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5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5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韓寒的一句著名的語錄是這樣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我看到這句話的不僅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另我們自己都感到費解。確實,每個國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的人情社會,即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式讓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視同仁也讓中國人覺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為中國人,我對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感到熟悉,但有時也會心生疑惑,為何中國人會有這些特點?

《鄉土中國》描繪出了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個方面的體系。因為是初次閲讀,我對於書中的內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觀點也是讓我覺得似懂非懂。但本書描繪的體系解答了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困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中過於西方的那些文化社會差異在我看來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人情社會有時也會令人感到苦惱。走出社會靠人脈,辦事注重人情關係,這些現象時常讓我對將來走出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感到一絲壓力,光靠個人的奮鬥還不足以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有時也會感歎中國人為什麼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公平地靠個人實力競爭。《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兩文中,作者費孝通先生論述了中西社會格局的差異,並從這差異出發解釋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觀念。費孝通先生認為,中國人與他人發生了關係,是以自己為中心,如波紋般一圈一圈向外層推出,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圈子內,與中心的關係密切程度當然不同。因而,中國人無法對與自己關係密切程度處於不同圈子的人一視同仁。而西方人的觀念中,個人是依託自己屬於的團體而與這個團體內的人發生相互聯繫的。同時他們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因而他們認為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是理所當然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對待他人時更注重關係的親疏程度,所以就會對於自己關係更密切的人給予更多關照。

人情社會有時令人傷腦筋,但不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來説它又是合理的。“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這兩種行為相比,大多數人更認同“親親相隱”且實際行為也偏向於此。我認為“大義滅親”是殘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親人與陌生人。法律中有專門的迴避制度,當被審判的人與自己有着親密關係使,審判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迴避,從而保證公平也保證司法人員免受“法理親情衝突”的困擾。

由於我學習的是法學專業,《鄉土中國》裏的《無訴》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學習法律後,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好規範。讀《無訴》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鄉土社會裏,一説起‘訴師’,大家就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發展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卻不知傳統社會中自有一套約束人們行為的“禮”。不同於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專門的訓練,鄉土社會中的“禮”是每個人都熟習的一種道德。克己復禮,人們靠內在的良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國家強制力。由此看來,“禮”在鄉土社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雖然鄉土社會的“禮”具有合理性,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説是不適合的。從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表達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知道,傳統的社會以一個個小鄉村為單位組成的。鄉村的流動性很小,人們彼此熟識,因而變動性也小,人們之間靠經驗形成相處的規則也為彼此熟識。這套規則世世代代穩定地流傳下來且被認同。因此,年紀越大的人由於有更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套規則更熟悉。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年紀大,有威望的人當起仲裁者,給衝突雙方評理。由於人們對規則的認同與對年長者的信任,這些裁決往往足以另他們信服,從而他們可以不採取“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將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説,“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於是鄉土社會的“禮”起着越來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複雜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見的事情。法律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產物。在我看來,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一般很難做到像鄉土社會的人們信仰“禮”一樣信仰法律。因為“禮”在鄉土社會的人們看來是被實踐檢驗過的適合社會的規則,也是時代相傳的人們理應熟記的規則。而在當今中國,法治的發展歷史還太過短暫,法律暫時還不能做到像“禮”一樣深入人心,為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隨着法治社會的不斷髮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並獲得人們的認同時,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斷為人所認知時,法律信仰將在社會樹立,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序。

雖然對於這本書,我還有許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於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往往熟悉卻不知其因。《鄉土中國》幫助我瞭解到一些未曾體驗過的傳統,總的來説讓我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內在體系有了一定的瞭解。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裏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裏出現一幅畫面裏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裏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根據解放前夕中國社會現實狀況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完成的著作。書中詳細闡述了費老在深入中國鄉村社會後,於基層中洞悉的彼時中國的社會特點。費老在書中從政治,如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經濟,如鄉土本色、血緣和地緣;文化,如文字下鄉、家庭、男女有別等方面進行説明。雖然很多寫實的描述早已時過境遷,不適用於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但它對當今學者對那個時候的社會狀況的研究仍然有着巨大值,也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有着重大的借鑑意義。

費老首先在第一篇的鄉土本色中引出他對於“鄉土”的概念——社會基層的鄉土性,土是指泥土、是鄉里人謀生的工具。“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費老寫得好,這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囿在土地上、耕種活動的分工程度也淺得很,可以自己自足的人們自然是流動性小、社會變遷速率小。我認為,從全書來看,費老的鄉土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説應該就是我們的傳統社會。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小農經濟一直是我們的經濟形態,生產力的發展是緩慢的,傳統是一種不易被打破的東西,所以我們有着農業的本性。在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周圍都是熟悉的人,完全不需要去耗費時間精力來適應陌生的“新面孔”。生活上的固定性使得我們產生了活動範圍的限制性,形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熟人相見就打聲招呼,法律、合同什麼的是面對陌生人時才會有的,所以鄉土中國才不是個法制社會,我們“生於斯,長於斯”。

而對於現在,許多原本世代以務農為生的家庭裏的年輕人甚至父輩母輩放棄家鄉里的土地,湧進城市務工。這不得不説是社會發展而形成的結果,表面上似乎他們應該會得到與城裏人平等的待遇。但也正是由於上千年沿承下來的傳統,他們是基層社會裏的人們,與城裏人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今天,他們與城裏人還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維護,他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我們的社會並未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制社會!

