局。《鄉土中國》認為中國的社會是基於差序格局運作的,這從根本上區別於西方現代社會的團體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聯繫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這個圈子中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形成一種差序,同時每個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時因地自由伸縮。團體格局則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團體中個體之間關係的平等,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先規定的,團體的邊界也有明確界定,個人是否屬於團體一眼即能辨別出來。

那麼基於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具有那些特徵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者首先闡述了為什麼叫鄉土中國、鄉土的含義是什麼?作者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的,我們的傳統文明是農耕文明,自然離不開土地,是一種生於斯、長於斯最後死於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流動的文明。在這個不流動的社會形態中社區的基本單位是村落,人生長在一個先於自己而存在的無需選擇的環境中,村落是一種熟人社會,一切問題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積的經驗來解決,人與人之間是鄉親,且與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並不具有貶義,一方面“土”是土地對於中國基層社會的重要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層傳統社會對於現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於愚笨,這種土氣就如同城裏人不認識麥子的道理一樣。

然後作者闡述了基於這種差序結構產生的一系列中國鄉土社會的顯著特徵,包括文盲較多、私人的道德觀、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別、婚育制度、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慾望與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於團體格局的西方社會特徵都有哪些不同。書中探討的具體一系列特徵,在現在的中國基層社會不只是農村依然很容易找到,這裏就不贅述了,推薦大家找來讀一讀。

這本書對於從事社會學尤其是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説讀這本書的意義主要在於兩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種視角,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羣。這個社羣到底是為什麼成為這樣的、具有哪些特徵、在歷史的發展中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只有在全面認知的基礎上,我想“應該朝着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這一問題才會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國家,瞭解我們的同胞,在看待許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錯誤。例如前幾天殺魚弟自殺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對其父母的行為進行了批判,但這個新聞除了這個關注點外我覺得更有啟發的地方是“原來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孩子承擔着這樣痛苦的命運”。瞭解多種生活狀態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kn9w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