在文字下鄉中,費老則是選擇了現身説法。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麼説,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自己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自然不甚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包穀、不會下河摸魚、不會猴子上樹一樣,沒有什麼值得取笑的。之前也説到,鄉土社會是熟人的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各家各户獨立自己、見面也只用打招呼而已,語言是足以解決他們的一切問題的。這樣想來,文字對他們來説就並不是必要的了。推行“文字下鄉”於費老看來,似乎有些“削足適履”了。但在這推行過程中,我們要找對方式,文字是文明的象徵,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因此,費老並非反對推行。我認為,這也正是與現在重視教育的原因如出一轍,社會在進步,教育強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讀書是他們的“出路”,一間間鄉村的希望小學正在被蓋起。費老得出這些認識正是來自於他在鄉間生活的經歷,這也正是他所推崇的“田間考察”的研究方式,也是注重實踐經驗的“實證主義”的重要體現。

差序格局中,費老指出“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普遍,於是生出了許多,滋生了許多貪污無能的問題,並以此引出中國社會結構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的差序格局。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這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社會聯繫。這就涉及到中國傳統中的人倫,“人和人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這種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就看站在哪個角度去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同的社會結構格局導致不同的道德觀念。這也是西方社會“團體格局”與我們社會相區別的原因。“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也是由費老提出來的,並逐漸被國際社會學學者所承認接受。

家族這一章中,有人説鄉土社會也包含着團體,比如家。其實就社會結構的格局而言,西方社會與鄉土社會內部都有團體式的社羣,也都有差序式的網絡,但就其主要形式而言,西方社會強烈地呈現為一種團體格局,鄉土社會強烈地呈現為一種差序格局,這個只是取決於不同的側重點。東西方都有的“家”,在結構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反映出社會格局的不同所導致的差異。

在西洋,“親子指結構,生育是功能”、“主要的是生育兒女”、“西洋家庭裏夫婦是主軸,兩性之間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成年即離開……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區裏”費老如是説。而在中國,“家是一個事業組織”、“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

鄉土社會的家庭呈現出比較強的差序格局特性。家庭成員不限於親子,可以依需要而以父系原則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人類學稱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組成的社羣為氏族,鄉土社會的家在結構上就是氏族,稱為家族。除生育外,家族可擔負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家族必須是綿續性的,因為政治、經濟、宗教等事務是綿續性的,所以家族不因個人的成長或死亡而分裂或結束。這種除生育之外的綿續性事業社羣凝合的基礎不是兩性情感,而是家族事業的需求。“中西家庭在結構與功能上的這種差異,使得中國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兩性情感間有着矜持與保留”,女性於傳統中被教導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綿續性的事業社羣決定了這一切。

在男女有別這一章中,費老提到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阿波羅式的,一是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為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沒有盡頭的創造過程,不斷地在變。費老認為鄉村社會屬於前者,現代社會屬於後者。

對於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認為可以理解為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挫折愈多,生命也愈頑強,生活的意義也愈深。其中隱藏的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因為生即使,每一天的生只是向死更邁進了一步。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鄉土社會中是沒有這些的。在我看來,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中的世界的拙劣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都是前一種模式的表現;費老説“鄉土社會所求的是穩定”“是阿波羅式的”。男女授受不親是“男女只在行為上按着一定的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事業”。女性似乎於“天然中”就處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上,其主要責任是家事,做得好了,你是“賢內助”,做得不好便隨時面臨休妻的可能。更往前了説,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男性會遭眾人鄙棄;女性必須從一而終,年紀輕輕成為遺孀你也必須守着寡才配能上一塊貞節牌坊,否則就是“浸豬籠”還要揹着難聽罵名的下場。夫妻間的婚姻關係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對在婚前甚少交集的男女雙方便只能於婚後“漸漸生情”。但那時的男子終究以事業為重,男女甚至只能維繫着兩性及婚姻關係。娶得嬌妻是為“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女子只能是下得了廚房卻上不了廳堂的。我認為,鄉土社會的婚姻關係較那時已經是個巨大的進步了,儘管女性仍然是“拿不出手的”,依舊以輔的身份出現。而在現代社會中女性的話語權越來越多,越來越追求着與男性平等的地位,有的甚至成為女強人:獨當一面,比男性更為出色。並且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甚至不願生育,丁克家族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不得不説是男性與這類女性妥協的結果。儘管這種選擇是自由的,但這種行為後果還是令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從這方面説來,這種進步又是好是壞呢?

費老説“家庭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於同性方面去發展”。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同性戀雖然大部分是先天的,但後天過多地與同性接觸或環境影響,也是有可能的,我的同學中就有這樣的情況。

在無訟中,“行為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長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為了內在的習慣。”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中國當代的教育,創新意識在一定層面上是這個時代所缺少的,很多學生們在高考這個獨木橋面前被轉化成了一個個的做題機器,理論與實踐在某種程度上是脱節的。但慶幸這一問題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

在血緣與地緣中,“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只要你接受了這原則”,而括號裏的“我們有誰曾認真地懷疑過這事實?我們又有誰曾向為這原則探討過存在的理由?”費老是不否認在鄉土社會裏,血緣決定着你的出身地位,但在這其中又隱隱含着一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聲討。如陳勝、吳廣,都有揭竿而起之時,這一切又都是傳統使然。

名實中,很多結果都是你做這些事情時附帶而來的,是當初做這些事情時所未料想到的,而這些後果又真實地發生了並且又碰巧地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正面的積極作用。

整本書中,費老前後結合,鄉村的即是傳統的,而他也在一直圍繞着這個話題展開討論,經典而又準確,於細微中用最樸實的語言把他所經歷的鄉土社會展現出來。頗有感觸的是他在重刊序言裏説到的——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是的,而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費老想借鄉土中國這不成熟的果實所展現給我們的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也確實是值得我們觀摩和學習的。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為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為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為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為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為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為單純生存需求為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為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為鑑”,不止是為了“知興替”,更是因為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dzy8r3.html
專題